年後想要換工作嗎?是否對現職不滿想改變,卻沒有頭緒?覺得準備履歷、面試好麻煩,不知道要怎麼下手?那今天想談的這本《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絕對很適合你!
這本書從求職準備、履歷打造、面試技巧到轉職眉角都有詳細且精準的解說。可說是本職涯小寶典。接下來,就讓我擷取一些段落和大家分享。
【正確求職心態】
要找到好工作,首先要把自己準備好。書中將求職者分成以下幾個類型,可以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再下手準備。
〔主動求職者〕
想跳槽或是剛畢業的新鮮人就屬於這個類型。作者認為這個狀態的求職者有4個關鍵需要優先檢視調整:
- 具備有效率的求職策略
準備好「客製化」的履歷與求職信,更新LinkedIn,並聚焦研究目標公司與調查職位需求。
- 從「現在」出發的心態
把自己拉到「現在」來思考,考量是否有符合職場趨勢或實際需求。不要沉迷於過去經歷,成為作者說的:過氣的求職者。
- 化夥伴為貴人
求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像是人資、獵頭或是用人主管。這些人都可能是你潛在的貴人,務必保持尊重平行溝通的立場。
- 個人品牌定位
思考你的特色是什麼。是處事穩定冷靜能安撫客戶,或是精明幹練,能拿下合約。也就是說,要有能讓雇主想像可以依賴你的情境。
〔被動求職者〕
如果你對現職還算滿意,但不排斥其他好機會,那就屬於這類型。作者認為在這狀態有3個關鍵要定期檢視調整。
- 實際價值累績
要能持續產出、保持競爭力,並時時更新履歷,記錄自己的成就。
- 數位職場能見度
要保持自己的能見度,像是LinkedIn就是很好的數位門面。書中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數位傳達技巧,有興趣可以參考。
- 鎖定隱藏版機會
很多時候雇主求職都會先從內部推薦出發,此時反而是關係第一,履歷第二。因此,要試著平時就去建立一些人脈。
〔機會尋求者〕
作者建議要擺脫單純求職的心態,把自己視為機會尋求者。釐清想要的機會是什麼樣貌。像是理想的公司規模、希望的主管管理風格等。要做「自己的獵頭」,保持職場敏銳度,才能將自己擺在優勢位置上。
【履歷點點談】
履歷要怎麼寫,恐怕是很多人找工作時最煩惱的問題。這裡,就讓我們跟著作者腳步建構出理想履歷吧!
〔履歷的目的與要點〕
我覺得書中強調很重要的一點是:履歷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面試機會」,而非得到工作。因此所有環節都要環繞在得到面試這個目標上。
不要只用一份履歷打天下,也要注意是否過度形容自己卻缺乏實際證明。此外,現代履歷強調「職能」導向,所謂的職能就是技能+知識+應對的特質態度。相較過去較強調技能、知識,現在的職場更重視個人特色。
另外作者也提到,現在很多公司會用所謂的求職者追蹤系統(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 ATS)來檢視你的履歷。因此在網路上投遞的履歷第一眼看到的往往不是「人」而是「機器」。在這情況下,如何針對關鍵字優化讓機器人能順利辨別就很重要。
〔履歷6步驟〕
接著進入撰寫履歷的部分。作者提出了寫履歷的6個步驟:
- 分析職位說明書
分析職位書名書(Job description; JD),試著用雇主的角度觀察自己,便可用正確語言來呈現履歷。書中對於要如何拆JD有詳盡的解說,相當推薦一看。
- 分析自己的核心能力
拆解JD後要把這些重點與自己連結。作者建議平常就要紀錄有成就感的事,並思考自己在這些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運用了哪些特質。有了這份清單,就可以在應徵職位時,找到適合的事件當作履歷的「廣告要點」。
- 提升說服力
有了成就清單,但實際寫進履歷時要怎麼增加說服力呢?可以用星星原則(STAR)重述事件。
S=情境(Situation):遇到什麼狀況?
T=任務(Task):面對什麼挑戰?
A=行動(Action):採取什麼行動?
R=結果(Results):解決了什麼問題?
將這些事件改寫成一段話,就可輕鬆寫入履歷中。
- 選定履歷格式
接下來,要選擇適合的履歷類型。可以用以下三種:
一、C型履歷:時間排列型(Chronological),強調經驗延續性。
二、F型履歷:功能型(Functional/Skill Format),強調技能延續性。
三、H型履歷:混合型(Hybrid/Combination),強調與職缺關係性。
書中針對這三種履歷要如何撰寫,都有詳盡得介紹。
- 履歷檢查
寫完後務必要仔細檢查。像是語句是否不順、單字文法有無問題等。也可以讓他人檢查,看看履歷是否有表達出想強調的重點。
- 求職信(Cover Letter)撰寫
求職信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環。但作者提到,在海量履歷轟炸下,求職信有時候反而會成為重要的篩選標準。
【面試面面觀】
如果獲得了面試機會要怎麼準備呢?讓我們先從了解面試官下手。
〔6種面試官的立場〕
面試的人可能有以下6種類型:
- 企業招募
通常就是所謂的HR,在第一線擔任組織守門員的角色。
- 第三方招募
獵人頭就是屬於這個類型,會站在雇主的角度替他們找好人才。
- 直接用人主管
就是入職後直接報告的人,因此會希望能找到好幫手幫助自己。
- 用人主管的上司
老闆的老闆,會站在更高的角度考察求職者。
- 未來的下屬
如果面試的是主管職,可能也會安排未來的下屬來面試。此時要去了解下屬期望的領導風格,建立信任感。
- 平行同事與團隊
這類型的面試官會評估你是否是個易合作的對象。
〔6大面試類型〕
了解完面試官類型,接著作者介紹了6種常見的面試方式,並一一拆解應對方針。
- 電話面試
- 數位面試
- 傳統一對一面試
- 小組面試
- 行為面試
- 團體面試
書中解說相當精闢,相當值得細讀。我很喜歡作者拆解傳統一對一面試面試這個部分。書中強調在面對面試問題時,要聽得懂問題背後的問題。
比如,當面試官說:能和我說說你自己嗎?背後其實是在刺探你是否適合現有的機會。因此,不能只單純描述成長背景、求學、工作經歷,而是要能強調過去的經驗能如何幫助公司,展現能提供的價值。
【現代職涯觀念】
過去那種能穩定向上的傳統職涯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難以預測且充滿不安的現代職涯。因此要去思考雇主的痛點是什麼,自己又能提供什麼價值,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作者建議以五年為一個節點,重新思考自己的「變革」方式。試著去檢視現有技能移轉性,或是學習新技能來填補轉換的差距。藉此啟動新職涯目標,漸進式的組合自己的職涯。
此外,在這個即使有專業,也可能會失業的年代,重點並不是去擔心失業,而是即便失業也能迅速找到工作!作者認為可以從4個無形資本層面去強化,隨時把自己準備好。
- 技術資本
技術資本是最基本的,隨時問自己在技術上你領先別人多少?如何再去升級?
- 時間資本
思考自己的專業技能優勢還能維持多久。
- 人脈資本
檢視自己的人脈圈結構,並思考自己能交換的資源有哪些。
- 金錢資本
財務實力能幫助我們走過失業期,也因此能有更多選擇。
【轉職再思考】
有了上面的準備,是否對轉職更有把握了,而躍躍欲試了呢?先別急,作者提醒轉職前,必須要先思考自己是否具備足夠的籌碼,可以從以下四個現實面思考:
- 現實一:你現在的年紀和能力匹配嗎?
年資未必與能力成正比,需要檢視你的能力有符合市場的期待。
- 現實二:你的認知高度有提升嗎?
如想轉入管理職,就必須理解不同層級看待事情的思維角度都大不同。練習問自己,站在不同角度面對問題時會怎麼處理。
- 現實三:你的職場觀念有跟上變化嗎?
如果是因為公司的組織變動,任務轉換而萌生轉職的念頭,則必須去思考這些變動是公司發展的必然,或是因為目標不明。目標不明當然可以走,但如果是為了逃避改變,那轉到哪都是一樣的。
- 現實四:你開始需要擔責了嗎?
不同階段面對的責任不同,轉職影響的層面會更多,像是伴侶家人等因素都需要提前考慮進去,不能等到轉職機會出現時才在擔心。
書中也提供了一些轉職思考題供大家參考。作者對每道題目都有深入的分析,可以參考她的意見,做出自己的選擇。
- 薪資待遇:為了更高的薪資待遇,我應該換工作嗎?
- 發展空間:你覺得現在的公司發展受限,應該要轉換嗎?
- 規模大小:往名聲大的公司、組織規模大的公司跳一定好嗎?
- 公司類型:外商公司、成長型公司一定比較好嗎?
- 人際關係:與主管有衝突,應該要轉職嗎?
- 任職時間:我待的時間,不夠長/不夠短,該轉換嗎?
- 跨角色轉換:我現在是A,該換做B嗎?
- 轉換地域:我該從A地,轉到B地嗎?
- 轉換產業:我該從A業,轉換到B產業嗎?
【後記:自己的職涯應用】
這本書其實是剛入行一兩年時看的,如今工作將滿五年,有了些累積,讀起來又大不相同。這些年來,自己有照書中說的,持續用STAR法記錄自己的工作成果。今年剛好也來到作者說的五年節點,覺得是該來好好盤點現況、釐清需求,並更新履歷、整頓LinkedIn了。
除了履歷、面試等實用知識外,書中提及的職涯觀念,我覺得也相當受用。在這變動的時代,以不變應萬變只是等死,去年疫情肆虐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何保持競爭力應是我時時要思考的問題。當然半導體業去年是得利的一方,但有可能下一隻黑天鵝就會朝晶片產業狙擊,誰知道呢?
我覺得這本書,不論你是想在現職繼續發展,或是想轉換跑道,都很適合好好閱讀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最後就祝大家都能找到心目中的好工作,為自己而閃亮囉!
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按個愛心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我拍拍手!有任何想法意見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