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Alfred Adler《個體心理學講座:阿德勒談校園裡的問題兒童》

2021/02/2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Individualpsychologie in der Schule: Vorlesungen für Lehrer und Erzieher
Alfred Adler
1929
  本書是一九二八年Adler為維也納市立師範學院為中學教師們講課的內容,整理講座內容出版後,以淺顯的文字與生動的實例成為教師與家長們的實用指南。
  書中沒有明確的方法論,整理之後有兩大步驟:
  1. 找出孩子的生命風格。(回探童年的記憶與夢)
  2. 增強他們的社群關懷。
  這兩步驟當中還有一些細節,以下列舉一些段落中的精華。
阿德勒認為,人的性格在四、五歲時會逐漸定型,並依著發展出的生活方式與對於他人的情感進行。而完備的社群情懷與獨特的生命風格,是健全人生的基礎。
孩童的生命風格
  我們會逐一看見背後的原因。孩童走路的姿勢與行為舉止,深究起來都是心理運動(seelische Bewegung),那也是我們希望理解的。當他們以自信、能解決課題的信念完成自己的任務時,樂觀的影響會變得非常明顯,並且在生活中各種狀況裡一次又一次地顯現出來。行動力、創造力與自信會一一展現在他們的言談舉止和表達行徑(Ausdrucksbewegung)之中。
  當孩童猶豫不決、躊躇不前、不安,甚至陷入困境或不知所措時,他對自己不會有完全的信心。我們可以採取橫向調查,觀察這種自我衡量如何在其他狀況下表達及行動;這個孩子是否同時對許多事情具有安全或不安全感,是否舉止充滿自信,或者感覺自卑。接著再導入縱向調查:將孩童現在顯示出來的現象與過去的特點進行比較。然後我們會獲得一條軸線顯示孩童生命風格的構造。只要能正確理解,就有進行研究、比較與確認的機會,而且可以肯定軸線上的點——也就是現在與過去的行為舉止,都會因為人類心理生活結構的一體性而呈現一致。我們可以詢問孩童過往的回憶,一旦了解這些記憶,而且有解讀舊時記憶的經驗,就可以找到一個基準點,不僅能讓我們了解孩童的系統,同時也讓我們有判斷孩童自我衡量的基準。而這種自我衡量已經機械化了。
  我想談談機械化。孩童初次面臨的狀況都會對他產生影響,同時敦促他在這些情況中採取立場,使他有機會想持續關注、追求卓越的目標。這種持續追求卓越的人格感受(Persönlichkeitsgefühl)會不斷以各種方式呈現。孩童從出生開始就被訓練, 會逐漸在內心養成角色認知(Rollenbewußtsein)或角色不認知(Rollenunbewußtsein)。一段時間後形成機械化,然後孩童根據已經機械化的行為與表達方法找到自己的方式。就像孩童背熟一首詩之後,一切都已機械化,不需要思考便可以不假思索地隨口說出;或像鋼琴演奏家努力練習的曲子,無須看譜也能彈得行雲流水。
  只要沒有出現自我認知,孩童的生命風格與自我評價就保持一致。教育要能喚醒自我認知。只確認自我認知的事實還不夠,還必須以對我們與孩童都清楚的連結方式來實現這種自我認知。記憶在某種程度上證明孩童所知與所感覺的,他在之後也有能力理解。我從沒見過不了解自己生命風格呈現的孩童。
正確理解問題兒童的生命風格,便能引導他們認識自己、成就自己。
  有時報告的可信度不高,但如果請兒童或成人回顧他們的童年時光並且分享記得的部分,就可以掌握他生命風格的碎片(Fragment)。因為當他回顧時,會選擇一些對他而言至關重要的事物,只是目前對他而言是難以理解的。我們依賴的基礎正是機械化生命風格所一一列出的條目。這裡談的是一台積極且富有創造力的機器,它眼前只有一條運行路徑,就是在那路徑上不斷移動。
  除了左右橫向檢視,還要考慮上下縱向的關係。可以看見兩個基準點,在兩點之間顯然還發生了許多事,形成生命風格的整條線,並導致之後行為的可能。
社群情懷概述
  人面臨的問題往往與社會相關,這些問題攸關一個孩童如何評價生命、他人與自己的責任。生活中的問題都與社會有關,因此要想得到答案就需要一定程度的社群情懷。基本上可以從一個人的友誼、同儕關係、所有對人的關注、後來面臨的職業、愛情與婚姻等問題來看出社群情懷的程度。
  我們首先要確認最早童年記憶的保留程度。一旦理解這些象形文字,就能從孩童的原始生命形式中推測出許多東西。孩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使他以一種特別,甚至是典型的方式發展。孩童的職業選擇、想像力、白日夢和夢境,也提供了對他們生命風格感同身受及理解的切入點。我們把「了解自我」視為自主的教育手段,希望孩童能藉此充分了解自己的錯誤並且擺脫錯誤。一旦孩童理解其中的關聯,他對自己的生活就會多一份肯定(Determination),那麼他就不再同於往昔,會開始自我控制逐漸減少犯錯。這就是了解自我可以獲得的成功,而那是永遠無法以懲罰達成的。
  每個孩童的心裏都有機會發展社群關懷。而這種社群關懷是從母親開始,因為她是孩童首位產生連結的人,是孩童交往互動的第一個「你」,她必須成為孩子值得信賴的同伴的榜樣。這是母親的首要功能。母親的第二個功能則是如之前所提的,幫助孩童為生活的各項任務做好準備,使孩童關注他人以及世間的生活。母親必須引起孩子對父親以及其他兄弟姊妹的關注,必須在孩子四到五歲時辨別他是否能成為別人真正的同伴。
  讓犯錯的人理解自己的錯誤並非易事。難以管教的孩童的整個生命風格就是拒絕改變。Pestalozzi指出:「你想好好撫養一個曾被放棄的孩子,但他會在各方面與您對立,不斷製造麻煩。」那是機械化生命風格的捍衛,機械化的生命風格不喜歡改變,而是希望像機器一樣繼續往前運轉。治療一個難以管教的孩童時,需要許多耐心、友誼與呵護。孩童需要一個懂得關懷他人的同伴,即便他不懂那份關懷也還是能有所感受,就像孩童對一個自私自利、只顧自我需求的人會反感一樣。如果想激發一個人的社群情懷,可以從母親的兩樣功能獲得啟發:我們的任務是贏得孩子的關注並繼續擴展到他人,因此絕不能重蹈某些母親的覆轍:只想贏得孩子全部的注意或是不願啟發孩子對他人的關懷。具備社群情懷的孩童可以聽也可以看得更清楚,會有更強的記憶力,同時也可能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同理心。因為有了社群情懷,使他能用自己的雙眼正確觀察,用自己的雙耳聆聽以及用心去感受。可以發現那些擁有充分社群情懷的人能夠發揮更多精力,克服困難並且獲得更好的訓練。也會看到那些在學校、朋友圈裡或工作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同時也能妥善解決自己的生活任務,他們都具備了更充沛的社群情懷。
  吳毓瑩於本書序提出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的individual,中文翻譯為個體,感覺上像是強調個人主義,事實上individual字源是individuum,in表示不可,dividuum表示不可分割,意指「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當時翻譯成整體心理學會更為貼切。這個整體包括個人內在身心一體,以及個人與外界的群我社會一體。即使小小記憶片段也與生命風格是一體的,也與個人與社會相互關連著,可從童年回憶中一窺個人的生命風格,了解他與社會的關係與生存方式。
  Adler書中其他篇章還列舉一些精彩的案例與實作,看完之後能更有同理心與耐心對待學生和孩子。
參考資料
Adler, Alfred著,彭菲菲譯,《個體心理學講座:阿德勒談校園裡的問題兒童》,臺北:商周出版,2020年,頁9-10,52-60,126-13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康康
    康康
    案頭書要少,心頭書要多。 Anthony Giddens: Polish! Polish! Polish!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