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心理學
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只有從整體來觀察,才有辦法知道他今天做出這件事,是為了什麼。唯有從患者所處的外在生活環境、內在個性以及家人等各個因素,著手了解他的"故事",才有辦法對症下藥,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治療。
生命都是如此,你沒有辦法從一個細胞、一個器官就能夠知道他遇到挫折會逃避還是面對,也沒有辦法直接透過某個單一行為就直接斷定預測對方未來的決定。也就是”完整性”無法分割的,每個人就是一個單位,沒有辦法單從兩、三個觀察就直接斷定對方的人格,無法得知他是怎麼過生活的。
如果操之過急,僅從手中少數的證據推論,這無異於瞎子摸象,無論再怎麼努力,都只會"湊出"錯誤的推論,這就是忽略了人類心智的複雜程度,是經歷過了許多事情,才造就現今的你我。
除此之外,我們人類還是個會不斷往前邁進的”動態"實體,並非一旦被貼上標籤就定型的"靜態機器”,就算今天被認定為"行為有偏差",被診斷為"不正常",這不代表一輩子都是如此。誰知道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變得更好或更糟都有可能,全然取決於接下來的"決定"以及相應的行為,書中提到的個案,每一個阿德勒先生做的心理”治療”,正是藉由心理分析,盡可能地改變眼前的患者,將其導向"正常"(不犯罪),以融入社會走向正途,發揮每個人的潛能,達到應有的成就。
生命風格
個體與整個社會密不可分,在成年之前,我們就是"寄生"(這個詞用得很精準)在家庭之中,由父母、長輩撫養"沒有任何能力"的我們,當時的我們如果獨自在外生活,大概不出幾小時就餓死了(幾千年前可能是被野獸咬死),正因為當時的我們如此軟弱,無論做什麼都得依附於"大人"之下,尤其是幼兒時期,一舉一動都要靠著別人才能完成,最真實的基本需求都必須依靠他人才行。
幼兒時期這時候的我們,只能片面地接受這些"大人"們的照顧,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判斷對錯,更別說"換位思考",只會覺得你沒給我那些應該要滿足的慾望,像是安全感、關愛等等基本需求,就是想辦法靠自己取得,但這些方法通常都很"粗糙",不外乎吵吵鬧鬧或是偷竊,用那些我們眼中"最糟"的方法。
這段期間過的生活,漸漸形塑出我們的價值觀與待人處世的方式,直到大概五、六歲就定型了(所以大人心中總是有個小小孩,這句話可真是無比正確,我們就是為了滿足這個人格而活)。這個根據幼年經驗發展出的獨一無二生活方式,就是我們的"生命風格”。
生命風格就像是每個人的生活"演算法",你看到朋友很傷心蹲在地上哭,會想要安慰他,還是嘲笑他? 你在學校會乖乖上課認真念書,還是在班上大吵大鬧引人注意? 想必你我會做出不同的行為決定,這就是因為我們的生命風格(pattern)不同,向著不一樣的目標前進,無論是哪種決定,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心中的那個潛在慾望(有時不見得會察覺到,所以才要依靠心理師的引導)。
從目的出發
本書總共收錄了12個案例,有的喜歡上課吵吵鬧鬧,有的甚至直接翹課,跟著一群狐朋狗黨的壞朋友們到處惹人討厭,後者雖然乍看之下"比較壞",你可能會認為這種8+9小孩,十之八九會就這麼繼續下去,犯下更大的罪行,最後在監獄裡度過一生...。
稍等一下,標籤先別急著這麼早貼上去,我知道這樣是最快最簡單的方法,只要將這些"不乖"的小孩先挑出來,並將他們事先隔離,利用強硬手段閉上他們的嘴巴,只要限制各方面的自由,將其與"乖"小孩分開,好像這樣就一切沒事。確實現在很多父母、教育者也都是用這種方法,但這麼做的效果好不好,我想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
不過阿德勒先生可不覺得他們的人生已經就此完蛋,他認為這些"問題兒童”都還"有救",會做出那些惹人厭的行為,很多時候正是因為他知道這很令人討厭(他自己也知道),就是因為足夠引起注意,他才會刻意這麼做,為了就是博取我們的注意,想重回那個備受關愛,只是身為小孩的他們,還不懂得什麼才是"正確"的好方法,只好用這個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快速且最有效的方法,來"惹我們生氣"了,這也正好達成目的,再加上如果沒有人能夠正確地指引,也只能繼續犯同樣的錯,取得更多的關注,就這樣成為了惡性循環。
因此需要透過"正確的引導”,先釐清"目的"為何。是因為孩童時期父母離異,家庭能夠給予的歸屬感不足,所以才會尋求其他管道,因而加入幫派,即便當個被使喚的"小弟",能夠擁有那些在家體會不到的"溫暖",認為有被"需要"就是被重視,是這個組織的一份子,他就心滿意足了。也不會認為跟這些人一起做壞事有什麼不好,反正他有滿足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家庭結構就是沒有辦法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不過既然知道了他想要的是"團體的歸屬感”,可以利用對方的興趣、生活中的案例,將其引導至"正確"的方向,例如推薦他參加營隊、學生會等等,這些有助於融入社會的選項,在這些團體中既能夠獲得認同,達成他的歸屬感的目的,又能正確地出一份力幫助其他人,比起待在那些為惡的組織中,對他來說更有幫助,也能夠撕下"有問題"的標籤。
正是藉由這樣的指引,讓那些"問題兒童”的未來發展,不致於越走越歪。這就是阿德勒醫生在個案治療中,最主要做的事情,透過分析個案的心理動機,找出最合適的治療(引導)方式。
...下篇待續,下一篇會介紹本書的重點: 正向教養還有該如何"愛"你的孩子。
謝謝你看完這次的文章,如果喜歡本篇內容,可以按下右邊的喜歡,也歡迎追隨 🙂
將會不定時更新文章,每個禮拜至少會發布一篇新文章,主題涉及閱讀、技術(網頁前端為主)、加密貨幣或是其他任何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