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人本精神的終極關懷《逃避自由》文本詳述(下)

更新於 2022/08/0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文/曹立寬

現代教育作為逃避自由與自我疏離的起點

當極權主義崛起、二次大戰爆發,身處自由世界的人們,不得不對自由的意義重新深刻反省。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就不斷提醒我們,實際上不只是極權主義,或各種獨裁暴政會威脅我們的自由,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經濟結構,也會導致對個人自由的強烈壓抑。尤其是對人「自發性行動」的壓抑。
現代自由社會雖然去除了傳統權威及其暴力性,卻在許多社會生活的領域,使匿名於「市場經濟」和「大眾」的權威,主導了我們的思考與行動。這造成了現代人的自我疏離:個人變得不像自己,而成為了自己心中的「他者」(the Other)。具體而言這種「與自己疏離」,體現在社會對「個人自發性」的各種壓抑上,這些壓抑行為都可以從兒童受教育的過程看見。
在兒童的早期教育中,許多人就習慣了壓抑自己的情感,也壓抑各種關於生命意義或社會倫理的根本思考,只發展能回應社會要求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1];讀書考試的能力、快速而自動化的工作能力。也因此個人的自發性行動被嚴重限制。
孩童的情感表達是最為真誠的,他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而且佛洛姆甚至認為,兒童對他人是否以善意對待自己有驚人的判斷力,他不會因為表面的偽裝而被蒙蔽。[2]這樣真誠的本性很自然具有一種叛逆特質,這是由於兒童清楚意識到自己相對外在世界的脆弱處境,因此他經由各方面的自我成長,不斷試圖增加自我力量,以應對外在世界。但是這樣的嘗試必然會遇到許多挫折;例如學齡前的小孩想要自己倒水卻被開水燙傷,想要跑步卻跌倒了。他得經由這些挫折學習如何穩定的與世界互動,並展現自己的價值。
而這之中最難以掌握、甚至不一定會隨著年齡增長自動習得的能力,當屬「人際關係」。在學習與人相處上兒童必然遭遇無數的挫折,面對這些挫折他很自然會產生負面感受。理論上理想的教育狀態應在兒童與同儕以及教育者一次次的對話及衝突中,使孩童漸漸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學習如何在有足夠空間做自己的同時,真誠而友善的與人相處。但大多數情況裡,教育環境習慣以壓抑個人真實需求和情感的方式,來迫使他表現出根本不屬於自己的善意
舉例而言,在相對保守的教育環境中,當孩童面對師長對自己的怒罵,他心中理所當然會產生強烈抗拒。理想上這是孩童練習發展理性思考和溝通能力的機會,如果在和平狀態下能與師長對話,他可以藉此思考師長的要求是否合理?合理標準是什麼?他自己能否接受?而又為什麼接受或不接受?但是在現實情況中,比較社會化的小孩往往一定會意識到;遇到這種情況什麼都不要表達,以長輩期待的方式應付應付是最安全也最不麻煩的方法。然而一旦他習慣了這種行為模式,這也就在無意識間自動化的成為他待人處事的方式了。久而久之他將遺忘什麼是自己真實的感受,什麼是「為了應付」產生的行為反應
當大多數兒童以本身就不屬於自己的感受來待人處事時,他社會化了,但同時也跟自己疏離了。「個人所抱持的敵意會遭到外在世界的直接壓抑,而個人我所具有的友善態度,則會遭到外在附加的偽造物扼殺。」[3]當虛構的正面情緒和想法,取代了負面感受,個人真實的正面情感與創造力,也同時被這個虛假的正面情緒面具給取代了
除了情感壓抑,弗洛姆也同時批判了在我們社會和教育裡常出現的另一種壓抑,那就是對個人探索「自我和世界關係」的壓抑,這在教育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機械化的讀書考試,在社會中則是標準化的工作。這種壓抑迫使個人在面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時,把自己想像成一部生產機器,他只負責依照既定程序把事情做好,他的各種行動都只是「走流程」而已,沒有任何獨特的人性意義。這導致個人在這種「異化」中變得無法思考自己與社會、世界的關係,他甚至無法思考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因而在極端的情況下成為了「機械人」。

真實自我與自發性

弗洛姆始終強調一個精神富足完整的人,首先要能真實面對自己;而面對自己意味著不將自己的整體性給切分成一個單一、制式的模樣。唯一能做到這點的,只有個人個的「自發性行動」。弗洛姆強調的「自發性」,是指個人的行為完全來自於自身真實的思考和感受,而非被社會規範或外在權威強加於自己的觀點主宰。只有在這種狀態下,人的完整性才能體現。
具體而言要展開自發行動,首先必須意識到,個人做的每一個行動,其意義並不來自於經規劃和計算後達成的量化效果,而來自於行動的當下能表達並展現出個人真實的自我[4]我們可以從藝術家的創作經驗中看到這種自發性;對真正沈浸於創作的詩人而言,他從來不會在創作前先把自己將要寫出的每一句詩詞,一一做好嚴謹的效益評估才開始創作。創作對他的意義,是將個人生命真實而深刻的體會表達出來,就只是這樣而已,沒有其他目的。
弗洛姆認為像這樣的經驗才是真正具有創造性和自發性的行動,個人在這種行動中可以體會到真正的自我實現,不為什麼,只為呈現個人生命所見、所感中那最深處的真實經驗。這種經驗是人最珍貴也最真誠的模樣,因此能活出這種真誠的人,必然是獨特而富有創造性的。這是人身上特有的潛能,因為我們不只是像其他生物一樣為了自身的物質存續而存在,不只是在生物性的層次經驗到世界,更能思考自己經驗到、感受到的世界,以及這個正在經驗、感受的自我,並把這種直接經驗化為某種「意義追求」。
每個存在於世的人,因為生命境遇的不同,如果他認真挖掘自己的生命經驗,必然能從這些經驗中活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也是在這個意義下個人對存在的意義追求,具有高貴的難以複製性。因而一個真正自由的社會,應該重視這種珍貴的自我實現經驗,因為當社會中的個人都能獲得支持展開自我實現,他們也將理解到這種經驗的珍貴,因而願意支持其他人的自我實現。弗洛姆認為這樣自由且互助的理想,應是現代「自由世界」必須重視的價值追求。

「愛」是人本精神的終極關懷

在弗洛姆的心理學思想中,他從不曾間斷的強調「愛」的重要性。他的人本主義關懷最深層的價值追求也就是如此。對弗洛姆而言,愛不是像弗洛依德認為的那種「性慾望」的延伸,愛就其根本意義上而言代表的是一種「肯定」,以及願意這樣肯定某一具體存在的「意志」。這種肯定可以是任何具體存在的人事物,同時也可以是像「我們居於其中的世界」這樣的涵納性空間,同時,更重要的,那個肯定對象當然也無庸置疑的包涵「自己」。
弗洛姆根本上反對近代以來許多把「利己」與「利他」對立的看法,他認為所有這類觀點都是對「愛」的誤解。我們常會覺得愛是無私奉獻、自我犧牲的,這些確實都是愛的表現方式,但卻不能說是愛的本質。弗洛姆認為愛的本質是擁有「肯定一個對象的意願與能力」[5],而不是純粹為了所愛對象自我犧牲。在極端的情況下,過度強烈的犧牲自我有可能只是一種逃避孤獨處境的手段,而在這種情況下犧牲奉獻會變成一種「強迫性」的情感束縛[6],捆綁著自己與他聲稱所愛的對象。這並不健康,也並非「愛」的真正表現。
同樣的,在另一種情況中人們常常會以為自私自利或過度自戀是因為個人太愛自己、太重視自己,以至於忽略他人。但這種想法也是對「愛」重大的誤解,因為愛既然是一種能力與意願,那麼它就應該存在於那個「能去愛」的個人身上。如果一個人沒有愛別人的能力,就說明他不具備「愛的能力」,而不具備愛的能力,也就同時不具備「愛自己的能力」
乍看之下我們可能會對為何「無法愛他人就不能愛自己」感到困惑、多數人或許會很自然認為「愛自己是人的天性」。然而這種「愛自己」,其實真正的意涵是追求「自我利益」,這種利益究其根源而言與我們對「生存必需性」的投射息息相關,在現代社會下它容易被回朔成一種原始的生物本能。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性假設認為,人的本質就是這樣「理性而自利」的動物,但是這在弗洛姆看來,僅只是一種被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塑造出的「人格形象」,這種人格形象將純粹的利益追求,當成具有神聖內在價值的道德行為。如「人應該奮發向上追求飛黃騰達」這類觀念,或各式各樣的「成功學」,在資本主義社會都是被鼓勵且被認為具有道德價值的追求。這種對獲取現實利益的無限關注,在弗洛姆看來並不是「愛自己」的表現。因為基於這種人性假設而生的自利,並非自由的選擇,而是受制於一種「虛構的本能」,嚴重誇大了人作為生物存在的「必要性需求」。
愛是一種珍貴而獨特的人類活動,它存在的意義正好就是因為「人是自由的選擇去愛」,不管是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他的愛肯定的是「他愛的對象」的整體存在,而不只是被弗洛伊德所說的「性本能」驅策的自然反應。因此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必然擁有自由愛人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因為所有人類都共同生而為人的這個事實,具有開展成對人的普遍性關懷的潛力,所以愛自己不會是自私自利的,他勢必會真誠而自然的在乎他人,儘管可能程度不一。
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其實並不愛自己,就像一個過度自戀的人,其實也並不喜歡自己。他們正好是因為缺乏了愛的能力,無法肯定自己,更無法自由的決定要如何愛人,才會全然受制於現實利益的支配。這樣的人其實一點也不自由、也不幸福。
所以真正擁有「愛的能力」的人,很自然能從自己生而為人的獨特存在經驗中,共感他人的存在意義,並認同他人與自己具有本質上的平等地位。因而能真誠的在乎「人」;既是每個獨特具體的個人,也是這些獨特具體的個人代表的普遍人性與人類潛能。弗洛姆認為這是一切人本思想最深的根基,也是我們之所以認同自由、民主、人權、人性尊嚴等價值,背後真正的意義源泉。
弗洛姆也強調,一個真正認同自由、人性尊嚴與對人之愛的社會,除了保障人們不受干涉的消極自由,更應該有另一種積極的倫理;沒有任何人應該挨餓、受凍、過著毫無尊嚴的生活。因此民主社會需要有積極的集體力量,在民主與自由人權受保障的前提下,提供各項社會和經濟的支持,讓被社會排擠到邊緣的弱勢者,有自我實現並聲張自身自由的權利。
弗洛姆稱此為「民主式社會主義」。[7]這種想法背後根本的信念在於:人不只互不干涉的孤立存在,為了肯定自身存在於世的事實,他必須肯定他身處的世界及與他一同身處其中的他人,他們彼此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且可以透過對彼此的肯定一起變得更好。這種愛的意志,是弗洛姆全心信仰的價值。
以我看來,在這個「價值多元」到能被共同指稱的意義已然失落的時代,能對人有如此純粹真摯的良善情感,既涵納了每個個別之人的個殊性,又將這種個殊性推升至「普遍的倫理關懷」,這大概是弗洛姆的思想中,最令人動容之所在了!
引述出處與參考觀點:
[1] 「工具理性」一詞,來自社會學家韋伯的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理論。他區分了兩種理性: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與價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工具理性是指將所有事物都納入一個效益計算的客觀標準中,評估怎麼達到最高效益。而價值理性則是對各種具體事務背後的意義追求。一言以蔽之,工具理性是問「如何做」,價值理性是問「為何而做」。
[2]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275。
[3]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276。
[4]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295-296。
[5]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294。
[6]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185。
[7]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306-30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系列專題將從教育的現代化這個議題出發,一同來探究現代教育的發展過程,以及現代教育與文化對我們的深遠影響。 同時也希望藉由回顧歷史發展,我們能在歷史的舞台上找到一個以人為本的教育與文化願景,以人文關懷的視角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共創一個更加自由、健康且開放的教育與社會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種「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上帝」這個神聖權威的想法,可以視作「權威性格」的一種原型。隨著宗教的影響力式微,這種「權威性格」既然可以完全捨棄自己的尊嚴與主體性,徹底臣服於上帝,那麼當然也可以把自己交託給極權主義的領導者、官方敘事下的「民族偉人」,同時也可以是資本主義那偉大自由市場中「看不見的手」。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無論是對「努力」近乎極端的追求、對某種「成功形象」的無上推崇、或對「公平」的瘋狂執著,都奠基在強大的競爭焦慮使人無法自處,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即使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得多元化,但人們潛意識裡仍然汲汲營營地尋找著與「大家」一致的標準,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裡,學生是一個受教者,也就是執行教育體制給予的學習方向與目標的人。在這個架構下,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自主學習會變成是自律的執行學習目標的人,而這種學習目標根本上還是來自體制的安排。 因此線上學習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要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做到有自覺地看到這種結構與角色。在許多人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這種「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上帝」這個神聖權威的想法,可以視作「權威性格」的一種原型。隨著宗教的影響力式微,這種「權威性格」既然可以完全捨棄自己的尊嚴與主體性,徹底臣服於上帝,那麼當然也可以把自己交託給極權主義的領導者、官方敘事下的「民族偉人」,同時也可以是資本主義那偉大自由市場中「看不見的手」。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無論是對「努力」近乎極端的追求、對某種「成功形象」的無上推崇、或對「公平」的瘋狂執著,都奠基在強大的競爭焦慮使人無法自處,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即使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得多元化,但人們潛意識裡仍然汲汲營營地尋找著與「大家」一致的標準,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裡,學生是一個受教者,也就是執行教育體制給予的學習方向與目標的人。在這個架構下,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自主學習會變成是自律的執行學習目標的人,而這種學習目標根本上還是來自體制的安排。 因此線上學習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要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做到有自覺地看到這種結構與角色。在許多人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這篇文章探討了以愛為名的強迫行為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強調愛不應該是束縛,而是自由與尊重的表現。透過家庭愛的真諦,揭示瞭如何以理解和支持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自信心。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是願意傾聽彼此需求以促進健康關係的展現,讓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如何珍惜每一段關係,並為彼此帶來幸福。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你把情緒關在身體裡了嗎?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愛分離。我們總是將「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 想法是流動的,每個想法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這個「無法被愛的我」的人格便會逐漸穩固。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渴望自由的靈魂。有些人的性格能接受約束、管控。但長大了羽翼豐厚之後,就會懂得飛出那個以愛為名的牢寵,獲得重生的機會。 有的人卻寧願處於長期壓制的環境裡,以為所謂的為你好才是真實的愛,被切斷了翅膀,連展翅高飛的本能都失去了。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活在沒有靈魂的軀殼裡。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完整的,整個宇宙都存在於我們之內。真正的愛自己是讓我們內心深處的愛源持續地流動在我們自己身上,讓愛充實我們,同時,我們也能在他人、自然界的美麗、山川大地中看見自己。當我們充分愛自己,我們才能真切地感受他人,並認識愛的真諦。然而,我們有時會忘記這愛,並創造各種愛的對立體驗,如恐懼、孤獨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這篇文章探討了以愛為名的強迫行為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強調愛不應該是束縛,而是自由與尊重的表現。透過家庭愛的真諦,揭示瞭如何以理解和支持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自信心。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是願意傾聽彼此需求以促進健康關係的展現,讓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如何珍惜每一段關係,並為彼此帶來幸福。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你把情緒關在身體裡了嗎?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愛分離。我們總是將「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 想法是流動的,每個想法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這個「無法被愛的我」的人格便會逐漸穩固。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渴望自由的靈魂。有些人的性格能接受約束、管控。但長大了羽翼豐厚之後,就會懂得飛出那個以愛為名的牢寵,獲得重生的機會。 有的人卻寧願處於長期壓制的環境裡,以為所謂的為你好才是真實的愛,被切斷了翅膀,連展翅高飛的本能都失去了。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活在沒有靈魂的軀殼裡。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獨立而完整的,整個宇宙都存在於我們之內。真正的愛自己是讓我們內心深處的愛源持續地流動在我們自己身上,讓愛充實我們,同時,我們也能在他人、自然界的美麗、山川大地中看見自己。當我們充分愛自己,我們才能真切地感受他人,並認識愛的真諦。然而,我們有時會忘記這愛,並創造各種愛的對立體驗,如恐懼、孤獨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