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次的課程中,我都習慣先請參與者留下相關資料,包含自己的身分、孩子的年齡、對課程的期待,以及目前面臨到的挑戰等等。參與課程的學員多是有多寶的爸媽,但也不乏新手爸爸、年輕的老師等等。
對於每位來參加的學員,我都充滿好奇、疼惜和感恩~
好奇的是:他/她帶著什麼樣生活的故事來與我相遇?我是否能在這短短2-3小時中,給予最適當的陪伴?
疼惜的是:會來上課的家長,常常心情是很複雜的,有著對孩子的關愛和期待、對於教養的掛心和內疚,更有著對自己的反省和自責。這份在肩上的無形壓力是很大的。
感恩的是:對於初次見面的我們,討論著這偏向個人和家庭生活的議題,勇於面對自己不足,並且願意敞開心胸的接納和全然投入的相信,其實真的不容易。
年前的班級中,有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參與者,她的身分是外婆、也是小一外孫女的主要照顧者。媽媽在網路上看到我的課程,幫外婆報了名,她自己由於疫情的關係,短時間內無法回國。媽媽在課前的資料還用心地寫下,小一女兒現在面臨的挑戰,希望讓外婆(自己的媽媽)能學習一些新的方式,以便在教養上能更順心。
年近70歲的外婆,在3個小時的課程中,努力的參與和筆記,更願意在分享個人案例時當自願者,和其他家長一起角色扮演和討論互動著;可愛的外婆也提到以前對自己的女兒的管教方式,當外婆後好像都不一樣了;而透過課程的互動,她好像更能理解小一外孫女的想法,還有遠在異鄉女兒的心情。這是個很特別的經驗,我真心感謝媽媽的信任,以及外婆願意來當那位愛的種子。
曾有朋友跟我說到,因為教養方式的不同,孩子變得很會察言觀色,針對不同事情找不同的求救者溝通,或是針對特定的照顧者,容易出現更情緒化或是退化的行為。身為爸媽的我們是否常和上一輩因著立場和角色不同,常有教養觀念上的不同步?又或著是爸媽兩人就有著不同的認知,讓孩子其實容易混亂呢?
正向教養家長課有趣的地方,就是不說太多理論,而是透過實際體驗和討論,讓參與的家長自然而然有換位思考的體悟。當人的認知不一樣了,就會影響到感受,進而改變所做出來的行為。我常常打比喻,別擔心其他家人不支持正向教養,這就像是一團毛線球,你是那個抽動毛線球的人,慢慢地你會發現整團毛線球被抽動,先從自己做起,其他家人也會發現這個不一樣的改變,你也會發現你就是那個愛的種子。
考量到很多職場爸媽在工作、家庭、孩子的生活多頭燒(我完全能體會),後續的正向教養家長課,將新增兩種形式:
【家長自組體驗團】:課程時間以3小時為主,自行組團,滿6人即可開班。
【職場爸媽午休補給站】:為帶狀性實際演練和執行課程,利用中午1小時,每周一次,連續6周的課程;自行組團,滿6人即可開班。
時間和地點我們都可再討論,有需求或其他建議的朋友,歡迎留言或私訊我~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70歲外婆的精神!成為正向教養愛的種子~
#正向教養家長課
#我不完美但我刻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