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十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早期希望培養小孩成為遊戲夥伴,到現在只能當他們的夥伴。
育兒十年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小孩永遠都不會照著你想要給他的路線走,就像精心準備的GM永遠不知道玩家會往哪走。
最早大概是從貓戰士看到端倪。孩子還在幼稚園的時候,就已經買好他到上大學前可以看的書。結果擺在架子上的書一直都沒有動。後來家裡東西太多了,把套書一套套又賣掉,某天小孩回來跟我說:「把拔你看我借的書,超好看的說。」這不是我才剛賣掉的貓戰士嗎?問他有沒有發現以前櫃子上有一套。「有嗎?」他又埋頭進書裡。
希望他可以跟我一起玩桌遊,結果他比較喜歡同學介紹的R6。
希望他可以跟我一起討論勇氣默示錄2,結果他還在玩2017年的曠野之息。
期待他可以跟我一起討論新遊戲情報,結果他只想要我陪他玩R6。
這就是養小孩,充滿期待但是驚喜卻往往來自完全想像不到的地方。
父親當剛強壯膽。
avatar-img
4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h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摩埃代理的克蘇魯的呼喚起始組合介紹跟你可以拿來做哪些事。
2077大概是2020年底最爭議的大作。 先說結論:如果你玩PC版,現在是可以考慮入手的時候;如果是主機版,還是建議等穩定版本再來嘗試。如果你不怕劇透,建議所有玩家都等到GOTY版再來玩。我必須說我玩得很開心,但是一些bug讓我不會想要回去玩--至少要等bug修完再說。 
玩遊戲久了,就會想要自己設計遊戲。當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作遊戲之前,自然會想要找遊戲設計的書來看看。Open Design出的這本The Kobold Guide to Board Game Design就是跟遊戲設計有關的書。
現代社會中出現了許多專有名詞縮寫,有時候對於新人來說是一種隔閡。因此把看到的縮寫整理起來。 RAW、RAI、RAF。
花了幾天把HBO GO上的末日巡邏隊第一季看完了。 末日巡邏隊是由DC漫畫改編,最早出現在My Greatest Adventure第80期,由Arnold Drake和Bob Haney創造。原本Doom Patrol是為了拯救月刊銷量才創造出來,並且在86期時把刊名改為隊名。
角色扮演要怎樣才會精彩,GM跟玩家要如何互動才能生出一篇精彩的故事? 都不是我這篇要探討的事情。
摩埃代理的克蘇魯的呼喚起始組合介紹跟你可以拿來做哪些事。
2077大概是2020年底最爭議的大作。 先說結論:如果你玩PC版,現在是可以考慮入手的時候;如果是主機版,還是建議等穩定版本再來嘗試。如果你不怕劇透,建議所有玩家都等到GOTY版再來玩。我必須說我玩得很開心,但是一些bug讓我不會想要回去玩--至少要等bug修完再說。 
玩遊戲久了,就會想要自己設計遊戲。當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作遊戲之前,自然會想要找遊戲設計的書來看看。Open Design出的這本The Kobold Guide to Board Game Design就是跟遊戲設計有關的書。
現代社會中出現了許多專有名詞縮寫,有時候對於新人來說是一種隔閡。因此把看到的縮寫整理起來。 RAW、RAI、RAF。
花了幾天把HBO GO上的末日巡邏隊第一季看完了。 末日巡邏隊是由DC漫畫改編,最早出現在My Greatest Adventure第80期,由Arnold Drake和Bob Haney創造。原本Doom Patrol是為了拯救月刊銷量才創造出來,並且在86期時把刊名改為隊名。
角色扮演要怎樣才會精彩,GM跟玩家要如何互動才能生出一篇精彩的故事? 都不是我這篇要探討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禁止轉貼、轉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們發現的特點?小時候媽媽就有發現我是一個反應很快的寶寶。 我不知道為什麼天生就會發明各種不同的遊戲來玩,記得我還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筆在厚紙板上做遊戲課表貼在房間門上,一週不同天早中晚安排不同的遊戲跟妹妹玩。內容有: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走進玩具店,孩子的眼睛閃閃發亮,口中不斷說出「我想要!」聽起來挑戰重重,但這其實是黃金教育時機! 透過聆聽和引導,我們不只是回應他們的需求,更是在教導孩子如何思考、選擇,並理解價值。從肯定孩子的選擇開始,到引導他們深思熟慮,這一切都是在為孩子裝備人生必備的智慧和責任感。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如何在
Thumbnail
幼齡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是為人父母想教的,有些是孩子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喜歡做什麼事。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我們家才三歲多一點的小弟,經常陪著去接唸小學的哥哥下課,有很多機會在校園溜達。那麼多學校裏哥哥姐姐玩的東西,他就是看上了籃球。很不巧,那剛好是最不適合三歲小孩玩的球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禁止轉貼、轉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們發現的特點?小時候媽媽就有發現我是一個反應很快的寶寶。 我不知道為什麼天生就會發明各種不同的遊戲來玩,記得我還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筆在厚紙板上做遊戲課表貼在房間門上,一週不同天早中晚安排不同的遊戲跟妹妹玩。內容有: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走進玩具店,孩子的眼睛閃閃發亮,口中不斷說出「我想要!」聽起來挑戰重重,但這其實是黃金教育時機! 透過聆聽和引導,我們不只是回應他們的需求,更是在教導孩子如何思考、選擇,並理解價值。從肯定孩子的選擇開始,到引導他們深思熟慮,這一切都是在為孩子裝備人生必備的智慧和責任感。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如何在
Thumbnail
幼齡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是為人父母想教的,有些是孩子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喜歡做什麼事。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我們家才三歲多一點的小弟,經常陪著去接唸小學的哥哥下課,有很多機會在校園溜達。那麼多學校裏哥哥姐姐玩的東西,他就是看上了籃球。很不巧,那剛好是最不適合三歲小孩玩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