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釀影評|《花漾女子》:從假女人的戀物,到真女人的行動

2021/03/09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好好享受這場婚禮吧!
你親愛的凱西與妮娜
(Love, Cassie & Nina)
隨著女主角凱西的死亡,凱西生前所蒐集的艾爾強暴好友妮娜的證據曝光,《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 2020)也於焉結束──這句「你親愛的凱西與妮娜」,以及兩人以兩瓣破碎的心組成的項鍊,一同傳達了「I do this because of us, not because of me or Nina」的意涵:妮娜因迷姦陰影而自殺的事件,並非一起單一或偶然發生的事件。於是,我們也必須放棄以單純的「復仇」角度看待凱西在電影中採取的行為。
匱乏的女人
為人母者無須去問人生有什麼意義,因為隨著兒女的身心逐漸茁壯,她便知道她正在實現自己的使命,知道這使命正在把她帶向自我圓滿。(Durant, 2020: 114)
歷史學者威爾.杜蘭(Will Durant)於其生命最後的歲月裡,寫下了自身對於戰爭、愛、死亡與上帝等諸多自古以來便爭論不休、至今仍無統一定義的議題的想法。以上則出自杜蘭在產房「見識」到妻子痛苦萬分的分娩,自己卻完全無能為力的震撼之下,所寫下的文字。「『我要永遠對女性仁慈。』讓女性的罪(sins)輕輕地躺在她的頭上吧,因為她是我們所有人仁慈的母親。」杜蘭說道。
杜蘭的想法並非特別地冒犯女性──畢竟他聲稱妻子的分娩讓他發誓「自己將永遠對女性仁慈」──,但是我們也能同時肯定,這字面上的冒犯不存在,不意味著這句話對他人沒有任何冒犯的意涵。顯而易見地,杜蘭這句話所予人的第一印象正是:「我對女性仁慈,是因為我的妻子辛苦地(為了我/男人)生產」,或是「我對女性仁慈,是因為她們(天生)的使命賦予了她們至高無上的生命女神地位」──這種印象,不僅落入了女性主義者所抨擊的「女人的生育功能長久受到控制,變成男人傳宗接代和政府人口政策的工具」(顧燕翎、王瑞香,頁 201),亦讓杜蘭名副其實地成為了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口中的虛偽男人:
但在波娃的時代,現實中仍然大量存在「人們一方面輕視女性,另一方面對母親表示敬意」的過分欺騙。女人被世界拒絕,因此以孩子為其他可能成就的替代品,造成母子關係的扭曲。(鄭至慧,頁 164)
女人基於其「被世界拒絕」──或是波娃所說之「第二性」──的背棄感受,於是轉而將自身的心力投注在自己少數、甚至是唯一可用來威脅男人的工具,也就是自身的生育能力或孩子之上。致使女性將注意力轉而置放在自身生育能力上的原因,不外乎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陽具欽羨」(penis-envy)理論中,自年幼便意識到自身存在之匱乏的女人:
她(小女孩)放棄擁有陰莖的渴望,轉而渴望擁有一個孩子:基於這樣的渴望,她以父親作為投射愛的對象,而母親成為了嫉妒的對象。(Freud, 1925: 4154)
在佛洛伊德的脈絡中,女人雖不再以「生育孩子」作為證明其存在的唯一功能與用處,但是女人生理上的「陰性性」(femininity)成為了一種匱乏(lack),而此匱乏涉足了厄勒克特拉情結(Electra Complex),也就是戀父情結/女性的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Freud, 1940: 5001)──陰莖的缺乏讓小女孩在生命的早期迷戀男性的陽具,但是在意識到自己永遠無法擁有陰莖後,便將此戀物癖(fetishism)投射在擁有一個孩子之上。
假女人
正當我們認為女性的主體性被佛洛伊德定調為「存有之匱乏」(lack of being),且再也無顛覆的機會,甚至永遠僅能以病理學之角度看待女性的主體性後,米勒(Jacques-Alain Miller)基於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對於採取「真女人行動」的米蒂亞(Medea)所做之論述,提出了「假女人」(postiche woman / the fake woman)一詞:
假女人是一個添加自己所缺少的東西於自身的女人,但前提是這個添加的事物來自於男人。一位假女人的內在中,表面是她所擁有的一切,而身在她其中的所有東西必須來自她自己,也屬於她自己。(Miller, 2000: 21)
米蒂亞為希臘劇作家歐里庇得斯(Euripides)的《米蒂亞》(Medea)中,一位親手殺死了孩子的母親:米蒂亞為了滿足丈夫傑森(Jason)的一切需求,背棄了自己的父親、自己的國家,甚至教唆克里特島國王佩里亞的女兒去刺殺自己的父親──她是一位邪惡的女巫,卻同時是一位妻子與母親,她曾是完美的(Miller, 2000: 18)。然而,當傑森告訴美蒂亞自己要娶克里昂(Creon)的女兒為妻時,美蒂亞所做的並非殺死傑森或是克里昂之女,而是殺害了美蒂亞與傑森共同生下的孩子。
美蒂亞的行為形成了心理學上的弔詭之處。若美蒂亞純粹地想要對丈夫進行報復,她大可以直接殺害傑森,而不必殺害兩人的孩子、同時是她所愛的事物。當然,我們仍可以強行解釋美蒂亞的孩子對她而言不是她所珍愛的事物,只是這樣便必須承擔失去其他可能性之風險。
此處,若我們將美蒂亞的行為帶回《花漾女子》的脈絡裡,便會發現,凱西與美蒂亞之間存在著諸多相似之處。以最顯而易見的特質而言,她們都可以為愛人放棄一切,也可以為了恨做出自己意想不到之事──簡單而言,她們既「敢愛」又「敢恨」。然而,基於米勒提及了美蒂亞的多重性質,我們對於美蒂亞與凱西的討論並不會在此停止:
美蒂亞是一位女巫,具有犯罪的傾向,但無疑也是一位妻子與母親。而美蒂亞弒子便是拒絕融入這個社會賦予女性的單一角色及價值:成為一位善良而寬容大量的母親。同時間,我們也在電影中看到凱西的諸多面向:她並不單純地僅是個在夜店勾引男人、同時讓男人陷於險境的「致命女人」(femme fatale),她亦一度與萊恩開啟一段「充滿粉紅泡泡」的親密關係。而在脫離前兩者的角色之外,她還是一位在咖啡廳上班的普通女孩,與同事暢聊八卦,在下班後回家與父母共進晚餐。
然而,拉岡及其思想繼承者齊澤克(Slavoj Žižek),顯然並不滿足於女人的多面性。他們試圖將被佛洛伊德打入困境的女人處境推向極端:既然女人的匱乏性由男性所造成、由缺乏陰莖所造成,且必須透過小孩來彌補自身匱乏,那何不讓女人承接自身的匱乏?
真女人
於是,拉岡與齊澤克透過天生缺乏陽具的佛洛伊德女人,賦予了女性的主體性一個全新定義:女性的主體性即是陰性性,女性的主體性即是匱乏與分裂。若女人不願接受自己天生便缺少陰莖之事實,並試圖透過擁有孩子、來填補自身缺席的陰莖,則是為米勒所說之「假女人」。
齊澤克進一步將假女人的現象帶入美蒂亞這位既恐怖、也被愛充盈的女人的脈絡中,賦予其殺害孩子的行動全新意義:殺害自己的孩子──殺害這個陽具的替代品,也是自己所珍愛的事物,是「真女人」(une vraie femme / true woman)的行動(Žižek, 2000b: 151)。美蒂亞接受了自身自原初以來即是分裂的事實,透過殺死她與愛人之間的孩子,向世界宣告:「我將不再服從於這個陽具社會,我將解放我自身」。
然而,齊澤克的說法過於激進而招致他人的質疑:「這樣的說法,是否在鼓吹每位女人殺害自己的孩子,以對自己的丈夫或男人進行報仇?」──不過,就像我們開頭所說的,凱西的行為並不只是單純地為妮娜復仇,美帝亞弒子的行為亦是──若她們所欲達成的目的僅只是「復仇」,凱西可以將目標鎖定於罪魁禍首艾爾,而美蒂亞僅殺害傑森或傑森的新歡即可。
不同於直接將目標鎖定於艾爾身上,凱西找上了當年為艾爾開脫的沃克校長、身為女性卻幫助掩蓋真相的女同學麥蒂森、以及擔任艾爾辯護律師的葛林,並試圖透過一些手段讓他們明白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但這些手段也並非全然地血腥與暴力:如同《水果硬糖》(Hard Candy, 2005)的女主角海莉迷昏了綁架並疑似姦殺好友的戀童癖傑夫後,恐嚇要為傑夫「動手術」──我們很容易將海莉的暗示與「閹割」連結在一起──,雖然海莉最終並沒有動手,但「失去陰莖」一事無疑對男性造成了莫大的恐懼,彷彿陰莖是身為男性的唯一證明:他們必須擁有陰莖,才能成為男人。這與女人必須擁有「貞操」才是「好女人」一事如出一轍。
但是,女人即使沒了貞操,並因此被視為「壞女人」,她仍然是女人:女人的匱乏使她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亦無需另外向外擁有任何事物,以向內滿足自我。
於是,自此看來,我們可以將凱西對涉入妮娜性侵事件之人,以及在夜店勾搭的男人所做的行為,視為美蒂亞真女人行動的變形:她想要處理的男性並不僅限於事件相關人,她反抗的是以「無法控制小頭」及「喝醉」為藉口,意圖對女性不軌的所有男性。
真女人的行動
不過,單就凱西在前往艾爾單身派對前的行動,我們仍無法完全斷定她的表現如美蒂亞般激進,也無法確認她已成為完全的真女人。若假女人指向「以戀物填補自身匱乏」之女人,那麼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填補行為背後的契機來自於男性──如米勒所言──,來自這個男人作為第一性的社會。於是,「接受」萊恩的追求,與萊恩發展關係,也指向了凱西的假女人特質:就生理學角度而言,男女性器官之結合,呈現了男性的「給予」與女性的「被填滿」角色──於是凱西與萊恩所發展的關係,某種程度奠基於「填補匱乏」的出發點上:藉由擁有一位男人,同時擁有他的陰莖,以忽視自身的匱乏。
真正將凱西與美蒂亞提升至同一地位的,是凱西假扮應召女郎、前往艾爾單身派對的時刻。由凱西死後仍發送已排定時程的簡訊,以及寄給葛林的所有艾爾性侵妮娜的證據看來,凱西或許是知道自己將在此次行動中喪生的:她前往單身派對時,清楚看見了死亡正等在前方,仍義無反顧地走向前去。
此處,我們可以將凱西的赴死行為與「安蒂岡妮之死」進行對照: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悲劇《安蒂岡妮》(Antigone),敘述了弒父娶母的伊底帕斯(Oedipus)的兩個兒子在自相殘殺後雙雙身亡,然繼任的國王克里昂卻下令禁止下葬其中一位哥哥波利西斯(Polynices)、任其曝屍荒野,使伊底帕斯的女兒安蒂岡妮爭取為兄長安葬的權利。兩位兄長的死亡,對安蒂岡妮造成了極大的痛苦:
如果我的丈夫死了,我能夠再找到一位;
如果我失去了孩子,也能與那位男人重新生下一個。
但是自從我的母親與父親
躲藏在黑帝斯那兒,便再也沒有手足能夠
來到這個世界上──
(Sophocles, 2003: 95 作者自譯)
當凱西對著艾爾談起妮娜生前的一切,她的神情中亦帶著如安蒂岡妮般的憤怒與悲傷,尤其凱西與妮娜的情感深厚如手足。妮娜遭到性侵的事實,在艾爾及沃克校長的壓制之下沉入大海,妮娜成為了被抹去的「那個人」──如同艾爾多年後再次從凱西口中聽到「妮娜.費雪」這個名字時,眼神中流露出了疑惑與害怕,一如被禁止下葬的波利西斯遺體,她不再存在。然而,凱西與妮娜兩人破碎的心形項鍊,暗示她們以破碎的形式組成了一個整體:妮娜的遭遇讓她從社會上消失,連帶凱西一同消失。
此時,我們或許會認為她們的一體性僅展示了「女人不存在」(the woman doesn’t exist),也就是女人缺乏完整主體性一事。作為伊底帕斯與其母親亂倫所誕下的孩子,安蒂岡妮及其兄長生來即是「不應存在之人」──他們的存在是被拒絕的。妮娜被性侵的事件,使得妮娜與凱西一同成為了不被承認存在之人──更精確地說,並非「成為不被承認存在之存有」,而是打從她們生為女人那一刻起,不存在即是她們的困境:因為她們必須透過擁有陽具的替代物,才能於某種程度上「與男人相當」。
只有男人被允許存在。如同兄長之死對安蒂岡妮造成了無以言說的傷痛,妮娜之死亦對凱西造成了巨大的震驚,揭示了女人不存在的事實。安蒂岡妮起初要求安置兄長的行動,是在要求社會將不應存在之人重新接納入其中,然隨著她意識到克里昂不願妥協,她最後選擇自殺,對這個壓迫她的世界說「不!」,拒絕符合這個世界的脈絡──而凱西的赴死,同樣拒絕服從這個由男人所主宰的世界,並證明了「不存在」正是女人的存有形式──光是兩人死亡後仍如幽靈般糾纏著活人,即能證明這點。
藉由分析凱西體內的安蒂岡妮特質,我們終於能夠將凱西的行為定義為美蒂亞般的「真女人」行動。而齊澤克主張美蒂亞弒子為真女人行動所招來的道德質疑,也終於能夠一筆勾銷:齊澤克所主張的並非女人必須殺害自己的孩子,而是女人能夠如凱西一般,勇於看清自身分裂與反抗的本質,並以此只屬於女人的存有形式,與其他女人共同構成多重的陰性性,回頭顛覆陽具社會。
全文劇照提供:UIP

引用及參考書目
中文
Simone de Beauvoir 著,陶鐵柱譯。《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臺北市:貓頭鷹,1999。
Will Durant 著,梁永安譯。《落葉:威爾.杜蘭的最後箴言》(Fallen Leaves: Last Words on Life, Love, War, and God)。台北市:商周出版,2020 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20 年。
外文
Freud, Sigmund. “Some Psych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exes” in James Strachey e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1925.
──. “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in James Strachey e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1940.
Miller, Jacques-Alain. “On Sembla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xes,” in Renata Salecl ed., Sexua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Sophocles. trans. Reginald Gibbons & Charles Segal. Antigone. Oxford, N.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Žižek, Slavoj. “The Thing from Inner Space,” in Renata Salecl ed., Sexua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a.
──. The Fragile Absolute: Or, Why Is The Christian Legacy Worth Fighting For? London: Verso, 2000b.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K會員
1.7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