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舒適圈是一件蠢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舒適圈應該盡力擴大,讓全世界都變成你的舒適圈】
跳脫舒適圈,是我近期聽到疫情下最多人講的詞彙
彷彿改變了現實生活的結構
就可以有了新的化學反應
使得“跳脫舒適圈”變成一個打破框架、活出新人生的代名詞
但真的是如此嗎?
“舒適圈”是人創造出來形容生存於世界上最自在的環境
注意!舒適圈往往不是刻意製造,而是自然形成
從陌生的嘗試
到經驗的累積
形成判斷的自信
再到重複的循環
最終形成出“自在”的舒適圈
這樣美好的舒適圈,為什麼要跳脫?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很多心靈雞湯卻用挑戰帶來茁壯、成長等正向的名詞,把“跳脫”包裝成爬向人生頂點的必要過程
但冷靜想想,為什麼要把已經創造出來這麼自在的圈子給捨棄,重新來過呢?
而且跳脫舒適圈的人常常沒講清楚,什麼是舒適圈,為什麼?
因為今天的舒適,就是昨日的陌生,這是一個無限循環,根本不存在什麼跳脫的可能性
時間軸的方向不變,一但從陌生變成舒適,進入自在,就再也不可逆了
所以“跳脫”其實是一個假議題,更健康的思考應該是“擴大”
找尋原有累積舒適圈的連結,利用連結,減少從陌生嘗試到判斷自信的循環過程,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很繞口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你被公司指派,對一間公司的主管進行業務開發
聰明的你,第一時間開啟社群網站,找尋有哪個朋友認識,或是剛好也在哪間公司任職
哪怕介紹不一定會成功,但至少縮短了與這間公司這位主管接觸上的距離
這樣的舒適圈,我實在想不到為什麼要跳脫,總不能期待每天到公司一樓等著電梯巧遇吧!!!
其實~跳脫舒適圈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努力【擴大舒適圈】
無論是增加自己的學識、人脈、資產
還是學習獨立面對問題,甚至解決他人的問題
這些都在講述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擴大舒適圈】的目標
人類的天性就是在一個陌生危險的環境下,會自動激發拼命生存下去的潛能
但同時亦會產生焦慮、不安、恐懼等副作用
所以在陌生事物挑戰及已知舒適環境的平衡上一定要拿捏
常勝將軍經常打勝仗,並不是因為他最會打仗,而是他懂得選擇戰場, 藍波講過一句話,進了森林我就是王
敵人就是陌生事物挑戰,然而森林就是藍波的舒適圈,別離開你的舒適圈做挑戰,那只會讓你的失敗機率變高,然而高失敗率,並不會讓你更開心

以下幫大家整理我自己的擴大舒適圈幾個思考方向(以人脈為例)
👉 了解自己的舒適圈
ex: 定時分析自己身邊朋友發展,更新他的工作、職位、專業,明確你所擁有的人脈舒適圈範圍
👉利用現有連結,積極擴大
ex: 每個月約朋友介紹幾個新朋友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擴大人脈舒適圈範圍
👉 誘導問題或挑戰進入自己的舒適圈,增加解決成功率
ex: 公司希望開發新業務通路,優先考慮人脈舒適圈內是否有人在公司設定的範圍

相信看到這邊你已經會舉一反三了,以後別再用跳脫舒適圈來勸說你身邊的朋友們,更多嘗試用“擴大舒適圈”來分享,這樣可以更安全,更友善。

────────
撰述者介紹
────────
▲ 王東陽 ToyoWang
超過10年通運、旅行、電商平台的從業與創業經驗,曾任雄獅旅遊華南區經理、雄獅旅遊香港站主管、天旅旅行社總經理、瘋狂賣客旅遊營運長、KKday策略顧問,現任長川資訊(德商Peakwork)⾸席顧問、MyProGuide策略顧問。擅長旅遊業產業趨勢分析、資訊科技應⽤、營運管理、產品設計包裝、⾏銷業務商拓等領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首先~感謝你點擊進來了解~ 【旅遊業趨勢觀察】是一個提供屬於我從旅遊業管理顧問的角度,多元資訊累積後的觀察見解,用”主觀”的說法,分析旅遊業發展趨勢及過程中可能衍伸的有趣議題,歡迎本身經營旅遊業、身處旅遊業、或對旅遊業有興趣、愛旅遊,就算存粹想要多了解一點有趣的行業內資訊的您,都歡迎加入我們的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你是不是常聽到這句話:「想成長,就得跳出舒適圈!」說得好像一腳踏出去,就能瞬間變成超級成功人士似的。但,真的如此嗎?先別急著往外衝,讓我們用逆向思維來看看,或許成長不一定非得逼自己冒險,在安全感中實現蛻變,或許才是更可持續的方式。
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常常聽到「跳脫舒適圈」的呼聲。這種呼籲似乎是讓我們不斷嘗試新的事物,勇敢追求新的挑戰,並認為不斷變換角色和挑戰困難才是成長的象徵。然而,這樣的觀念真的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嗎?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台南市國中小填報業務的研習活動,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舒適圈」的意義。當天的與會者幾乎都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於現在的工作隱隱感到不滿,或是為現在的工作狀態焦慮? 這其實是你內心深處,對處在舒適圈的不安感所發出的信號。 是甚麼讓你躊躇不前?是目前的環境太好而猶豫?還是對未知感到迷茫? 許多人說「跳脫舒適圈」是自我突破的必經之路,但在行動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先停下腳步,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當世界開始黑暗 依然有個人還在努力 無論是工作還是自我充實 直至黎明前夕….. 日復一日 沒日沒夜 只有埋頭苦幹的討好型人格 沒有 自己的時間 沒有 社交的時間 沒有 任何與世界接軌的時間 時間流轉滴答滴 打開萬惡的手機相簿…. 畢竟工作窗口說了一句 「妳還是有活力,就是
Thumbnail
有鑑於天氣愈來愈熱,飲料越喝越多,身體好像就漸漸有肉了...為了展開我的甩肉大作戰,我開始尋找可以固定去上課的運動課程, 找來找去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於是腦洞大開的我突然想到不然去上舞蹈課吧!而且是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國標舞!
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Thumbnail
Rachel選擇到澳洲留學,鍛鍊自己要在海外發展的決心,在伯斯,經歷了生活和工作的雙重挑戰,最終成為澳洲公民。每個起心動念的原因都很單純,你能維持最重要的初衷嗎?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你是不是常聽到這句話:「想成長,就得跳出舒適圈!」說得好像一腳踏出去,就能瞬間變成超級成功人士似的。但,真的如此嗎?先別急著往外衝,讓我們用逆向思維來看看,或許成長不一定非得逼自己冒險,在安全感中實現蛻變,或許才是更可持續的方式。
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常常聽到「跳脫舒適圈」的呼聲。這種呼籲似乎是讓我們不斷嘗試新的事物,勇敢追求新的挑戰,並認為不斷變換角色和挑戰困難才是成長的象徵。然而,這樣的觀念真的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嗎? 最近,我參加了一場台南市國中小填報業務的研習活動,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舒適圈」的意義。當天的與會者幾乎都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於現在的工作隱隱感到不滿,或是為現在的工作狀態焦慮? 這其實是你內心深處,對處在舒適圈的不安感所發出的信號。 是甚麼讓你躊躇不前?是目前的環境太好而猶豫?還是對未知感到迷茫? 許多人說「跳脫舒適圈」是自我突破的必經之路,但在行動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先停下腳步,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當世界開始黑暗 依然有個人還在努力 無論是工作還是自我充實 直至黎明前夕….. 日復一日 沒日沒夜 只有埋頭苦幹的討好型人格 沒有 自己的時間 沒有 社交的時間 沒有 任何與世界接軌的時間 時間流轉滴答滴 打開萬惡的手機相簿…. 畢竟工作窗口說了一句 「妳還是有活力,就是
Thumbnail
有鑑於天氣愈來愈熱,飲料越喝越多,身體好像就漸漸有肉了...為了展開我的甩肉大作戰,我開始尋找可以固定去上課的運動課程, 找來找去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於是腦洞大開的我突然想到不然去上舞蹈課吧!而且是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國標舞!
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Thumbnail
Rachel選擇到澳洲留學,鍛鍊自己要在海外發展的決心,在伯斯,經歷了生活和工作的雙重挑戰,最終成為澳洲公民。每個起心動念的原因都很單純,你能維持最重要的初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