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從台北故宮所藏「唐太宗立像」談千古一帝的鏡子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台北故宮中現存了不少中國歷代君王的畫像,其中「唐太宗」的立身像因為曾被教科書收錄,再加上李世民本身的高知名度,應該算是最為大眾熟悉的ㄧ幅帝王相。不過,雖然台北故宮藏品以「唐太宗」、「宋徽宗」、「大長公主」、「乾隆皇帝」等四大收藏家的藏品為主,這幅知名度最高的台北故宮帝王像,卻極可能是明代宮廷畫師的作品。

raw-image

此畫如果是明朝皇帝要求宮廷畫家所畫,其所衍伸的問題自然就是為什麼明朝宮廷要畫「唐太宗」?而且,還畫得威風凜凜。熟知華夏史家傳統的讀者,自然就會明白,這是要繼承所謂的「華夏道統」。

這顯示明朝是一個標榜自己為「漢人王朝」的朝代,就像唐太宗一樣。唐太宗的家族雖然與北方遊牧民族有很深的淵源,但李世民執政時卻頗懂得與漢人臣子交往,與魏徵之間的君臣關係尤其成為後世史家認可的美談。魏徵病逝後,李世民對周邊人所說的話「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更是傳頌千古的名句。

不過,其實李世民與魏徵之間的關係相當曲折,魏徵曾經是(兄)李建成手下做事,但玄武門之變後,又改投李世民門下,還常常寫諫書,甚至還會要求史官要留檔,可見個性之直,想必當上皇帝的李世民偶爾也會心中不爽,只是不好發作,因此,後來(弟)李承乾作亂時,雖然魏徵已死,但是他推薦的人選也參與其中,太宗難免心中疑心病發,懷疑魏徵不是那麼可靠,於是一氣之下,不但解除了魏徵長子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約,還將魏徵墓碑上的碑文磨去(以示斷交)。

從這「仆碑事件」可看出經歷「玄武門之變」後登上皇位的李世民依然要面對來自弟弟的挑戰,東征高句麗失敗後,「深悔此行」,才又想起魏徵對自己的輔佐,嘆道「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

所謂「千古一帝」也須「良臣」輔佐才能避免「犯錯」,這想必是許多以「良臣」自居的道家信徒所希望皇帝可以明白的。

因此,若要論為何「明」朝宮廷畫家要畫這麼大幅的「唐」太宗像(近三公尺) ,大概是有人希望「明」帝可以好好以「唐太宗」為鏡思索君臣關係吧!

不過,魏徵可以和太宗相處愉快,恐怕不單純是魏徵對其勸諫,而是與魏徵釀的酒有關⋯⋯曾經是「道士」的魏徵,深諳釀酒之道,也獲得太宗皇帝的讚賞,賜名為「醽淥翠濤」,甚至私下對魏徵說:「你釀的酒可真醇,真是黃金一斗,不如魏徵一口啊!」(注:醽,音靈,美酒之意)

當然,以上是由「臣」的角度解析,但這幅「唐太宗立像」也可以是「皇帝」下令所作,那麼會是那一位明朝皇帝下令要畫這幅畫呢?如果從「鏡像」的角度,自然最有可能是和唐太宗一樣,皇位是用「搶」來的「永樂大帝」。若細數其當政期間的文治武功,如營建紫禁城、派遣艦隊交通南洋﹑編輯永樂大典﹑製作大量官方用器等,也算是建樹不少。但是,比起李世民,朱棣的聲名與地位顯然遜色很多。

(下圖是明成祖朱棣所藏的甜白瓷器。這種釉色創燒於永樂,恬靜優雅,開創了白瓷新面貌。)

raw-image

明代的瓷器非常有名,連安徒生都知道,連帶也使明成祖所建的大慈恩寺成為中國地標。可惜這座響叮噹的寶塔最後毀於太平天國之亂。

總之,雖然明朝的宮廷畫家畫了「唐太宗立像」,但這幅畫像似乎只淪為宮內的裝飾品或內宣品。近代很少有人會把「明成祖」和 「唐太宗」相比,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始終是千古一帝,唐代還是天下第一朝。

當然,這並非說李世民「千古一帝」的稱號就當之無愧,唐朝的體制很多都抄自隋朝,若要爭取「千古一帝」的地位,隋文帝楊堅其實很有資格與李世民叫陣:「喂!你都是抄我的吧!」

不過,楊廣沒能保住楊家天下,而李世民之後,還算有李隆基撐起一片天,所以,從「家天下」的觀點,楊堅還是會被李世民比下陣的。

至於,這種寫歷史的方式,是否公允,就看新時代的史家能不能推出新的歷史觀為大眾所接受了。

相關文章:

李世民磨掉魏徵碑文真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2023/04/27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3/04/27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3/04/21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Thumbnail
2023/04/21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Thumbnail
2023/04/14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2023/04/14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回覆@澧婆夷影音頻道 唐太宗之悼魏徵:「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之於我人,誰能夠以己為鏡呢? 我回: 需要「以人為鏡」嗎?又該「以誰為鏡」呢?且聽我胡說八道。
Thumbnail
回覆@澧婆夷影音頻道 唐太宗之悼魏徵:「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之於我人,誰能夠以己為鏡呢? 我回: 需要「以人為鏡」嗎?又該「以誰為鏡」呢?且聽我胡說八道。
Thumbnail
東都平,竇夏亡。 隨著李靖南征蕭梁,在這武德四年,李唐實已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但我們都知道,距離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有五年。 故事,不因天下統一而結束。 叛亂,外敵,政爭,將一步步把這個新興的帝國,推向兄弟鬩牆的最後一幕。
Thumbnail
東都平,竇夏亡。 隨著李靖南征蕭梁,在這武德四年,李唐實已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但我們都知道,距離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有五年。 故事,不因天下統一而結束。 叛亂,外敵,政爭,將一步步把這個新興的帝國,推向兄弟鬩牆的最後一幕。
Thumbnail
唐太宗能夠建立非凡功業,既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隋朝統一天下,建立了制度,成為唐太宗的藍本,也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太宗的個人政治魄力,尤其展現在其用人之道。制度方面,前文已有所論述,以下是討論太宗個人與盛世的關係。 唐太宗用人之道,其一是「不問出身,不避親疏」。大臣之中,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太
Thumbnail
唐太宗能夠建立非凡功業,既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隋朝統一天下,建立了制度,成為唐太宗的藍本,也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太宗的個人政治魄力,尤其展現在其用人之道。制度方面,前文已有所論述,以下是討論太宗個人與盛世的關係。 唐太宗用人之道,其一是「不問出身,不避親疏」。大臣之中,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太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司馬遷和漢武帝劉徹的關係始終是一個謎,司馬遷究竟是如何看待漢武帝的朝政,其實耐人尋味。
Thumbnail
司馬遷和漢武帝劉徹的關係始終是一個謎,司馬遷究竟是如何看待漢武帝的朝政,其實耐人尋味。
Thumbnail
故宮這檔寫盡繁華,因為打著王世貞的名號,很容易被忽略掉,以為是一檔冷門展覽。因為,大家實在不認識王世貞! 不過,如果說他被猜測是<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大家或許就會喔~喔~喔~,也理解為什麼他這麼低調~~~ 但展覽不是因為金瓶梅而被重視,而是因為圍繞著王世貞,和他有關的國寶,竟然可以分兩檔輪番上
Thumbnail
故宮這檔寫盡繁華,因為打著王世貞的名號,很容易被忽略掉,以為是一檔冷門展覽。因為,大家實在不認識王世貞! 不過,如果說他被猜測是<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大家或許就會喔~喔~喔~,也理解為什麼他這麼低調~~~ 但展覽不是因為金瓶梅而被重視,而是因為圍繞著王世貞,和他有關的國寶,竟然可以分兩檔輪番上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1.貞觀之治的「治」 2.唐太宗知人善任 3.唐三藏玄奘法師簡介
Thumbnail
1.貞觀之治的「治」 2.唐太宗知人善任 3.唐三藏玄奘法師簡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