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校正之後(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已經沒什麼大富大貴的可能,從平淡生活找到幸福,這需要的不是轉念,是整個國家的價值觀都要慢慢轉移,時間尺度可能橫跨三十年,而我們在其中會自嘲是失落的一代。
所謂的校正,筆者的意思比較偏向,這次的全球化向後轉,很類似橡皮筋拉太快太長後,收縮彈回的現象。如果現在不處理,那可能就是斷掉,直接發生世界大戰,又得花幾十年時間重建。
彈回多少,筆者也不敢講,但製造業的回流應該跑不掉,或多或少而已。在台灣這種中型規模又土地不大的國家,狀況不見得很明顯,美國等大型國家又有各州制度差異的,或許就有很大的變化。

全力普及知識,看破造假炒短線的中國模式

沒有在業界看過一堆狗屁倒灶事,知道中國怎麼造假度日的,在台灣尤其是接收統派資訊者,真的會相信台灣光電半導體各種技術落後世界,韓國三星優於台積電,中國即將超英趕美登上頂峰,各種你見過的奇形怪狀言論都有。
筆者自己後來在學校看到更多,原因也是在統派小眾傳播圈,這類假訊息散播的極快。
但一般人不會接觸業界,而且說實在話,一個在業界待過的,跟一個從沒出去過的,兩者談產業的可信度誰大?在學校內都這樣,社會上更不用說,我們需要把更多知識跟常識普及,用生產製造與科學技術的客觀事實去闡述,打掉統派用意識形態貼出的標籤。
若沒這樣,台灣很可能會淹沒在舊訊息中,許多同學畢業後還以為理想鄉在大海另一端,只有運氣好不好,沒有實力差不差。
我們知道越多造假案例的來龍去脈,就越能明白為何全球化會有修正,因為靠造假得到的是金錢,不是技術工藝,屬於短線而非長線。

厚實文化根柢,以在地特色應對現代化產銷

然後,筆者希望,台灣在文化底蘊上能夠確實的紮根,這不是透過文化部辦活動,發一堆補貼就有用的。真正的文化需要創造力,不是幾個藝術家在那活動就有用,而是生活周遭的一切都能加入。
一個陶器家的東西就算貴了些,作為食器用的價格高了兩成,有識貨的人總是賣得掉,前提是有夠多識貨人。要結合生活,是靠很多學校團體,不停找題材去做,數百個失敗的項目中總有一兩個能開花結果,讓學生學會後,留在當地成為在地特色。
沒有在地特色,就是大量的廉價品充斥在觀光地,比日本還貴的台灣飯店,品質服務還差人一截。要做到一絲不苟,生活習慣都要一起改變,故筆者這些年一直稱「系統」,並不是不曉得原因,而是知道原因太複雜。
編:日本有形文化財,會津若松「向瀧」溫泉旅館一泊二食晚餐的「前菜」,整套會津鄉土料理總共13品,食材都是會津出產,食器與擺盤相當用心,住宿(含溫泉)約兩萬日幣,台幣約四千五。以編輯的經驗,在台灣同樣的價錢只會有「遠」低於此的品質與在地性。(來源:編輯自攝)
前幾年跟林秉宥去做一些事情,接觸到基層產業,只不過碰到一點點,就看到滿腹苦水的業主,跟不知所措的當地民眾,還有大部分都不曉得發生何事的外人。
就算是傳產,製造業或是農林養殖業,我們都見到比過去已知更複雜的模式,生產模式更複雜,銷售模式也是,並不是多個網路那麼單純,原物料的來源、廢棄物的處理,現代化要注意的點太多了。
當這些加上社區因素,要注重敦親睦鄰,所謂的NIMBY效應(鄰避效應,就是嫌惡設施)後,就更加複雜。

複雜系統下彼此傾軋,產業轉型難處道不盡

複雜系統下沒有單一解,不是「A路線無解」,如果這個系統只有A,那麼解答很單純。但若是大系統下的A路線,A的解答很可能是B走不下去、C行不通、D做不到。每條路線都可以解決一半,就是大家都不滿意,覺得沒有事情獲得解決。
就跟巷口早餐店很好吃,而我不想要吸油煙,希望他改善設備,但價錢不能漲這種說法一樣。
更讓人無語的經歷,某產業甲遇到瓶頸,大家看到的解決路徑都是X生產方式、Y進貨管道、Z管理技術,而這三項在其他國家經驗都是死路,台灣看不出可以照搬卻能過關的可能。而當有人提出,P廢棄物處理降成本、Q再利用方式加價值,似乎是好方法,卻會直接被打槍。
並不是當事人討厭PQ,而是這並非直接對甲產業有幫助,是要去扶植新的乙產業,透過乙的協助去降低甲的成本。而其結果很可能是,甲產業成本降低了25%,得以繼續存續,乙產業擴張300%,大家發財。甲產業的人當然受不了,覺得你靠我賺錢的,結果你吃肉我喝湯,像話嗎?但有辦法把乙產業附加在甲當中,讓甲產業也賺300%?難喔。
資本額可能不夠、土地使用可能不合,很多因素都卡住。這系統化的解決就得要政治面組成很大的跨領域人員去協調,而這又沒有票。或許這才是全球化下講轉型會失敗的原因,站在大系統的角度行得通,放到各個子系統下沒有一個人願意。

全球化紅利已出盡,反向後座力才正要開始

全球化沒有單純的好處,一定有相對應的壞處,過去是透過大量稅收,砸錢去做社福,說收買也可以,讓藍領階層半強迫的接受事實。但沒錢的時候該怎麼辦?累積數十年的不滿,要慢慢洩壓還是一次爆發,也總要處理。
  • 編:先前川普正是以校正全球化的思維,抓緊數十年來被全球化放棄的藍領。
這不是我們一個人可以解決,更不可能找一個政黨就搞定一切,台灣已經進入先進國家之林,西方先進國家花了幾十年都調和不了的,我們怎麼可能妄想一代人解決一切。
更何況,歐洲還有工業革命打下的產業基礎,以及數百年的文化遺產,就算從今天開始,德法義大利都躺平不做事,坐吃山空也夠吃一百年。
台灣有嗎?當然沒有,沒有文化遺產可以花,那就不要想著敗家子的思維,老想要人花錢買自己的單。
我們總要面對全球化後退的後座力,而且很可能是兩三代人都要擔。

編:這週提到產業系統,IOT、AIOT,各種生產設施結合光電都是現成的案例。也剛好可以用被貸款案炒起的養豬等畜牧業來舉例;廢棄物去化早已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加值也是很久以前就是趨勢(沼氣回收利用甚至是半世紀前就開始小規模推動的),但技術面需要畜牧業外的新產業去協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6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各位讀者可能有點昏了,筆者這邊再解釋一下就好。對於泡在國民黨文化中的人來說,主幹的論述都是事先灌輸好後,就不能輕易擅動的項目,若發生槍擊案,這一定涉及好幾個面向,就只拿「槍枝」跟「犯罪」這兩項去談,我們深藍的主要論述是什麼? 槍枝就是一把槍都不能流入,犯罪則是壞人就該得到懲罰。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那麼,修枝具體指的是什麼?用現在的說法,很類似斷章取義,不過操作起來更像是「主幹議題隱而不談」,放大「枝節葉片的操作問題」,這樣就可以讓每個人「想像主幹議題,大家應該都跟自己一樣」,不會起根本性衝突,而操作性議題由於能有各種解釋方向,就可以討論得很高興,大家各取所需。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就筆者個人來說,接受到的兩岸統一論,基於一種很遙遠的民主想像,必須建立在兩岸的制度趨同,都走在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才能夠成立。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會這樣說,筆者印象中,有些眷村叔伯就不是這樣講,他們對統一的講法,有的人偏向民族性,管他政府長怎樣,時機到了就可以統。還有人覺得,誰統誰都一樣,只要有統就好。
人家就是不想吃你這套3班8小時制度,薪水給多三成也不要,那我們該怎麼辦?確實部分工廠做得下去,但也不是每一間都可以,到頭來這種文化成本,該付的都得付。 結果就是,這幾年開始有人驚覺,會不會全世界只有中國,可以做到無限制壓搾勞工、轉嫁汙染到環境、還具有一定教育水準、有錢就願意當奴工?
各位讀者可能有點昏了,筆者這邊再解釋一下就好。對於泡在國民黨文化中的人來說,主幹的論述都是事先灌輸好後,就不能輕易擅動的項目,若發生槍擊案,這一定涉及好幾個面向,就只拿「槍枝」跟「犯罪」這兩項去談,我們深藍的主要論述是什麼? 槍枝就是一把槍都不能流入,犯罪則是壞人就該得到懲罰。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那麼,修枝具體指的是什麼?用現在的說法,很類似斷章取義,不過操作起來更像是「主幹議題隱而不談」,放大「枝節葉片的操作問題」,這樣就可以讓每個人「想像主幹議題,大家應該都跟自己一樣」,不會起根本性衝突,而操作性議題由於能有各種解釋方向,就可以討論得很高興,大家各取所需。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就筆者個人來說,接受到的兩岸統一論,基於一種很遙遠的民主想像,必須建立在兩岸的制度趨同,都走在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才能夠成立。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會這樣說,筆者印象中,有些眷村叔伯就不是這樣講,他們對統一的講法,有的人偏向民族性,管他政府長怎樣,時機到了就可以統。還有人覺得,誰統誰都一樣,只要有統就好。
人家就是不想吃你這套3班8小時制度,薪水給多三成也不要,那我們該怎麼辦?確實部分工廠做得下去,但也不是每一間都可以,到頭來這種文化成本,該付的都得付。 結果就是,這幾年開始有人驚覺,會不會全世界只有中國,可以做到無限制壓搾勞工、轉嫁汙染到環境、還具有一定教育水準、有錢就願意當奴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最近是蠻奇怪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是世界第一,但失業缺工也是居高不下,可能未來的台灣人,人人開始啃食晶圓、太陽能、房屋,再也沒有人想要工作,因為【騙的比較快,且毫無罪責】。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在台灣隨處可見洗衣店,通常我的娃娃都會直接送洗,但在越南這個開發中國家可沒這麼方便。 台灣企業會選在開發中國家設廠,通常是為人力考量,需要勞力密集的產業,所在的地方不會是大城市,工廠選址通常會在比較偏鄉的地方。 像我所待的工廠,佇立在田中央,四周是一望無際的田(田野第一排),剛來時真的是一望無際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昨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出席玉山科技論壇時表示,出口管制、對其他國家產品的禁令摧毀了全球化帶來的生產力和效率,或者至少降低了自由市場帶來的好處。日前(12/6)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首部機台進廠典禮時亦表示,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全球化是否已死?必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1.中美貿易戰後嚴重影響網通產業鏈,台廠顯著受益,正文已將中國產能逐漸移出。 2.白牌商業模式興起,正文將轉型成直供模式,預計在 2024 佔比達 30% 以上。 3.已處份常熟廠,越南廠相對中國廠營業成本較低且效能為 2.5~3 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最近是蠻奇怪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是世界第一,但失業缺工也是居高不下,可能未來的台灣人,人人開始啃食晶圓、太陽能、房屋,再也沒有人想要工作,因為【騙的比較快,且毫無罪責】。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在台灣隨處可見洗衣店,通常我的娃娃都會直接送洗,但在越南這個開發中國家可沒這麼方便。 台灣企業會選在開發中國家設廠,通常是為人力考量,需要勞力密集的產業,所在的地方不會是大城市,工廠選址通常會在比較偏鄉的地方。 像我所待的工廠,佇立在田中央,四周是一望無際的田(田野第一排),剛來時真的是一望無際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昨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出席玉山科技論壇時表示,出口管制、對其他國家產品的禁令摧毀了全球化帶來的生產力和效率,或者至少降低了自由市場帶來的好處。日前(12/6)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首部機台進廠典禮時亦表示,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全球化是否已死?必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1.中美貿易戰後嚴重影響網通產業鏈,台廠顯著受益,正文已將中國產能逐漸移出。 2.白牌商業模式興起,正文將轉型成直供模式,預計在 2024 佔比達 30% 以上。 3.已處份常熟廠,越南廠相對中國廠營業成本較低且效能為 2.5~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