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找到「非寫不可」的動機(3)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一系列,本篇是第三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之前第一篇第二篇,本文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
說完稿費之後,再來談談版稅這件事。但在這之前,我也不得說說領稿費的辛酸,當一個專欄作家算一算時間已經24年之久,從一個字2元到最高峰的5元再到3元,媒體界的記者回我,我的稿費算是業界中的高價了(當然,得把那些高價名人專欄除外),然不時還是有媒體前來「索取」免費的新聞評論。
我相信媒體因為競爭,支付稿費的能力與意願已經不如從前,但伸手要免費的評論,還要得理直氣壯,這我就大大的搖頭了。想要免費的評論稿,去找那些網路上號稱作家的人,一出手大概可以要出一桶,不是嗎?
說到版稅,也就是一個作者出完一本書之後,他可以從書價中拿到的收入比例,我想,應該沒有人願意為了出名,特地免費幫出版社出書,對吧?(除非是寫善書)
我的第一本書《發現虛擬貨幣藏寶圖》是2006年時受金融研訓院邀請所寫的,到現在已經15年,竟然屬於長尾銷售,還在博客來繼續銷售!這本書著作權是屬於「賣斷」,用字數算錢,當年沒想太多,也未認真思考是否要當一個作家。這本書夾虛擬貨幣的思維跑得太先進,當年很多人問,虛擬貨幣是啥玩意?那時兩岸還沒有類似的專書出現,這本書於是乎成了華人第一本探討虛擬貨幣現象的第一本書,人生當中第一次當了「華人第一」,一年之後,比特幣才出現!
版稅當然是作者寫書的實質誘因,若一本書的版稅是10%,書價300元,首刷3000本,這本書一出版,作者的版稅收入是9萬元,很誘人嗎?一點也不!寫書不用成本嗎?真實情況是第一刷頂多是損益兩平,真正版稅收入得靠第二刷以後,因為邊際成本為零,才賺到真正的版稅。
然現實的情況是,一個新出爐的作家版稅也許只有8%(甚至更低),首刷更降到1000本(甚至以下),連二刷的機會都沒有!
冷血的事實是,想當作家養活自己,是一件非常不實際的考量,這當中還有因為銷售不佳,出版社還會要求作者「吐回」之前已付的版稅(多半是扣除其它書籍的版稅)。
小時候的志願若是寫想當作家,真的是白日夢一回!
第二本書《巷子口經濟學》問世前,這本書的書稿在臺灣的財經出版社全被冷冷的拒絕過,被拒絕的理由現在看起來很荒謬,但當時這個理由實在太正常,任何一個編輯都用得上:「經濟學不是這樣寫的吧?」。
沒錯,當年之前經濟學一定是大塊頭的教科書,或者是大作家、大師寫的專書,是那種頂尖讀者(像當時的我)在看的書,是學院派的書,我搞個「巷子口」,不就把好好的精品經濟學,變成是在菜市場「擺攤」?
現在大家去看出版市場,不是一堆號稱「巷子口」(或類似「菜市場」的書嗎?我才是開山宗師!
我就不說是哪些財經書版社拒絕我了,反正就是被拒絕了一輪,直到五南文化的副總編「慧眼識英雄」,這本書才有幸出爐,到現在是第四版,刷數印象中是14刷。
版稅當然是一個作家出書的的一大理由,我也希望讀者用買書來支持一個出版市場,出版市場有商機,作者才有機會拿到版稅。所以說,按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的邏輯,
一個國家的出版市場之所以蓬勃發展,只是因為作家喜歡領版稅而已!
這道理絕對不世俗!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論是消費券、振興三倍券或者是現金派錢根本上都是替代了日常消費,而原本該花的這筆錢,只是短期上被儲蓄,沒多久還是會花費掉。 如果經濟部推估的這1349億元既然只是日常消費,那麼,到底振興了什麼呢?
自去年振興三倍券發行之後,乘數之亂的現象始終未謝幕,這裡由很簡單,政府只要花一點點錢,就可以誘發出大筆的民間消費,這麼經濟魔術實在太誘人,雖然這個乘數的定義實在亂七八糟,經不起學術的檢驗,但百姓們哪知道政府倒底玩什麼把戲?
「碳關稅」或者是「邊境調整機制」真的能減碳嗎?或者,這只是一場大國挑起的新環保經濟戰爭? 總之,戰爭已經挑起了!
7/8我在Ettoday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 是不是該「解錨」了?」,顯然有讀者不同意我的觀點,在文章處留言,大意是「不知世界原料價格趨勢,費文一篇」。 顯然,我不會同意我會寫「廢文」,明理之人也知讀者的回應是篇「廢文」!
我有幾個朋友常說他們有閱讀障礙,請教於我。 事實上,他們不是真的有閱讀障礙,只是沒辦法集中精神閱讀罷了。感覺上,書籍與他們「無法產生連結」,碰到書就會昏昏欲睡。閱讀習慣真的很難養成嗎?我覺得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態度」,當然非一朝一日可以速成,難就在於改變「態度」,用「態度」讓我們成為「閱讀人」
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WFH,這時候,主內與主外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特別情況。 在家庭婚姻的選擇上,傳統華人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來區別,也就是說一家之主應該是個男人,理應也有個男人,男人必須負責一家老小的經濟,生活所需與開銷,而女人呢?
無論是消費券、振興三倍券或者是現金派錢根本上都是替代了日常消費,而原本該花的這筆錢,只是短期上被儲蓄,沒多久還是會花費掉。 如果經濟部推估的這1349億元既然只是日常消費,那麼,到底振興了什麼呢?
自去年振興三倍券發行之後,乘數之亂的現象始終未謝幕,這裡由很簡單,政府只要花一點點錢,就可以誘發出大筆的民間消費,這麼經濟魔術實在太誘人,雖然這個乘數的定義實在亂七八糟,經不起學術的檢驗,但百姓們哪知道政府倒底玩什麼把戲?
「碳關稅」或者是「邊境調整機制」真的能減碳嗎?或者,這只是一場大國挑起的新環保經濟戰爭? 總之,戰爭已經挑起了!
7/8我在Ettoday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 是不是該「解錨」了?」,顯然有讀者不同意我的觀點,在文章處留言,大意是「不知世界原料價格趨勢,費文一篇」。 顯然,我不會同意我會寫「廢文」,明理之人也知讀者的回應是篇「廢文」!
我有幾個朋友常說他們有閱讀障礙,請教於我。 事實上,他們不是真的有閱讀障礙,只是沒辦法集中精神閱讀罷了。感覺上,書籍與他們「無法產生連結」,碰到書就會昏昏欲睡。閱讀習慣真的很難養成嗎?我覺得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態度」,當然非一朝一日可以速成,難就在於改變「態度」,用「態度」讓我們成為「閱讀人」
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WFH,這時候,主內與主外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特別情況。 在家庭婚姻的選擇上,傳統華人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來區別,也就是說一家之主應該是個男人,理應也有個男人,男人必須負責一家老小的經濟,生活所需與開銷,而女人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新年即將到來,身為寫作人,難免會牽涉到敏感的問題,比如說銷售報表或版稅。這多年來,我潛心研究版稅,有心練功,無心練成,如今大腦如同電腦斷層機,能夠掃描各家出版社的會計部門。 首先,我必須要推崇台灣的城邦出版集團和遠流出版公司,因為他們都按時發給作者版稅。至於台北市郊外的一家出版集團,則曖昧不清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文友啊!我的新書終於開始發售啦! 目前是以網路發售方式,金石堂實體店面也即將上架,即日起到8/14日止,有做特價優惠~ 至於電子書…應該會晚上2~3個月🙄實際原理我不太清楚,好像是排版吧? 這次出書是真的趕了些,我最後整理了一些,個人認為有必要先準備的事項。 私商結束
Thumbnail
本文章討論了寫手在出版書籍上的收入以及相關的資訊。寫手不能完全靠寫書賺錢,但可以用它作為行銷工具。文章還提供了寫手在線上賺錢的策略和建議。
Thumbnail
畢竟寫作變現的真實意義是「把文字當作商品賣」。既然涉及交易,那麼就有金錢來往;要讓讀者掏錢,首先就必須意識到「金錢的重量」,以及「文字的價值」──煩請牢記,錢是很珍貴的。也正因為珍貴,文字的價值應當要對得起價錢。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之前已寫過一篇純心得分享: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問題:經濟學書籍《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當時就想寫金融部分的閱讀筆記,除了分享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可以閱讀複習。 但比起其他知識書籍,我發現經濟金融筆記更難寫。可能我還沒真正地融會貫通,難以加入自己的想法,或重新梳理思考脈絡反芻出自己的文字。 決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今天有朋友告訴我,幾本一看標題就知道十分冷門的學術書竟然索價一本七百元,讓我慢慢反思學術著作要花錢買的原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新年即將到來,身為寫作人,難免會牽涉到敏感的問題,比如說銷售報表或版稅。這多年來,我潛心研究版稅,有心練功,無心練成,如今大腦如同電腦斷層機,能夠掃描各家出版社的會計部門。 首先,我必須要推崇台灣的城邦出版集團和遠流出版公司,因為他們都按時發給作者版稅。至於台北市郊外的一家出版集團,則曖昧不清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文友啊!我的新書終於開始發售啦! 目前是以網路發售方式,金石堂實體店面也即將上架,即日起到8/14日止,有做特價優惠~ 至於電子書…應該會晚上2~3個月🙄實際原理我不太清楚,好像是排版吧? 這次出書是真的趕了些,我最後整理了一些,個人認為有必要先準備的事項。 私商結束
Thumbnail
本文章討論了寫手在出版書籍上的收入以及相關的資訊。寫手不能完全靠寫書賺錢,但可以用它作為行銷工具。文章還提供了寫手在線上賺錢的策略和建議。
Thumbnail
畢竟寫作變現的真實意義是「把文字當作商品賣」。既然涉及交易,那麼就有金錢來往;要讓讀者掏錢,首先就必須意識到「金錢的重量」,以及「文字的價值」──煩請牢記,錢是很珍貴的。也正因為珍貴,文字的價值應當要對得起價錢。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之前已寫過一篇純心得分享: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問題:經濟學書籍《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當時就想寫金融部分的閱讀筆記,除了分享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可以閱讀複習。 但比起其他知識書籍,我發現經濟金融筆記更難寫。可能我還沒真正地融會貫通,難以加入自己的想法,或重新梳理思考脈絡反芻出自己的文字。 決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今天有朋友告訴我,幾本一看標題就知道十分冷門的學術書竟然索價一本七百元,讓我慢慢反思學術著作要花錢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