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現場#2:感受安定及被全然接納之後各展其才的孩子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關於本班

這一個班有六個學生,是小學二年級的孩兒,組成的學習年資分三部份。
三個是一下寒假進班的學生;一位是小班就來的思達寶寶,中間跳級,學齡快要一個小學畢業的年份;一個是別班待了半年的轉班生,二年級才轉來我們班。最後一個是姐姐來上中班的時候,媽咪才要生妹妹,其間斷續出現在我各年齡層的教室裡,穩定待下持續學習是一上開始。


raw-image

班風的獨特性:由親師生三方一同創建

班風形成的走向,與孩兒的氣質和家長進班共學參與度及親師間信任程度都有關聯。簡介一下班員訊息還是覺得這樣的實戰現場能呈現這樣的學習結果,完全也可能是獨立性的個案發生。每一班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現場,沒有公式,用心即是。

本班組成狀態,六比一的師生比例,家長又幾乎高達八成每堂進班共學(坐後面不干涉不出聲但能陪孩子看孩子整堂課跟著老師學習回到家裡如何陪伴),綜觀以上各條件,與自己的帶班能力相乘,是最能發揮各種可能性的學習火花(相互討論及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時間)又能顧及品質(各自需要陪伴引導或身心放鬆的界限收放)的比例。


raw-image

自由選擇後珍貴的學習群像:
各自發展又同時投入其中

一節數學課的時間是六十分鐘,進主題的速度通常是在第十五分鐘後才開始。
自由放鬆的身心梳理,還是自己在意的小時光,或許不一定每個孩子都需要,但我覺得準備上課前的那一點餘裕,是我想要給體制內下課後的孩子,一點的小空閒。
而往往這一刻鐘的時間,可以決定續航的四十五分鐘的狀態品質。
我其實想要照顧的,是或許沒時間被讀懂的一顆心。
更多時候我其實也沒有讀懂,但我想要讓彼此都有一個時空,去「被接納」這個「有時有有時候也沒有」的「什麼」。
聊一下今天的學校生活;畫一下白板;玩個什麼我準備的積木;什麼不做想發呆...都好。
小孩也是有很多壓力的,而通常一天之中,能讓孩子自由選擇的時間與機會實在太有限了,幾乎是根本沒有。所以,能讓孩兒在我的教室裡,彼此界限裡都可以接受與舒服的範圍內,試著拉開一些些空間,讓他們可以為自己決定什麼,學著不只要大人開心(服從),也可以自己開心(保有自我),同學也可以開心(尊重他人)。三贏。
自由決定的項目也包括,今天用什麼學習方式讓自己進入數學課裡。不只有課前的一刻鐘而已。
只要大人小孩都沒有不舒服,就通通都可以。

這班帶了快二年,學習動機及自我信心培植與上數學課的身心愉快程度,都在一個很適宜的狀態,身為一位教育者的能見証生命一路翻土沃壤育苗到長成各自的美好,這個歷程內心真的充滿感謝。

raw-image

大人的身心自我照顧之必要:才能看見孩子的困境

也有一種狀況是,投入後的疲乏,這時候也要適時的停下來,我總是說生氣大怒是沒辦法學好數學的,真的卡住就是要「休息一下」啊! 孩兒在休息後就等同充了電可以再投入解題中,但當然也有再也回不來的......;但我想說的是,如何保胃口願意再進食,亦或願意再相信自己是能夠完成達到超越自己,都是要大人們「用心計較」(台語)的啊!也就是要「用計用腦但不動氣」的應對現下的狀況。

但大人要如何看見這些小細節呢?「身心健全」就可以看見了。
WHAT?!身心健全?!
也就是當大人自己把自己的狀態照顧好的時候,就可以看見了。
教育者與照顧者,都是大人,大人的狀態不好,是沒有餘裕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理由的,所有反應出的言語與行為,更多其實都很無效,但卻因為沒有招只能重複使用,情緒與方法都只能任由它高高低低的在生活中無力的循環。
這部份,我也還在練習,練習「自我身體壓力點的放鬆與照顧」,在現場一再的身體壓力點的反應,感受自己對什麼事會「很有反應」,先讓自己身體發現的當下,回到「深呼吸」的狀態把壓力點盡可能的放鬆下來,我就比較能看到「新的情勢」,那些關於孩兒的行為真正想要得到的協助為何,「新的方法」就能生成,運用到現場中,解決引導中的困境。


raw-image
什麼是我理想中的數學課呢?
就是不只是在學數學而已,大人小孩都可以因為一堂課,學習與自己相處,看見人我的需要與界限,我們可以溝通可以表達自己的喜與悲,可以在溝通後,用自己能接受的狀態,待在這個空間裡,為自己努力,也被接納自己的努力,還有同時慢慢感受別人的感受,尊重別人的感受後同時可以滿足自己。
這是一個會讓大人小孩一直會想再回來的空間。
可以好玩,可以產出,可以喜歡這樣學習的自己。
六十分鐘根本太夢幻的短暫了呀!(笑)
但我盡可能在努力達到平衡中哦。(眨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阮靖婷(婷婷老司)數學暖坊陪伴心沙龍
46會員
27內容數
我心中想望教育理念實踐場的縮影,都在這些圖文裡。即使停更,但現場自己還第一線行動著!在這個AI社群過曝的時代,高品質的陪伴有方向性的觀察孩子特質給予適性的引導,是無可取代的珍稀。如果剛好妳和我在乎一樣的事,數學力的啟蒙是我的強項,我在這之中盡可能的給予上述我想要實現的一切~請與我相遇。
2020/12/11
如果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別停下來,它會成為注入你討生活時的能量,說不準還能為你的工作現場帶來不一樣的化學變化!爆炸?點亮?總之喜歡的,都給自己來一點。 我覺得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是這樣的回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請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請保有自己愛的事物去持續感知持續享受的能力,那會是你的光你的能量!
Thumbnail
2020/12/11
如果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別停下來,它會成為注入你討生活時的能量,說不準還能為你的工作現場帶來不一樣的化學變化!爆炸?點亮?總之喜歡的,都給自己來一點。 我覺得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是這樣的回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請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請保有自己愛的事物去持續感知持續享受的能力,那會是你的光你的能量!
Thumbnail
2020/08/24
/骰子的二三事/數學教具分享。 每個人需求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使用起來才會持久。孩子也是,可以試著與孩子討論他們的使用感受,啟動學習的方式最前端就是「沈浸」在「想要學習」的「氛圍」中。祝福大家能夠在操作的過程中,獲得親子共玩的美好回憶,找到自己投入其中的樂趣。進而發展自己對數學更多的想像與喜歡。
Thumbnail
2020/08/24
/骰子的二三事/數學教具分享。 每個人需求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使用起來才會持久。孩子也是,可以試著與孩子討論他們的使用感受,啟動學習的方式最前端就是「沈浸」在「想要學習」的「氛圍」中。祝福大家能夠在操作的過程中,獲得親子共玩的美好回憶,找到自己投入其中的樂趣。進而發展自己對數學更多的想像與喜歡。
Thumbnail
2020/06/26
/從小玩積木摸索創造出自己空間視圖的轉換力/ 圖形空間的敏感度,每個人先天各有能力強弱的分別。只要創造給孩子的「感知經驗」足夠,啟發學習適當,幼兒時期到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習特質接收器多是「視覺」與「體覺」,引導者能注意吸引力法則是如此的話,學習動機被啟動,創造成功經驗,七上的桌遊小班玩起來也很可以哦!
Thumbnail
2020/06/26
/從小玩積木摸索創造出自己空間視圖的轉換力/ 圖形空間的敏感度,每個人先天各有能力強弱的分別。只要創造給孩子的「感知經驗」足夠,啟發學習適當,幼兒時期到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習特質接收器多是「視覺」與「體覺」,引導者能注意吸引力法則是如此的話,學習動機被啟動,創造成功經驗,七上的桌遊小班玩起來也很可以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各位家長您們好,孩子們即將步入小學階段,不曉得您是否跟我一樣緊張又期待呢? 為了讓孩子在課後有更好的自由發展空間,我毅然決定放下工作,親自好好陪伴孩子的課後時間。也很幸運的能夠跟晴一起共學,晴是心幼稚園最好的朋友,也很感謝晴爸晴媽的信任,讓我帶著兩位小朋友一起度過童年時光。 我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各位家長您們好,孩子們即將步入小學階段,不曉得您是否跟我一樣緊張又期待呢? 為了讓孩子在課後有更好的自由發展空間,我毅然決定放下工作,親自好好陪伴孩子的課後時間。也很幸運的能夠跟晴一起共學,晴是心幼稚園最好的朋友,也很感謝晴爸晴媽的信任,讓我帶著兩位小朋友一起度過童年時光。 我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九年級才剛考完學校的模擬考,接著眼前不到一週的時間又是竹苗區的模擬縣測!一場又一場的模擬考試,為的就是要替人生第一次的升學重大考試做好萬全準備。 學期過了快一半了,黑板上寫著大大的會考倒數計日:[距離會考剩下149天!] 老師們努力揮著大旗,同學們奮力跟著衝刺,是連空氣都嗅得到緊張的氛圍⋯⋯。 班
Thumbnail
九年級才剛考完學校的模擬考,接著眼前不到一週的時間又是竹苗區的模擬縣測!一場又一場的模擬考試,為的就是要替人生第一次的升學重大考試做好萬全準備。 學期過了快一半了,黑板上寫著大大的會考倒數計日:[距離會考剩下149天!] 老師們努力揮著大旗,同學們奮力跟著衝刺,是連空氣都嗅得到緊張的氛圍⋯⋯。 班
Thumbnail
由於幼兒園與小學在各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容易導致幼兒對新生活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引發小一症候群的產生。也因為幼兒園與小學生活兩者間的明顯差異,由幼兒園跨越到小一的難度,往往會大過於小一進入到小二的階段。
Thumbnail
由於幼兒園與小學在各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容易導致幼兒對新生活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引發小一症候群的產生。也因為幼兒園與小學生活兩者間的明顯差異,由幼兒園跨越到小一的難度,往往會大過於小一進入到小二的階段。
Thumbnail
座位上的孩子們正沈浸在課本的字裡行間,努力找答案填入學習單。有的快速翻閱課本,有的咬著筆桿思考,也有傾身靠向旁邊,想要從同學的答案尋找課本相應頁數...幾乎所有人都投入,這是視藝學思達的課堂日常。
Thumbnail
座位上的孩子們正沈浸在課本的字裡行間,努力找答案填入學習單。有的快速翻閱課本,有的咬著筆桿思考,也有傾身靠向旁邊,想要從同學的答案尋找課本相應頁數...幾乎所有人都投入,這是視藝學思達的課堂日常。
Thumbnail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許在體制內大多數的時空裡無法被滿足,但我很希望在壓力之下的所有孩子會有一方可以自由伸展的所在,在那裡感受自己也可以閃亮亮。自己並不是不在意學習成效,而是會把個人特質的發展看作最重要於成績之前要盡力去了解的事。 適性又提供支持方案讓彼此都能互相增能在教育現場裡。共勉。
Thumbnail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或許在體制內大多數的時空裡無法被滿足,但我很希望在壓力之下的所有孩子會有一方可以自由伸展的所在,在那裡感受自己也可以閃亮亮。自己並不是不在意學習成效,而是會把個人特質的發展看作最重要於成績之前要盡力去了解的事。 適性又提供支持方案讓彼此都能互相增能在教育現場裡。共勉。
Thumbnail
生命就是盡情的在發展祂自己而已 所有行為背後都有一個重要的理由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在學習,因為都在啟動他的大腦!孩子經常在你希望他做功課時沒有做卻忙著做另一件事的那件事,可能就是他在啟動他大腦裡最優勢的能力!如何適性引導協助他完成現實生活裡的待辦事項呢......
Thumbnail
生命就是盡情的在發展祂自己而已 所有行為背後都有一個重要的理由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在學習,因為都在啟動他的大腦!孩子經常在你希望他做功課時沒有做卻忙著做另一件事的那件事,可能就是他在啟動他大腦裡最優勢的能力!如何適性引導協助他完成現實生活裡的待辦事項呢......
Thumbnail
上課前的那一點餘裕,是我想要給體制內下課後的孩子,一點的小空閒。而往往這一刻鐘的時間,可以決定續航的四十五分鐘的狀態品質。 我其實想要照顧的,是或許沒時間被讀懂的一顆心。 更多時候我其實也沒有讀懂,但我想要讓彼此都有一個時空,去「被接納」這個「有時有有時候也沒有」的「什麼」。聊一下/畫一下/發呆也好
Thumbnail
上課前的那一點餘裕,是我想要給體制內下課後的孩子,一點的小空閒。而往往這一刻鐘的時間,可以決定續航的四十五分鐘的狀態品質。 我其實想要照顧的,是或許沒時間被讀懂的一顆心。 更多時候我其實也沒有讀懂,但我想要讓彼此都有一個時空,去「被接納」這個「有時有有時候也沒有」的「什麼」。聊一下/畫一下/發呆也好
Thumbnail
"等待,是全然的信任不帶條件,讓生命願意自動靠近的一個過程。" /校外學習的課堂也能成為孩子動靜皆宜的樂學場/ 體制外的教育已不再只是學習如何增加分數的場所,開啟更多元的學習胃口讓吸收的養份轉化成生存能力成為新一代家長的選擇。 "先照顧孩子的身心,再來談今天上什麼課。"
Thumbnail
"等待,是全然的信任不帶條件,讓生命願意自動靠近的一個過程。" /校外學習的課堂也能成為孩子動靜皆宜的樂學場/ 體制外的教育已不再只是學習如何增加分數的場所,開啟更多元的學習胃口讓吸收的養份轉化成生存能力成為新一代家長的選擇。 "先照顧孩子的身心,再來談今天上什麼課。"
Thumbnail
自學進行到了第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的時間規劃都還掌握在大人的手裡,這麼做並不是大人只想要這樣做,好像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作息時間。
Thumbnail
自學進行到了第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的時間規劃都還掌握在大人的手裡,這麼做並不是大人只想要這樣做,好像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作息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