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看到新聞說學生反映繁星入學是垃圾體制,好奇看了一下Dcard原文,想了解繁星是多麼垃圾,以至於讓事主失利,影響成績。
結果搞了半天是事主看不慣其他人用繁星入學。
.
本文
臺灣的升學制度本來就是很多漏洞。沒有一定的公平。但,遊戲規則早就定好了,(三年前就定好,在你入高中前),要不要玩這套遊戲就看你自己。
「繁星制度」確實已經偏離原本要照顧偏遠地區的美意。(等等,還是有吧!N年前有一位卓蘭果農之子,不以超低分入台大農學院呢)高中以高分屈就低學校,以利拼三年後的繁星,這不是高中生的常識嗎?例子比比皆是。看你要不要而已。其中的利弊得失,有得好好打算盤。
以本區(豐原為例),可以上台中一中,台中女中(第一志願)還沒聽說有人因為繁星而志願讀豐原高中的。但是台中二中或文華高中,就會有不少人,願意選擇讀豐原高中拼繁星,這些年又比較少。原因是三年的風險其實很大,因為學校的讀書風氣差很多。為了拼繁星,進入讀書風氣不那麼好的學校,進而影響自己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不是值得?一直是考量的點。
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三年都要維持一定的百分比,其實很累!而且為了拼學業成績,而讓生活只有讀書讀書讀書,忽略了高中最重要而又多彩多姿,更可能學習更多東西的「社團活動」,是不是值得?真的需要三思。
其實,繁星計畫,一直是教育當局為了打破明星高中,希望更多學子「就近入學」的計謀裡。但是,以本來會上第一或第二志願的高中生,不會放棄的,依舊是「就遠入學」,寧可浪費通勤時間,也要擁抱明星高中光環。(還有聽說為了上台中一中,放棄就學文華,選擇「重考」的例子)
如果沒有「繁星計畫」的誘因,「就近入學」更難實現,偏遠高中將永遠沒有翻身之地。會考的ABC級第(模糊分數模式),也是在打破這種「明星高中精準階級化」,讓第二志願的學校有收到第一志願學生的機會,第三志願收到第二志願......(以此類推)。只是家長和學生依舊迷信明星高中,反而指謫「因為一題粗心錯誤,掉了好幾個學校」之稱。你的指摘正是教育當局的陰謀啦!
就偏遠地區高中(豐原高中真的算偏遠)當然希望可以收到更優秀的學生來拉高學校的升學「看榜」!哪個學校不是這樣呢?(除了第一第二志願的高中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