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19話|過失作為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在之前我們已經將犯罪檢驗流程介紹完畢了,但「過失犯」有別於故意犯,有其自己的特性。所以我們在基本的檢驗流程介紹完之後,再回過頭來將過失犯的部分說明一下。先前已提到,在犯罪的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有分為「故意」與「過失」二種,而在結果犯類型的犯罪中,如果犯罪結果並未發生、且行為人主觀上亦無故意,此種「過失」+「未遂」的情形,刑法並無處罰規定,說明在前。


過失犯的審查流程

所謂「過失作為犯」之構成要件審查必須限縮在「客觀上既遂(結果發生)」+「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之情形,於是在「過失作為犯」之審查上,我們同樣會先審查「客觀構成要件」、再審查「主觀構成要件」。至於「違法性」及「罪責」部分的檢驗內容,則與故意作為犯並無不同。


raw-image


壹、客觀不法構成要件:行為導致結果發生

「行為導致結果發生」,其實就與一般故意作為既遂犯罪之審查相同,亦即:行為人所支配的行為與結果發生之間須具有因果關係。也就是說,在「犯罪結果發生」的前提下,此部分犯罪是否成立之審查同樣需著重在行為與該結果間的「因果關係」是否成立。

在作為犯的討論上,只要確實有犯罪結果之發生,無論行為人之主觀是出於故意、過失、或甚至無故意亦無過失,第一步都應先進入客觀構成要件—因果關係之檢驗,畢竟如果結果之發生根本並非行為人所支配之行為所致,那客觀構成要件即不成立,邏輯上來說也沒有必要再進入主觀構成要件之檢驗了。


貳、主觀不法構成要件:

過失作為犯的主觀構成要件上,自然便是「過失」之審查。先前已經在主觀構成要件時討論過「過失」要件之內容(連結),亦即刑法第14條第1項「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同條第2項則是所謂「有認識過失」,「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以過失論」。


其中「應注意未注意」即為「預見可能性」,而「能注意未注意」則是「迴避可能性」,分述如下:

一、預見可能性

所謂的「預見可能性」是指,一般理性的人在行為人的背景環境下,皆可預見某犯罪結果地發生。例如,在限速50公里的道路上,以時速100公里駕駛汽車,在路口失控撞擊到等待過馬路的行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9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掘想法學教室-刑法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律新幹線的沙龍
450會員
261內容數
民法是萬法之母,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天一睜開眼睛,處處都用得到民法!學會正確的認識民法、使用民法,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做好事前規劃,培養法律風險預測的能力,那就跟著我們一起學習,我們將毫無保留的將所有相關知識都交給你!
2022/09/24
抽象危險犯與具體危險犯最大的差異在於危險性質的不同,抽象危險犯之危險,係行為屬性之危險,具體危險犯之危險,乃結果屬性之危險,故兩者形式上的區分基準,在於危險犯之構成要件若有「致生…危險」明文規定者,為具體危險犯,若無,則為抽象危險犯。 而抽象危險犯之過度前置處罰,恐造成無實質法益侵害之行為亦在處罰範
Thumbnail
2022/09/24
抽象危險犯與具體危險犯最大的差異在於危險性質的不同,抽象危險犯之危險,係行為屬性之危險,具體危險犯之危險,乃結果屬性之危險,故兩者形式上的區分基準,在於危險犯之構成要件若有「致生…危險」明文規定者,為具體危險犯,若無,則為抽象危險犯。 而抽象危險犯之過度前置處罰,恐造成無實質法益侵害之行為亦在處罰範
Thumbnail
2022/06/24
刑罰及沒收均屬刑事法律對於犯罪或不法行為之反應,在沒收之脈絡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財)物(均含動產與不動產)、財產上(有形與無形或積極與消極)利益及其孳息,皆應澈底剝奪而予以宣告沒收,此與上揭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之減刑規定,彼此之規範目的及效果互殊,本即併行不悖。
Thumbnail
2022/06/24
刑罰及沒收均屬刑事法律對於犯罪或不法行為之反應,在沒收之脈絡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財)物(均含動產與不動產)、財產上(有形與無形或積極與消極)利益及其孳息,皆應澈底剝奪而予以宣告沒收,此與上揭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之減刑規定,彼此之規範目的及效果互殊,本即併行不悖。
Thumbnail
2021/07/03
「沒收」制度是國家經由公權力的行使,而將原屬於他人的東西,歸為國家無償持有,踐行「任何人都不得保持犯罪所得」的理念。在2015年12月時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法,並於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經快五年的時間。而在新的沒收制度已脫離沒收是從刑的概念,認為沒收是獨立於刑罰與保安處分以外的法律效果
Thumbnail
2021/07/03
「沒收」制度是國家經由公權力的行使,而將原屬於他人的東西,歸為國家無償持有,踐行「任何人都不得保持犯罪所得」的理念。在2015年12月時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法,並於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經快五年的時間。而在新的沒收制度已脫離沒收是從刑的概念,認為沒收是獨立於刑罰與保安處分以外的法律效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沒有人能夠和因果關係完全脫離。 你的出生、你遇見的人、你經歷的事、你決定的行動,都是以因果和業力為準則在運作。 在生命中,你以為已經是果了,但其實它是將你推向另一個果的因。 就像波浪一樣,它是接續性無法切斷的。
Thumbnail
沒有人能夠和因果關係完全脫離。 你的出生、你遇見的人、你經歷的事、你決定的行動,都是以因果和業力為準則在運作。 在生命中,你以為已經是果了,但其實它是將你推向另一個果的因。 就像波浪一樣,它是接續性無法切斷的。
Thumbnail
沒有不經易犯下的錯,只有不願承擔過錯的錯。 犯錯,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可能,但卻不是誰都肯擔起錯誤的結果。 有人認為,我的錯並不是錯,錯的永遠是別人不是我, 也有人認為,我做錯了,你就是一定要接受並原諒我, 更有人認為,我就是錯了,不然還能怎樣? 這些其實都是…
Thumbnail
沒有不經易犯下的錯,只有不願承擔過錯的錯。 犯錯,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可能,但卻不是誰都肯擔起錯誤的結果。 有人認為,我的錯並不是錯,錯的永遠是別人不是我, 也有人認為,我做錯了,你就是一定要接受並原諒我, 更有人認為,我就是錯了,不然還能怎樣? 這些其實都是…
Thumbnail
發生車禍,如果其中一方無照駕駛,那是不是那表無照駕駛那一方百分之百一定有錯呢?其實這問題並不能簡單回答「是」或「不是」,本文向你/妳詳細說明!
Thumbnail
發生車禍,如果其中一方無照駕駛,那是不是那表無照駕駛那一方百分之百一定有錯呢?其實這問題並不能簡單回答「是」或「不是」,本文向你/妳詳細說明!
Thumbnail
於此,欲望-行動-結果一致無偏差,是謂「等流」,是以欲望流出及其反饋是否相應為區分前提。
Thumbnail
於此,欲望-行動-結果一致無偏差,是謂「等流」,是以欲望流出及其反饋是否相應為區分前提。
Thumbnail
在之前我們已經將犯罪檢驗流程介紹完畢了,但「過失犯」有別於故意犯,有其自己的特性。所以我們在基本的檢驗流程介紹完之後,再回過頭來將過失犯的部分說明一下。先前已提到,在犯罪的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有分為「故意」與「過失」二種,而在結果犯類型的犯罪中,如果犯罪結果並未發生、且行為人主觀上亦無故意,此種「
Thumbnail
在之前我們已經將犯罪檢驗流程介紹完畢了,但「過失犯」有別於故意犯,有其自己的特性。所以我們在基本的檢驗流程介紹完之後,再回過頭來將過失犯的部分說明一下。先前已提到,在犯罪的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有分為「故意」與「過失」二種,而在結果犯類型的犯罪中,如果犯罪結果並未發生、且行為人主觀上亦無故意,此種「
Thumbnail
所謂「罪責」,是指一個人可以被譴責的能力,由於每個人對於辨別是非的能力與控制自我的能力都不同,所以若當一個人在辨別是非及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時,就可以減輕或免除其刑責。而罪責層次可區分為「責任能力」、「不法意識」與「期待可能性」三個部分,不過既然都是因為無法期待行為人遵守行為規範,那麼其實基本概念
Thumbnail
所謂「罪責」,是指一個人可以被譴責的能力,由於每個人對於辨別是非的能力與控制自我的能力都不同,所以若當一個人在辨別是非及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時,就可以減輕或免除其刑責。而罪責層次可區分為「責任能力」、「不法意識」與「期待可能性」三個部分,不過既然都是因為無法期待行為人遵守行為規範,那麼其實基本概念
Thumbnail
跟客觀不法構成要件不同,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探討「行為人內心認知與意欲」的問題,不過其實法院還是需要透過客觀證據加以認定犯罪之「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否具備。
Thumbnail
跟客觀不法構成要件不同,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探討「行為人內心認知與意欲」的問題,不過其實法院還是需要透過客觀證據加以認定犯罪之「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否具備。
Thumbnail
犯罪結果的發生,必須是由行為人所製造出來的法所不容許風險所引起,而且結果與行為間具有「常態關聯」,此時才可以認為行為人所製造的風險已經實現,而可以將結果歸責於行為人(異常因果歷程說)。
Thumbnail
犯罪結果的發生,必須是由行為人所製造出來的法所不容許風險所引起,而且結果與行為間具有「常態關聯」,此時才可以認為行為人所製造的風險已經實現,而可以將結果歸責於行為人(異常因果歷程說)。
Thumbnail
接在因果關係後面介紹的是「客觀歸責理論」,我們在之前所介紹的「條件理論」及「相當因果關係說」中,所要解決及篩選的是各條件原因在事件發生中「造成結果的原因間有無科學上及經驗法則上的因果關係」,但這樣的篩濾過程並沒有辦法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之所以要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是因為刑法
Thumbnail
接在因果關係後面介紹的是「客觀歸責理論」,我們在之前所介紹的「條件理論」及「相當因果關係說」中,所要解決及篩選的是各條件原因在事件發生中「造成結果的原因間有無科學上及經驗法則上的因果關係」,但這樣的篩濾過程並沒有辦法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之所以要將「法益侵害結果」體現出來,是因為刑法
Thumbnail
(圖片來源:Pexel) 前言 2020年的臺灣似乎並不平靜,除了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心惶惶,四月以來,一連串的司法判決不斷掀起討論。 4月15日,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小燈泡案)王玉景以無期徒刑定讞;4月29日台中牙醫命案的賴亞生二審維持無期徒刑;4月30日,嘉義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判決無罪併強制就醫五年。
Thumbnail
(圖片來源:Pexel) 前言 2020年的臺灣似乎並不平靜,除了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心惶惶,四月以來,一連串的司法判決不斷掀起討論。 4月15日,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小燈泡案)王玉景以無期徒刑定讞;4月29日台中牙醫命案的賴亞生二審維持無期徒刑;4月30日,嘉義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判決無罪併強制就醫五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