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法教育觀念衝擊-主觀與客觀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SANPHY的法國美術系求學心得】

台法教育觀念在我心中已經不下數百次矛盾對決...



raw-image

各位好呀! 我將在此篇分享一段關於我在法國美術系 (簡稱美院) 最讓我感到挫折又無奈的心得 ; 此篇分別講述以下三個部分:
1. 台灣教育觀念與法式教育觀念帶給我的衝突
2.法國如何看待主觀與客觀論述
3.法國使用的論述方式


台灣教育觀念與法式教育觀念的衝突


首先, 最讓我感受到直接的文化衝突,反而不是在與法國同學的相處上,或許是因為我待在南法,又是美術系,所以學生都相對而言親切可愛,然而真正讓我感到衝突最大,同時也帶給我挫折感最多的就是在面對法式思維的教育方式。


在台灣,從小的學習環境以來,已經非常習慣去揣測老師想到的標準答案,進而回答完美貼切,即便之前我在台灣的美術系已經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思考與創作空間,但是在訓練撰寫論文與論述作品概念的部分卻是相當薄弱的,同時為了資料與內容豐富,會塞了一堆客觀數據資料,來論證自己的主觀觀點,最終的結果就是一篇客觀數據為主,主觀論點為輔的報告......


raw-image

因此,習慣性裝逼的拿一堆客觀數據來站穩自己觀點的論述習慣在法國美術系被狠狠的洗臉.......

上次在藝術哲學課時,我寫了一篇談論-「當美感同時具備危險時,為什麼更具吸引裡?」的報告,我們這位典型法國紳士的教授,用他充滿磁性又高雅的嗓音對我說:「妳的主題與概念很有趣,但我只看到妳的參考數據和資料,這裡沒有妳的主觀思考,或是個人更強烈的想法呀!這有點可惜呢......」

而另一次則是在藝術史老師,她要求我們每堂課寫一篇心得外加對該天課程主題延伸的報告,由於每次的作業時間都很匆忙,沒有太多的時間寫完之後再請法國同學幫我修改文章和文法,同時也覺得時常要麻煩人家很不好意思,而且為了希望整篇報告從文章到插圖都是完美的我,便自作聰明的上網查找了一些法文相關的文章拼拼湊湊,自己在寫幾句,最後理所當然的被老師發現了:

藝術史老師:「Sanphy, 我很喜歡妳寫的報告,妳的插圖都很用心,但是妳得注意,文章部分可以引述但不能太多是拷貝喔!」

我:「噢.....很抱歉Madame,因為我擔心我的法文文章不夠完整和完美,以及文法上會有錯誤」


藝術史老師笑著:「這沒有關係的!我喜歡看到是這樣的報告!因為這樣才有趣!如果太過完美就一點也不有趣了」

raw-image

是的,由於害怕犯錯是是許多亞洲學生的習慣,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也會格外小心,而在論述自己觀點的時候通常會掩飾部分,只表達個6-7成,如果對此沒有把握,就乾脆找標準答案來回答,因為我們潛意識都習慣認定老師心中有個「標準答案」,但在我與法國美術系教授相處互動,以及觀察他們與法國同學的互動經驗以來,發現他們更樂於學生坦承與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便有錯誤或是觀點不同都沒有關係,他們也不會在這部分給予指責。

那麼法國在撰寫論文的部分到底是著重於主觀思想還是客觀呢?



raw-image

這個問題我跑去詢問了班上的法國同學,我獲得的答案是: 在法國高中以前都是學習如何客觀的論述,以及尋找客觀資料,但是到了大學開始重視主觀論點,而客觀資料很重要,客觀數據的目的是為了找出大方向,以及研究和考察,而主觀論述是為了專業化,尤其我們又是在美術學院,教授更樂於看到你的個人中心思想。

不過談到主觀論述意味著專業化,這或許就會與亞洲的教育習慣稍微衝突了,這樣感覺好像有點不夠謙虛欸.... 明明還是學生的你有甚麼立場談論專業化呢?你有甚麼份量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專業性呢?要不要先去把書讀完再來跟我談專業化?要不要等你真的成功了再來跟我說你的論點是專業的?

事實上...這些都不需要,你要如何證明自己有份量了呢?靠社會給予的地位價值?那麼在這之前你都不需要去思考個人觀點的議題嗎?

這是我感受到法國教育最有趣的一點,大學就是為了訓練你如何在個人領域上表達自己的見解,有犯錯都是正常的,教授的目的就是協助你,並提點你可能忘了考量到那些問題,而每個人都在學生時代就開始練習撰寫與思考主觀觀點,你不需要等到德高望重才來思考,現在就能開始了!因為這樣教育的目的是能夠提升國民人才的平均,讓每個人都可能在該科領域上有了創新與突破,而不只是單純的拷貝與複製技術。

raw-image

當然!別以為法國只有浪漫而已,他們也是非常理性的!!!一篇完整論文怎麼可能只有主觀沒有客觀呢?


其實在法國美院,我們最常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在寫計畫書(Le Proje),沒錯!在做任何作品以前先花一大堆的時間在寫計畫書,可能只有5天就得完成的作品,花了3天在分配寫計畫書,剩下的1天給你搞定作品,最後一天老師要驗收.....(我在台灣的美術系也沒寫過那麼多計劃書啊啊啊啊!!!!!!)

所以就來以下分享一下法國美術系的的論文或是計畫撰寫方式,不過是以我個人在法國美術系被鞭策下來的經驗,呵呵.... (而且美術以外的領域非我專業,也不便論述, 但如果你有心得非常樂意分享喔~!):

1. 提問 (Le Questionnement)

首先,你得先尋找到一個 「疑問」(Le Questionnement),這個疑問是來自你心中一個問題,例如:甚麼是藝術? 藝術的價值是甚麼? 為什麼有時夢境與現實是混淆的? 我如何證明自己的存在? 等等

當你有了這個問題之後就能進入到第二階段

2.客觀論述(L’Objectif)

順著你的「疑問」來尋找參考資料,以及數據或其他人的研究,或是閱讀的書籍、展覽等等,作為自己論文裡的客觀論述,不過在美術系這個部分通常教授用意是為了瞭解你創作的脈絡,和靈感來源,這些其實都代表著大方向和指標

3.個人觀點(Le Subjectif)

這個部分其實很重要,但必須特別注意別讓主觀觀點淪為服務客觀數據的配角,因為這部分才是你的核心思想與個人見解,在根據數據分析研究後你的想法,以及是否有其他的延伸或連結,或者是你新的發現等等,在美術系更為重視,特別是個人情感、哲學思想、個人故事、以及你如何將這個想法轉換成為作品的表現形式,同樣還需要連結其他藝術作品等等

4.方式、載體與媒材(La Forme, supporter et matière)

這部分就比較屬於美術系需要多加撰寫的,必須撰寫以及畫出草圖,作品打算用甚麼形式、載體是甚麼?媒材選擇甚麼?最後在附上一個作品的預計展出呈現方式,這部分也最好加上草圖!


最後,或許有些人並不知道,藝術創作的過程其實是感性與理性兼具的,兩者必須完美的結合才能有完整的作品呈現,感性的思考與感受任何情感、體驗,並理性思考如何呈現這份感覺與思想,同時反覆為什麼?從何而來?最終才有完整的作品,而法國讓我學到最多的真的是如何更有邏輯的表達與論述個人觀點,這在美術創作的論述方面非常重要,特別是當代藝術創作;基本上亞洲的敘述方式為了不把話說死,凡是保留餘地,結果用到法國反而太過含糊曖昧,教授甚至不知道你到底想表達甚麼.....我就在這樣無限循環的撞牆期終於摸索到法國人的套路了!哈哈哈!!大膽的直接表達想法吧!!!(可是要注意禮貌唷~法國是有點矛盾的)主觀與客觀都應該均衡發展的~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求學經驗與心得分享,以及在美術系經常使用的撰寫方式,如果你有其他的心得非常歡迎分享給我唷!> v <

SANPHY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phy 的沙龍
9會員
4內容數
Sanphy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09
在疫情期間而人又身在海外,面對親人的離世該如何面對呢?請讓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2021/09/09
在疫情期間而人又身在海外,面對親人的離世該如何面對呢?請讓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2021/06/04
【SANPHY 法國美院日常心得分享】 當代藝術創作的思考模式  - 「藝術僅僅是再現美感嗎?」 今天稍微聊一點嚴肅又輕鬆的主題  #同時這篇希望分享給同樣在進行創作或是對藝術有興趣的朋友! 就在今日早上我與教授談論個人的作品
Thumbnail
2021/06/04
【SANPHY 法國美院日常心得分享】 當代藝術創作的思考模式  - 「藝術僅僅是再現美感嗎?」 今天稍微聊一點嚴肅又輕鬆的主題  #同時這篇希望分享給同樣在進行創作或是對藝術有興趣的朋友! 就在今日早上我與教授談論個人的作品
Thumbnail
2021/04/30
台灣與法國的美術系在準備期末考上有什麼差異?台灣重技術?法國重觀念? 【SANPHY的法國美術系求學心得】 今天來與各位分享比較輕鬆一點的主題,讓我以圖文的方式來分享我在法國與台灣美術系準備期末考的經驗!
Thumbnail
2021/04/30
台灣與法國的美術系在準備期末考上有什麼差異?台灣重技術?法國重觀念? 【SANPHY的法國美術系求學心得】 今天來與各位分享比較輕鬆一點的主題,讓我以圖文的方式來分享我在法國與台灣美術系準備期末考的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書名: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作者:褚士瑩 書籍摘要 此書作者是一位NGO國際工作者,憧憬著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為什麼要和平?和平真的有比較好嗎?」答不出答案的他,也下定了決心,必須找到自己答案,而開始這趟到法國上哲學課的旅程。 他找到了一位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
Thumbnail
書名: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作者:褚士瑩 書籍摘要 此書作者是一位NGO國際工作者,憧憬著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為什麼要和平?和平真的有比較好嗎?」答不出答案的他,也下定了決心,必須找到自己答案,而開始這趟到法國上哲學課的旅程。 他找到了一位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
Thumbnail
想知道法國教育體制,相信你打一下關鍵字一堆文章會跑出來,但我要聊的不是體制,而是法國的父母對小孩的教育觀念跟台灣大不同。 以前在法國唸書的時候,確實跟台灣的教育體制是不一樣,不過真的讓我開始從「分數跟成績」這件事情改觀是我身邊的法國朋友,後來認識我先生之後更了解法國的家庭跟小孩的教育觀點的差異。
Thumbnail
想知道法國教育體制,相信你打一下關鍵字一堆文章會跑出來,但我要聊的不是體制,而是法國的父母對小孩的教育觀念跟台灣大不同。 以前在法國唸書的時候,確實跟台灣的教育體制是不一樣,不過真的讓我開始從「分數跟成績」這件事情改觀是我身邊的法國朋友,後來認識我先生之後更了解法國的家庭跟小孩的教育觀點的差異。
Thumbnail
一個華語助教(應屆畢業生)的語言學習與教學經驗談 — Part1學習背景 法文學習|華語教學|華語助教
Thumbnail
一個華語助教(應屆畢業生)的語言學習與教學經驗談 — Part1學習背景 法文學習|華語教學|華語助教
Thumbnail
【SANPHY的法國美術系求學心得】 台法教育觀念在我心中已經不下數百次矛盾對決... 各位好呀! 我將在此篇分享一段關於我在法國美術系 (簡稱美院) 最最讓我感到挫折又無奈的心得 ; 此篇分別講述以下三個部分: 1. 台灣教育觀念與法式教育觀念帶給我的衝突 2.法國如何看待主觀與客觀論述 3...
Thumbnail
【SANPHY的法國美術系求學心得】 台法教育觀念在我心中已經不下數百次矛盾對決... 各位好呀! 我將在此篇分享一段關於我在法國美術系 (簡稱美院) 最最讓我感到挫折又無奈的心得 ; 此篇分別講述以下三個部分: 1. 台灣教育觀念與法式教育觀念帶給我的衝突 2.法國如何看待主觀與客觀論述 3...
Thumbnail
在丹麥,當你的意見跟大部分人不一樣時,他們更渴望聽見你的聲音。 過去在台灣的學習經驗中,不論哪堂課,每當老師在課堂裡問同學,「有沒有問題?」,通常沒意外的話,都是一陣尷尬的靜默。 這陣靜默,不代表大家沒問題,更多的是,我們害怕提出被別人覺得愚蠢的問題;畏懼提出跟主流
Thumbnail
在丹麥,當你的意見跟大部分人不一樣時,他們更渴望聽見你的聲音。 過去在台灣的學習經驗中,不論哪堂課,每當老師在課堂裡問同學,「有沒有問題?」,通常沒意外的話,都是一陣尷尬的靜默。 這陣靜默,不代表大家沒問題,更多的是,我們害怕提出被別人覺得愚蠢的問題;畏懼提出跟主流
Thumbnail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Thumbnail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Thumbnail
思考需要學習嗎?我們的所思所想,實際上並不等於「思考」,這一篇將分享不論身處何地都可以實行運用,讓家長及學生們都可以更省心省力去活用和實踐,如何學習自主思考的方法
Thumbnail
思考需要學習嗎?我們的所思所想,實際上並不等於「思考」,這一篇將分享不論身處何地都可以實行運用,讓家長及學生們都可以更省心省力去活用和實踐,如何學習自主思考的方法
Thumbnail
知識傳遞的不同方式,會影響孩子探索生命的路徑,除了因材施教之外,讓我們一步步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將視野擴大去看不同的世界,讓孩子學習到如何針對一個題目去深入思考,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以及無限可能的創造能力
Thumbnail
知識傳遞的不同方式,會影響孩子探索生命的路徑,除了因材施教之外,讓我們一步步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將視野擴大去看不同的世界,讓孩子學習到如何針對一個題目去深入思考,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以及無限可能的創造能力
Thumbnail
法國高中,是如何教導學生有關哲學呢?給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大人上一堂充滿深度的哲學課,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門無聊的課呢?又或者說,他們學到了什麼?點進來,讓高看帶你飛到法國上哲學課!
Thumbnail
法國高中,是如何教導學生有關哲學呢?給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大人上一堂充滿深度的哲學課,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門無聊的課呢?又或者說,他們學到了什麼?點進來,讓高看帶你飛到法國上哲學課!
Thumbnail
每個法國小學生都有各式各樣如何找到這個答案的步驟,台灣教育中所少的這個步驟,就是為什麼法國高中生,能用四個小時寫出媲美哲學小論文的差異點。
Thumbnail
每個法國小學生都有各式各樣如何找到這個答案的步驟,台灣教育中所少的這個步驟,就是為什麼法國高中生,能用四個小時寫出媲美哲學小論文的差異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