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食物成癮(一):六個人就有一個,我們必須承認與面對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有位病人在看診時對我說,在吃藥之後,她的過度飲食(compulsive overeating)漸漸不再出現。病人原本並不覺得這是需要講出來的問題,直到改善後,才發現這對生活品質與自我掌控的感覺很有幫助。

過度飲食是科學界越來越熱門的話題,有些專家從成癮的角度來看,就會稱為「食物成癮」(food addiction)。食物成癮不是正式的疾病診斷,研究者通常是以「耶魯食物成癮量表」(YFAS)來評估食物成癮的程度。為什麼要注意「食物成癮」?一來,食物成癮有可能帶來現在或未來的肥胖;二來,食物成癮常來自一些需要注意的心理狀態,如焦慮、憂鬱、孤獨、以及無趣無聊的生活。

raw-image

有多少人「食物成癮」?歐美的研究估計,大約是17%。正常體重的人,有10%食物成癮;肥胖的人,則有25%----女性食物成癮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食物成癮的人不一定會變胖,恥辱感與罪惡感會讓某些食物成癮的人刻意節食,但有時限制飲食又會助長食物成癮的渴望(craving)與衝動。肥胖的人不見得會食物成癮,畢竟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不過食物成癮也確實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要如何察覺自己的食物成癮?正常體重的人不容易注意到這問題。一般來說,就是吃飽了還繼續吃、不餓也找東西吃、不需要吃了還想吃、理智上知道不該繼續吃但控制不住。不正常的吃法,可能會導致肥胖、有害健康、營養不均衡、花掉太多錢造成經濟壓力、用掉太多時間影響工作、唸書或生活品質,但當事人還是忍不住。明知有害無利卻一再反覆無法克制,這時就可能已「食物成癮」。

如何改善「食物成癮」?最重要的大原則是:面對問題、不要否認。「否認」(deny)是改善食物成癮最大的障礙。所以,透過科普文、衛教文,讓大家知道「高脂肪高糖好吃的精製食品容易誘發食物成癮」、「壓力與負面情緒容易合併食物成癮」,把「好吃的食物跟酒精、香煙一樣可以強化大腦的成癮機制」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是減少食物成癮的第一步。

「食物成癮」可以從化工精製的美式飲食、精準行銷的電視廣告、一路談到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球賽或電影一邊磕著垃圾食物的胖子。少有人注意的是,「食物成癮」跟無聊、無趣、沒有太多意義可以追尋的人生也有關。我們可以想像生活優渥的中上階層,或許會辦高雅的品酒會,品嚐高鈣、有抗氧化作用的起司;然後沒有太多閒錢與閒時間的人,在家窩在沙發上看付月費吃到飽的愛奇藝或Netflix,靠吃大量零食、珍奶、可樂、鹹酥雞撫慰空寂的心靈----這可能是他生活裡最大的快樂來源。

討論食物成癮時有個重要概念「成癮轉移(addiction transfer)」。既然壓力、焦慮等社會心理因素是食物成癮的重要驅動力量之一,如果強制地阻止對食物的渴求,當事人可能會轉而從酒精、香煙或其他物質尋求滿足,也有可能變成網路成癮、遊戲成癮。要改善食物成癮,紓壓、給予心理支持、諮商或心理治療,或許都有機會。而文章開頭舉的例子,有可能是抗憂鬱藥物提升血清素(serotonin)濃度抑制了渴求食物的執念(obsession),也有可能是藥物降低當事人的焦慮、憂鬱與無價值感。當察覺自己食物成癮時,尋求專業協助,有時是個比較快的方法。

不過,「食物成癮」也有生理因素,無法完全以社會心理壓力來解釋。「腸道細菌」是新的發展方向,下一篇繼續來講。

(本文主要資料來源取自Meeting of Minds around Food Addiction: Insights from Addiction Medicine, Nutrition,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s. Nutrients 2020, 12, 356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83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我們習慣在生病時服藥止痛、退燒、消炎,卻很少有人注意,這些日常藥物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最近一項發表於《Brain and Behavior》的大型研究指出,某些廣泛使用的藥物,與大腦認知功能之間存在微妙的關聯。研究團隊提出「認知足跡」(cognitive footprint)這個全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習慣在生病時服藥止痛、退燒、消炎,卻很少有人注意,這些日常藥物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最近一項發表於《Brain and Behavior》的大型研究指出,某些廣泛使用的藥物,與大腦認知功能之間存在微妙的關聯。研究團隊提出「認知足跡」(cognitive footprint)這個全
Thumbnail
2025/04/22
不吃藥來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以搜尋「睡眠衛生」,就可以找到許多方法來嘗試。 不過,有些方法是「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但不見得做得到,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失眠的人。
Thumbnail
2025/04/22
不吃藥來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以搜尋「睡眠衛生」,就可以找到許多方法來嘗試。 不過,有些方法是「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但不見得做得到,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失眠的人。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有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人們是否有可能在不運動的情況下維持健康? 如果沒有很正式的運動習慣,如每星期都去健身房、或在戶外慢跑50分鐘,但又想稍稍「動一動」,改善未來身體健康、強化心血管功能......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有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人們是否有可能在不運動的情況下維持健康? 如果沒有很正式的運動習慣,如每星期都去健身房、或在戶外慢跑50分鐘,但又想稍稍「動一動」,改善未來身體健康、強化心血管功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知道嗎?越想減肥、越頻繁減肥、越難掙脫暴食症。
Thumbnail
你知道嗎?越想減肥、越頻繁減肥、越難掙脫暴食症。
Thumbnail
書裡提到,商人為了讓我們買更多,吃更多,會在實驗室裡測試出糖、鹽、脂肪的最佳比例,好讓我們吃了再吃,對食物產生無止盡的慾望。 除此之外,還會運用多種心理策略,使我們生活周遭植入暗示,認為我們就應該不斷的吃。 書中提及我們與實務之間的關係,列為以下幾點
Thumbnail
書裡提到,商人為了讓我們買更多,吃更多,會在實驗室裡測試出糖、鹽、脂肪的最佳比例,好讓我們吃了再吃,對食物產生無止盡的慾望。 除此之外,還會運用多種心理策略,使我們生活周遭植入暗示,認為我們就應該不斷的吃。 書中提及我們與實務之間的關係,列為以下幾點
Thumbnail
推薦星星:★★★☆☆ 這是一本關於飲食機制的基礎書籍,書中有許多飲食相關的案例和研究,難度不高,但內容豐富度也相對普通。最後針對情感飲食(壓力下飲食)提供了說明及調整方式,如果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我做的整理。
Thumbnail
推薦星星:★★★☆☆ 這是一本關於飲食機制的基礎書籍,書中有許多飲食相關的案例和研究,難度不高,但內容豐富度也相對普通。最後針對情感飲食(壓力下飲食)提供了說明及調整方式,如果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我做的整理。
Thumbnail
減肥沒那麼容易,每塊肉都有它的脾氣 ... 總之,體重設定值決定了我們可以增減設定值的百分之十左右的重量,因此減肥與意志力關係不大,與你吃了什麼東西?吃了多少則關係甚大,因此吃對東西,相對重要;除吃之外,多睡一點睡飽一些;增加肌肉量,都對減輕體重有一定的幫助。問題是:知易行難,減重是長期的過程,因此
Thumbnail
減肥沒那麼容易,每塊肉都有它的脾氣 ... 總之,體重設定值決定了我們可以增減設定值的百分之十左右的重量,因此減肥與意志力關係不大,與你吃了什麼東西?吃了多少則關係甚大,因此吃對東西,相對重要;除吃之外,多睡一點睡飽一些;增加肌肉量,都對減輕體重有一定的幫助。問題是:知易行難,減重是長期的過程,因此
Thumbnail
吃零食是許多人的日常,肚子餓吃,肚子不餓也吃;吃飯前吃,吃飽飯後繼續吃;走過路過如影隨形,下午茶宵夜嘴巴不停。 為什麼你明明知道吃零食、垃圾食物既花錢又不健康,卻又無法克制住內心的衝動 ? 彷彿有股魔力般將你吸引到零食架前、麵包店櫥窗前、以及準時在販賣不健康食物的攤位前報到。 [likecoin]
Thumbnail
吃零食是許多人的日常,肚子餓吃,肚子不餓也吃;吃飯前吃,吃飽飯後繼續吃;走過路過如影隨形,下午茶宵夜嘴巴不停。 為什麼你明明知道吃零食、垃圾食物既花錢又不健康,卻又無法克制住內心的衝動 ? 彷彿有股魔力般將你吸引到零食架前、麵包店櫥窗前、以及準時在販賣不健康食物的攤位前報到。 [likecoin]
Thumbnail
抗生素會減少腸道細菌的多樣性,有時要一個月才會恢復。如果頻繁使用抗生素,影響會更大。美國研究顯示,兒童時使用抗生素,會增加肥胖機率。丹麥研究則認為,六個月大之前使用抗生素,會大大增加七歲時的肥胖機率。
Thumbnail
抗生素會減少腸道細菌的多樣性,有時要一個月才會恢復。如果頻繁使用抗生素,影響會更大。美國研究顯示,兒童時使用抗生素,會增加肥胖機率。丹麥研究則認為,六個月大之前使用抗生素,會大大增加七歲時的肥胖機率。
Thumbnail
要如何察覺自己的食物成癮?正常體重的人不容易注意到這問題。一般來說,就是吃飽了還繼續吃、不餓也找東西吃、不需要吃了還想吃、理智上知道不該繼續吃但控制不住。不正常的吃法,可能會導致肥胖、有害健康、營養不均衡、花掉太多錢造成經濟壓力、用掉太多時間影響工作、唸書或生活品質,但當事人還是忍不住。
Thumbnail
要如何察覺自己的食物成癮?正常體重的人不容易注意到這問題。一般來說,就是吃飽了還繼續吃、不餓也找東西吃、不需要吃了還想吃、理智上知道不該繼續吃但控制不住。不正常的吃法,可能會導致肥胖、有害健康、營養不均衡、花掉太多錢造成經濟壓力、用掉太多時間影響工作、唸書或生活品質,但當事人還是忍不住。
Thumbnail
診斷暴食症有兩個大原則,必須滿足「進食的量明顯比以前來得多」、「在進食過程中感到無法控制自己」這兩項條件,才有可能診斷為暴食症。
Thumbnail
診斷暴食症有兩個大原則,必須滿足「進食的量明顯比以前來得多」、「在進食過程中感到無法控制自己」這兩項條件,才有可能診斷為暴食症。
Thumbnail
回家後:有沒有常常感受到,一到放假了,回到家,無聊了、壓力大,孤獨感,空虛感...然後你就會大吃大喝一番,之後開始內疚,你會開始反覆量體重,又開始絕食了三天! 上班後:好不容易,比較沒有內疚自責了,上班後,食物又擺在眼前,又偷偷一個人在房內大吃大喝到撐,然後累了,隔天起床又為了自己的貪食行為,一時
Thumbnail
回家後:有沒有常常感受到,一到放假了,回到家,無聊了、壓力大,孤獨感,空虛感...然後你就會大吃大喝一番,之後開始內疚,你會開始反覆量體重,又開始絕食了三天! 上班後:好不容易,比較沒有內疚自責了,上班後,食物又擺在眼前,又偷偷一個人在房內大吃大喝到撐,然後累了,隔天起床又為了自己的貪食行為,一時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