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免敲打豬排(心娜輕鬆煮#14)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翻閱所有食譜書,講到豬排料理,必然是選用厚度約一公分的豬大里肌,醃漬前先搥打到只剩0.5公分薄,如此肉質才不會又柴又硬,小孩老人咬不動。

我先前也是如此。上市場買大里肌,習慣性地對肉販說:「一公分,切六片。」我家三口人,六片一人兩片。買回家後,拿著鐵肉鎚,對著平舖在砧板上的豬排重重地嚴刑拷打,直到筋脈全斷才善罷甘休。呼,其實挺累人的。

有一回,我看到肉販夫妻兒子全體動員,努力地手切肉片,六手聯彈將一堆瘦肉切成肉山,還繼續切。我一時好奇,問了句:「這是什麼部位的肉,誰要一口氣買這麼多呢?」

肉販太太告訴我,是餐廳預訂的老鼠肉,切薄片可以快炒,蔥爆豬肉、回鍋肉、什錦麵都用得到。


尋找Celina LEE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62 字、5 則留言,僅發佈於心娜輕鬆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心娜,Dear Celina的沙龍
821會員
104內容數
我深信:You are what you eat!想要窈窕美麗、養生抗老、健康茁壯,為了你的荷包與健康著想,「自煮健康管理」這碼事,一定要愈早開始愈好。我改良研發的「輕鬆煮」食譜,幫助有心為自己與家人掌廚的忙碌人士,在最短的時間做出健康美味的料理,滿足日常三餐需求。
2022/05/04
櫻桃檸檬蛋糕,聽起來就很夢幻豪華,看到成品,更是令人垂涎三尺。
Thumbnail
2022/05/04
櫻桃檸檬蛋糕,聽起來就很夢幻豪華,看到成品,更是令人垂涎三尺。
Thumbnail
2022/05/04
晚餐時分,電梯裡有三人:先生、我,和一位陌生鄰居。空氣中瀰漫著炸物的味道,那種一再使用的廉價油炸出來的氣味,依稀可以聞到油脂酸敗的油耗味。
Thumbnail
2022/05/04
晚餐時分,電梯裡有三人:先生、我,和一位陌生鄰居。空氣中瀰漫著炸物的味道,那種一再使用的廉價油炸出來的氣味,依稀可以聞到油脂酸敗的油耗味。
Thumbnail
2022/05/04
在小鍋中放入蜂蜜與開水各一大匙,開小火攪拌煮至濃稠,熄火,放入腰果和杏仁,輕輕翻動,讓每顆堅果均勻沾上蜂蜜水。 在烤盤上放上烤紙,將堅果倒入,均勻平鋪,放入150℃的烤箱中,烤10分鐘。取出,放涼,即可放入原罐中保存。若冰入冰箱,蜜汁糖衣會變脆,風味更佳。
Thumbnail
2022/05/04
在小鍋中放入蜂蜜與開水各一大匙,開小火攪拌煮至濃稠,熄火,放入腰果和杏仁,輕輕翻動,讓每顆堅果均勻沾上蜂蜜水。 在烤盤上放上烤紙,將堅果倒入,均勻平鋪,放入150℃的烤箱中,烤10分鐘。取出,放涼,即可放入原罐中保存。若冰入冰箱,蜜汁糖衣會變脆,風味更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里肌肉切片炒或炸成豬排都不錯,今天是先將里肌肉先不切片,先醃過再拿去烤,烤好在切絲拌黃瓜吃。不拌黃瓜,里肌肉烤好切片吃也不錯吃。 材料 里肌肉一塊(大約可切六片肉排的量) 小黃瓜一條 味增適量 胡椒粉適量 蒜粉適量 義大利香草粉(沒有,可不加) 醬油適量 作法 里肌肉先用材料3-7醃過,醃2小時入味
Thumbnail
里肌肉切片炒或炸成豬排都不錯,今天是先將里肌肉先不切片,先醃過再拿去烤,烤好在切絲拌黃瓜吃。不拌黃瓜,里肌肉烤好切片吃也不錯吃。 材料 里肌肉一塊(大約可切六片肉排的量) 小黃瓜一條 味增適量 胡椒粉適量 蒜粉適量 義大利香草粉(沒有,可不加) 醬油適量 作法 里肌肉先用材料3-7醃過,醃2小時入味
Thumbnail
炸豬排的美味,令人回味無窮;然而,炸豬排的熱量,同時也令人膽戰心驚,害怕放縱口腹之慾的結果,導致體重、血壓都跟著飆升。 有沒有一種料理豬排的方式,簡單方便,香酥美味,且熱量平易近人呢? 有,請試試心娜版本的免炸香酥豬排。
Thumbnail
炸豬排的美味,令人回味無窮;然而,炸豬排的熱量,同時也令人膽戰心驚,害怕放縱口腹之慾的結果,導致體重、血壓都跟著飆升。 有沒有一種料理豬排的方式,簡單方便,香酥美味,且熱量平易近人呢? 有,請試試心娜版本的免炸香酥豬排。
Thumbnail
📷 豬肉部位非常多,肉質跟口感都不一樣,你知道豬肉最好吃的部位在哪裡嗎? 粽子裡非常重要的爌肉該選哪個部位呢?不同部位豬肉有什麼差別?以下提供豬肉部位名稱及圖解: 豬肉部位分切圖解? 豬肉到消費者手上會經過屠前檢查→電宰→屠後檢查→預冷→分切→包裝→運輸→販賣 📷 豬肉肩腿部位圖 📷 📷
Thumbnail
📷 豬肉部位非常多,肉質跟口感都不一樣,你知道豬肉最好吃的部位在哪裡嗎? 粽子裡非常重要的爌肉該選哪個部位呢?不同部位豬肉有什麼差別?以下提供豬肉部位名稱及圖解: 豬肉部位分切圖解? 豬肉到消費者手上會經過屠前檢查→電宰→屠後檢查→預冷→分切→包裝→運輸→販賣 📷 豬肉肩腿部位圖 📷 📷
Thumbnail
豬肉要製成紅燒蹄膀或揚州獅子頭,當然精緻,當然美味;雞要製成道口燒雞或宮保雞丁,當然香膩酣暢;但什麼味也不調,只從滾水裏撈起,斬上幾刀,這麼白白的來吃,其實,何嘗不味美? 
Thumbnail
豬肉要製成紅燒蹄膀或揚州獅子頭,當然精緻,當然美味;雞要製成道口燒雞或宮保雞丁,當然香膩酣暢;但什麼味也不調,只從滾水裏撈起,斬上幾刀,這麼白白的來吃,其實,何嘗不味美? 
Thumbnail
我和家人都很喜歡雞腿排料理,用的是好市多或大賣場販售的去骨雞腿排,屬於肉雞。傳統市場賣的大多是土雞腿,單隻雞腿就重很多,肉質也比較有咬勁,煮的時間和煮出來的口感和肉雞應該不太一樣,大家可以按喜好和習慣自行調整
Thumbnail
我和家人都很喜歡雞腿排料理,用的是好市多或大賣場販售的去骨雞腿排,屬於肉雞。傳統市場賣的大多是土雞腿,單隻雞腿就重很多,肉質也比較有咬勁,煮的時間和煮出來的口感和肉雞應該不太一樣,大家可以按喜好和習慣自行調整
Thumbnail
翻閱所有食譜書,講到豬排料理,必然是選用厚度約一公分的豬大里肌,醃漬前先搥打到只剩0.5公分薄,如此肉質才不會又柴又硬,小孩老人咬不動。 我先前也是如此。上市場買大里肌,習慣性地對肉販說:「一公分,切六片。」我家三口人,六片一人兩片。買回家後,拿著鐵肉鎚,對著平舖在砧板上的豬排重重地嚴刑拷打,直到筋
Thumbnail
翻閱所有食譜書,講到豬排料理,必然是選用厚度約一公分的豬大里肌,醃漬前先搥打到只剩0.5公分薄,如此肉質才不會又柴又硬,小孩老人咬不動。 我先前也是如此。上市場買大里肌,習慣性地對肉販說:「一公分,切六片。」我家三口人,六片一人兩片。買回家後,拿著鐵肉鎚,對著平舖在砧板上的豬排重重地嚴刑拷打,直到筋
Thumbnail
肉絲,是上不了筵席桌子的。上筵席的,都是整隻整體的,像雞就是全雞,魚就是整尾的魚,甚至羊有時就是全羊。豬呢,要不是蹄膀,要不就是整塊方方正正的帶皮帶肥帶瘦的肉方。也就是說:大塊文章。
Thumbnail
肉絲,是上不了筵席桌子的。上筵席的,都是整隻整體的,像雞就是全雞,魚就是整尾的魚,甚至羊有時就是全羊。豬呢,要不是蹄膀,要不就是整塊方方正正的帶皮帶肥帶瘦的肉方。也就是說:大塊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