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總統大選在年初轟轟烈烈的結束了,這次投票率高達74.9%,但你覺得政治立場的不一樣,在關係中是一件重要的事嗎?或許同事或朋友間可以不談政治,但在婚姻中,如此密切相處的關係,我們可以一起生活、可以一起吃飯,但能夠不要談政治嗎?
在現實生活中,伴侶之間的相處,好像不能不一起談到政治,但總有些伴侶因為政治上的不認同而大打出手(圖片來源:pexels)
一談到政治就吵架,一起看政論節目更是吵得比電視名嘴還激烈,你會不會為政治賭上感情呢?
被邊緣但很重要的議題─政治態度與婚姻關係
政治學者在經驗研究中,會檢視人們政治傾向的發展與變動過程,所謂的經驗研究,就是透過平時累積的智慧來解決生活中面對的難問題,是對生活日常現象的研究。
一般而言,青春期和青年期的階段,是政治態度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展出來的政治態度,會隨著你逐漸年齡增加變老,而逐漸趨於穩定。
因此,大多數的研究者,會比因此較少關注人們在成年期間的政治態度及的變化,但而結婚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其實是成年之後的事。因此,婚姻是否對政治態度會所的造成影響,也就這也是常時常被學者研究者所忽視,而成為了大家不常關注的邊緣議題。
所以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容易進行,因為很少有機會可以長期追蹤人們結婚前與結婚後的政治態度,所以也很少有資料可以拿來評估及佐證,在婚後姻對政治態度的可能影響的可能性。
政治態度是怎麼被形塑的?
在討論政治態度與婚姻之間的互動關係之前,我們先來聊聊政治態度是怎麼被形塑的?總不會是像隨身碟跟電腦一樣,檔案一放進去就變怎麼樣的政治態度嘛。所以我們就來說明一個概念,叫做「政治社會化」。
「政治社會化」是在研究我們的政治態度是如何被形塑出來,且並會因為哪些因素發生改變或者強化態度?家庭、學校教育或是人生的、重要事件,都可能會影響我們政治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整體而言,政治態度的形塑就是由從小到大的經驗累積交織而成的,所以要分析一個人的政治態度,要去深入的了解他的生命史,也是就相當重要的。
政治態度其實是從小到大的經驗累積(圖片來源:pexels)
而在眾多問題當中,影響臺灣政治態度最明顯的,莫過於由於自己的身份認同與省籍背景是台灣政治最主要的分歧:「我是台灣人?中國人?還是都是?」這都是影響政治態度與行為的一項重要因素,而台灣民眾的政黨認同、統獨立場與投票決定,往往都會均受到自己的身份認同所的影響。
其實台灣民眾在省籍背景、身分認同上有相當程度的分歧,在這過程當中,原生家庭形塑了子女的身分認同,因此原生家庭的省籍背景與身分認同間存有顯著的相關:出身於外省籍家庭的民眾,較傾向具有中國人的身分認同;相較於外省籍民眾,本省籍背景的民眾則較可能傾向台灣人的身分認同。
然而,若與不同省籍背景者結婚,夫妻間的互動以及彼此共享的社會空間,對各自的身分認同是否有所影響是值得討論的,且在一個政治分歧嚴重的社會裡,政治因素即可能被視為擇偶的條件之一。
夫妻物以類聚?
美國政治社會化的研究學者,Stoker和Jennings,他們兩人歸納出可能影響配偶間在政治態度上相似的三個因素:選擇偏誤 (selection bias)、配偶間的互動以及配偶共享的社會空間。
夫妻百百種,大家都是物以類聚?(圖片來源:pexels)
選擇偏誤,也就是我早就想好我要的是什麼,而非隨機選擇的結果,例如造成配偶間的政治態度相近,是因為導因於彼此原本的在政治態度就相當接近上的相似性,導致雙方得以順利交往並進入婚姻,好像很多在社會運動認識結婚的都是屬於這種。也就是說,政治態度的一致性,在婚前就即已經存在,而且還是並且是影響雙方決定交往與結婚的因素。
所以步入婚姻生活後,他們可能會維持或強化既有的政治態度。這樣的狀況顯示:早期的社會化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政治傾向具有持續性的作用,並影響了成人期間的配偶選擇及標準。而配偶間的緊密互動,會導致在態度與價值上的交流與相互影響,因此形成了相近的政治態度。
夫妻間互動與溝通的內容,不會僅限於日常生活事務上,通常也會觸及所處環境的相關公共事務上。比如說可以想見的,同一家庭成員大多時候觀看共同一家的電視新聞台,進而針對同一台對於新聞內容來進行有所討論,餐桌上所談及的話題,也可能會有含對於政治人物與公共事務的想法,甚至也有不少家庭成員結伴一起到投票所投票。
因此,對大多數的成年人而言,家庭就是他們進行政治、討論政治議題的一個主要場域,也是一個共同主要的政治資訊來源。如同多數夫妻因為彼此間的相互影響,而有著共同的信仰或相同的生活習性,夫妻間也因頻繁的互動而影響了彼此的政治態度與行為,進而導致了在政治傾向的一致性。
夫妻間也因頻繁的互動而影響了彼此的政治態度與行為,進而導致了在政治傾向的一致性。(圖片來源:pexels)
此外,如果夫妻有相同的社會空間,往往會因為有導致共同的外部因素,並同時對於夫妻雙方都產生影響,進而形塑了他們一致的政治傾向。
就大多數家庭而言,夫妻共同居住於一個社區之中、有著共有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共同的親屬、一同往來的朋友。不論是居住區域、經濟和社會地位或是親友,都均是提供大家人們政治資訊的來源,這些因素通常會影響我們對於政治事務的判斷。因為這些共享的外部因素,夫妻受到相同的影響而產生相似的政治態度與行為。
婚姻中,誰的影響力比較大?
講了那麼多,那在婚姻當中,誰在家庭政治態度上會比較有主導權呢?
傳統上政治被視為是男性的領域,男性對於政治通常有著較高的興趣、知識與涉入。因此,在子女政治態度的形成過程中,父親通常有著相對較大的影響。這樣的現象是否同樣存在於夫妻之間的相互影響上?
若男性在家庭中有著對於政治資訊與傾向的優越性,那我們預期看到的是,丈夫對於妻子的影響,大於妻子對於丈夫的影響。若要討論性別在政治知識上的差異,已婚的女性也有兩種可能:傳統上,女性負擔較多的家庭勞務,所以相較比較少有餘裕的時間去吸收政治知識,變得對政治比較冷漠;但也有可能,因為結婚,所以會有人可以跟她討論政治和公共事務,而增加對政治的接觸。
另外,在傳統觀念上,女性被視為「嫁入」夫家,較為常見的狀況是妻子必須「融入」夫家的生活。因此,夫妻間共同的社會空間並非是彼此間「公平」地共同創造出來的,而是女性被帶入男性原本所屬的社會空間中而分享之。若這個假設是對真的此為真,那我們應該觀察到的現象是,在婚姻中,男性對於女性的影響力應該是較大的吧?
但現事實生活上是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世界是多元的總會有意外,因此這也不能把這樣的框架一致地把這概念套用,用在所有家庭人身上,隨著近年來因為女性經濟及社會地位的提升、婦女運動的發展以及社會結構的現代化轉變,其實也所導致了性別權力間的改變。
另一方面,由於教育程度、經濟和社會地位、以及政治資源之間的關聯性,較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權力地位有所提升,在婚姻中不全然處於一個被影響的地位。
隨著近年來因為女性經濟及社會地位的提升、婦女運動的發展以及社會結構的現代化轉變,其實也所導致了性別權力間的改變。(圖片來源:pexels)
教育程度較高者較能夠理解與實踐民主價值與規範,通常也更懂的如何尊重不同立場的人及想法,因此較高教育程度的男性較可能理解與接受其配偶的政治立場,而對本身的政治態度有所影響。
因此,我們預期在不同教育程度的配偶中,夫妻間的相對影響力是有所不同的:相對於教育程度較低的男性,高教育程度男性對女性的影響力是較小的;反之,較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有相對較多的影響力,或是較不容易被配偶所影響。
難怪會有人說:「知識就是權力,知識就是力量阿!」
可是在家庭中,是父親還是母親對小孩的影響比較大?相對而言,小孩受父親影響應該是比較大的。
在社會中,一般而言媽媽會跟小孩比較親、互動比較多,所以照理來說會對小孩的影響比較大;但政治議題討論及工作在過往的性別分工中,被認為是以男性為主導的角色,因此許多家庭政治的發言權,是在爸爸身上,所以爸爸在政治方面的影響比較大。但國外的文獻中有另一種說法是,女兒會受媽媽的影響多、兒子受爸爸的影響比較多,這就是另外一種說法及可能性了。不過在台灣整個社會就是政治受男性影響比女性多,傳統上父親在家裡的發言權也比較大,但如果母親的教育程度高,可能影響會上升,這是沒有絕對的。
我們喜歡一個什麼樣的人,可能可以看出我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一個人會跟什麼人認識、交往、結婚,彼此間可能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說階級或環境,相似的人比較容易交往,也比較容易結婚。
或者說,我的政治態度就比較強烈,就是不可能跟對立立場的人交往,或者傳統上閩客之間、本省外省之間的衝突也比較不會通婚。研究顯示同樣省籍的人的確比較容易結婚,這些都是在婚前就比較相近的。
結婚後,隨著相處的時間更長,有了共同的居住環境、共享的家庭,會受到更多共同的影響,所以也有可能會造成態度趨於一致,原生的家庭的影響一定在,但夫妻之間的互動是重要的,討論政治的頻率越高越有可能一致性越高:因為政治態度相近,所以越願意去做討論;若不一樣,可能會聊得比較少,但也有可能討論的議題上爭論吵得很多的,但是也因為溝通及談論談的夠多,到最後吵架的頻率可能會下降。
夫妻會因為選舉失和嗎?這邊難以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每對夫妻的相處模式、個性、背景都不太一樣,一定會因人而異。政治態度在關係中究竟要放多重的比例是取決於自己的,但相互尊重、理性溝通是必然的,有了這些基礎後,立場是否相同可能就不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了。
歡迎你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看法,並把這個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這由夫妻是否會因舉選而失和吧!如果有能力的話,也希望能贊助我們,讓我們繼續活下去吧!我們下次見!
參考文獻
陳光輝,2011。婚姻對身分認同之影響的初探。選舉研究,第18卷第2期,頁121-156
陳光輝,2018。配偶間政治態度一致性的分析。台灣政治學刊,第22卷第1期,頁14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