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是我自己帶兒子的時間,通常我倆就是睡到自然醒,還好我兒子從嬰兒時期就是晚睡晚起型寶寶,週日平均起床時間大約是10點,起床後簡單吃個早餐,兒子喝完牛奶,我們就會出門去家附近的公園讓兒子曬曬太陽,放一下電力。
幼兒時期每個階段會喜歡做不一樣的事情,1歲多開始會走路時期,就是過個馬路到對街公園玩溜滑梯,這時候的小孩還不善於跟其他小朋友互動,就是自己玩自己的,主要是探索。2歲多之後就可以到遠一點的公園,大約是過兩條街的公園,有水泥溜滑梯,高度高一些速度當然也就快一點,滿足小小孩追求刺激的感受。3歲之後兒子比較不害羞跟陌生小朋友互動,這天兒子在溜滑梯上遇到一個小姐姐,目測應該大他個1-2歲,小姐姐身上背著一個玩具相機,不曉得兒子跟他說了什麼,擺了招牌比YA動作讓她拍照,然後我聽到兒子跟小姐姐說「分享」,我猜應該是兒子想要玩玩看這台玩具相機。
在家裡阿嬤總是會提醒兒子玩具要「分享」,當兒子的兩個堂姊(她們分別跟他差1歲多及3個月)假日回來玩,三個爭搶玩具時,我就會聽到婆婆告誡大家要「分享」。平日我要上班,所以白天都是婆婆幫我們帶兒子,基本上對於阿公阿嬤的教育方式我跟我先生是不太干涉,我們心知肚明小孩拜託公婆照顧,就不要囉哩叭唆,儘管有時候心裡會有一些OS,儘管兒子在家裡就是個被寵壞的小霸王,但我還是秉持多說多錯的相處模式,不說不做讓時間一起考驗大家......
對於「分享」的定義每個人都不一樣,公婆長久在大家庭中生活,不論是每日三餐或者買個水果什麼的,都得考慮左右鄰居、親戚朋友夠不夠分,這次我分享一些東西給你,下次你也會分享一些東西給我,這就是他們的分享之道。
就我的觀察,兒子現在才剛剛從嬰兒慢慢變成嬰幼兒,在他的世界裡「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必須跟我分享」,因此假日只要他的兩個堂姊回來,就會不斷上演爭奪跟哭鬧。對於這些小孩重複的互動戲碼,我不加入調停,我覺得這是他們小小世界裡的一種社會化過程,你們得自己去體會跟成長。未來去到幼兒園,還得跟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小朋友相處,再大一點到青春期,還得學習跟不斷長大的自己調停;離開學生時期進入社會,仍得經歷種種的體驗跟妥協,不論是人與人之間的、跟環境之間的,以及跟內在的自己,未來要學習的「分享」是很多面向的,每個人也在各自的嘗試跟經驗中去定義屬於自己的「分享」。
我認為不用急著去劃清「分享」的原則,分享應該是自然而然的,很多時候不見得需要分享。過去要分享一篇文章、一個看法得到處投稿,找發表的平台,現在想要分享一瞬間的心情、一張照片,只要滑開手機,編寫傳送就能快速呈現在社群平台上。打開電腦,打開手機都可以接收到成千上萬的分享文,不論是炫富、曬恩愛、討拍...任何"分享"玲瑯滿目,已經讓人分不清是"分享"還是"宣洩"。甚至有些人沉溺在"分享泡泡"的似是而非中,當「分享」已經不再是"互助"原則,更多是倒出自己不要的垃圾情緒,或者是為了分享而分享的虛幻訊息。
我認為「分享」是先愛自己,了解自己,通常是得到之後,才能釋出更多的愛,產出更多對這個世界有意義的元素,這樣的分享才值得被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