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人上班都在做什麼?》來場《工作大透視》的探索之旅吧!|職涯教育繪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選讀推薦

希望透過這類型的繪本,能提早讓孩子們了解到那些已知的、未知的工作中,其實背後是一整個團隊的人員在共同努力、其實世界比我們眼睛所見的更忙碌,也更有趣。

前言

讓孩子從每個職場環境去觀察職人,從而透過觀察建構出對職業的樣貌,並延伸思考至「工作的意義」、「夢想的價值」、「人生規劃」等。

撰寫文章的這天,剛好聽到一集職涯探索類型的Podcast,是第八十六集的《TK Talk 創投觀點》,來賓是《科技導讀》的周欽華。這兩位、兩個節目剛好也是我聽Podcast一年多以來的前兩名!這時候又要讚嘆一下緣份了,兜兜轉轉,好像都是宇宙安排好的,我的所思、所想、觸手所及,生活漸漸的汰換成了喜歡的樣子。


raw-image

選讀一、《大人上班都在做什麼?》

raw-image
  • 作者:Virginie Morgand
  • 繪者:Virginie Morgand
  • 譯者:李欣怡
  • 出版社:臺灣麥克
  • 出版日期:2016/11/01
  • 內容介紹
目錄首先展示了所有會介紹到的職業,有醫院、學校、商店街、在大自然、在大學、在音樂廳等等。

目錄首先展示了所有會介紹到的職業,有醫院、學校、商店街、在大自然、在大學、在音樂廳等等。

大人上班時都在做什麼事情呢?每天早上,我們身邊都有許多大人出門上班,直到傍晚,我們才會再見到他們......

大人上班時都在做什麼事情呢?每天早上,我們身邊都有許多大人出門上班,直到傍晚,我們才會再見到他們......

學校裡有許多課程,而在球場的人有的在投籃、有的在玩彈珠、還有的在看書。

學校裡有許多課程,而在球場的人有的在投籃、有的在玩彈珠、還有的在看書。

冒險任務的相關工作是平時生活中最少接觸到的事務

冒險任務的相關工作是平時生活中最少接觸到的事務

為冒險工作出勤的大人有哪些職業呢?有消防員、特務、直升機機師、演員替身、太空人、海軍、陸軍等等。

為冒險工作出勤的大人有哪些職業呢?有消防員、特務、直升機機師、演員替身、太空人、海軍、陸軍等等。


選讀二、《工作大透視》

raw-image
  • 作者:Silvie Sanza
  • 繪者:Milan Stary
  • 譯者:區國強
  • 出版社:小天下
  • 出版日期:2021/02/09
  • 內容介紹:工作場域有機場、飯店、醫院、百貨公司、救援隊、建築工地、火車站、歌劇院、片場、雜誌社、博物館、藝術相關、太空站......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後記

這世界上有著光鮮亮麗的工作,也有默默付出的工作,每個人各司其職維持著社會的和諧。小時候總以為那些在螢光幕上的歌手、主持人、主播、演員、導演,就是所有長大後的模樣,從國小、國中、高中不斷的升學,直到進入大學後才漸漸了解到,原來社會除了「當學生」之外,還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終其一生也有好多比「顧好成績」更重要的事情,像是陪伴家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待人處事、善良、施比受更有福、、、等等,這些都是呆坐在教室裡頭學習不到的。

很多人都會說「大學是職業訓練所」,所以應該選擇一個「好找工作」的科系就讀,這樣比較「有意義」,以上這三個單詞都會引起我的反感,反感的除了與自身價值觀相悖以外,更多的是因為這項準則似乎成為多數人的依歸、成為社會最大的聲量、成為否定他人追逐夢想的毒藥

首先,唸書僅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我們必須做中學、學中做,而後學以致用,才是發揮讀書最大的價值,再者:「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大部份人都不是境遇創造的結果,而是自己選擇成的結果,因為每個抉擇都會將我們帶去想去的遠方,如果覺察到生活的苦悶,或許該先反省一下自己:「到底是怎麼活成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如果能及早開始探索自己的職涯發展,人生是不是多了更多可能性與熱情?


raw-image

我們會先朝向既定印象的職涯去發展,但最終,我們都會成為我們自己,那個最獨特、也最自在的存在。


延伸閱讀

  • 作:池上彰 / 譯:賴惠鈴。《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認識世界與自己,啟動未來無限可能》。2020。采實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7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予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07
頂上的天空和望不盡的大海,都不是藍色的,如果夏天有顏色,它應該和昨天晚上看見的銀河一樣,努力耀眼,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也在我們看見之後,與這個星球上的某一個建築物,歷史相會。 我們生活在相同空間,卻不同時間;生活在相同時間,卻不同空間。 圖一、(圖片來源:博客來) 多麼希望身旁的人都與我們心領神會,
Thumbnail
2021/09/07
頂上的天空和望不盡的大海,都不是藍色的,如果夏天有顏色,它應該和昨天晚上看見的銀河一樣,努力耀眼,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也在我們看見之後,與這個星球上的某一個建築物,歷史相會。 我們生活在相同空間,卻不同時間;生活在相同時間,卻不同空間。 圖一、(圖片來源:博客來) 多麼希望身旁的人都與我們心領神會,
Thumbnail
2021/08/27
只有國小畢業的阿嬤,大字不認識幾個,逢年過節卻恪守傳統、無一疏漏,惟近年來因年事已高,許多節慶所需的供品轉而用金錢代勞——直接去市場買。 但是對林老闆來說,製作豆腐不僅僅是逢年過節需要輪番上陣展演的技藝,而是「文化傳承」傳承家的味道、討生活的手藝,以及傳承來自父輩的待人處事哲理。
Thumbnail
2021/08/27
只有國小畢業的阿嬤,大字不認識幾個,逢年過節卻恪守傳統、無一疏漏,惟近年來因年事已高,許多節慶所需的供品轉而用金錢代勞——直接去市場買。 但是對林老闆來說,製作豆腐不僅僅是逢年過節需要輪番上陣展演的技藝,而是「文化傳承」傳承家的味道、討生活的手藝,以及傳承來自父輩的待人處事哲理。
Thumbnail
2021/08/22
媒體識讀已經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公民素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是當今教育重要的課題,如何以圖文的方式帶孩子讀懂社會新聞?如何在孩子社會化以前,先教導他「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卻往往有些事讓人與人之間形成不平等的階級關係?讓孩子理解真正的公平是建立在「合理的不平等」之上,學習友愛、學習善解人意、學習當一個稱
Thumbnail
2021/08/22
媒體識讀已經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公民素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是當今教育重要的課題,如何以圖文的方式帶孩子讀懂社會新聞?如何在孩子社會化以前,先教導他「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卻往往有些事讓人與人之間形成不平等的階級關係?讓孩子理解真正的公平是建立在「合理的不平等」之上,學習友愛、學習善解人意、學習當一個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內容 第1章工作是什麼? -第1話-內心深處對未來的不安 1-1工作是為了幫助別人 1-2將世界串連起來的是「工作」 1-3工作與金錢的關係 職場工作者的心聲(1)你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 第2章人要怎麼工作?要怎麼生活? -第2話-活著就要花錢? 2-1人的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內容 第1章工作是什麼? -第1話-內心深處對未來的不安 1-1工作是為了幫助別人 1-2將世界串連起來的是「工作」 1-3工作與金錢的關係 職場工作者的心聲(1)你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 第2章人要怎麼工作?要怎麼生活? -第2話-活著就要花錢? 2-1人的
Thumbnail
不管是誰都有自己的路,即使在目前的人生狀態中,可能要面對很多挑戰,但回想小時候的我們是很有自信的,我們夢想著很多事情,覺得一切都有可能,但長大後的我們,因為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困難而失去對自我的信任感,但我們需要記得我們生而有自信,生而相信自己 並且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不管是誰都有自己的路,即使在目前的人生狀態中,可能要面對很多挑戰,但回想小時候的我們是很有自信的,我們夢想著很多事情,覺得一切都有可能,但長大後的我們,因為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困難而失去對自我的信任感,但我們需要記得我們生而有自信,生而相信自己 並且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成為大人的我們也知道,「考好」絕對無法成為孩子讀書唯一的動力來源,尤其對許多學業表現普通的孩子而言。然而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他們的未來,大人光是為他們擔心也沒用,所以當我看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時,我非常驚艷,覺得一定要帶領更多孩子們思考這些和人生相關的重要大事。
Thumbnail
成為大人的我們也知道,「考好」絕對無法成為孩子讀書唯一的動力來源,尤其對許多學業表現普通的孩子而言。然而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他們的未來,大人光是為他們擔心也沒用,所以當我看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時,我非常驚艷,覺得一定要帶領更多孩子們思考這些和人生相關的重要大事。
Thumbnail
貼近生活的漫畫情節、深入淺出的資訊內容,不僅能陪伴孩子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答案,也賦予大人好好揮灑人生的動力。
Thumbnail
貼近生活的漫畫情節、深入淺出的資訊內容,不僅能陪伴孩子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答案,也賦予大人好好揮灑人生的動力。
Thumbnail
少年維生的煩腦? 工作! 人生命中,有大半輩子都在為了工作。 一方面是為了維持生計。 一方面是為了成就感。 不是多麽高尚的工作,才能有成就感。 把工作環境整理乾淨, 就會有莫名的成就感(?) 我們範圍縮小一點,我想聊的事。 工作是否佔據你一整天? 是否能幫助你成長? 有幾種可能。 像是加班/兩段班。
Thumbnail
少年維生的煩腦? 工作! 人生命中,有大半輩子都在為了工作。 一方面是為了維持生計。 一方面是為了成就感。 不是多麽高尚的工作,才能有成就感。 把工作環境整理乾淨, 就會有莫名的成就感(?) 我們範圍縮小一點,我想聊的事。 工作是否佔據你一整天? 是否能幫助你成長? 有幾種可能。 像是加班/兩段班。
Thumbnail
【多桑書評時間】 感謝愛瑞克,我是多摸摳桑,兩位寶貝兒子的爸 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在他的書中分享了三種工作:一是有償的工作、二是無償的工作、三是自我實現的工作。多數人都為了求生活而認命的工作,如何選擇一個自己喜歡、有不錯的收入、又有成就感的工作,似乎是一個不太容易的難題,在這本以插畫加上文字口白的日本
Thumbnail
【多桑書評時間】 感謝愛瑞克,我是多摸摳桑,兩位寶貝兒子的爸 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在他的書中分享了三種工作:一是有償的工作、二是無償的工作、三是自我實現的工作。多數人都為了求生活而認命的工作,如何選擇一個自己喜歡、有不錯的收入、又有成就感的工作,似乎是一個不太容易的難題,在這本以插畫加上文字口白的日本
Thumbnail
選讀推薦 希望透過這類型的繪本,能提早讓孩子們了解到那些已知的、未知的工作中,其實背後是一整個團隊的人員在共同努力、其實世界比我們眼睛所見的更忙碌,也更有趣。 前言 這世界上有著光鮮亮麗的工作,也有默默付出的工作,每個人各司其職維持著社會的和諧。小時候總以為那些在螢光幕上的歌手、主持人、主播、演員、
Thumbnail
選讀推薦 希望透過這類型的繪本,能提早讓孩子們了解到那些已知的、未知的工作中,其實背後是一整個團隊的人員在共同努力、其實世界比我們眼睛所見的更忙碌,也更有趣。 前言 這世界上有著光鮮亮麗的工作,也有默默付出的工作,每個人各司其職維持著社會的和諧。小時候總以為那些在螢光幕上的歌手、主持人、主播、演員、
Thumbnail
這是一本人生的使用說明書。 書名開宗明義的表達了本書想回答的兩個大哉問,而本書的目標客群是國高中的在學生,其出版的初衷便是為了解答就讀於國高中在學生、對於生活與人生的一些疑問。
Thumbnail
這是一本人生的使用說明書。 書名開宗明義的表達了本書想回答的兩個大哉問,而本書的目標客群是國高中的在學生,其出版的初衷便是為了解答就讀於國高中在學生、對於生活與人生的一些疑問。
Thumbnail
入學季必推!一個看似疏離的主題,如何與孩子的心起共鳴,且讓孩子安心呢?如果家中有幼兒準備上幼兒園,無論是父母親或是孩子,勢必得面臨一場正視成長、獨立與分離的課題,其中有不安、有未知。似懂非懂的孩子要紓解壓力,「了解」,或為首要之務!這本書我想非常適合這種情境的你。 孩子認識你嗎? 自孩子出
Thumbnail
入學季必推!一個看似疏離的主題,如何與孩子的心起共鳴,且讓孩子安心呢?如果家中有幼兒準備上幼兒園,無論是父母親或是孩子,勢必得面臨一場正視成長、獨立與分離的課題,其中有不安、有未知。似懂非懂的孩子要紓解壓力,「了解」,或為首要之務!這本書我想非常適合這種情境的你。 孩子認識你嗎? 自孩子出
Thumbnail
自從開始自營工作者的身分,一路走來果然像坐雲霄飛車般刺激。
Thumbnail
自從開始自營工作者的身分,一路走來果然像坐雲霄飛車般刺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