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魚料理奮鬥史-融入夫家的潛移默化(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香煎白帶魚。攝影 by Cheri Lin。
既然是喜魚餐桌的家庭,冰箱冷凍庫裡少不了等待被烹煮的魚食材。體貼如我婆婆,在摸索出媳婦料理手藝後,只會留下適合電鍋蒸熟的橫斷魚塊及魚片,像是鮭魚、土魠魚和虱目魚;其他適合烹煮成鮮魚湯的石斑、紅目鰱和紅甘等,則留待公婆來北部留宿多日時,由婆婆親自下廚大展身手,為我們夫妻倆補充膠原蛋白。
於是,留在冰箱冷凍庫的鮭魚、土魠魚和虱目魚,成了我修煉魚料理技術的功課。

一開始當然是使用新手煮婦的好朋友-大同電鍋。

將新鮮冷凍的整尾魚或魚塊、魚片,或淋上婆婆自製鳳梨豆瓣醬,或塗抹厚薄合宜的味增醬,接著放入電鍋加水蒸煮。來自台灣的人工智慧自然而然精算出最佳起鍋時間,經由水蒸氣在鍋內循環,魚肉熟度呈現最佳狀態,且有了鳳梨豆瓣或味增的加持,更能襯托出魚肉天然的鮮美,是不容易出錯的料理方式。
鳳梨豆瓣蒸魚。攝影 by Cheri Lin。
基礎功練成了(喂~是電鍋的功勞吧~),就要來考驗真功夫了。
煎魚
提到「煎魚」,應該是不少煮婦煮夫的夢魘,如何擁有恰到好處的熟度和美麗外觀,是需要歷次琢磨才能達到的境界。

更不用說下廚資歷屈指可數的我,煎魚這關始終無法完美達陣,品質時好時壞。經常是外層剛好呈金黃色,內層仍只有七分、八分熟,正好拿來做握壽司(喂~)。往往需要召喚先生救援,或使用微波爐做最後補強,才不致浪費了公婆千里迢迢從港都直送來北部的好意。
四分五裂的香煎虱目魚和土魠魚。攝影 by Cheri Lin。
只好抓緊婆婆來訪時,充當實習廚師勤加學習:
  • 「市場魚販跟我說,冷凍庫拿出來不用退冰,直接放在平底鍋油煎。」婆婆一邊動作一邊解說給我聽。
  • 「啊妳要小火慢煎它,並且蓋上鍋蓋,利用熱氣循環,這樣裡面才會熟透。看,這樣筷子輕鬆插進去,就表示可以了。」像是變魔術般,厚實土魠魚塊的表面慢慢轉為淡金黃色,橫剖面魚肉也呈現亮白色。
  • 「如果妳喜歡外層脆一點帶焦香氣,這時候稍微用中火翻煎兩面,就很漂亮了~」只見婆婆俐落翻動土魠魚塊,熄火,盛裝入盤。噹啷~美麗完整的香煎土魠魚~好不誘人哪~
經過婆婆指導,稍微有模有樣~的香煎土魠魚和鮭魚。攝影 by Cheri Lin。
哎,何時才能練成這般功夫呢?大概要等我真的媳婦熬成婆,才能成功達陣吧!

我的魚料理奮鬥史仍是漫漫長路。
鶯歌,往昔的陶瓷工業小鎮已逐漸轉型蛻變,成為今日兼容工業與文化的陶瓷觀光重鎮,也是臺灣文創產業地方創生的場域之一。這個專題每月將提供三篇文章,涵蓋「創作陶人」對陶藝創作者和作品的側寫、「鶯歌故事」集結當地近期活動與創生故事、「陶趣人生」分享如何用陶豐富生活,及「茶陶長知識」提供茶壺與飲茶的實用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會吃魚的我,和愛吃魚的先生共組家庭,坐上了日日有魚可吃的夫家餐桌,漸漸學會了怎麼吃魚,也開始學習如何料理魚。
那對「媽媽味道」的思念積累成舌尖食譜,並轉譯儲存在大腦圖像庫,每當需要下廚餵飽自己和另一半時,便自動搜索出合適的料理範本,憑著記憶依樣畫葫蘆做成我的獨門料理。
母親的料理手藝在家族內是有口皆碑,特別是海苔卷壽司和特製月餅。擅長廚藝的母親,總能在忙碌的工作與家事之餘,打理好一桌營養均衡的晚餐。
製壺超逾四十多年的陳俞宏老師,購買客人最常給的評語是「細緻」二字。承襲父親陳金城大師的灌漿工法,老師透過手拉茗壺展現陶壺藝術之美。
藝遊三鶯陶藝衛星展,3月份上場的是鶯歌陶瓷博物館旁的「福器製造所」。走進這個展間,就純粹地留給自己一個獨處時間。自在地看陶很好,和創作者閒聊挺棒,從吧台上隨心情挑杯茶喝也行,或是靠窗席坐打茶禪無妨。來「福器製造所」,歡喜看陶,歡喜過日子。
「牛」年到,不妨來新北市鶯歌和家人好友一起「牛」一下,找找生活環境的專屬彩繪小牛吧!
不會吃魚的我,和愛吃魚的先生共組家庭,坐上了日日有魚可吃的夫家餐桌,漸漸學會了怎麼吃魚,也開始學習如何料理魚。
那對「媽媽味道」的思念積累成舌尖食譜,並轉譯儲存在大腦圖像庫,每當需要下廚餵飽自己和另一半時,便自動搜索出合適的料理範本,憑著記憶依樣畫葫蘆做成我的獨門料理。
母親的料理手藝在家族內是有口皆碑,特別是海苔卷壽司和特製月餅。擅長廚藝的母親,總能在忙碌的工作與家事之餘,打理好一桌營養均衡的晚餐。
製壺超逾四十多年的陳俞宏老師,購買客人最常給的評語是「細緻」二字。承襲父親陳金城大師的灌漿工法,老師透過手拉茗壺展現陶壺藝術之美。
藝遊三鶯陶藝衛星展,3月份上場的是鶯歌陶瓷博物館旁的「福器製造所」。走進這個展間,就純粹地留給自己一個獨處時間。自在地看陶很好,和創作者閒聊挺棒,從吧台上隨心情挑杯茶喝也行,或是靠窗席坐打茶禪無妨。來「福器製造所」,歡喜看陶,歡喜過日子。
「牛」年到,不妨來新北市鶯歌和家人好友一起「牛」一下,找找生活環境的專屬彩繪小牛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青陽勃然興亮真情,毫無保留的煥揚溫熱,讓人心不再冰霜凍。我輕快地下樓做菜,冷澀的麵條,得樂就放軟身段,與其它輔料,互為相融合,終回歸在圓鍋裡,歡活地渡過一生。 出門到自家店裡,瞥見爸爸端出扁魚,炸得酥酥香香的,想到皇帝魚在深海裡,仍舊自在暢遊,被看扁又何妨,還是能如魚得水,來去樂遊遊。早早回途後,
Thumbnail
在超市幾乎很少買魚的小圓姐姐,其實不是不愛吃魚,只是不會煎魚,想到上次朋友送了一盒白帶魚捲,自己煎完後,慘不能睹的各種解體…,就覺得我的人生,大概只適合蛋糕跟甜點吧…那種會噴油吱吱響的,真的還是去外面吃比較實在XD 分享食譜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囉 https://www.youtu
Thumbnail
對於家中有嬰兒的雙薪家庭來說,想要享用健康又營養豐富的家常料理往往變得困難。鱸好家的產品提供瞭解決這個問題的便利方式,提供了加熱即食的舒肥鱸魚和專業的去刺服務。透過專業的精煉製程製作的鱸魚精更可以幫助人們補充能量,讓人在生活中輕鬆品嚐到健康又美味的料理。
Thumbnail
某孩在魚攤前躊躇再三,眼神專注,渾身散出渴望。 他眼前一盤大魚,圓頭長身,一公一母、尾鰭若剪,肚黃背黑,裝了冰塊的托盤裝不下倆,太長,沒有一公尺少說也七、八十公分。顧攤的妹子操一口濃厚越南口音國語,身形苗條若眼前的魚,口條甚好,舉起那兩枚大魚,正鼓著魅惑給某孩,直誇魚好、新鮮不貴。 這妹子是老江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一位婆婆教導安娜煮魚,卻最後放棄食物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家庭與愛的溫馨故事,同時也有一些帶有幽默元素的描寫。敘述者用輕鬆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這個場景,讓人感到溫馨和有趣。
我覺得,舌尖上感動除了對於食材本身的讚嘆和感謝外,更多的是來自對模糊記憶的探索,和那股道不清說不明對於溫暖感受的追求。 我家右轉直走後拐彎在直走在拐彎直走過馬路後,有一間我很歡的煎魚店。 其實,應該是家常便當店。小小的,不明顯的,灰灰樸樸的。感覺經營大半輩子了。 阿姨掌廚,食材簡單固定,有點像
Thumbnail
周末假日總喜歡上市場買幾樣自己喜歡的菜回來自己烹調... 第一道是清蒸魚...但我忘了這條魚的名稱了... 第二道是九層塔煎蛋...超級香又好吃... 第三道煎香腸...之前煎好後我都會切片...不過我覺得...不切會比較好吃 第四道是麻油雞坲...這東西我第一次煮...應該不錯吃吧! 地
Thumbnail
我家的年夜菜,每年都是由高齡近90歲的爺爺掌廚,這幾年爺爺體力下降,我便幫忙打下手,而沙鍋魚頭,總是那道放在桌子正中心的大菜。
Thumbnail
家裡擁有了大同電鍋後,我開始發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料理? 就在某一天,從家裡翻出不知道放了多久的咖哩塊。於是,我決定來大展身手一下。 先說一下,我本人是個廚藝不怎麼樣的小女子,以防自己不小心毀了電器與食材,因此即使像咖哩飯這種比較簡單的料理,我還是願意上網先找做法來參考一下,比較保險。 我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青陽勃然興亮真情,毫無保留的煥揚溫熱,讓人心不再冰霜凍。我輕快地下樓做菜,冷澀的麵條,得樂就放軟身段,與其它輔料,互為相融合,終回歸在圓鍋裡,歡活地渡過一生。 出門到自家店裡,瞥見爸爸端出扁魚,炸得酥酥香香的,想到皇帝魚在深海裡,仍舊自在暢遊,被看扁又何妨,還是能如魚得水,來去樂遊遊。早早回途後,
Thumbnail
在超市幾乎很少買魚的小圓姐姐,其實不是不愛吃魚,只是不會煎魚,想到上次朋友送了一盒白帶魚捲,自己煎完後,慘不能睹的各種解體…,就覺得我的人生,大概只適合蛋糕跟甜點吧…那種會噴油吱吱響的,真的還是去外面吃比較實在XD 分享食譜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囉 https://www.youtu
Thumbnail
對於家中有嬰兒的雙薪家庭來說,想要享用健康又營養豐富的家常料理往往變得困難。鱸好家的產品提供瞭解決這個問題的便利方式,提供了加熱即食的舒肥鱸魚和專業的去刺服務。透過專業的精煉製程製作的鱸魚精更可以幫助人們補充能量,讓人在生活中輕鬆品嚐到健康又美味的料理。
Thumbnail
某孩在魚攤前躊躇再三,眼神專注,渾身散出渴望。 他眼前一盤大魚,圓頭長身,一公一母、尾鰭若剪,肚黃背黑,裝了冰塊的托盤裝不下倆,太長,沒有一公尺少說也七、八十公分。顧攤的妹子操一口濃厚越南口音國語,身形苗條若眼前的魚,口條甚好,舉起那兩枚大魚,正鼓著魅惑給某孩,直誇魚好、新鮮不貴。 這妹子是老江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一位婆婆教導安娜煮魚,卻最後放棄食物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家庭與愛的溫馨故事,同時也有一些帶有幽默元素的描寫。敘述者用輕鬆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這個場景,讓人感到溫馨和有趣。
我覺得,舌尖上感動除了對於食材本身的讚嘆和感謝外,更多的是來自對模糊記憶的探索,和那股道不清說不明對於溫暖感受的追求。 我家右轉直走後拐彎在直走在拐彎直走過馬路後,有一間我很歡的煎魚店。 其實,應該是家常便當店。小小的,不明顯的,灰灰樸樸的。感覺經營大半輩子了。 阿姨掌廚,食材簡單固定,有點像
Thumbnail
周末假日總喜歡上市場買幾樣自己喜歡的菜回來自己烹調... 第一道是清蒸魚...但我忘了這條魚的名稱了... 第二道是九層塔煎蛋...超級香又好吃... 第三道煎香腸...之前煎好後我都會切片...不過我覺得...不切會比較好吃 第四道是麻油雞坲...這東西我第一次煮...應該不錯吃吧! 地
Thumbnail
我家的年夜菜,每年都是由高齡近90歲的爺爺掌廚,這幾年爺爺體力下降,我便幫忙打下手,而沙鍋魚頭,總是那道放在桌子正中心的大菜。
Thumbnail
家裡擁有了大同電鍋後,我開始發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料理? 就在某一天,從家裡翻出不知道放了多久的咖哩塊。於是,我決定來大展身手一下。 先說一下,我本人是個廚藝不怎麼樣的小女子,以防自己不小心毀了電器與食材,因此即使像咖哩飯這種比較簡單的料理,我還是願意上網先找做法來參考一下,比較保險。 我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