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模範生為什麼不能連做兩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喜歡說話,但不喜歡說教,在這裡純粹只是要分享一些數字,讓台灣人用數字知道自己的處境。看數字之前先談改變。

撐下去是靠韌,不是靠強

15個月前當矽谷一夜淨空的時候,大家都有一種活不到明天的感覺。

1年過去了,家裡衛生紙從來沒有缺過,一家人也從沒有餓過肚子,吃泡麵只是因為想吃,而不是沒有東西可吃。1年過去了,我沒有變笨也沒有變胖,卻學會了一身生存的小技巧。1年過去了,矽谷從來沒有停止運轉過。1年過去了,我為自己的韌性感到驚訝。

那些所有我們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們都做到了。我們靠的就是「韌」,去配合環境改變自己。

一年前我寫過這篇,一年後發現其實我也並沒有焦慮到。

走過4萬5的加州

下面是我要分享的數字:台灣5/17確診人數是335 ,只是沒人報導的是,同一天加州確診人數是1391 。這個1391對加州人來說,已經有如獲重生的感覺。

今年1月12號最黑暗的那天,加州一天確診人數是4萬 5──那是來自地獄的數字。經歷了4萬5 ,1千3簡直就是一場慶生會。加州人口不到台灣的兩倍,所以那個落差你自己去體會。

美國會搞成這樣,一起一落沒完沒了,原因之一是個人主義勝過一切。密西根州政府要封城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人民帶槍去議會抗議,還計劃要綁架政府首長。那個新聞畫面可能你也看過。這不叫自由,這叫自私、自大。

年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到距離舊金山三小時的小城鎭住了幾天。那裡帶口罩率不到四成,而那裡仍然是加州。離開了矽谷文明綠洲,外面竟是一片荒漠。美國人莫名地自我,台灣人自律,這是最大的不同。

再談為什麼要即早封城。

去年紐約到3月22號才封城,當天的確診人數是 5711 ,兩個禮拜以後紐約每天死亡人數超過1千。這就是晚封城的代價,而紐約人口比台灣還少。這是他們以3萬3千條人命留給我們的前車之鑒。

所以當政府提出封城的時候,不要認為是小題大做,也不要叫囂著說你怎麼做生意。美國就是這樣沒完沒了,搞了1年大家都不能開張。長痛不如短痛,大家乾乾淨淨在家待兩個禮拜,很快就會雨過天青。

最後分享一個網路上看到非常簡單,但會令你驚訝而思考的數學問題。

有一個荷花池,裡面長出一片荷葉。荷葉每天一分為二。所以第1天池塘裡有一片荷葉,第2天兩片,第3天四片⋯⋯如此類推。假設60天後荷花池會整個填滿,請問填滿一半需要幾天?

raw-image

答案是59天。

而在第53天的時後,荷葉覆蓋率還不到 1%──那時候你很容易就以為大張旗鼓解決問題是小題大做,但是你不知道你殆耗了53天只出現了1%的問題,剩下的99%會在七天之內全部浮現。如果這個簡單的數學問題會令你驚訝,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只能做線性思考。但驚訝規驚訝,驚訝完了不要忘了停下來思考、配合。

不要被大腦欺騙了,不要重蹈美國的覆轍。相信專家,配合政府──就這麼簡單。這會是台灣從來沒有顯現出最特殊的價值。

模範生為什麼不能連做兩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sa_Chiu-avatar-img
2021/05/28
謝謝鱸魚的好文,希望台灣能渡過難關~ 祝福你一切平安~
Dana Chang-avatar-img
2021/05/23
感謝鱸魚的打氣加油! 一直很擔心你們在異地的生活,希望一切都能越來越好,祝福你們。 不過覺得打完疫苗之後,出門還是要自律,不戴口罩一樣有感染的風險,無論是自己或他人。 強國人的自由思維,跟我們韌國人的自律邏輯,誰能堅持生存到最後,時間會證明的。
鱸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5/23
感謝你們這些來自異地的關懷。矽谷帶口罩率至少九成,這裡亞洲移民多,大家都懂得如何保持韌性。這是一直是求生存的傳統。祝大家都平安。
劉如珍-avatar-img
2021/05/21
謝謝遠在美國的你給我們信心,我們都是優質、有民主素養的公民,我們會戰勝這次的危機!
Alan Alan-avatar-img
2021/05/21
該封就封,長痛不如短痛。 但是,台灣沒有像美國那樣民族主義情緒;台灣人很自律,這都是和國外不一樣的地方。 但是,很可惜…這次的破口是政府的管理出現漏洞。一般人都無法以自律而逃過此次災難。 也因為如此,我們必須再次加強自律;那政府的的責任及漏洞,該如何上緊發條?! 只能說,期盼早日雨過天晴,久違後的陽光才能再次展現台灣人民的活力!
馮千容-avatar-img
2021/05/21
同意鱸魚說的,開始出現180例時,大多數的人和公司都願意配合政府,戴口罩少出門勤洗手,全國警戒、封鎖是必要的痛。但還是有少數人的自以為,自以為不會輪到我,到處玩到處跑,成為了破口害週遭人害台灣,更討厭的是趁機批評政府要負責要下台的刁民。當公司出現大issue時應該都齊心解決與改善,而不是在那算帳要人背鍋。
avatar-img
鱸魚的沙龍
7.0K會員
203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鱸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1/25
我從沒見過這麼有毅力的輪胎
Thumbnail
2025/01/25
我從沒見過這麼有毅力的輪胎
Thumbnail
2025/01/22
給人留點餘地,往往也會留給自己百倍大的天空。
Thumbnail
2025/01/22
給人留點餘地,往往也會留給自己百倍大的天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原文寫於2021的5/16 2020,人剛好在“超”重災區的紐約待著,那時一天可以幾千例,全國則是最高一天25萬例,至今都還是在一天7 萬例上下跑動的美國,未來案例成長曲線都會是指數型增長直到最高點之後才緩緩下降。他們撐過來了,我們也沒問題。‘
Thumbnail
#原文寫於2021的5/16 2020,人剛好在“超”重災區的紐約待著,那時一天可以幾千例,全國則是最高一天25萬例,至今都還是在一天7 萬例上下跑動的美國,未來案例成長曲線都會是指數型增長直到最高點之後才緩緩下降。他們撐過來了,我們也沒問題。‘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轉眼之間,每日確診人數破百的日子,也超過十四天好幾天了。
Thumbnail
轉眼之間,每日確診人數破百的日子,也超過十四天好幾天了。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事由 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照例公布今日本土案例,其中包含「校正回歸」確診時間的400例本土個案,瞬間引爆網路討論,認為指揮中心玩文字遊戲的有之、蓋牌有之、質疑何以通報延遲亦有之,至今未休。 關鍵 「病例數目的多寡並不是流行與否的指標。抗疫看的是趨勢,不只是數字。」 此刻全國宛如空城,
Thumbnail
事由 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照例公布今日本土案例,其中包含「校正回歸」確診時間的400例本土個案,瞬間引爆網路討論,認為指揮中心玩文字遊戲的有之、蓋牌有之、質疑何以通報延遲亦有之,至今未休。 關鍵 「病例數目的多寡並不是流行與否的指標。抗疫看的是趨勢,不只是數字。」 此刻全國宛如空城,
Thumbnail
5/17台灣確診人數是335 ,只是沒人報導的是,同一天加州確診人數是1391 ,而那竟是一個如獲重生的數字,因為加州是從4萬5的地獄走出來的。
Thumbnail
5/17台灣確診人數是335 ,只是沒人報導的是,同一天加州確診人數是1391 ,而那竟是一個如獲重生的數字,因為加州是從4萬5的地獄走出來的。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