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後獨白│混成教學的磕磕絆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經歷了上學期的大規模停課,第一線的教師在線上教學的技能大增。當時為了能快速在停課後立即上線教學,同事們無所不用其極,不斷地在網路上搜尋其他老師不藏私分享的教學方法,只要有新的輔助,立刻轉傳到line群,大家集思廣益,終是好好完成了那次的大停課。但也正因那段時間的停課,更讓我們感受到能上實體課程的美好(拭淚)。那段時間光是追學生有沒有上線、繳交作業,以及家長與孩子長時間相處下的相看兩厭(?),還有需要不斷回覆、繳交的線上資料,實在讓第一線的教師們焦頭爛額呀!

不諱言,實體與線上的落差,對於國中小的孩子而言,更多的是需要培養自律與時間管控。而教師也必須在教材及教學法的部分做大幅度調整,畢竟,從前只要在課堂上實施,即刻就可以從學生的反映上得到反饋,不論是專不專心、學習的難點、甚至是分組的合作學習,在實體課程裡,可以立即性做調整及課堂節奏的變化,轉到網路上,那就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了。

本來我以為,轉線上課程已經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了。然而,經歷了這週的「混成教學」,我發現,這條科技輔助教育的路,還是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子,磕磕絆絆呢......。

「混成教學」是指混合了「線上學習」與「面對面(face-to-face) 實體課程」的課程教學,主要的目標是希望整合兩種學習模式的優點,透過教學設計增加學生對於學習活動的參與、以及生生及師生間的互動,提升學習成效。 ──台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X數位學習中心

理論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要同時兩者兼顧,在一節45分鐘的課程裡,如何不因五花八門的問題被打斷而能好好完成該堂課的教學目標呢?

首先,光在設備上就卡關了。教室本有的設備是桌電及電子觸屏,看起來很夠呀?呵呵,若是兩者在使用上能不互相干擾又沒有一堆限制的話,那的確完美了。

現實是:用桌電開啟Meet開設線上課程,本就要同步畫面到電子觸屏才能讓實體課程的孩子觀看PPT或電子書,另一方面也要顧及線上的孩子而使用Meet的系統分享畫面;但若遇到需要書寫觸屏呢?(譬如數學老師要作圖),那就必須切換成電子觸屏登入的Meet分享畫面......光是不斷切換就是時間,若是要分享影音(現在上課講求聲光效果俱全嘛......),那就會出現有一方沒有辦法聽到聲音,甚至是各種迴音干擾。(教室桌電的聲音及電子觸屏的聲音撥放是接在教室擴音器......)

為了解決影音不能同步,最好的方式是新增第三台載具,於是老師們的手機或平板就要出動了。一堂課還沒問題,兩堂、三堂下來,手機跟平板也發燒無法連線了。(我還遇到電子觸屏整個死當......手邊沒有任何載具的情況下,只好請託學生用他們的手機開鏡頭讓線上的同學聽課......)

以為結束了?才不呢!解決了一班,還‧有‧很‧多‧班!而且每班狀況還不同!一下是觸屏無法開啟、一會兒是不斷產生迴音跟鏡像,偶爾桌電比較老舊會當機需要重開機等等,最讓人無言的是──學校網路!斷!線!。那我們只能無語問蒼天了,只好告訴線上的孩子說:「老師沒有拋棄你們!老師也很想幫你們上課啊!」

為此,同事們只能不斷討論想辦法解決問題,看是要在外接一個桌電鏡頭、藍芽麥克風等等,總而言之,這一週的混成教學,著實讓我每天回到辦公室都呈現放空狀態,平復一下再開始總結剛剛遇到的問題,繼續處理了。

以現行的九宮格匡列下,這樣的混成勢必要再持續一陣子。我們也只能繼續滾動式修正,期盼能有一套流暢且適用於各種教學模式的安排,讓這條混成之路不至於走得如此痛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貓漫步的獨白
26會員
104內容數
白天在黑板寫青春,下班後在方格子寫寫生活紀錄。喜歡閱讀、有時看劇、大部分時候追動漫,文字與圖畫能承載著許多思想與情感,試著讀出不同的滋味與感想,與日常相互對照,咀嚼生活的韻味。
小貓漫步的獨白的其他內容
2024/11/03
這學期接了新的班級,好累。是發自內心地,深深嘆息的那種疲憊。在這個職場打滾十幾年,自覺已經摸索出帶班的一套心得,然而,從開學至今兩個多月,大大小小的偶發事件以及課堂的違規行為、和家長過招的一來一往,一點一滴耗盡了我的耐心。
Thumbnail
2024/11/03
這學期接了新的班級,好累。是發自內心地,深深嘆息的那種疲憊。在這個職場打滾十幾年,自覺已經摸索出帶班的一套心得,然而,從開學至今兩個多月,大大小小的偶發事件以及課堂的違規行為、和家長過招的一來一往,一點一滴耗盡了我的耐心。
Thumbnail
2022/10/29
這24小時的挑戰,讓我再次意識到網路掌握了我們大部分的生活,甚至也限縮了思考的模式。享受慣便捷、快速的科技後,反而少了一些能夠冒險與嘗試的機會,大多時間流連於觀看他人的訊息,缺乏單純的為自己消磨時間。
Thumbnail
2022/10/29
這24小時的挑戰,讓我再次意識到網路掌握了我們大部分的生活,甚至也限縮了思考的模式。享受慣便捷、快速的科技後,反而少了一些能夠冒險與嘗試的機會,大多時間流連於觀看他人的訊息,缺乏單純的為自己消磨時間。
Thumbnail
2022/09/18
阿皓,是我剛調任到新學校接的第一屆導師班的孩子。新生訓練時,我就注意到這個孩子的特別之處......
Thumbnail
2022/09/18
阿皓,是我剛調任到新學校接的第一屆導師班的孩子。新生訓練時,我就注意到這個孩子的特別之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一堂課,我引導學生寫〈線上教學狀況怎麼解?〉,要求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如何反制學生躲在鏡頭後玩弄的小把戲。畢竟,要寫出論述精闢的議論文,必須學習站在對立者的角度進行思辨。 適合對象:國小高年級、國中 付費訂閱可看:學生範文、空白圖表 一、起「轉」承合,迅速切入主題 轉:該怎麼樣改善這個狀況。
Thumbnail
這一堂課,我引導學生寫〈線上教學狀況怎麼解?〉,要求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如何反制學生躲在鏡頭後玩弄的小把戲。畢竟,要寫出論述精闢的議論文,必須學習站在對立者的角度進行思辨。 適合對象:國小高年級、國中 付費訂閱可看:學生範文、空白圖表 一、起「轉」承合,迅速切入主題 轉:該怎麼樣改善這個狀況。
Thumbnail
20220525 兒童美語教學:遠距視訊上課 我就這樣快要度過了悠閒的一天。 週三只有兩節課,但因為市政府宣布停課的關係,大家以為學校會成為空城嗎?並沒有。教育從業人員也是要到校,而且我的設備都是自備的,學校可借的筆電太老舊,我只好用自己的筆電,自己的手機,來上視訊課程。 到目前為止,我沒理它。
Thumbnail
20220525 兒童美語教學:遠距視訊上課 我就這樣快要度過了悠閒的一天。 週三只有兩節課,但因為市政府宣布停課的關係,大家以為學校會成為空城嗎?並沒有。教育從業人員也是要到校,而且我的設備都是自備的,學校可借的筆電太老舊,我只好用自己的筆電,自己的手機,來上視訊課程。 到目前為止,我沒理它。
Thumbnail
由於視訊教學的緣故,死守”教室王國”已久的老師,面臨家長”侵門踏戶”的威脅。以前還可以用”家長不懂教師教學專業”的為理由,拒絕家長到校入班觀課,但現在,老師就硬生生的必須教給學生的全家人看,不只是學生的父母,連學生的阿公阿媽都可“觀賞”老師在上什麼。
Thumbnail
由於視訊教學的緣故,死守”教室王國”已久的老師,面臨家長”侵門踏戶”的威脅。以前還可以用”家長不懂教師教學專業”的為理由,拒絕家長到校入班觀課,但現在,老師就硬生生的必須教給學生的全家人看,不只是學生的父母,連學生的阿公阿媽都可“觀賞”老師在上什麼。
Thumbnail
看完這個小學老師的經驗分享,心中頗多感觸,這次的停課不停學,的確是對教學與學習兩端都帶來相當大的改變和衝擊,但疫情當下又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 我非常同意這位作者的看法,以我學校是高中職而這,改用線上遠距教學,至少是增加原來課堂教學三倍以上的工作量,得到的教學成果可能只有原來三分之一的成效
Thumbnail
看完這個小學老師的經驗分享,心中頗多感觸,這次的停課不停學,的確是對教學與學習兩端都帶來相當大的改變和衝擊,但疫情當下又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 我非常同意這位作者的看法,以我學校是高中職而這,改用線上遠距教學,至少是增加原來課堂教學三倍以上的工作量,得到的教學成果可能只有原來三分之一的成效
Thumbnail
由於突如其來升溫的中國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自 5 月 19 日起停止到校上課,改採線上教學。現場老師們須面對「如何在教學模式轉變的情況下,仍能盡可能維持孩子學習成效」的課題。
Thumbnail
由於突如其來升溫的中國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自 5 月 19 日起停止到校上課,改採線上教學。現場老師們須面對「如何在教學模式轉變的情況下,仍能盡可能維持孩子學習成效」的課題。
Thumbnail
曲終人不散,停課不停學─守護未來,陪伴學習         當疾管署的新聞裡潘文忠部長宣布第二次停課時,連心裡有準備的情形下,我還是楞了很久,接下來彷彿突然被按了某種啟動鍵,一下子我們的世界又再一次被加速動作了。不管是原本之前對復課抱有希望的老師或家長感到驚慌、或是積極部署的上級長官更加緊腳步,總之
Thumbnail
曲終人不散,停課不停學─守護未來,陪伴學習         當疾管署的新聞裡潘文忠部長宣布第二次停課時,連心裡有準備的情形下,我還是楞了很久,接下來彷彿突然被按了某種啟動鍵,一下子我們的世界又再一次被加速動作了。不管是原本之前對復課抱有希望的老師或家長感到驚慌、或是積極部署的上級長官更加緊腳步,總之
Thumbnail
披巾斬棘上戰場 今天是遠端教學正式上線的第一天! 一早起床就開始準備課程的細節,再把道具、硬體軟體run一輪,深怕哪個環節不對就會影響到整個順暢度。坦白說雖然看似短短30分鐘,考驗的卻是老師的教案設計能力、硬軟體,還有教具使用和應變能力的總和啊!難怪大家都說線上教學比平時的教學還要累個3倍以上@@
Thumbnail
披巾斬棘上戰場 今天是遠端教學正式上線的第一天! 一早起床就開始準備課程的細節,再把道具、硬體軟體run一輪,深怕哪個環節不對就會影響到整個順暢度。坦白說雖然看似短短30分鐘,考驗的卻是老師的教案設計能力、硬軟體,還有教具使用和應變能力的總和啊!難怪大家都說線上教學比平時的教學還要累個3倍以上@@
Thumbnail
#停課不停學 第三天 學生們使用線上教學進入第三天,一開始使用器材的新鮮感正逐漸消退中、會在背景中出現的四角褲「意外驚喜」也隨著使用逐漸上手,發生的機率越來越低。這個時候,老師們可能又有新的煩惱:該怎麼維持住學生的注意力。 這幾天有許多同業工會分享了許多點名的方法、測試有沒有分心的無聲手勢.....
Thumbnail
#停課不停學 第三天 學生們使用線上教學進入第三天,一開始使用器材的新鮮感正逐漸消退中、會在背景中出現的四角褲「意外驚喜」也隨著使用逐漸上手,發生的機率越來越低。這個時候,老師們可能又有新的煩惱:該怎麼維持住學生的注意力。 這幾天有許多同業工會分享了許多點名的方法、測試有沒有分心的無聲手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