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月一次的閱讀課程又來到了。帶著興奮的心情,12月7日我們回到了南投縣仁愛鄉互助國小。這天天氣格外的晴朗,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們在午休後一蹦一跳的來上課。這次志工杜杜老師要帶領的是繪本「這樣,爸爸媽媽會高興嗎?」。課程一開始,老師先幫孩子們分了六個小組,選了小組長。接著請小組長們帶著他們的組員,一起讀分配給他們小組的頁數。

raw-image

有的小組,組長選擇和組員一起一個字一個字的讀。有的小組,小朋友各自小小聲的讀。每組小組長都用心的發揮自己動員的能力。經過了一輪各別小組練習後,老師請全班同學一起再讀一遍繪本,接著就開始提問問題。藉由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孩子們反思繪本中的內容,並且鼓勵孩子們相信自身的力量與自我的價值。


raw-image

課堂中,老師問小朋友:“有沒有人記得上一次我們讀的繪本「大鯨魚瑪莉蓮」啊?

小朋友們各個猛點頭。

老師又問道:“瑪莉蓮不喜歡游泳課,因為她覺得自己的身材好胖,每次她一跳進水裡,就會濺起巨大的水花。其他人看了,都會嘲笑她。那你們記得,在書裡面教練有跟瑪莉蓮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是什麼嗎?”

小朋友們又很快的把手舉得高高。

第一位小朋友說:「你要變什麼就變什麼。」

第二位小朋友回答:「不能夠別人告訴你能做什麼。」

接著,第三位小朋友說:「你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第四位小朋友想了一下,說:「你想什麼就會變成什麼。」


raw-image

聽到孩子們熱絡的回答,內心是感動的。因為我們知道,上次的閱讀時間在他們的心裡留下了一顆種子,正在慢慢的發芽。透過繪本的導讀,志工老師引導孩子們在認識自身優缺點的同時,也在學習欣賞自己。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那第一步。孩子們領會到標準答案其實並非最重要,他的想法是被接納的。而他的每一個想法會漸漸形成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最終決定他成為什麼樣的人。

avatar-img
德內儿國際兒童助學會的沙龍
10會員
130內容數
社團法人德內ㄦ國際兒童助學會是一個非營利的慈善組織,致力於推廣偏鄉孩童的助學計畫。這些年走過偏鄉,我們看見了當地有著資源不足、師資匱乏、缺少文化刺激等難題。因為深信教育是改變一切的根本,每個孩子都能擁有被愛及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力,因此我們不斷地替孩子們尋求資源,期盼透過多方的投入,讓孩子們的未來能有更多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因為學姊在基金會擔任種子老師的緣故,因緣際會下踏入了這個團體,開啟了一連串新鮮的旅程。原本聽到要上培訓課程,其實心裡蠻害怕的,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擔心自己會不熟悉或是跟不上進度,要怎麼透過繪本教學員也是完全沒概念。而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使用了遠距教學,戰戰兢兢地坐在電腦前看著夥伴和老師,發現課程內容出
春天的早晨,寧靜的街道逐漸沾染人們的活力氣息,開啟了一天的序幕。而在德內ㄦ,我們已將一批文具運送上車,準備前往位於彰化縣的漢寶國小、後寮國小以及西港國小。 路途上原本熱鬧繁雜的景象,一轉眼,由大片稻田給取代。撲鼻而來的是那純純的草香。純樸,是我們給這裡的形容詞。
轉眼間,來到了梅雨季節的5月。本次的閱讀教學由志工杜杜老師帶來「一顆紅蘋果」,這是一本能夠帶領孩子們團結彼此力量,學習分享的繪本。其中也傳達了我們取之於這片大地,用之於這片大地;必須孕育它,使其生生不息,並藉此提醒自己不忘本的概念。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在尼泊爾有20%的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而這是在去年疫情爆發前就是如此,疫情之後更是雪上加霜。 讓我們感到欣慰與感動的事,莫過於當地年長的孩子能自動自發地運用他們先前所受到的教育,幫助村裡其他年幼的孩子一同學習。
你所知道的「偏鄉教育」是什麼?遠在深山?班級人數很少? 王政忠老師說…「只要有一個孩子在教育裡被忽略就是偏鄉教育」 8月29日早上我們來到南投縣信義鄉「人和國小」,迎接我們的是新鮮的空氣和蟲鳴鳥叫。 來到了教室,孩子們也一個個走進教室。他們的臉孔對我而言格外的親切,因為我發現我跟他們一樣有著黝黑的膚
十二年後的我們發現,原來『對的事』只要一直做、一直做,就像滾雪球一般;小小的一念善心也可以讓上萬名兒童受惠。我們深信愛無遠弗屆,每天、每月所努力的一點點,都能匯積成河,最後流成一片汪洋的大海;就如同看不見盡頭的愛,寬大地包容所有的孩子們。
因為學姊在基金會擔任種子老師的緣故,因緣際會下踏入了這個團體,開啟了一連串新鮮的旅程。原本聽到要上培訓課程,其實心裡蠻害怕的,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擔心自己會不熟悉或是跟不上進度,要怎麼透過繪本教學員也是完全沒概念。而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使用了遠距教學,戰戰兢兢地坐在電腦前看著夥伴和老師,發現課程內容出
春天的早晨,寧靜的街道逐漸沾染人們的活力氣息,開啟了一天的序幕。而在德內ㄦ,我們已將一批文具運送上車,準備前往位於彰化縣的漢寶國小、後寮國小以及西港國小。 路途上原本熱鬧繁雜的景象,一轉眼,由大片稻田給取代。撲鼻而來的是那純純的草香。純樸,是我們給這裡的形容詞。
轉眼間,來到了梅雨季節的5月。本次的閱讀教學由志工杜杜老師帶來「一顆紅蘋果」,這是一本能夠帶領孩子們團結彼此力量,學習分享的繪本。其中也傳達了我們取之於這片大地,用之於這片大地;必須孕育它,使其生生不息,並藉此提醒自己不忘本的概念。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在尼泊爾有20%的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而這是在去年疫情爆發前就是如此,疫情之後更是雪上加霜。 讓我們感到欣慰與感動的事,莫過於當地年長的孩子能自動自發地運用他們先前所受到的教育,幫助村裡其他年幼的孩子一同學習。
你所知道的「偏鄉教育」是什麼?遠在深山?班級人數很少? 王政忠老師說…「只要有一個孩子在教育裡被忽略就是偏鄉教育」 8月29日早上我們來到南投縣信義鄉「人和國小」,迎接我們的是新鮮的空氣和蟲鳴鳥叫。 來到了教室,孩子們也一個個走進教室。他們的臉孔對我而言格外的親切,因為我發現我跟他們一樣有著黝黑的膚
十二年後的我們發現,原來『對的事』只要一直做、一直做,就像滾雪球一般;小小的一念善心也可以讓上萬名兒童受惠。我們深信愛無遠弗屆,每天、每月所努力的一點點,都能匯積成河,最後流成一片汪洋的大海;就如同看不見盡頭的愛,寬大地包容所有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