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與人系列:不太可能法則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新冠肺炎自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引發世界關注後,台灣歷經幾番驚嚇(包括磐石艦事件)後都似乎有驚無險,沒有傳出太大災情,不過到了2021年4月因為放鬆對機組人員的檢疫措施,形成防疫破口,而讓(英國)變異株B.1.1.7在台灣開始蔓延,致使疫情陡然生變,在5月19日由防疫指揮官宣布進入三級警戒。

台灣的疫情為何在武漢病毒發威時顯得控制得宜,到了南非、英國變種大流行後防疫表現就顯得漏洞百出,原因可能很多,值得相關研究人士日後慢慢推敲,只是現階段疫情緊張不宜妄論,以免橫生不必要的爭端。

不過,病毒變種按照流行地區命名,雖然一開始不免會造成地區性歧視的顧慮,但是,隨著疫情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病毒變種似乎和地區有關,也讓人對病毒族群和人類族群之間的關係感到好奇。

只是,這問題雖然重要,但一時間也難有解答,所以眼下,對台灣地區的民眾而言,最關心的似乎還是疫苗問題。畢竟,新加坡在今年四月份也同樣遇到covid-19的挑戰,但卻因應得宜(包括開放疫苗進口)所以到六月時,算是控制了疫情。

考慮到新加坡在歷史上和英國的關係密切,新加坡在英國變種病毒大發威的情況下能夠控制住局面,確屬不易。

相較之下,台灣的疫情卻似乎一時沒有止歇的情況,以致民間出現了以「疫苗」為主題的精彩相聲段子。然而相聲雖能解悶,但其實也無法回答到底什麼疫苗最好。

照「集體免疫」的概念,在某一生活圈中,當然是要有一定比例的群眾施打過疫苗,才能減輕醫療相關單位的照護負擔。然而,從已知的資訊來看,「打疫苗」後的「小狀況」大約難免,而出現「大狀況」的機率雖小,也不是為零。

所以,民眾應該主動爭取疫苗的施打嗎?

單從機率言,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以「樂透」為例好了。「中頭獎」本身是一個發生機率很小的事件,所以,一個有「機率理性」的人實在不應該指望自己任意圈一組號碼,就有機會中頭獎。

但,翻看樂透史,確實不乏就有人就這樣中了頭彩。這該怎麼解釋?

「不大可能法則」(The Improbability Principle)的作者David Hand指出:不管事情單獨發生的機會率多低,只要累積的次數足夠大,甚麼不可思議的組合都可以發生。也就是說,因為每一期買樂透的人都很多,樂透又是每期固定開獎,所以雖然也常有沒人中獎的情況發生,但總是會在好幾期槓龜後,出現中獎的幸運兒出現。

另外,雖然許多中了樂透的幸運兒其實都不知道要如何處理這筆天上掉下來的彩金,但大多數人在中獎之初應該都是滿心喜悅,所以,明知道不太可能中獎,卻多半還是願意花錢買個「發大財」的希望。

打疫苗就不一樣了。考慮到可能出現像「血栓」這樣嚴重的狀況,雖然機會很小,但是要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可就一點都不有趣了。

我們因此可以看到丹麥在4月中,超過14萬人接種AZ疫苗後,因為出現兩起血栓狀況後,就宣布完全停用AZ疫苗,只是到了5月底,又改變了決策。(相關文章:丹麥接種疫苗落後。)

純由數據考量,丹麥這種反覆其實是合理的,而且反映了政府對人民生命的重視。也許正就是因為這種捨不得無謂犧牲的精神, 才能在2018年讀世界杯中創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冰島現象」。(相關文章:2018年世界杯的「冰島現象」。)

但是,這引發了另一個問題,究竟站在政府立場,要如何為人民選擇合適的疫苗?

既然所有的疫苗都是在不同的情況下測試的,我們確實很難比較這些不同品牌疫苗的優劣,可是對小老百姓而言,最擔心的其實還是「是的,我願意幫醫療單位減輕負擔,也希望這波疫情可以早點被控制,但萬一我是那少數中的少數,不打沒事,但打了疫苗會出狀況的那個人怎麼辦?」


raw-image

如果,是中央統一採購,中央也許會提供藥害救濟,但萬一就這樣出了「不可逆」的傷害,一些想得多的人不免會想,「難道一定要打疫苗才能達到(個體)免疫嗎?」(讓「正常的多數」去打不就好了?)

總之,除非對自己的體質很有把握,相信自己絕對不屬於「特殊體質」者,應該都會有猶豫吧!( 當然,這裏所謂的「特殊」,應該也是因為地理族群而異的。)

應該注意的是,雖然有些人注射疫苗後會發生血栓屬極少數,但以發展疫苗為職志的研究人員,其實不應該就此輕忽,反而應該重視這種極少數,並從中找出其發生機制才是真正的生命科學精神。

至於,那種疫苗品牌才是好品牌?

也許,當相關品牌可以負責任地列出「不適合施打的族群」時,希望知識和資訊可以幫助決策的人才可以比較知道如何選擇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2021/10/29
地圖是人類探索空間的利器,在歷史上,地圖除了幫助人們探索新空間,還如何幫助人們解決城市中的傳染病問題呢? 在數位化的浪潮中,繪製資訊地圖越來越容易,我們又可以如何運用投票結果來讓「代議民主」運作得更順暢呢?
Thumbnail
2021/10/29
地圖是人類探索空間的利器,在歷史上,地圖除了幫助人們探索新空間,還如何幫助人們解決城市中的傳染病問題呢? 在數位化的浪潮中,繪製資訊地圖越來越容易,我們又可以如何運用投票結果來讓「代議民主」運作得更順暢呢?
Thumbnail
2021/08/17
一個國家印的鈔票如果太多,超過流通中實際上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很有可能造池通貨膨漲現象。如果大家都把五倍券往大賣場送,會不會形成「通貨膨脹」或「馬太效應」的現象呢?
Thumbnail
2021/08/17
一個國家印的鈔票如果太多,超過流通中實際上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很有可能造池通貨膨漲現象。如果大家都把五倍券往大賣場送,會不會形成「通貨膨脹」或「馬太效應」的現象呢?
Thumbnail
2021/08/12
在西方,有越來越多思想家開始思辨資本與金錢(或貨幣)的關係。貨幣很早就出現,但卻沒有發展成「提高生產力」的觀念,而這才應該是「資本」能提高「財富」的關鍵。 既然中國共產黨主政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如此受世人矚目,我們不妨採用這個「提高生產力」的觀念來看近來在台灣「現金」與 「五倍券」的爭議。
Thumbnail
2021/08/12
在西方,有越來越多思想家開始思辨資本與金錢(或貨幣)的關係。貨幣很早就出現,但卻沒有發展成「提高生產力」的觀念,而這才應該是「資本」能提高「財富」的關鍵。 既然中國共產黨主政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如此受世人矚目,我們不妨採用這個「提高生產力」的觀念來看近來在台灣「現金」與 「五倍券」的爭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更期待有記者問:「請問部長,個案雖然吸毒但是還不致死。如果因為施打疫苗,加速了他的死亡,請問可以申請受害救濟嗎?」 如果從今年6月的「意外險」爭論以及最高法院見解來判斷,答案應該是:可以申請受害救濟。
Thumbnail
我更期待有記者問:「請問部長,個案雖然吸毒但是還不致死。如果因為施打疫苗,加速了他的死亡,請問可以申請受害救濟嗎?」 如果從今年6月的「意外險」爭論以及最高法院見解來判斷,答案應該是:可以申請受害救濟。
Thumbnail
首先,開門見山聊聊對於「打疫苗」這件事我的看法好了,我認為打不打都是種選擇且都存在風險,所以你應該慎重替自己想一想,以免成為那個倒楣鬼,一切都措手不及,沒有心理準備。
Thumbnail
首先,開門見山聊聊對於「打疫苗」這件事我的看法好了,我認為打不打都是種選擇且都存在風險,所以你應該慎重替自己想一想,以免成為那個倒楣鬼,一切都措手不及,沒有心理準備。
Thumbnail
🔘關於「疫苗接種或不接種」之雜談 哈佛大學總是享有頂尖大學的美譽,但究竟是這所學校本身真的很好,還是因為它網羅了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 接種疫苗造成死亡,到底是疫苗本身有問題,還是接種者本身的慢性疾病、健康狀況不佳才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吸引眼球」為目的的趨使下,下標聳動、強調死亡、選擇
Thumbnail
🔘關於「疫苗接種或不接種」之雜談 哈佛大學總是享有頂尖大學的美譽,但究竟是這所學校本身真的很好,還是因為它網羅了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 接種疫苗造成死亡,到底是疫苗本身有問題,還是接種者本身的慢性疾病、健康狀況不佳才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吸引眼球」為目的的趨使下,下標聳動、強調死亡、選擇
Thumbnail
當台灣人為疫苗遲遲未到而擔憂時,天爸把香港人冷待疫苗的事告訴大家。當時大家好像不能理解,覺得只要疫苗到手,台灣就可以回到那個沒有疫情的快樂時光。但是香港人不這樣覺得,一種剛剛研發出來的疫苗,你要把它注射入身體之內,會不會太冒險了一點?至少你要知道有何風險啊!
Thumbnail
當台灣人為疫苗遲遲未到而擔憂時,天爸把香港人冷待疫苗的事告訴大家。當時大家好像不能理解,覺得只要疫苗到手,台灣就可以回到那個沒有疫情的快樂時光。但是香港人不這樣覺得,一種剛剛研發出來的疫苗,你要把它注射入身體之內,會不會太冒險了一點?至少你要知道有何風險啊!
Thumbnail
妳的施打順序,是不是這群人之外?以上的總總原因,造成這些人都沒辦法被疫苗保護。但傳染絕對同時需要三個要素「較弱的抵抗力」「較強的傳染源」「傳染途徑」。我會介紹有哪些細節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妳的施打順序,是不是這群人之外?以上的總總原因,造成這些人都沒辦法被疫苗保護。但傳染絕對同時需要三個要素「較弱的抵抗力」「較強的傳染源」「傳染途徑」。我會介紹有哪些細節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special issue 06/09 on what will Taiwan evolve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大家好! 你或許不知道,今天 (應該說是昨天了) 這一篇 [特刊],是最後一篇了。謝謝你,如果你曾經閱讀過任何一篇 [特刊
Thumbnail
照「集體免疫」的概念,在某一生活圈中,當然是要有一定比例的群眾施打過疫苗,才能減輕醫療相關單位的照護負擔。然而,從已知的資訊來看,「打疫苗」後的「小狀況」大約難免,而出現「大狀況」的機率雖小,也不是為零。 所以,民眾應該主動爭取疫苗的施打嗎?單從機率言,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Thumbnail
照「集體免疫」的概念,在某一生活圈中,當然是要有一定比例的群眾施打過疫苗,才能減輕醫療相關單位的照護負擔。然而,從已知的資訊來看,「打疫苗」後的「小狀況」大約難免,而出現「大狀況」的機率雖小,也不是為零。 所以,民眾應該主動爭取疫苗的施打嗎?單從機率言,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