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之旅續章(參)-專研所愛,重新體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確定進入研究所之後,便開始思考我能怎麼做,因此在還沒開學前,便進入了學校去熟悉環境,以及去認識教授們。果不其然,常聽到教授是會選擇學生,當然同理思考下,也能了解如果能找到適合自己也能共同討論的彼此,對於未來寫論文一定有相當的幫助。
但我在剛入學後,還特別去學習我沒學過的「石雕」,起初是由於之前大學的木雕老師,其實專門是石雕創作,也聽過說學習的經驗與過程,我就想要去了解認識。不過這時的石雕老師卻說:「都已經研究所了,怎麼還跑來學作石雕呢?」,現在回想起來感覺有兩個意義,一個可能是自己研究所應該有自己要做的目標,怎麼會去做其他的,另一個則是研究所的學生,怎麼會想來作大學的課程呢?
但其實我很單純地想著:「因為沒有學習過,我希望能夠藉由過程之中,體會我想要了解的。」
還好後來教授可以讓我自己找時間來學習,剛好同屆的同學也有專門作石雕,因此不用跟著大學部一起。
吳宗彥〈虛體交集〉(The aggregates of Void bodys),marble,60x60x60cm,2012
研究所除了選擇自己的指導教授之外,在課程當中,理論部分與術科幾乎是並重的,其實與大學最大的區別是,該如何學習自律、自制,以及自我思考。雖然同樣有分數的壓力,但最重要的是該怎麼在這段時間內,釐清自己的創作脈絡、風格造型,要與學術連接,達到言之有物,而非亂無章法。這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是很困難,確實需要下很多努力。
不過對我來說最困惑的是,我的創作脈絡,其實簡單說就是萬事起頭難。因為創作是相對主觀的,但要在教授的主觀意識下,我要保持客觀體悟,其實很不容易。
在研究所首次的作品公審時,自己當下覺得充滿迷惘、不安,以及失落。先解釋公審的概念,就是將您自己創作擺放出來後,接著說明創作理念,讓教授們理解並討論,最後評分。
而我為何有這樣的情緒與感受。在當時,因為我們在最後公審之前,都需要與教授們一步步討論到製作完成,而過程中,自己常常會有不知所云,以及不知道在做什麼的狀況下,被教授們指證批評。最後當然研究所第一學期的這個學分,我就沒有拿到。
但這時我心裡想著:
「因為自己都不認同自己,教授們怎麼可能會認同。」
後來花了一點時間來分析我自己,是哪裡出了問題,是我沒有發現的。這段時間變得不太想要創作,但其實我知道不能如此。因為還是要面對的,不能就此放棄。
最後我便決定先以我最想要的創作方式來執行。爾後我就強迫自己,往後在創作著面對課程的作品之外,我同時也創作著我內心想要的作品。雖然這樣看起來有點像是在欺騙自己,作不喜歡的作品給教授們,但是我可以接受的。
不過其實在執行之前我思考過,只是換個不同創作的手法來製作,這些作品我並非不喜歡,而是在這樣的方式下,我能夠同時學會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算是將危機化為轉機。也因為如此,我的作品是兩倍的產量在增加,所以便在研一結束後,就舉辦我人生中首次的個展-〈交流〉吳宗彥創作個展
交流-吳宗彥創作個展-2014.1.14
有趣的是,由於我之前的創作方式有兩種,在展覽期間,我都會在現場介紹作品,但大部分的觀眾一進來看,都覺得是哪個系的聯展。聯展的意思是,由兩人以上的作品一起合辦的展覽。因為大家都覺得看起來都是不同人作的。
這個時候便思考到幾種可能
  1. 創作方式
  2. 材質上的變化
  3. 表達的理念
而這些不同,讓創作產生了許多變化與可能性,但反面思考也就是等於沒有重點。
因此我便從這次的展覽中,了解到我目前有哪些技能,或是會使用哪些材質,甚至關心哪些事情,做出哪些風格等。
讓我在未來的作品與論文中,有著更明確的方向與目標。

待續...
《期許在您所道路上,能有不同角度來審視自己,達到另一層的成長。》
謝謝您願意給我您寶貴的時間來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要更加了解我的朋友,後續可能會有不同的視角,來說明不同的面貌,也都歡迎可以與我討論或分享給我您曾經也遇過的事!
avatar-img
3會員
21內容數
自身是「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的負責人,簡稱為藝術工作者,自己目前還持續學習當中,而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或感受到新的體悟。 因此希望藉由文字的傳達,將探索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感動,用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也很歡迎各位朋友的提問或討論,讓彼此都能更加成長。 主題:「藝術」、「教育」、「心理」、「休閒」、「生活」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nk-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歷了許多困惑與困難,終於正式進入了從沒有體會過的藝術領域。 對我而言,學科在以往求學階段都是習以為常,反而是術科部分,果然是藝術領域的同學,各個都是很有繪畫能力與美感的高手。相較之下,我完全沒有任何的能力。 而當時的決定,其實就是給我一劑強心針,雖然當然不一定會成功考進,但我對自己說...
到了高三才正視到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的未來是什麼」 腦中也沒有具體的想法。只能依循著自己的直覺,以及感受到內心中雖然激動,但卻微弱的聲音。心中想著「就只能試看看了!」 雖然不知道選擇的,是不是真的我所嚮往的。 不過,這是正式進入我所決定後,依然前往的藝術之旅。
自己創作多年以來,有時常想起當初確定的決定。 起初的自己還是依循著家長所說的,「讀書還是唯一的道路。」、「考試要考得好」、「不要一直都在玩」等等的建議。但不同的選擇下,家長不免充滿疑慮,而同時也遭遇到許多疑問與困難。 而選擇最困難的是,沒有人可以告知您的方向,只能依循著內心的羅盤指引目標。 最後..
經歷了許多困惑與困難,終於正式進入了從沒有體會過的藝術領域。 對我而言,學科在以往求學階段都是習以為常,反而是術科部分,果然是藝術領域的同學,各個都是很有繪畫能力與美感的高手。相較之下,我完全沒有任何的能力。 而當時的決定,其實就是給我一劑強心針,雖然當然不一定會成功考進,但我對自己說...
到了高三才正視到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的未來是什麼」 腦中也沒有具體的想法。只能依循著自己的直覺,以及感受到內心中雖然激動,但卻微弱的聲音。心中想著「就只能試看看了!」 雖然不知道選擇的,是不是真的我所嚮往的。 不過,這是正式進入我所決定後,依然前往的藝術之旅。
自己創作多年以來,有時常想起當初確定的決定。 起初的自己還是依循著家長所說的,「讀書還是唯一的道路。」、「考試要考得好」、「不要一直都在玩」等等的建議。但不同的選擇下,家長不免充滿疑慮,而同時也遭遇到許多疑問與困難。 而選擇最困難的是,沒有人可以告知您的方向,只能依循著內心的羅盤指引目標。 最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相信我!這篇文章是我最不想寫的文章,因為把我的創作都洩了底。 不過還好我在這邊看的人不多,所以我比較能夠真實地將我的創作情況描繪一下。 基本上創作都是先於創作者而存在,很多時候是創作者迫於創作的壓力而將創作用色彩、音符或文字表現出來。 最有名的就是大衞的雕像,米開朗基羅先從石材廠看到一顆大理石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獨自在海外度過了一整年,雖然眼前的日子過得很緩慢,然而在這短暫的人生旅程中,卻只是邁出的微小一步。這段時間裡,有三件事情讓我有所感悟和啟發。首先,是成功完成了藝術史碩士學位。其次,在大學中擔任助教的經驗。最後,學習獨處的技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對於完成藝術史碩士的一些感想。 回想起當初是什麼原因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正在成為什麼。」 此原始構圖,其實是我高三時完成的,我記得當時在模擬考,寫完離鐘響結束還有一段時間,索性就在題目本上畫畫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相信我!這篇文章是我最不想寫的文章,因為把我的創作都洩了底。 不過還好我在這邊看的人不多,所以我比較能夠真實地將我的創作情況描繪一下。 基本上創作都是先於創作者而存在,很多時候是創作者迫於創作的壓力而將創作用色彩、音符或文字表現出來。 最有名的就是大衞的雕像,米開朗基羅先從石材廠看到一顆大理石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獨自在海外度過了一整年,雖然眼前的日子過得很緩慢,然而在這短暫的人生旅程中,卻只是邁出的微小一步。這段時間裡,有三件事情讓我有所感悟和啟發。首先,是成功完成了藝術史碩士學位。其次,在大學中擔任助教的經驗。最後,學習獨處的技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對於完成藝術史碩士的一些感想。 回想起當初是什麼原因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正在成為什麼。」 此原始構圖,其實是我高三時完成的,我記得當時在模擬考,寫完離鐘響結束還有一段時間,索性就在題目本上畫畫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