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為何忠於懲罰?自認明確的獎懲制度,恐怕使孩子漸漸疏離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立即獲得協助 👉https://reurl.cc/eL3Mv7
raw-image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除此之外,在對他進行懲罰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失控對他怒吼,導致後續他也對其他孩子出現吼叫的行為,或是對他人出現暴力行為,彷彿出現了你的影子。


這時不少感到力不從心的家長,會向我們表達疑惑:為什麼已經遵循制度來教養孩子了,卻遲遲見不到效果?


所以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用兩個方向來做探討:


一、大人對於懲罰的迷思

1. 幾乎都是罰則,而獎勵不成比例

有時我們自認設計了明確的獎懲制度,卻僅有滿滿罰則

有時我們自認設計了明確的獎懲制度,卻僅有滿滿罰則

通常家長在設計獎懲制度時,常常會在不自覺間定下滿滿的罰則,像是不乖乖睡覺就遭到責罵、功課沒寫完就不能玩玩具等等,但同時卻又沒有設計同等的獎勵回饋,導致一套設計下來懲罰滿滿,沒有好處,美其名叫獎懲制度,但其實就是一套懲罰大全。


2. 用錯誤的邏輯去期待懲罰的效果

大人怎麼會瘋狂地以為:想讓孩子表現得更好,我們必須先讓他們感覺很糟?

大人怎麼會瘋狂地以為:想讓孩子表現得更好,我們必須先讓他們感覺很糟?


在正向教養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大人怎麼會瘋狂地以為:想讓孩子表現得更好,我們必須先讓他們感覺很糟?


也就是說大家都認為:用讓孩子感受到痛苦的方式,就可以讓他培養出正向的行為,但仔細想想真是如此嗎?


我們可以理解大人會有這種想法,可能來自於懲罰是一種負向制約的關係,也就是如果做出不好的行為時,我們立即給予負面感受,那麼受到懲罰的人漸漸的就不會再做出該行為了。舉例來說:

如果一隻在實驗室的小老鼠喝水時就會被電到,儘管牠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但在被電幾次後牠便會不再喝水,甚至恐懼起接近有水的區域。


這樣的邏輯乍聽好像很合理,但如果帶入生活中,不妨試想一個情境:

如果今天你闖紅燈被罰了,那未來某一天如果你在一個沒有人的路口,當沒人看你時,你仍會遵守停車嗎?我想部分的人仍然不會遵守。


是的,這就是負向制約最大的問題:它跟法律很像,所以今天有人監督時你便會遵守,但這只是因為你害怕痛苦所以停止行為,並非因為信服而改變,所以一旦到了沒人看得到的地方,仍舊會故態復萌。


不過這麼說起來,若懲罰所得到的效果不佳,甚至會導致孩子性格偏差、親子疏離,那為什麼許多大人仍熱衷於懲罰呢?


實務上我們可以將這個現象,歸納成幾個原因:


二、大人忠於懲罰的幾個原因

出自於本能與迷思,大人往往會逐漸對懲罰出現依賴

出自於本能與迷思,大人往往會逐漸對懲罰出現依賴

1. 因為懲罰很有效

由於懲罰是一個能夠讓孩子停止當下行為,並馬上看到效果的方式,所以會使大人產生依賴,開始頻繁使用。


不過就如同上述所言,懲罰會立即收穫效果,原因是因為孩子因為感到很痛,所以暫停了行為,並非意識到自身的錯誤。


2. 展現權威

有時大人在面對小孩時,會說出「我是大人你是小孩,所以我說什麼你就該做什麼」這類的話語,藉以展現自身的權威。


3. 家長在報復孩子

部分的家長也會因為「因為孩子讓我不舒服,所以我也要讓他不舒服」這樣的想法,藉著讓孩子受苦來進行報復。


或許這個概念乍聽有點模糊,但其實在生活中很容易看到這樣的狀況,舉例來說:

當大人在打孩子時,第一下可能會帶有一點教育意涵,但後續的傷害不僅沒有意義,且大人還可能會越打越大力,最後淪為大人在藉故發洩。


所以在看完上述內容後,接下來我們來了解,當孩子受到懲罰時,可能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三、懲罰的 4R 後果

上述討論了很多關於懲罰的迷思,以及負向效果,其實最核心的癥結在於:孩子受到懲罰,容易因此對家庭沒有歸屬感,以及找不到自我的價值,而這會使孩子可能出現以下狀況:

  • 憎恨(Resentment)
  • 報復(Revenge)
  • 叛逆(Rebellious)
  • 退縮(Retreat)


上述 4R 的後果在生活上的實際體現,就像是:孩子會對大人的懲罰行為進行模仿,後續依樣去報復其他小孩,或是會憎恨大人,所以當大人對他咆哮時,他也會跟著尖叫並吼回去,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叛逆。


除此之外,懲罰行為也可能導致小朋友出現退縮、缺乏自信的性格。


四、教養的界線: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至此,我們已經完成理解到懲罰所帶來的負向後果,接下來我們進一步來談如何正確地與孩子相處:


首先我們可以試想看看:


當你小時候被懲罰時,你當下真的覺得錯了嗎?還是只是因為懲罰很痛,所以使你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痛,生理的不舒服上,反而無法去專注在做錯的事情本身。


所以教養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放在讓小朋友有歸屬感、自我價值感上,也就是避免藉由讓孩子受苦,來修正他的行為。


舉例來說,當孩子打人的時候,大人可能會對他斥責「你試試看啊!你再打人我就抓你,讓你更痛苦。」這就是大人試圖用讓孩子感受到痛苦的方式,停止其當下行為的不合適舉動。


而這樣「小朋友打人時,你藉著打他讓他知道打人很痛,所以他就不會再打人了」的邏輯,就像是當你同事在罵你時,你罵回去接著說:「你知道被罵的人很痛苦齁,所以下次你不能再罵人了,懂不懂?」


你認為這個方式會有用嗎?


肯定只會越吵越兇,甚至大打出手吧!


也就是說,所謂的教養它是有一條界線的,我們應該在過猶不及:過度嚴厲(大量懲罰的過度操控)、溺愛(毫無規則)之間獲得平衡。

raw-image


那什麼是恰到好處的教養呢?若以正向教養的理論中,其實非常不鼓勵處罰,所以若家長在移除懲罰後,會不知道怎麼跟小孩互動,可以試著把所有的教養都換成正向鼓勵,舉例來說:

當孩子不收玩具時,一般大人可能會說:「你不收玩具就沒收,你就沒得玩了!」
此時我們可以換成正向的教養方式:「你乖乖收玩具,等一下給你看電視五分鐘。」


五、結語

看到這裡,你已經贏了至少百分之五十的家長了,請先給自己一個肯定

看到這裡,你已經贏了至少百分之五十的家長了,請先給自己一個肯定


最後,我們能夠理解,當家長一下子便移除懲罰時,心裡頭總會感到慌慌的,不知道怎麼行動,畢竟就如同我們文章一開始所說的,彼此都在學習的路上。


不過我們可以轉念想想,能夠這樣用心思考,並願意為了孩子好而花費更多心神,並拿掉懲罰,其實就贏了至少百分之五十的家長了,所以需要先給自己一個肯定。


此外,若在移除懲罰後感到無所適從,可以參考我們「原來我一直做錯了!正確使用點數制度,避免養成孩子壞習慣」這篇文章,在日常教養中加入點數制度,讓你有教養的準則能夠依循。


此外,後續我們也會提及若移除懲罰,家長們還有哪些可以依循的方式,所以請訂閱我們專欄,關注我們後續的文章內容吧。


----------------------------------

看完了上述的內容,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到你,若你在這之中發覺到了過往與孩子的相處時,確實有能夠修正的地方,也恭喜你與孩子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進展!


相信在你的耐心與陪伴下,現在的育兒時光將會在未來成為讓彼此珍視的美好歷程。


🧡💛 孩子都有無限潛力,只是少了正確的方法引導,現在就讓我我們一起探索吧 💚💙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包含但不限於: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親職諮詢與討論。 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立即獲得協助! 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只是少了正確的方法引導,現在就讓我我們一起探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家長都會嘗試使用點數制度(又稱代幣制度)去鼓勵孩子的正向行為,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他們良好的習慣。不過在實務上,我們常會發現家長因為誤解點數制度的內涵,出現不當使用的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若點數制度使用不當,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養成孩子的壞習慣。以下我們將列出幾種常見
當孩子有早療的需求時,家長面對早療團隊裡眾多專業的分工,像是臨床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各種治療師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疑問: 要讓孩子選擇哪位治療師呢? 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來解說,家長該如何依照自身的需求與期待,替孩子尋找到一位彼此契合的治療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
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發現孩子疑似出現發展遲緩,不僅令人感到緊張,在需求尋求評估甚至治療時,現實層面上許多問題也會接踵而至,不免令家長擔心,甚至心力交瘁。 本篇文章會簡述早療評估與治療的脈絡,以及針對其中最熱門的議題:「究竟該選擇健保或是自費療程,兩者差異為何?」去進行用客觀的比
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因為天生個性,以及後天的環境逐漸建立起往後的人格特質。所以在陪伴孩子時,教養的方式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若在與孩子相處時,運用正確的鼓勵行為,便有助於健全孩子的人格發展。 一個良好的鼓勵行為,對孩子的發展能夠產生無數的正向效果,例如: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你肯定遇過與孩子相處時,前一秒還有說有笑,但下一秒他的情緒卻忽然失控,開始大哭大鬧,或是封閉自己不再與外界溝通的情況。 除此之外,也可能遇到孩子「看似毫無徵兆」地表現出激烈的情緒反應,或是對於你認為的無關緊要的小事產生反感。 當下的你,可能會有兩個念頭:為什麼他會忽然情緒失控,以及當下該如何
在電視新聞中,不乏能看到大人情緒失控的案例,更何況對於還不了解「情緒」是什麼的孩子而言,情緒控管更是困難。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會遇上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刻,例如哭鬧、尖叫刻。而面對這樣的場景,照顧者可能會慌了手腳,或因為帶著疲憊的狀態而克制不住脾氣,卻又在事後感到滿滿自責。 這樣的錯誤處理,很
許多家長都會嘗試使用點數制度(又稱代幣制度)去鼓勵孩子的正向行為,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他們良好的習慣。不過在實務上,我們常會發現家長因為誤解點數制度的內涵,出現不當使用的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若點數制度使用不當,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養成孩子的壞習慣。以下我們將列出幾種常見
當孩子有早療的需求時,家長面對早療團隊裡眾多專業的分工,像是臨床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各種治療師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疑問: 要讓孩子選擇哪位治療師呢? 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來解說,家長該如何依照自身的需求與期待,替孩子尋找到一位彼此契合的治療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
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發現孩子疑似出現發展遲緩,不僅令人感到緊張,在需求尋求評估甚至治療時,現實層面上許多問題也會接踵而至,不免令家長擔心,甚至心力交瘁。 本篇文章會簡述早療評估與治療的脈絡,以及針對其中最熱門的議題:「究竟該選擇健保或是自費療程,兩者差異為何?」去進行用客觀的比
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因為天生個性,以及後天的環境逐漸建立起往後的人格特質。所以在陪伴孩子時,教養的方式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若在與孩子相處時,運用正確的鼓勵行為,便有助於健全孩子的人格發展。 一個良好的鼓勵行為,對孩子的發展能夠產生無數的正向效果,例如: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你肯定遇過與孩子相處時,前一秒還有說有笑,但下一秒他的情緒卻忽然失控,開始大哭大鬧,或是封閉自己不再與外界溝通的情況。 除此之外,也可能遇到孩子「看似毫無徵兆」地表現出激烈的情緒反應,或是對於你認為的無關緊要的小事產生反感。 當下的你,可能會有兩個念頭:為什麼他會忽然情緒失控,以及當下該如何
在電視新聞中,不乏能看到大人情緒失控的案例,更何況對於還不了解「情緒」是什麼的孩子而言,情緒控管更是困難。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會遇上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刻,例如哭鬧、尖叫刻。而面對這樣的場景,照顧者可能會慌了手腳,或因為帶著疲憊的狀態而克制不住脾氣,卻又在事後感到滿滿自責。 這樣的錯誤處理,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現在工作的診所裡,有一個學姊很明顯地被其他人所排擠。 一開始我並沒有發現這件事,並且跟著那位學姊(稱她A好了)學了很多東西,所以我對她並沒有特別反感。第二天,她就以「我其實很不想讓你知道這些⋯⋯」為開頭,拉著我抱怨了店經理長達半小時。她哭訴著她受到多不公平的對待、連獎金都被扣著,同事們也都不懂她
Thumbnail
其實小時候我很討厭黑森林蛋糕,如今看著自己手中變出了一顆完整的黑森林蛋糕,感覺好不可思議!德國人對黑森林蛋糕的規範,徹底引起我對黑森林的興趣。因為酒精跟鮮奶油都是我熱愛在甜點中看見的元素!於是我從買櫻桃開始,假裝我只是想做酒漬櫻桃,其實一切都是在為了黑森林鋪路,就這樣一步一步,終於吃到黑森林蛋糕了。
Thumbnail
生命的波浪在潮起潮落間,總讓人有些暈眩。 有時我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能不能勝任掌舵的任務。
Thumbnail
雖然當時開始和初戀男友交往,被喜歡的虛榮感,及信裡Z描述的精彩五專生活,附上騎自行車勇闖台灣各地的有趣照片,讓我接觸到不一樣的世界,繼續維持著魚雁往返。
Thumbnail
大人的口味是什麼呢?我想它兼容並蓄了許多味道,苦的,不會變成甜的;酸的,還是酸不溜丟,不過,我可能會開始喜歡上那些有點苦、有點酸的部分。其實我並沒必要一直這麼努力提醒自己去「接受不能接受的」又或者「諒解心中不能原諒的」,我僅需要按著日子的流動感受著現在,過日子是如此,吃東西也是如此。
Thumbnail
蹉跎著蹉跎著 這一生也就這樣了
Thumbnail
帶領第一次接觸藝術治療的人,或是提到藝術治療時,常會聽到另一方說:我很不會畫畫。 但是,大部份的人,小時候可以恣意的拿起一枝鉛筆或彩色筆隨興的塗鴉,為什麼長大後,想到畫畫,就是先憂慮開始動筆後,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好看? 許多人抗拒畫畫的原因,來自小時候進行創作時被別人批評的創傷經驗。
Thumbnail
接續上文談到「學校教育」與「義務教育」的起源目的,是以當時國家認為的社會需求,企圖透過教育把學生打造成符合這期待的模樣。接下來的兩篇將延伸這個話題,進一步討論與現代教育原始目標相關,至今仍牽動許多國家教育的兩股深層力量(也可以說是兩種深層的意識形態)。這兩股力量對很多地方的教育與社會文化影響之深遠,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經常出國旅行的阿姨,帶回了一瓶價值不斐的香水,就擱在我書桌上投,金黃璀璨的液體、精巧的瓶身,對當時小小年紀的我,有種無法言說的神秘魅力。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現在工作的診所裡,有一個學姊很明顯地被其他人所排擠。 一開始我並沒有發現這件事,並且跟著那位學姊(稱她A好了)學了很多東西,所以我對她並沒有特別反感。第二天,她就以「我其實很不想讓你知道這些⋯⋯」為開頭,拉著我抱怨了店經理長達半小時。她哭訴著她受到多不公平的對待、連獎金都被扣著,同事們也都不懂她
Thumbnail
其實小時候我很討厭黑森林蛋糕,如今看著自己手中變出了一顆完整的黑森林蛋糕,感覺好不可思議!德國人對黑森林蛋糕的規範,徹底引起我對黑森林的興趣。因為酒精跟鮮奶油都是我熱愛在甜點中看見的元素!於是我從買櫻桃開始,假裝我只是想做酒漬櫻桃,其實一切都是在為了黑森林鋪路,就這樣一步一步,終於吃到黑森林蛋糕了。
Thumbnail
生命的波浪在潮起潮落間,總讓人有些暈眩。 有時我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能不能勝任掌舵的任務。
Thumbnail
雖然當時開始和初戀男友交往,被喜歡的虛榮感,及信裡Z描述的精彩五專生活,附上騎自行車勇闖台灣各地的有趣照片,讓我接觸到不一樣的世界,繼續維持著魚雁往返。
Thumbnail
大人的口味是什麼呢?我想它兼容並蓄了許多味道,苦的,不會變成甜的;酸的,還是酸不溜丟,不過,我可能會開始喜歡上那些有點苦、有點酸的部分。其實我並沒必要一直這麼努力提醒自己去「接受不能接受的」又或者「諒解心中不能原諒的」,我僅需要按著日子的流動感受著現在,過日子是如此,吃東西也是如此。
Thumbnail
蹉跎著蹉跎著 這一生也就這樣了
Thumbnail
帶領第一次接觸藝術治療的人,或是提到藝術治療時,常會聽到另一方說:我很不會畫畫。 但是,大部份的人,小時候可以恣意的拿起一枝鉛筆或彩色筆隨興的塗鴉,為什麼長大後,想到畫畫,就是先憂慮開始動筆後,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好看? 許多人抗拒畫畫的原因,來自小時候進行創作時被別人批評的創傷經驗。
Thumbnail
接續上文談到「學校教育」與「義務教育」的起源目的,是以當時國家認為的社會需求,企圖透過教育把學生打造成符合這期待的模樣。接下來的兩篇將延伸這個話題,進一步討論與現代教育原始目標相關,至今仍牽動許多國家教育的兩股深層力量(也可以說是兩種深層的意識形態)。這兩股力量對很多地方的教育與社會文化影響之深遠,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經常出國旅行的阿姨,帶回了一瓶價值不斐的香水,就擱在我書桌上投,金黃璀璨的液體、精巧的瓶身,對當時小小年紀的我,有種無法言說的神秘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