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謾罵,可否調對方的i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常收到粉絲的訊息問說「對方一直傳簡訊辱罵我,但是我不知道他是誰,這樣可不可以請警察幫我調對方的ip?」、「請律師是不是就可以調對方的ip?」、「警察說不能幫我調,是真的還假的?」等等問題。


首先,關於一對一傳簡訊辱罵是不構成「公然侮辱罪」的,由於所謂的「公然」是指讓處在同一空間不特定人或讓多數人可能可以知道、聽到、看到侮辱的狀態,若是只有一對一而沒有其他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可得見聞的場所,則不會構成「公然侮辱罪」。


再來,所謂的「調ip」是屬於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下稱通保法)中的「通信紀錄」,由於憲法第12條明定保障人民秘密通訊的自由,為人民基本權利之一,而調取通信紀錄屬於侵害此部分的基本權利,所以法律上在對調取通信紀錄上做了限制,不是說想查就查,而且可以漫無目的的查。


如果要調查通信紀錄,依據通保法第11條之1的情況,當檢察官在偵查最重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有事實足認通信紀錄及通信使用者資料於本案之偵查有必要性及關連性時,除有急迫情形不及事先聲請者外,應以書面聲請該管法院核發調取票。



而公然侮辱、誹謗等妨害名譽案件並非通保法第5條所規定可調取通信紀錄的案件,故原則上是無法依此調到對方的通信紀錄或是使用者資料的。建議粉絲們如果下次遇到網路上的謾罵或是誹謗的狀況,可以先看看是否有辦法掌握對方的身分資料或是可以特定對方是誰,若是不行,直接將對方封鎖,或是不予理會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建佑律師_NoMoreLaw的沙龍
154會員
192內容數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2025/04/21
本文探討以太幣價格低迷的原因,並分析以太坊社群為提升其價值所做的努力,包括Layer 2擴容技術、Proto-Danksharding升級、未來升級規劃、去中心化應用推廣以及整體生態系統建設。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探討以太幣價格低迷的原因,並分析以太坊社群為提升其價值所做的努力,包括Layer 2擴容技術、Proto-Danksharding升級、未來升級規劃、去中心化應用推廣以及整體生態系統建設。
Thumbnail
2025/01/20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2025/01/20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2024/10/22
[摘要]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
Thumbnail
2024/10/22
[摘要]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開擴音通話能不能提告,這問題其實已經常見到不能再常見,我們也了解被罵是有多麼不爽,以及那種想看對方被告、被罰的想法。但妨害名譽的成立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光是構成要件,就不單單「罵人」二字可概括。
Thumbnail
關於開擴音通話能不能提告,這問題其實已經常見到不能再常見,我們也了解被罵是有多麼不爽,以及那種想看對方被告、被罰的想法。但妨害名譽的成立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光是構成要件,就不單單「罵人」二字可概括。
Thumbnail
「私訊被罵」是現代大多SNS使用者都碰過的問題,不少人仗著網路上不需要使用真名,而且說什麼也查不到,就肆意妄為。這也使得「私訊罵人可否提告」成了相當熱門的法律諮詢問題。今天就來分享與使用社群網站私訊被罵有關的各種法律問題,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各位網友都能更清楚自身狀況是否能告。
Thumbnail
「私訊被罵」是現代大多SNS使用者都碰過的問題,不少人仗著網路上不需要使用真名,而且說什麼也查不到,就肆意妄為。這也使得「私訊罵人可否提告」成了相當熱門的法律諮詢問題。今天就來分享與使用社群網站私訊被罵有關的各種法律問題,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各位網友都能更清楚自身狀況是否能告。
Thumbnail
因為某些事被人得罪了,實在是很氣不過。在很多社團和文章發現不少人都會把對方的照片、FB、IG貼出來公審,我也照做了,但為什麼過沒多久就收到警察通知(或地檢署傳票),說我這樣已經違反個資法了?每天一堆人在網路上轉貼爛人的社群帳號都沒事,為啥只有我會被抓?怎麼可以只罰我?我可以去檢舉其他公審個資的人嗎?
Thumbnail
因為某些事被人得罪了,實在是很氣不過。在很多社團和文章發現不少人都會把對方的照片、FB、IG貼出來公審,我也照做了,但為什麼過沒多久就收到警察通知(或地檢署傳票),說我這樣已經違反個資法了?每天一堆人在網路上轉貼爛人的社群帳號都沒事,為啥只有我會被抓?怎麼可以只罰我?我可以去檢舉其他公審個資的人嗎?
Thumbnail
站在法律的角度,遇到有人犯罪最好的解決方法就只有「提告」,其餘非法律的報復舉動可能都是遊走法律邊緣,所以不太建議任意採取,以免從受害者變成加害人。相信看到這邊,一定有不少人對司法感到失望,認為明明是對方的錯,為什麼偏偏法律只肯保護壞人,連自己發文希望大家提防都可能犯法被告。
Thumbnail
站在法律的角度,遇到有人犯罪最好的解決方法就只有「提告」,其餘非法律的報復舉動可能都是遊走法律邊緣,所以不太建議任意採取,以免從受害者變成加害人。相信看到這邊,一定有不少人對司法感到失望,認為明明是對方的錯,為什麼偏偏法律只肯保護壞人,連自己發文希望大家提防都可能犯法被告。
Thumbnail
怎樣才叫犯法?那條界線在哪? 例如A在公開場合大罵B,此時B認為他的名譽受到損害,所以想告A;但A也不服認為他本就有言論自由的權利,那誰對誰錯? 這裡牽扯到兩個憲法保障的權利:名譽權、言論自由。 在討論誹謗前你有聽過公然侮辱嗎? 在說誹謗罪之前,你聽過公然侮辱罪嗎(刑法第309條) 簡單區分誹謗跟公
Thumbnail
怎樣才叫犯法?那條界線在哪? 例如A在公開場合大罵B,此時B認為他的名譽受到損害,所以想告A;但A也不服認為他本就有言論自由的權利,那誰對誰錯? 這裡牽扯到兩個憲法保障的權利:名譽權、言論自由。 在討論誹謗前你有聽過公然侮辱嗎? 在說誹謗罪之前,你聽過公然侮辱罪嗎(刑法第309條) 簡單區分誹謗跟公
Thumbnail
實際上會不會成立還是得由司法機關斷定。而當事人能做的,除了是加強手邊的證據及說詞,讓審理結果對自身更有利外,還要懂得「隨機應變」、「見好就收」,如果繼續走訴訟無法拿到更多好處,倒不如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和解結案。
Thumbnail
實際上會不會成立還是得由司法機關斷定。而當事人能做的,除了是加強手邊的證據及說詞,讓審理結果對自身更有利外,還要懂得「隨機應變」、「見好就收」,如果繼續走訴訟無法拿到更多好處,倒不如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和解結案。
Thumbnail
「妨害名譽」在大眾耳中早已是耳熟能詳的法律名詞,不僅充斥新聞版面,也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社會之中。我們要怎麼發言(文)才不會踩到法律的紅線呢?可以參考本文提供的建議。
Thumbnail
「妨害名譽」在大眾耳中早已是耳熟能詳的法律名詞,不僅充斥新聞版面,也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社會之中。我們要怎麼發言(文)才不會踩到法律的紅線呢?可以參考本文提供的建議。
Thumbnail
有時候可能是在對方的LINE上面看到第三者,顯示的暱稱可能會是小貓、andy之類的連名字其中一個字都沾不到邊,這種情況根本沒辦法告,只能先從對話中找出線索,或在網路上肉搜看看,盡可能縮小範圍才有機會成功起訴對方,若一項都沒有就只能先把證據保留好,在提告的時效內可能會用的上。
Thumbnail
有時候可能是在對方的LINE上面看到第三者,顯示的暱稱可能會是小貓、andy之類的連名字其中一個字都沾不到邊,這種情況根本沒辦法告,只能先從對話中找出線索,或在網路上肉搜看看,盡可能縮小範圍才有機會成功起訴對方,若一項都沒有就只能先把證據保留好,在提告的時效內可能會用的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