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獨自出現在一個陌生星球上,原本你身邊熟悉的臉孔,都隨著時間一分一秒而模糊不清... 而你也不知道你為何會突然出現在這裡地方? 原本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甚至連存在的意義都不知道? 那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如果有一天,你獨自出現在一個陌生星球上。摘自聊癒心球
上述提到的種種就是失智症患者的日常,他們每天一醒來就要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
身為失智第一線的主要照顧者,
這篇與你分享在進入失智照護過程後,我最大的轉變,就是三觀!
1. 世界觀
最大的改變是:我將靈性世界納入了我的世界觀,整個世界變得更加寬廣、更加宏觀了,以前還不太相信靈魂的存在,當我發現失智症的世界跟我們距離越來越遙遠,隨著病程認知功能的下降,媽咪逐漸無法用字用詞來表達,提取名詞也都是片段片段的,言不及義,我開始尋找除了語言以外的溝通方式:
- 肢體語言,透過當下的情境,與他的動作,我會拼湊出他想要做甚麼。
- 第六感,那是一種直覺說不上來,但我看著他的眼睛與散發出來的情緒氣場,直覺會自動告訴我他現在的想法,然後我再用我的語言幫她說出他所想表達的,即可確認是否是他的意思。
在照顧之後,我相信自然界的萬物都有靈魂,不管是人、動物,還是植物,甚至昆蟲等,萬物的靈性就是無形的能量,而我們跟宇宙是一體的,所有有形的外在物質都是由一種無形的內在能量形式所組成的。
我們的一生,除了外在環境的人事物外,最主要還是受到我們的想法,也就是信念的深深影響,所以,人的命運跟神鬼無關,一切都是自己的安排,一切都是自己意識所創造的。這才了解到:原來外在世界的一切,都是來自於內在世界的投射。
2. 人生觀
最大的改變是:促使我思考活著的意義是甚麼?開始尋找人生的使命。
人這輩子應該怎麼活
失智是一場漫長的告別,讓我提早接觸到死亡的議題,如何面對死亡、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既然人一出生就是邁向死亡的過程,那這一生為何而活?我死後希望怎麼樣被記得,我希望死前能夠做到哪些事情,我要做哪些事情才不會留下遺憾?
照顧後接觸了生命故事書的課程,著手整理舊照片舊文件,慢慢回顧媽咪這一生,原來他有做過哪些事情、去過哪些國家、他笑得最燦爛是哪些時光,我的媽咪是個怎麼樣的人,屬於他的關鍵字會是甚麼,我逐漸拼湊出更多面向的媽咪,而我也開始思考:我的墓誌銘上面要刻的關鍵字會是甚麼?我的悼念文會出現哪些人事物?如果我刻的關鍵字是勇敢,那我現在所做的行為是否能夠代表這個字,我現在的生活該做出哪些修正與調整,促使我更接近我最終想要達成的,
找到我的人生使命,讓人生變得更有意義,每天都被夢想叫醒。
3. 價值觀
最大的改變是:學會接受這是一個黑白可並存的世界,用愛與包容去對待。
學會接受這是一個黑白可並存的世界,用愛與包容去對待。
人這輩子什麼才是最珍貴的
是非對錯有甚麼好爭的 你贏我輸又怎樣。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寫考卷寫作業,永遠都有標準答案,錯了會被用紅筆打叉叉、被扣分、被罰寫、回去訂正,但人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隨著認知功能的退化,失智者陸續會出現走失、幻想、幻聽、時空錯亂、鏡子裡有人、隨地大小便等BPSD行為症狀,照顧前我以為照顧方法是最重要的事情,殊不知更重要的是照顧的起心動念:愛,你是為了甚麼而照顧的,找到你照顧的為什麼!
當你為了愛而照顧,你不會因為他把湯倒到杯子裡面而大罵一頓,因為你知道杯子跟碗都只是個工具,他還會裝湯沒有灑出來沒有滴到桌面,已經很厲害了,不需要爭辯湯就應該裝在碗裡這一點,只要能達成喝湯的目的,裝在哪個容器裡面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了,不是嗎?
當你為了愛而照顧,你也不會因為他在路上徘徊遊蕩而大吼大叫,因為你知道她喪失了空間與方向感,他只是想要趕快找到回家的路而東奔西走而已,你覺得他在繞路,但他心裡一定是比你想要趕快回到家,只是他不知道怎麼做,只能繼續向前走。
當你為了愛而照顧,你也不會因為她把你的東西藏起來而歇斯底里,因為你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幫忙整理收納,但是她忘記他收在哪邊了。
時時給予失智者支持與肯定,取代否定(不要、不行、不可以)與控制,以耐心引導來完成對話,萬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端看你看待的角度,懂得包容、理解和欣賞,放過自己也放過對方,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