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接種AZ疫苗後的48小時:我幾乎都在上班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的第二類人員,我接種了第一劑的AZ疫苗。
在接種前就有聞言:AZ疫苗的副作用,會隨著年齡增大而減少,單位內部也確實有人拿以當做笑談:注AZ是在測試自己的身體機能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

前24小時

當天我們小隊值班,於是一個小隊4人就分成兩兩一組輪替前往接種處所接種,我抵達時是8點10分,距離疫苗開打的時間也才過了10分鐘,現場已經大排長龍。我聽到有人說:「我6點40分就來排啦,只排在第四排!」我心想,這批疫苗接種對象都有造冊,沒有晚到就施打不到的問題,實在沒有非得趕在最前頭的必要。不過,這也是他們的選擇,高興就好。
準備好健保卡,由衛生人員確認身分之後,便填寫COVID-19疫苗接種卡及同意書,等候的期間我隨意觀察著周邊的所有人:衛生人員忙乎忙乎的四處走動,也指揮著接種對象的行走動線;而接種人員也都相當配合,讓整個場地看起來井然有序、有效率。
輪到我了,衛生人員請我到其中一位醫師的桌前,醫師簡單地評估了自己最近的健康狀況和病史,便指引我到一旁的接種處,進行接種。我看著負責接種的衛生人員從箱子裡拿出一個小瓶子,熟練地利用針筒從小瓶子裡抽取出一小部分,也許是基於普通關心,或是規定的制式問句,她問我:「怕打針嗎?」我笑了一下:「不會。」她便一針扎進我的左大臂,把疫苗緩緩推送進我的身體裡。
9點整,接種完畢。她給了我兩張須知,大致是說明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然後請我在現場等候30分鐘,沒有立即性的嚴重副作用後,就可以離開。
回到辦公室繼續上班後,我約在11點半左右開始感到全身乏力、頭腦昏沉,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症狀。雖然程度輕微,卻足以讓我提不起勁。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晚餐時間,乏力感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更沒有其他徵候。最後一次量體溫是21點30分——37.7度,是今天一整天的最高溫,可說是輕微發燒,但也沒有對我造成什麼影響,於是我想這第一個24小時大概能穩穩度過了。
但就在準備睡覺休息前,身體出現了明顯的新的症狀:畏寒。全身突然不由自主地顫抖,那種感覺就像是冬天棉被蓋得太薄,幾縷寒氣從窗縫中竄進房內,冷得自己從頭到腳只能用力抖動肌肉產生熱能來抵禦一般。我趕忙著摘下隱形眼鏡,手卻抖得厲害,大拇指與食指不聽使喚,花了一番意志力對準眼眸,才把鏡片捏下,然後跑進休息寢室內,直到鑽進被褥裡才稍有緩解。

後24時

過了一夜,躺著時倒沒什麼感覺,一坐起來就感到頭昏腦脹、欲振乏力,前一天的症狀延續到了第二天。畏寒症狀已經退卻,而患部開始發紅腫脹,體溫則是37.2度,沒有發燒。喝了幾口溫水,本想繼續回籠休息,卻突然收到了指派。
我才知道,前一天晚上當我裹著棉被沉沉睡去時,轄區發生了青少年聚眾打架。小隊長以及剛好是刑責區的老蘇,就前往了解案情並協助轄區派出所調查。這一搞就搞到5點才返隊。
血氣方剛的小子們通常不難找,於是在確認了住處後,便驅車前往找人。30分鐘的車程裡沒有人說話,我打開廣播節目,讓車內勉強不因過度安靜而沈悶,畢竟這一車四人前一天才剛打過疫苗,有的拖著有氣無力的身軀,有的前一個晚上睡不到5小時,誰還有多餘的力氣說話?
直到中午,案件處理得差不多了,一行人回到辦公室繼續待命。其他人的症狀已經明顯轉善,而我的身體狀態持續昏沉、乏力,再加上輕微的頭痛和眼窩脹痛,我不得不回到寢室,因為躺著確實讓我舒服得多。
從接種後的35小時,我幾乎都在工作場域中度過,有事就處理,沒事就休息待命。直到我第二天晚上回到家中,洗了熱水澡後才感覺我的所有不良症狀幾乎都已消失,除了患部的腫痛之外。不過比起令人難受的乏力感與頭昏,物理性的腫痛就不足爲疼了。
最後總結一下我接種疫苗後的所有副作用:輕微發燒(37.7度)、輕微頭痛、畏寒、全身乏力(併倦怠)、患部腫痛。不曉得這樣看起來,我究竟算不算年輕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5會員
54內容數
這個專題裡收錄了筆者自己的職場經驗,以及整體的職場觀察。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讓對警察不熟悉的你,能有更深入的理解;讓對警察很熟悉的你,能發自內心地微笑一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律羲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殘酷的事情太多,倘若信仰能在人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晚安前還能期待明日,何嘗不是件美事。
借用徵文裡的一句話說:「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而書不過是「知識」或「資訊」的載體,確切來說,製造知識狂亂、讓人焦慮的,正是知識(或資訊)本身。
創作者們大概都堅信一句話:「創作的路途都是孤獨的」。當一字一句構築成一篇文章時,總有股莫名的喜悅,我想這份喜悅,任何文字創作者都是相同的,如果沒有這種心理上的支撐,很難在創作的道路上踽踽獨行,「古道、西風、瘦馬,創作人在天涯」。
與其讓我推銷自己的文章,倒不如趁此機會來思考並描繪一下,自己想像中的「文章受眾」樣貌吧。
「所有人都會因為權力的賦予,而變成路西法。」這是我所相信的人性。
要建立付費專題之前,我至少要做好這2項的準備與建設,才能好好地對待專題、對待讀者的期許,這是筆者身為業餘創作者的責任與領悟。
殘酷的事情太多,倘若信仰能在人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晚安前還能期待明日,何嘗不是件美事。
借用徵文裡的一句話說:「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而書不過是「知識」或「資訊」的載體,確切來說,製造知識狂亂、讓人焦慮的,正是知識(或資訊)本身。
創作者們大概都堅信一句話:「創作的路途都是孤獨的」。當一字一句構築成一篇文章時,總有股莫名的喜悅,我想這份喜悅,任何文字創作者都是相同的,如果沒有這種心理上的支撐,很難在創作的道路上踽踽獨行,「古道、西風、瘦馬,創作人在天涯」。
與其讓我推銷自己的文章,倒不如趁此機會來思考並描繪一下,自己想像中的「文章受眾」樣貌吧。
「所有人都會因為權力的賦予,而變成路西法。」這是我所相信的人性。
要建立付費專題之前,我至少要做好這2項的準備與建設,才能好好地對待專題、對待讀者的期許,這是筆者身為業餘創作者的責任與領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體健康才能行動 想,只是等待,行動,才有後續 經驗分享 113/7/8 一如往常的上班,跟同事交接工作,討論優先處理事項,通知客戶們到貨,經過三個小時後,身體的狀況卻極速下滑,中暑?過熱?不太對勁,呼吸很喘,全身無力感,身體情況似乎不太一樣,跟老闆和店長請假後,便直接回家,總覺得身體很累…
20240416 凌晨忽然陷入高燒,在服用退燒藥及擦拭身體+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後,得到了控制。原先要進行的核子造影掃描,也僅先注射完顯影劑後告知明後兩天才會進行檢查。只是發燒+洗腎+顯影劑注射,讓父親再次體力耗盡又陷入了整天的沈睡。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到今天我在休假的期間,收到一些通知LINE傳言,雖然對我來說可能受傷的情況偏小,但因為實在是覺得在我這個人生的工作職場中,還真的第一次遇到不理智的員工,真的很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體健康才能行動 想,只是等待,行動,才有後續 經驗分享 113/7/8 一如往常的上班,跟同事交接工作,討論優先處理事項,通知客戶們到貨,經過三個小時後,身體的狀況卻極速下滑,中暑?過熱?不太對勁,呼吸很喘,全身無力感,身體情況似乎不太一樣,跟老闆和店長請假後,便直接回家,總覺得身體很累…
20240416 凌晨忽然陷入高燒,在服用退燒藥及擦拭身體+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後,得到了控制。原先要進行的核子造影掃描,也僅先注射完顯影劑後告知明後兩天才會進行檢查。只是發燒+洗腎+顯影劑注射,讓父親再次體力耗盡又陷入了整天的沈睡。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到今天我在休假的期間,收到一些通知LINE傳言,雖然對我來說可能受傷的情況偏小,但因為實在是覺得在我這個人生的工作職場中,還真的第一次遇到不理智的員工,真的很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