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只有戀愛而已➤《單身生活,不是學會堅強就好》

人生不是只有戀愛而已➤《單身生活,不是學會堅強就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徐豫著。

徐豫著。

「有人看你不順眼,正好證明你活得很自由。」
——《被討厭的勇氣》

在看完上次介紹的《在家工作》這本書,我對於作者徐豫越來越感到好奇。她原先是寫兩性文章發跡的,讓我想瞧瞧她以往的作品。
(我欣賞她寫文章實事求是,給出處與數據的態度)

老實說,我平常完全不看兩性文章,因為我認為都太陳腔濫調,網路上這些文章就已經太飽和了,實在沒必要再買書來看。

這本書我寫在紙頁上的手記不多,代表文體是非常通俗易懂的,但卻是給我滿滿的感觸與啟發,跟以往我所看過的兩性刊物非常不同。
以下分享兩個我看完書後,想跟大家討論的觀點。


兩性作家也常常分手啊,憑什麼寫文章?

這個問題很尖銳,卻也是很多人內心的困惑。
我們常常看到的廚師就很會煮菜、畫家就很會畫畫;那以此類推,兩性作家就應該要很會談戀愛,應該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但依我觀察,很多兩性作家不是離婚,就是未婚。即使是連寫這本書的徐豫,也曾經離過婚,在兩年前又再婚。

「那到底怎樣才是幸福美滿的愛情?眼見真的為憑嗎?」
是進入婚姻?是嫁入豪門?是成家立業?
我們從未討論過這些問題,甚至是這些準則到底是誰制定的。
我想這些追根究底跟我們傳統媒體有很大的關係。在電視上的那些兩性名嘴,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倘若是女性名嘴,就得抨擊男性的無能,女人要當自強!(那些陳腔濫調我想大家都知道)讓我們誤以為探討兩性的作家,全都如此浮誇。
而徐豫給大家的認知,是勇敢

兩性專家其實專業的地方,就是懂得放手。
比起談了又長又臭的戀愛,懂得看情勢苗頭不對就離開,更是不容易。大多時候我們總是會欺騙自己還有繼續的可能,放任自己身陷在一段痛苦的關係。

懂得在停損點止血,並且有能力建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這樣就足夠了,也值得敬佩,因為很多人做不到。

raw-image
完美主義與冒牌者症候群

冒牌者症候群好發於女性,常常過度努力,卻覺得自己不配擁有肯定。

而這些完美主義的根本大多來自成長環境。
在我幾年前休學、住進精神科病房,家人不來探視我,因為他們覺得沒有面子,總是對外界說了很多藉口,說是學校不好、科系不好,甚至要我過年也先別回家,很傷我的心。
「你們應該要習慣,我不優秀,我已經努力了,只能這樣。」當年的我說。
說是這樣說,卻從那時開始,建造我內心中的「完美枷鎖」。

我是一個很會強迫自己的完美主義者,在我進入認真模式,我就很難接受不完美的存在。對我而言的不完美有很多,例如寫錯字、讀錯音、文字排版不美觀、視覺做得不夠協調,如果是已經交出的成品,那些不完美會住在我心裡一輩子,不時想起就覺得痛苦難堪。(但旁人早就不記得這些失誤了,甚至沒發現)

完美主義並沒有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完美。
而是讓我找到更多生活中的「不完美」。

如果我能改善的,那還事小;如果我根本無力改變,則會變成我心裡的刺。
完美主義讓我變得刻薄,跟我共事的人會相當辛苦,因為他們不是完美主義的人,或許會認知90分已經足夠了,但我就是要做到100分!
我永遠在對自己的成果吹毛求疵,立下批判,我看不到自己的好。
即使面對他人的稱讚,我也會覺得:「他是不是在講客套話?」「丟臉死了,還是要把我的作品都刪掉?」

你也跟我一樣嗎?是不是太累了?不止你累,旁邊無辜的人也都因你很累。
我們或許今天開始可以「立下界線」。
不是要你得過且過,而是如果自己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會造成他人的痛苦,或許就該停下腳步。並且如書中反思,這些完美的標準,到底是誰訂定的?犧牲自己的快樂,換得別人認為的完美,值得嗎?

就如同經營自媒體,或許有1%的人對我口出惡言,但99%的人還是支持我的。
別因為那一小部分的人,忽略那些大部分人的支持。



礙於篇幅,只能簡略分享以上書中兩個探討的主題,否則書中討論的議題很多都值得拿出來細細探討。
有更多的故事與議題,就留給大家看書領略了。

人生佔據大部分的不應該只是愛情,在愛情之前,我們得先學會照顧好自己。
得先照顧好自己,把生活過到95分,這時愛情就只是一種選擇性加分題。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生活紀錄,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Na個樹洞

或是你想寫信給我,也非常歡迎!
[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Na個樹洞|Louna的沙龍
95會員
64內容數
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再平庸的人愛看書都會變得閃閃發光(自己講) 最喜歡哲學、人文、文學、行銷等主題。想分享好書給大家,也為自己的閱讀留下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別等著別人幫你搭舞台。 若沒有舞台,就自己建一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先聽過徐豫的podcast節目《徐豫切入點》,她的口條與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變成她的粉絲。 她是在美國的作家、網路創業者,已長期習慣居家工作的模式,以網路為家,遠端建立良好的商業品牌,她的收入甚至曾高達一個月
沒關係,我就爛! 這句話我想已經變成國民口頭禪了,連我也是(苦笑) 你也曾經在心裡面發誓要早起、要閱讀、要運動;結果鬧鐘、書、運動鞋都買好了,這樣的熱情維持不到三天,就覺得自己做不到,果斷放棄嗎? 以前我也以為自己就是爛,就是夜貓子,什麼早睡早起根本就是幹話。但你相信嗎?我現在是一個
沒有自我對話的能力,等於喪失自我認同。 你也是有閒暇的時間,就會打開社群媒體嗎? 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在社群媒體上不斷地展露自己。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食衣住行,什麼都能分享,甚至是有點過度分享了,卻忘記自我對話的重要性。 汲汲營營關注他人的生活,卻忘
買了書,卻永遠看不完! 你是否也跟我有過相同的經驗? 明明很愛買書,但總是翻個幾頁就晾在一旁,或根本沒打開過? 我以往在看書時,只要手機響了,注意力就會被帶走。一滑下去,就忘記要看書了。 後來才知道像我這樣的人還真不少,試了許多方法,直到我現在已經養成了穩定的閱讀習慣。 我整理出幾個幫助我能有效
別等著別人幫你搭舞台。 若沒有舞台,就自己建一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先聽過徐豫的podcast節目《徐豫切入點》,她的口條與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變成她的粉絲。 她是在美國的作家、網路創業者,已長期習慣居家工作的模式,以網路為家,遠端建立良好的商業品牌,她的收入甚至曾高達一個月
沒關係,我就爛! 這句話我想已經變成國民口頭禪了,連我也是(苦笑) 你也曾經在心裡面發誓要早起、要閱讀、要運動;結果鬧鐘、書、運動鞋都買好了,這樣的熱情維持不到三天,就覺得自己做不到,果斷放棄嗎? 以前我也以為自己就是爛,就是夜貓子,什麼早睡早起根本就是幹話。但你相信嗎?我現在是一個
沒有自我對話的能力,等於喪失自我認同。 你也是有閒暇的時間,就會打開社群媒體嗎? 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在社群媒體上不斷地展露自己。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食衣住行,什麼都能分享,甚至是有點過度分享了,卻忘記自我對話的重要性。 汲汲營營關注他人的生活,卻忘
買了書,卻永遠看不完! 你是否也跟我有過相同的經驗? 明明很愛買書,但總是翻個幾頁就晾在一旁,或根本沒打開過? 我以往在看書時,只要手機響了,注意力就會被帶走。一滑下去,就忘記要看書了。 後來才知道像我這樣的人還真不少,試了許多方法,直到我現在已經養成了穩定的閱讀習慣。 我整理出幾個幫助我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