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一本讀起來很暢快、愉悅的書,裡面有好多有趣的想法。有些和我的價值觀不謀而合,有些則啟發了我。

raw-image

  隨著年齡增長,已經不太買這類書籍。(國中、國小時最看雞湯文了!當時看了一堆啊!)上了高中開始,遇見的人越來越多,接觸的世界也越來越廣,眼見的、耳聞的越來越多,越覺得以前那些心靈雞湯有點像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了。出社會後,更覺得那些文章總是散發著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氛圍,不對味。即使是本作,也沒有讓我從頭到尾都點頭如搗蒜,(我也沒抱著這樣的期待)但大多時候還是覺得想法蠻契合的,很開心能遇到這樣一本讓人抒發許多的作品。以下分享一些作者和我不謀而合的價值觀,也給正在觀望的網友們一些參考,也許你也會喜歡?

raw-image

  這段說到的社會進步的象徵,大概可以簡化為「自由」二字。忘記在哪聽過,但自此就放在心上,對於自由的定義。「自由不是你想做甚麼就能做甚麼,而是你不想做甚麼就能不做。」這個社會對於結婚生子太過偏執,我自己也見過那種明明自己一個人生活的蠻愉快的女性自我懷疑:「我到了這個年紀不婚不生,真的就一事無成?我是不是真的有甚麼問題?」(然而這位女士才26歲,這社會到底對年輕人做了甚麼啊?)坦白說,無論到甚麼年紀,我覺得答案都是一樣的。你如果不婚不生過得很愉快,而你也滿足於現況,實在沒必要去滿足父母、親友乃至於這個社會對你的期待啊!都能自給自足,而且也過得開心了,還有甚麼問題?說穿了,大部分的人來的時候都是一個人,走的時候也是一個人啊!現在又不流行甚麼陪葬!哪有結婚生子才是人生圓滿的道理?單身、離婚就人生失敗?能遇到近江、和他結婚不是因為我做人成功,我只不過是幸運而已。你只要覺得自己是幸福的,那就是正解啊!我只關心親友是否過的快樂,但他們結婚否、生子否,關我甚麼事?這不重要啊!不要再勸人結婚生子了,那跟你無關。

raw-image

  我是愛哭鬼。我很常被我媽唸:「哭能解決問題嗎?冷靜下來,不要遇到甚麼事就在那邊哭。」本來傷心的我變得更傷心,委屈變得更委屈。我當然知道哭不能解決問題,我哭本來就不是為了解決問題啊!是為了抒發,為了冷靜下來啊!不讓我哭一哭,我心裡那些無處宣洩的情緒要怎麼辦?到底要先解決心情還是先解決事情,我沒有固定的先後順序,要看當下的情境。但我遲早都會哭的。(作者也有聊到這個,我當下只能拍案叫好。一方面又覺得很神奇,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也可能說出一樣的話呢!)難以振作的情況多少都會遇到,當事者委靡不振有時候非他所願。一個人要坐在地上多久才有再次站起來的力量,沒有標準可言。而前進的姿勢,也沒人規定只能站著。用爬的、用滾的,也可以啊!不快樂的時候就慢慢來吧!

raw-image

  我也是從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學生時期當然也試著追趕過,但出社會後就變的泰然了。身邊形形色色的人們,各有所長。想要憑著努力向他們看齊是不可能的,這世上沒有全才啊!而且,我其實也蠻喜歡向別人請教的。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總是大方讚嘆朋友們的長處,安心地當個拍手的人、被照顧的人。我知道自己的優點是甚麼,我也會有付出、照顧別人的時候。但我同時很喜歡自己的平庸,樂於平凡。我不夠聰明,所以經常有學習的機會。有學習,就會有腦力激盪;有激盪,就有火花。我覺得這很有趣。對於身邊的人在我眼裡總是充滿才華這件事,讓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看完這本書我好像跟一位素未謀面的網友進行了一場暢快的對話,雖然不是每個觀點都認同,但也能去思考他為什麼是這樣的選擇,我又為什麼是不同選擇。沒有誰的選擇比較好、比較正確,就只是不同選擇而已。每次閱讀時,我的期待都是能從中得到啟發或療癒。這本書很顯然完成了它的任務,滿足了我的期待。希望你們也能從這本書中得到你們想找的東西。

Happy read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nemore玩墨的家常話
14會員
277內容數
習慣用文字記錄生活,抒發情緒。被文字療癒,希望也能透過文字溫暖他人。幽默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即使越寫越嚴肅,也不忘提醒自己保持點幽默感。分享影劇心得多少會涉及劇情,不想被爆雷的讀者們請看過作品再來同樂。偶爾會放閃,請自備墨鏡。
2025/05/05
不曉得,你的焦慮長甚麼模樣?也許,你也對我的焦慮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5/05/05
不曉得,你的焦慮長甚麼模樣?也許,你也對我的焦慮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5/04/28
「來,現在開始,注意!」最近把《家族計畫》看完了,短短6集,蠻過癮的。整體來說算是爽劇,但第一集的鋪陳感覺有點略長。(會覺得略長就表示劇情不太紮實,才會看著看著覺得時間過得有點太慢。)很多人不是會說甚麼「熬過前面幾集就好看了!」這種話嗎?這部劇還真的有點給我這種感覺,好險只有第一集是這樣。
Thumbnail
2025/04/28
「來,現在開始,注意!」最近把《家族計畫》看完了,短短6集,蠻過癮的。整體來說算是爽劇,但第一集的鋪陳感覺有點略長。(會覺得略長就表示劇情不太紮實,才會看著看著覺得時間過得有點太慢。)很多人不是會說甚麼「熬過前面幾集就好看了!」這種話嗎?這部劇還真的有點給我這種感覺,好險只有第一集是這樣。
Thumbnail
2025/04/21
這也是我感謝日記中很重要的一環,結婚這十幾年對我婆婆的感謝。結了婚的女人誇獎老公那是曬恩愛,但我今天想曬婆婆。對,我就是想炫耀一下我的婆婆。她是神隊友,讓我在婚姻這條路上心無旁鶩地愛我老公。不必跟長輩在那邊神仙鬥法,拚個你死我活。
Thumbnail
2025/04/21
這也是我感謝日記中很重要的一環,結婚這十幾年對我婆婆的感謝。結了婚的女人誇獎老公那是曬恩愛,但我今天想曬婆婆。對,我就是想炫耀一下我的婆婆。她是神隊友,讓我在婚姻這條路上心無旁鶩地愛我老公。不必跟長輩在那邊神仙鬥法,拚個你死我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身為已婚人士的我,從小就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認為一定要結婚生小孩,至今仍認為選擇獨身抑或是步入婚姻都各有優缺點,從來不會鼓吹身邊的朋友結婚或生小孩。 在《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楊珈珈的主觀想法比較偏向結婚優於單身,而且朋友也不比配偶來得牢靠。作者本身是留英的碩士,
Thumbnail
身為已婚人士的我,從小就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認為一定要結婚生小孩,至今仍認為選擇獨身抑或是步入婚姻都各有優缺點,從來不會鼓吹身邊的朋友結婚或生小孩。 在《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楊珈珈的主觀想法比較偏向結婚優於單身,而且朋友也不比配偶來得牢靠。作者本身是留英的碩士,
Thumbnail
獲得幸福倘若必須依循社會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那這樣的幸福是屬於我的,還是只是世人眼光應有的模樣? 我意識到社會給的框架何其荒謬。認真讀書、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交個好對象、結婚育兒有房有車,於是你就會幸福,退休然後過完快樂的人生。 也許走上這個路徑能不那麼迷惘,但這何嘗不是一條失去自我的道路?
Thumbnail
獲得幸福倘若必須依循社會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那這樣的幸福是屬於我的,還是只是世人眼光應有的模樣? 我意識到社會給的框架何其荒謬。認真讀書、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交個好對象、結婚育兒有房有車,於是你就會幸福,退休然後過完快樂的人生。 也許走上這個路徑能不那麼迷惘,但這何嘗不是一條失去自我的道路?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失戀後的自我療癒心路歷程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她離開感情關係後所經歷的負面情緒,以及從失望和恐慌中尋找方法來自我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失戀後的自我療癒心路歷程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她離開感情關係後所經歷的負面情緒,以及從失望和恐慌中尋找方法來自我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適合一個人過生活,但是要自在快樂地過獨居生活絕對有方法,但是也要預作準備與練習,不然等到因各種措手不及的意外發生,被迫獨居而成宅男廢女或獨居老人就慘了
Thumbnail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適合一個人過生活,但是要自在快樂地過獨居生活絕對有方法,但是也要預作準備與練習,不然等到因各種措手不及的意外發生,被迫獨居而成宅男廢女或獨居老人就慘了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