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斷捨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直以來,我都有非常嚴重的完美主義。它可以說是我人格的很大一部份構成,在我的生命中佔了很大的份量。

它讓我做事的完成度時常遠高於身邊的同齡人(甚至很多年紀比我長的人),也讓我呈現出來的作品總是能夠收穫很多讚許。但同時;它也造就了我拖延、沒效率、經常半途而廢的樣貌。最重要的是,它帶給我極為龐大的壓力。

可能有些人會無法理解:完美主義和半途而廢看起來應該是毫不相關,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特質,為什麼會同時發生在一個人身上?

  然而,就是因為凡事追求完美,才會在感受到事情「有一點點不完美」的時候,就崩潰到只能直接選擇放棄。

事實上,完美主義也讓我「在方格子上寫文章」這件事差點不會發生。因為在我知道方格子有專題系統等功能之後,我下意識地覺得:「我必須要先把這些事情做好,我要先列好專題的主題、設計好專題的縮圖、畫一張自己的頭像、找好文章的配圖、縮圖,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我才能發表第一篇文章」

而且若是我照這個想法準備下去,我還有可能在每一個圖片、標題上吹毛求疵,花過多的時間心力去「準備開始」寫文章,導致最後心力交瘁,也沒了寫文章的動力,落得一場空。

好在現在的我已經有一定的能力與完美主義對話,努力說服自己先求有再求好,不要忘了想寫文章單純是為了想分享、想抒發,不要本末倒置。現在才能坐在這裡分享這些文字。

raw-image

我的生活,只容得下0跟100

  以前學生時期在念書、做筆記的時候,只要拿到一本全新的筆記本,我就會遲遲不敢下筆寫下第一個字,深怕我那離完美極爲遙遠的字跡,會破壞這本完美的全新筆記本。所以常常,我會在第一個字著墨好久好久,幾分鐘到將近半個小時都有可能。

即使後來順利地寫下去了,也有可能因為在途中看到一個不滿意的部分(例如某兩個字寫歪了),就難以忍受得直接把那一頁撕掉。但筆記本撕掉太多頁後又會變得太醜,導致我又會想開一本新的,陷入無限惡性循環。

上次回老家的時候就看到房間裡放了一大疊被我棄養的筆記本(aka完美主義的足跡),心裡不禁感慨,我因為完美主義損失了好多的錢和紙資源。

有些人看到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會質疑我,覺得我根本就是無心想要唸書才會這樣,但其實我當時是很喜歡唸書和寫筆記的。就是因為太重視了,所以更過分的追求完美,只要沒有辦法達到100分,我就沒辦法開始。

  這個案例只是一小片雪花而已,諸如此類的事情充斥在我過往的生命中。

  因為任何事情(尤其是我重視的事情)我都只有完全不做跟做到完美——也就是0分跟100分——兩個選項,導致我成為大家眼中難以理解的懶人,因為:「你明明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為什麼就是不做呢? 」到最後答案就會自然變成:「就是個廢(懶)人吧。」


與完美主義對話

  雖然完美主義困擾我多年,但我過去從來沒有想要解決過這個問題,不如說,我反而有點為此感到驕傲。因為完美主義雖然可能會給本人帶來很多困擾,但最終呈現的結果總是很完美,因此我的這個特質一直以來是很被社會大眾所讚頌的。

直到這兩年,我閱讀了周慕姿心理師的著作《羞辱創傷》,才開始正視並覺察這項特質所帶給我的壓力及負面影響。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錐心的痛楚》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錐心的痛楚》

透過這本書和後續自己搜索的資料我才認知到,所謂的完美主義,其實是某種逃避的手段。背後所隱含的真實話語是

我對自己的要求比你們給我的更嚴厲,我可以把自己的一切做到無可挑剔,這樣就沒有任何人可以傷害我。

看到這段話的瞬間,我便感覺一直梗在心裡的某一塊打開了。我終於覺察到我一直以來所背負的壓力其實是很沈重的。我需要透過十分嚴厲的鞭笞自己,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是什麼造就了我的完美主義?

通過不斷地挖掘自我,我找到了一段兒時的記憶:

小時候的我是課業表現非常好的學生,幾乎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努力,就可以每次月考都第一名,甚至是幾乎科科滿分、次次滿分。

但平常就成績好也就意味著外界會用更加嚴酷的眼光檢視你每一次的表現,當時只要有一個科目考了96~95分左右的成績,無論老師、同學、親戚等幾乎所有人,都會用「關心」的眼神看著我,問我:「你怎麼了?這次怎麼會考這麼低分?」

雖然他們可能沒有惡意,但在當時的我眼中感受到的只有強烈的質疑,我覺得我仿佛做了一件十惡不赦的壞事,所以才會需要接受這樣的拷問。

而沒有質疑我的那些人,也有一部分人時常在等待我「跌落神壇」,或是透過排擠我、散播謠言,希望能創造令我感到不安的環境,藉此獲得一些掌控感。

另外,我的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時常跟我說:「你除了成績好以外,沒有任何的優點。」,而在我任何一次成績稍微退步(所謂的退步其實就是沒有全部100分就算退步)的時候,他的說詞便會更改為:「你原本還有成績好這個優點的,你現在卻連這個都沒有了,真的一無是處。」有時還會補上一句:「難怪你會沒朋友」或「真不知道生你要幹嘛」。

而這樣的環境,成功帶給我十分強烈的羞愧感和自卑感,一邊我必須維持我的成績,好讓我在母親眼中還可以有這麼一點點價值,也避免受到其他師長同學的質疑;一邊我需要透過討好那些霸凌者來獲得交友的機會,而我選擇討好他們的方式,是讓自己在其他方面也做到更完美、更有價值,好讓那些人「需要我」

最後,完美主義成為了我往後人生的主要生存策略,用以保護我可以不用受到沈痛的傷害。

追求完美,其實是一種逃避型的生存策略,為了逃離被羞辱的可能性。

追求完美,其實是一種逃避型的生存策略,為了逃離被羞辱的可能性。


放下執著,試著與自己和解

  在知道完美主義帶給我的意義後,我開始嘗試梳理自己的想法,認真與我的完美主義對話。

  我嘗試給自己建立一個舒適的空間(物理上與心理上),在各方各面給予自己更多的彈性。一開始會因為不適應「彈性」而因此感到更加焦慮。像是在家裡有一點點微小的髒亂的時候(例如桌子上有一支剛才在使用,沒收起的剪刀),會下意識地想要拖著疲憊的身體去收拾,即使家中的其他地方已經在剛剛被自己整理得十分整潔了。

這時候我可能會嘗試告訴自己,生活是可以有更多彈性的,如果這個東西其實沒有給自己帶來困擾的話,休息一下也沒有關係。畢竟是生活的空間,一定會有生活的痕跡

但剛開始練習的我在聽到這樣的話後只會更加焦慮、更加無法不注意那把剪刀,因為那把剪刀彷彿就在時刻提醒我我的不完美。

  然而,在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無數次,一邊確認自己內心在每一刻當下的真實聲音,一邊安撫那個因為害怕受傷而不斷鞭打自己的「小童」後,我終於能聽見自己真實的需求,不再被害怕受傷、害怕不被愛的防衛機制阻擋我內心的真實聲音。我慢慢的能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和生活的不完美。

raw-image

斷捨離「完美焦慮」

現在的我,絕對沒有變成一個「不完美主義者」。

我在很多方面還是很喜歡追求完美,因為我挺喜歡那種感覺的。但我已經不會再因爲「無法做到完美」而感到焦慮。雖然都是追求完美,但有別於過往充滿壓力的追求過程,現在我是輕鬆、自在的。就算真的做不到完美,我也很滿足。

當然有時候,我心中的那位小童還是會出現,會跟我分享他的焦慮、不安,但就跟任何關係一樣,我們彼此還需要時間互相理解、溝通,互相療癒。

但至少,現在的我已經學會聆聽自己的需求,重視自己的傷痕,並能夠為不完美的自己感到驕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脆的人間小事
22會員
9內容數
還沒準備好的沙龍,就像人生。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且看且走,一起看看它之後的變化。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知道自己一直有拖延的問題,但在出社會以前,我沒有意識到其實我的拖延症,跟完美主義有很大關係。我的完美主義比較像是「害怕不完美」的類型,因為很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害怕讓其他人對我失望,所以會帶著一種「我必須要努力完成」的態度去做每件事,每件事在我內心會有一個,我想像它最終理想的狀態。
Thumbnail
我知道自己一直有拖延的問題,但在出社會以前,我沒有意識到其實我的拖延症,跟完美主義有很大關係。我的完美主義比較像是「害怕不完美」的類型,因為很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害怕讓其他人對我失望,所以會帶著一種「我必須要努力完成」的態度去做每件事,每件事在我內心會有一個,我想像它最終理想的狀態。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有非常嚴重的完美主義。它可以說是我人格的很大一部份構成,在我的生命中佔了很大的份量。 完美主義曾經帶給我一些好處,但也為我帶來巨大的壓力與焦慮。直到近年,我才開始學習面對它,嘗試與自己和解、放下它所帶給我的壓力。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有非常嚴重的完美主義。它可以說是我人格的很大一部份構成,在我的生命中佔了很大的份量。 完美主義曾經帶給我一些好處,但也為我帶來巨大的壓力與焦慮。直到近年,我才開始學習面對它,嘗試與自己和解、放下它所帶給我的壓力。
Thumbnail
“你這樣固執,我要揍你!但不要把這種責備看得太嚴重;倔降或許是人類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當然,請為縝密分析後下的決心而倔強,而非為愚不可及的事情頑固。不斷質疑、嘲笑自己的"完美主義"堅持,只會讓自己自信更低迷。那麼,不如尋找"恰到好處的完美主義"吧。
Thumbnail
“你這樣固執,我要揍你!但不要把這種責備看得太嚴重;倔降或許是人類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當然,請為縝密分析後下的決心而倔強,而非為愚不可及的事情頑固。不斷質疑、嘲笑自己的"完美主義"堅持,只會讓自己自信更低迷。那麼,不如尋找"恰到好處的完美主義"吧。
Thumbnail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
Thumbnail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
Thumbnail
我的目標是追求卓越,不過只要做到出色 我就十分滿意了。 做到完全還是做到完美? 看似兩種 都是追求最高標準的展現,然而在自我的評價上 卻有著天壤之別。 「完美主義」是一種人格傾向 這種人會給自己定下極高標準、追求毫無瑕疵, 他們用嚴厲的眼光對自我進行評價, 並覺得他人對自己的評斷也會是如此。 習慣「
Thumbnail
我的目標是追求卓越,不過只要做到出色 我就十分滿意了。 做到完全還是做到完美? 看似兩種 都是追求最高標準的展現,然而在自我的評價上 卻有著天壤之別。 「完美主義」是一種人格傾向 這種人會給自己定下極高標準、追求毫無瑕疵, 他們用嚴厲的眼光對自我進行評價, 並覺得他人對自己的評斷也會是如此。 習慣「
Thumbnail
網路上層出不窮的心靈鷄湯都在告訴我們,完美很累,完美是障礙,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完美主義不是障礙,而是墊脚石;不是藉口,而是動力。若我們常保持著'已經夠好了'的觀念,那我們只能被迫接納低標準。世界都在告訴你'停止追求完美',那我來告訴你'請盡全力追求完美'。
Thumbnail
網路上層出不窮的心靈鷄湯都在告訴我們,完美很累,完美是障礙,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完美主義不是障礙,而是墊脚石;不是藉口,而是動力。若我們常保持著'已經夠好了'的觀念,那我們只能被迫接納低標準。世界都在告訴你'停止追求完美',那我來告訴你'請盡全力追求完美'。
Thumbnail
來聊聊我的完美主義性格,分享身為完美主義者多年悟出的改善方法。
Thumbnail
來聊聊我的完美主義性格,分享身為完美主義者多年悟出的改善方法。
Thumbnail
就算我們的生活曾經被完美主義所浸潤,過去曾經遭遇過不被認可的情境,但只要願意有所改變,就擁有可以跳脫完美主義的自由,一定要相信,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從來就是一種祝福,而不該是懲罰。 先求有再求好,和完美主義的和解,從正確看待自我開始。 而我們終要相信,我們都值得綻放成一朵最美的花。
Thumbnail
就算我們的生活曾經被完美主義所浸潤,過去曾經遭遇過不被認可的情境,但只要願意有所改變,就擁有可以跳脫完美主義的自由,一定要相信,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從來就是一種祝福,而不該是懲罰。 先求有再求好,和完美主義的和解,從正確看待自我開始。 而我們終要相信,我們都值得綻放成一朵最美的花。
Thumbnail
「完美」應該是本世紀最大的迷思,這世上有沒有東西是 100% 完美的我不確定,但這詞常被人誤解為正面的意思,事實上他在很多地方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大家都說我們做事要「追求完美」,好比賈伯斯會要求電腦殼的裡面也要塗上顏色,縱使很少人會打開他,或是五星級飯店的清潔人員會把樓梯扶手的背面也擦的一塵不染,像
Thumbnail
「完美」應該是本世紀最大的迷思,這世上有沒有東西是 100% 完美的我不確定,但這詞常被人誤解為正面的意思,事實上他在很多地方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大家都說我們做事要「追求完美」,好比賈伯斯會要求電腦殼的裡面也要塗上顏色,縱使很少人會打開他,或是五星級飯店的清潔人員會把樓梯扶手的背面也擦的一塵不染,像
Thumbnail
「願意犯錯是很重要的,反正最糟糕的情況不過就是被大家記得而已。」 — — 富商莎拉・布蕾克莉(Sara Blakerly)
Thumbnail
「願意犯錯是很重要的,反正最糟糕的情況不過就是被大家記得而已。」 — — 富商莎拉・布蕾克莉(Sara Blakerly)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