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歷史考察,活字印刷術引進台灣最早來自日治時期的日籍商人,從此改變了傳統中式雕版印刷的閱讀生態。今日,活字印刷已然讓位予電腦程式和電子輸出工具,但遺存在活字、棉線、板條之間的鉛火記憶,則為過去的文化生態留下歷史印記。
《記憶鉛與火時代》說金屬活字的組合,過去一直是作者、讀者思言互動的中介,激盪地方文化成長,間接形塑閱眾的國族意識。同時,從事鑄字、檢字、排版、印刷的工作,亦維繫不少從業人員的家庭收入,構成他們無法磨滅的人生光景。雖然隨着電腦時代到來,活字印刷作為一個行業,是明日黃花。但仍有少數努力維護、經營這份文化記憶的熱心人士,試圖為這種手藝尋求出路。
本書再三強調「活字印刷存在」的重要性,認為它維繫着一種至今仍然發揮感動人心的力量,不是博物館裡的陳列品。這種力量,在筆者看來就是對質感閱讀的信仰。「質感」是活字最大的優勢,它既見於紙頁之間,亦有不見於紙張之上。能見者,如讀者用指腹觸摸紙張時,所能感受到的印壓凹紋和墨字浮凸有致所構成的立體感。不見而存在者,則是活字時代,因工序繁複,成本高昂,書刊文章送印前,總是被審慎考量有無面世價值的把關。這是目前大量因出版成本低下,而文字生命短促、薄弱,品質欠佳的文章(例如筆者這篇文字)難以取代的。
近年活字鉛印有結合到文創產業、文化觀光的行銷開發,正嘗試為這種文化遺產尋找永續經營的出路,不過說到其效果,若閱讀的大環境不改變,恐怕還是相當有限。畢竟連許多實體書店本身已經是慘淡經營(其本業),似更不必說那些依附在書刊之上的字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