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之旅續章(陸)-從戎學習、提升所愛

向心之旅續章(陸)-從戎學習、提升所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終於從研究所畢業了,其實在忙碌畢業展與論文的同時,也思考著未來的方向與目標是甚麼。當然會想要繼續從事有關藝術領域的工作,又或者自己出來做。

但是我如同大部分的臺灣男生們會面臨的實際情況,那就是當兵。也因為這是必須做的事,所以我沒有辦法直接跳過,而去我想要做的工作。

對很多人來說,或許當兵就是失去自由的開始

對很多人來說,或許當兵就是失去自由的開始


因此我先把所有的工具以及作品跟宿舍的物品,各分別塞滿了三點五噸的卡車,共兩車載回老家。

大家可能會想說像我畢業展的作品很大,要怎麼載。不過我也有想過,我家也沒很大,也沒倉庫。所以我最後就留幾片陶片,其他像是金屬之類的就回收,至少還可以拿回一點點的資金,如果我覺得還能使用的物品就留下,以防我之後還會用到。

回到要當兵的事情,需要等兵單,但其實我爸很早就問我要不要申請提早,但說要提早,也還是要看看實際的招兵順序,只是當時不太想像很多朋友,光等兵單就等了快半年。而在研究所期間,每年都會收到是否要入伍的通知,我是到最後確定會畢業的時候才說可以申請看看。

因為對我而言,其實當兵就是個過程,畢竟我已經決定未來的方向了。但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覺得會不會單純只是不想當兵,也會是否太早下定決心,而這部分等等會提到。



其實相隔不到兩個月,我整理好所有的物品後,沒多久就接到兵單,記得是九月初就入伍。我相信大家在還沒入伍一定都沒當過兵,除非之前是讀軍校,才會對當兵比較了解。

當時我也對當兵充滿好奇與想像,常聽其他退伍的朋友、家人,或是長輩說:「很嚴格喔」「要聽長官話」「裡面東西不好吃啊」「會來問說要簽下去啊」等等之類的經驗分享。當然這些我都有會經歷到,不過或許因為沒多久前才發生「洪仲丘事件」,所以入伍前只記得爸媽只對我說「能平安就好」,確實當時在軍營內也還是有很謹慎的規範,我也想說能安全結束,最後能做我要做的事才是真的。

但不知道我是不是屬於對自己很嚴格的人,也可能以前就很習慣粗茶淡飯,所以在軍中對我來說其實還好,重要的是我能夠在這段期間可以學到什麼。當然很多人會覺得很浪費時間,不過我自己經歷後,或許不是這樣說,而是該怎麼轉變自己的心態來面對,以及了解整個的規範。像是規定時間打掃時,假如能做到好,除了時間會過得比較快,在之後也會變得比較得心應手,就會讓自己的時間變多之類的。

因此我在這一年的當兵期間,將我之前沒有看完的書籍,一本本的看完,記得應該有幾十本像魔戒或是哈利波特一樣厚的書,有心靈哲學、藝術相關、財經等不同類型的。也在其中練習畫了鉛筆素描,雖然沒有很多,但也同時讓自己的技術與經驗提升。

看書可以打發時間,同時也能提升自己

看書可以打發時間,同時也能提升自己


另外一方面,我雖然沒有很優良的體格,但在之前做作品的訓練下,也還算可以,而這期間我也在自己能運用的時間中訓練體能,讓自己的反應與體力都增加。也想說之後還是會作創作,所以絕對不能沒有體力。

或許在這種種之下,就被別人說「精實」,沒有當過兵的朋友,這兩個字在軍中,主要是在說能夠自制、自律,又能處理好事情的人。但其實自己覺得還好,應該可以再更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這幾點,不論在我研究所時期,或是大家在職場工作,都是一樣的,所以也可說只是讓各位男生們在出社會之前,讓大家來了解這個社會,也可以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於這個社會。所以很多人說當兵可以結識到很多人,也確實如此,如同在社會中,或許因此遇到人生中的貴人。

軍中接的案件,也是自己學習的過程

軍中接的案件,也是自己學習的過程


然而,除了在軍中看書、畫畫,我也在下單位後,去協助不同地方的美術相關,另外每次休假我都製作著我在軍中接到的案件,像是雕刻、繪畫等。

或許有以上的初步經驗,讓當時的我開始建構出未來要成立工作室的方式。

回到上面有提到是否我自己決定的方向後,只是因為不想當兵,才這樣說。我其實也在軍中,會跟之後可能沒有目標的朋友說,當兵也是件可以朝向的目標。

不過對我而言,覺得應該是從大學先認識想要追求的,研究所提升自己的技能後,更清楚要的是什麼,而在當兵期間也確實往我的目標邁進。

所以與其說因為不想當兵,反而可以說,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些年瞭解自己的個性、理解想要做的事,能讓自己更確定適合什麼。



待續…

《期望遇到必須經歷而無法避免的困境的朋友,能從中找到提升自己的能量。》

raw-image

謝謝您願意給我您寶貴的時間來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要更加了解我的朋友,後續可能會有不同的視角,來說明不同的面貌,也都歡迎可以與我討論或分享給我您曾經也遇過的事!

FB粉絲團:吳宗彥Link-yen
IG創作記事:wu_tsung_yen
WIX個人網站:Wu,Tsung-Yen

avatar-img
Link-yen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自身是「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的負責人,簡稱為藝術工作者,自己目前還持續學習當中,而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或感受到新的體悟。 因此希望藉由文字的傳達,將探索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感動,用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也很歡迎各位朋友的提問或討論,讓彼此都能更加成長。 主題:「藝術」、「教育」、「心理」、「休閒」、「生活」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nk-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到自己的創作時,必須要像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試想自己的作品要傳達出什麼。但這不太容易,所以我有請其他的人來協助,就是很喜歡一起討論藝術的學弟妹和學長姐們,來增加比較客觀的想法。 在這樣不斷輪迴地討論與自省的氛圍下,終於將自己預計要創作的作品,與論文的走向確定下來。
在這段時間,更清楚自己的創作意識是非常強烈的,發現到創作這條路真的是我之後必定會走的,或許是被創作的樂趣與可能性吸引,也覺得自己在這段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相助,期望能增加自身能力,再持續加強,不論在未來是不是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相信會如同以往,再面對問題後分析處理,一定會有方法可以解決...
研究所主要選擇自己的指導教授之外,在課程當中,理論部分與術科幾乎是並重的,其實與大學最大的區別是,該如何學習自律、自制,以及自我思考。雖然同樣有分數的壓力,但最重要的是該怎麼在這段時間內,釐清自己的創作脈絡、風格造型,要與學術連接,達到言之有物,而非亂無章法。這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是很困難...
經歷了許多困惑與困難,終於正式進入了從沒有體會過的藝術領域。 對我而言,學科在以往求學階段都是習以為常,反而是術科部分,果然是藝術領域的同學,各個都是很有繪畫能力與美感的高手。相較之下,我完全沒有任何的能力。 而當時的決定,其實就是給我一劑強心針,雖然當然不一定會成功考進,但我對自己說...
到了高三才正視到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的未來是什麼」 腦中也沒有具體的想法。只能依循著自己的直覺,以及感受到內心中雖然激動,但卻微弱的聲音。心中想著「就只能試看看了!」 雖然不知道選擇的,是不是真的我所嚮往的。 不過,這是正式進入我所決定後,依然前往的藝術之旅。
自己創作多年以來,有時常想起當初確定的決定。 起初的自己還是依循著家長所說的,「讀書還是唯一的道路。」、「考試要考得好」、「不要一直都在玩」等等的建議。但不同的選擇下,家長不免充滿疑慮,而同時也遭遇到許多疑問與困難。 而選擇最困難的是,沒有人可以告知您的方向,只能依循著內心的羅盤指引目標。 最後..
 回到自己的創作時,必須要像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試想自己的作品要傳達出什麼。但這不太容易,所以我有請其他的人來協助,就是很喜歡一起討論藝術的學弟妹和學長姐們,來增加比較客觀的想法。 在這樣不斷輪迴地討論與自省的氛圍下,終於將自己預計要創作的作品,與論文的走向確定下來。
在這段時間,更清楚自己的創作意識是非常強烈的,發現到創作這條路真的是我之後必定會走的,或許是被創作的樂趣與可能性吸引,也覺得自己在這段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相助,期望能增加自身能力,再持續加強,不論在未來是不是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相信會如同以往,再面對問題後分析處理,一定會有方法可以解決...
研究所主要選擇自己的指導教授之外,在課程當中,理論部分與術科幾乎是並重的,其實與大學最大的區別是,該如何學習自律、自制,以及自我思考。雖然同樣有分數的壓力,但最重要的是該怎麼在這段時間內,釐清自己的創作脈絡、風格造型,要與學術連接,達到言之有物,而非亂無章法。這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是很困難...
經歷了許多困惑與困難,終於正式進入了從沒有體會過的藝術領域。 對我而言,學科在以往求學階段都是習以為常,反而是術科部分,果然是藝術領域的同學,各個都是很有繪畫能力與美感的高手。相較之下,我完全沒有任何的能力。 而當時的決定,其實就是給我一劑強心針,雖然當然不一定會成功考進,但我對自己說...
到了高三才正視到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的未來是什麼」 腦中也沒有具體的想法。只能依循著自己的直覺,以及感受到內心中雖然激動,但卻微弱的聲音。心中想著「就只能試看看了!」 雖然不知道選擇的,是不是真的我所嚮往的。 不過,這是正式進入我所決定後,依然前往的藝術之旅。
自己創作多年以來,有時常想起當初確定的決定。 起初的自己還是依循著家長所說的,「讀書還是唯一的道路。」、「考試要考得好」、「不要一直都在玩」等等的建議。但不同的選擇下,家長不免充滿疑慮,而同時也遭遇到許多疑問與困難。 而選擇最困難的是,沒有人可以告知您的方向,只能依循著內心的羅盤指引目標。 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