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森見登美彥《熱帶》後記:結局之中,作者和讀者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森見登美彥《熱帶》:一本書真的有「讀完」的時刻嗎?在閱讀中踏上創造之路

一直以來,人們常常把作者和讀者當作對立的事物擺上來思考,並宣稱讀者才是閱讀得以產生意義的關鍵與來源,沒有讀者,作者寫的作品再好,終歸沒有意義。

但或許我們都錯了,一部作品有沒有意義,和他有沒有讀者是分開的。強調讀者是意義的來源並不是說一部作品如果沒有人讀,那他就沒有意義。而是在說,一部作品的意義,如果我們沒有去讀,那我們也根本不會知道。

作者和讀者是對立的嗎?其實可能剛好相反,作者和讀者不是對立的結構,而是一個互補的角色。在閱讀作品時,讀者可以援用作者的想法來佐證、延伸自己的解讀,相反地,作者在理解、述說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從讀者的反應回頭看到他當初書寫時未曾想過的東西,而這些讀者從作者、作者從讀者那兒延伸和借用過來的東西,都將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或者他不需要是作品的一部分,而是作品透過讀者和作者額外延伸出去的場域所生成的事物,呼喚新的作者和讀者來加以構造新的東西。

事實上,作者首先就已經是一個讀者了,而且是看過這個作品幾乎每個演變歷程的讀者。我們可能會因此覺得作者是比較佔優勢的讀者,因為他掌握的訊息,大概是最多的,要知道許多事情和細節可能也只能從他那兒進行調查。但相反的,一般的讀者卻也掌握著作者不會知道卻和他這本書有關的信息,比如購買他作品大部分的讀者是怎樣類型的人?為什麼是這些人?他們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有沒有共同的部分?這些作者意料之外的事物,將也會成為閱讀這部作品的資源。

但有一件事情,在讀者和作者身上或許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為何都無法讀完《熱帶》呢?那是因為作為與現實交界的結局,並不存在於《熱帶》這本書中……該怎麼說呢?其實就是說我們還沒讀完它。那天你翻頁閱讀的故事,我們仍在繼續閱讀……」——森見登美彥《熱帶》

作為作者,即便再怎麼享受創作的過程,到頭來他仍然得為自己的作品賦予一個結尾,否則這個作品無法被完成。但對讀者而言,他需要去承認這就是故事的結局嗎?對他而言,他有必要去認為這故事已經完成了嗎?

《熱帶》的這句話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他說到了一個很吸引我的想法:書的結局,其實從來就不存在於書中。

作者的職責是為他開創的作品賦予一個結局,但讀者的任務卻好像可以相反,他可以不用為故事賦予結局,而是讓故事裡某種對自己來說,還未完成的事物進到自己的人生,去尋找其他的結局。就像《熱帶》裡的主角們,他們無法看完他們當初找到的那本書,因為剩下來無法讀完的部分他們得自己去創造。

真正的結局不存在於書中,他存在在讀者接下來的旅程裡。而這好像也才是閱讀的意義。

(本文同步發佈於Medium部落格:文學實驗室

FB粉專:https://pse.is/TCBRA

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bungousteins/

森見登美彥《熱帶》,截自博客來。

森見登美彥《熱帶》,截自博客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發現永遠沒有結局這件事常常發生在經典作品,在香港反送中後讀「傾城之戀」,感受完全不同,好像自己從來沒有好好讀過這部作品一樣;十七歲讀「紅樓夢」和年近五十讀「紅樓夢」,就彷彿在讀新的作品一樣令人驚豔。
藍玉雍-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6/30
嗯嗯,我也比較傾向這個答案~XDDDD 卡爾維諾也曾在《為什麼讀經典》這本書的前面談重讀跟「經典」的關係。我那時候只有在書店翻一翻,不過有興趣你可以找來看看~
avatar-img
藍玉雍的沙龍
1.1K會員
122內容數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 — 坂口安吾〈何去何從〉
藍玉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3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除了想研究世上存在的一切外,也對許多「不存在」的東西感到著迷,且著迷的程度可能往往還比現實中的事物還要來得巨大。一生使用了七十幾個名字寫作的葡萄牙詩人佩索阿,就曾說:「理所當然存在的事物無法吸引我,反倒是令人無法置信、不可能的事物,而且還是本質上不可能的事物,才會深深吸引我。」
Thumbnail
2023/02/13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除了想研究世上存在的一切外,也對許多「不存在」的東西感到著迷,且著迷的程度可能往往還比現實中的事物還要來得巨大。一生使用了七十幾個名字寫作的葡萄牙詩人佩索阿,就曾說:「理所當然存在的事物無法吸引我,反倒是令人無法置信、不可能的事物,而且還是本質上不可能的事物,才會深深吸引我。」
Thumbnail
2022/12/31
先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一年都能踏上新的旅途,擁有充實、新的收穫。在此,感謝新雨出版社編輯的賞識,邀請本實驗室幫今年一月新書——《夏日送葬》書寫推薦序推給大家。這也是本實驗室第一次為新書書寫實體推薦序,希望文章能幫助大家更能享受這本小說的閱讀,並對文學感到興趣。
Thumbnail
2022/12/31
先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一年都能踏上新的旅途,擁有充實、新的收穫。在此,感謝新雨出版社編輯的賞識,邀請本實驗室幫今年一月新書——《夏日送葬》書寫推薦序推給大家。這也是本實驗室第一次為新書書寫實體推薦序,希望文章能幫助大家更能享受這本小說的閱讀,並對文學感到興趣。
Thumbnail
2022/06/13
「這世界是閉上眼睛的,如果我們不睜開眼睛看向他人,我們是無法建立關係的……。」——芥正彥
Thumbnail
2022/06/13
「這世界是閉上眼睛的,如果我們不睜開眼睛看向他人,我們是無法建立關係的……。」——芥正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閱讀的多樣性和「無用性」,正可能是往後遇到不可逆料的變化或危機時,那讓我們變得靈活而有韌性的養分。
Thumbnail
閱讀的多樣性和「無用性」,正可能是往後遇到不可逆料的變化或危機時,那讓我們變得靈活而有韌性的養分。
Thumbnail
許多人在這個時代裡,多少都有訊息焦慮症,深怕漏失資訊,無法推敲全貌,錯失良機,又或是他人談論的書籍文章,你聽都沒聽過,你以為所有的訊息都該被你掌握,於是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籍,看完一段又一段的文字,你找到生命中的解答了嗎?
Thumbnail
許多人在這個時代裡,多少都有訊息焦慮症,深怕漏失資訊,無法推敲全貌,錯失良機,又或是他人談論的書籍文章,你聽都沒聽過,你以為所有的訊息都該被你掌握,於是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籍,看完一段又一段的文字,你找到生命中的解答了嗎?
Thumbnail
閱讀,常常是無盡的旅程。這不只是因為人可能在他的一生會看很多書,而是因為,同樣一本書中,曾經勾引內心的文字,即便閱讀過後,可能仍然在大腦裡徘徊不去,彷彿我們仍然在「閱讀」他。就像尚未定型的記憶,在模糊的回憶中,不時浮現、重疊、拆解、重構,最後變為屬於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閱讀,常常是無盡的旅程。這不只是因為人可能在他的一生會看很多書,而是因為,同樣一本書中,曾經勾引內心的文字,即便閱讀過後,可能仍然在大腦裡徘徊不去,彷彿我們仍然在「閱讀」他。就像尚未定型的記憶,在模糊的回憶中,不時浮現、重疊、拆解、重構,最後變為屬於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Thumbnail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Thumbnail
當「書本」成為慾望本體,引發人們的佔有慾、成為悲劇的起因,這樣的故事會長成什麼形狀呢?
Thumbnail
當「書本」成為慾望本體,引發人們的佔有慾、成為悲劇的起因,這樣的故事會長成什麼形狀呢?
Thumbnail
一直以來,人們常常認為如果沒有讀者,作者寫的作品再好,終歸沒有意義。但或許我們都錯了,一部作品有沒有意義,和他有沒有讀者是分開的。強調讀者是意義的來源並不是說一部作品如果沒有人讀,那他就沒有意義。而是在說,一部作品的意義,如果我們沒有去讀,那我們也根本不會知道。
Thumbnail
一直以來,人們常常認為如果沒有讀者,作者寫的作品再好,終歸沒有意義。但或許我們都錯了,一部作品有沒有意義,和他有沒有讀者是分開的。強調讀者是意義的來源並不是說一部作品如果沒有人讀,那他就沒有意義。而是在說,一部作品的意義,如果我們沒有去讀,那我們也根本不會知道。
Thumbnail
閱讀,常常是無盡的旅程。這不只是因為人可能在他的一生會看很多書,而是因為,同樣一本書中,曾經勾引內心的文字,即便閱讀過後,可能仍然在大腦裡徘徊不去,彷彿我們仍然在「閱讀」他。就像尚未定型的記憶,在模糊的回憶中,不時浮現、重疊、拆解、重構,最後變為屬於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閱讀,常常是無盡的旅程。這不只是因為人可能在他的一生會看很多書,而是因為,同樣一本書中,曾經勾引內心的文字,即便閱讀過後,可能仍然在大腦裡徘徊不去,彷彿我們仍然在「閱讀」他。就像尚未定型的記憶,在模糊的回憶中,不時浮現、重疊、拆解、重構,最後變為屬於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我要承認,睡前把看了四分之一的《熱帶》留在民宿床頭櫃上的時候,我有擔心了一下隔天它會不會消失。 故事中也有一本《熱帶》,作者是佐山尚一,出版三十年以來,不僅很難找到書,甚至相傳沒有人能夠讀完它。於是少數幾個曾經讀過那本書的讀者在「沈默讀書會」 之外又另外成立了讀書會,試圖紀錄拼湊大家記憶中的情節來
Thumbnail
我要承認,睡前把看了四分之一的《熱帶》留在民宿床頭櫃上的時候,我有擔心了一下隔天它會不會消失。 故事中也有一本《熱帶》,作者是佐山尚一,出版三十年以來,不僅很難找到書,甚至相傳沒有人能夠讀完它。於是少數幾個曾經讀過那本書的讀者在「沈默讀書會」 之外又另外成立了讀書會,試圖紀錄拼湊大家記憶中的情節來
Thumbnail
去年,我在Netflix上看了改編自森見登美彥老師的小說、湯淺政明導演的動畫《四疊半神話大系》,跟隨著高中生主角一次次地選擇不同的社團、經歷大大小小相似卻錯置的事件,最終迎向早在第一話就揭示的大結局。在今年甫出版的新作《熱帶》中,主角一樣從他四疊半的書房出發,展開一段關於「閱讀」的奇幻旅程。
Thumbnail
去年,我在Netflix上看了改編自森見登美彥老師的小說、湯淺政明導演的動畫《四疊半神話大系》,跟隨著高中生主角一次次地選擇不同的社團、經歷大大小小相似卻錯置的事件,最終迎向早在第一話就揭示的大結局。在今年甫出版的新作《熱帶》中,主角一樣從他四疊半的書房出發,展開一段關於「閱讀」的奇幻旅程。
Thumbnail
我選擇閱聽什麼,我的時間、精力、財富,甚至我的家人家族的時間金錢,都可能隨著我的選擇而發散引流,所以務必看重自己作為平民讀者的價值
Thumbnail
我選擇閱聽什麼,我的時間、精力、財富,甚至我的家人家族的時間金錢,都可能隨著我的選擇而發散引流,所以務必看重自己作為平民讀者的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