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東大特訓班2(龍櫻)》的人應該有注意到,在第7集的時候出現了「東大模考(東大模試)」,在第9集的時候出現了「共通考試(大学入学共通テスト)」,第10集的時候又來了個「二次考試(二次試験)」。奇怪了,日本大學考試制度怎麼考一個東大,要考那麼多試?
這陣子《東大特訓班2(龍櫻)》真的是很夯。這一篇沒有要爆雷,只是要聊聊日本大學考試制度。(ps. 我是「東大特訓班」派的,有人是「龍櫻」派的嗎XD)
有看《東大特訓班2》的人應該有注意到,在第 7集的時候出現了「東大模考(東大模試)」,在第 9集的時候出現了「共通考試(大学入学共通テスト)」,第 10集的時候又來了個「二次考試(二次試験)」。
奇怪了,怎麼考一個東大,要考那麼多試?
「共通考試」就相當於台灣的學測
用台灣人比較好理解的方式做比喻的話,「共通考試」就有一點像台灣的學測,想要考大學的人呢幾乎都會去考學測,學測的內容也比較簡單,不會分文、理組,大家的考試內容都一樣,就是高中課本上有教的那一些內容。
大家收到學測成績單之後,可以再看自己考得怎麼樣,決定要申請哪些學校。每個學校或科系採計的考科不一樣,可能理科會加權看數學、自然、英文這幾科,文科會加權看國文、英文之類的。總之就是,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成績,選填對自己分數最有力的科系。
拿學測成績去申請學校,可能會再有一個考試
接下來呢,你如果書面審查有通過,可能就會需要去報考的科系面試或是筆試。這就是「二次試驗」的概念——日本學生在考完「共通考試」之後,他可以按照自己成績的落點分析,報考想要去考的學校,各個大學會再有自己的入學考試,稱之為「二次試驗」。
日本「二次試驗」真的和台灣的滿像的,各學校會有不同的分類方式,除了分文、理之外,就算是同一個大學,可能文學院和商學院看的加權分數不一樣,純二類和三類的加權分數不一樣之類的。所以就真的要看自己各科分數是怎麼樣,找出最適合的自己的類組。
以《東大特訓班2》來說,第 9集就有演到,某學生因為「共通考試」有幾科沒考好,所以在拿到「共通考試」的成績之後,「二次試驗」選擇報考另一類組。
「二次試驗」多半會有手寫題,有寫就有分
至於第 7集演的「東大模考」,阿部寬要他們一個人 10次考 6次的那個考試,就是東大自己辦的模擬考。為了是要讓考生們熟悉東大自己的「二次試驗」考試出題方向。
題外話,因為「共通考試」只有畫卡選擇題,所以各大學在出自己的「二次試驗」考題時,多半會考手寫題。也就是《東大特訓班2》劇中演的,手寫題最重視的就是邏輯和思考過程,交白卷一定沒分,有寫思考過程,就算沒答對,多少會有一點分數。
從「中心考試」到「共通考試」
有長期在關注日本新聞或教育議題的人可能會注意到,《東大特訓班2》上映的這一年,正好是日本大學入學考試改制的第一年。劇中演的「共通考試」,就是今年 1月新上路的考試制度。
直到去年 1月,這個每年 1月下旬的大學入學考試,在日本叫做「大學入學中心考試(大学入学センター試験)」,簡稱「中心考試(センター試験)」。基本上,去年以前的「中心考試」和今年開始的「共通考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換個名稱而已。
舊制的「中心考試」是考國文(日文)、史地、公民、數學、理科和外國語(英文)共 6個考科,全部都是畫卡選擇題。但其實今年新上路的「共通考試」,一樣是考這幾科,而且一樣只有畫卡選擇題。
問題來了,「中心考試」和今年開始的「共通考試」聽起來都一樣,那為什麼要改制?
計畫和實務有落差,改名後根本還是一樣
原本,從舊制「中心考試」要改成新制「共通考試」的目的是,要增加手寫題。國文(日文)和數學科都要新增記述式手寫題,英文考科為了要測驗「聽・說・讀・寫(特別是寫)」的能力,所以要加採民間的英語能力試驗成績。應屆考生必須要在「共通考試」之前(高三的 4–12月),提前先去報考民間的英語能力試驗,一個人最多可以考 2次。
原本預計採計的民間英語能力試驗包含:日本版全民英檢(英検)、GTEC(Global Test of English Communication)、TEAP(Test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TOEFL托福、劍橋英語考試(Cambridge English exams)、TOEIC多益與IELTS雅思。
有看《東大特訓班2》的人可能會注意到,沒有啊,他們沒有去考民間的英語能力試驗,第 9集的「共通考試」看起來也只有畫卡題啊(如果能注意到這點的話,眼睛真的是很尖)。
對,因為改制之後覺得不可行,沒有人力可以在短時間內一口氣改約 50人份的國文(日文)和數學科手寫題。採用民間英文能力試驗的這個想法也被罵爆,被認為這是圖利特定的民間英文能力試驗業者、會強化都市區和偏鄉地區的資源落差(因為民間英文能力試驗考場多半在都市區)。
沒有開始就直接宣告結束的手寫題
本月 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