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徬徨失措的現代寓言:電影《燃燒烈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8年初見《燃燒烈愛》,讓我從此愛上了李滄東導演,更何況這部作品還是由我最欣賞的韓國演員劉亞仁主演。因此,《燃燒烈愛》就這樣長久、熱烈地佔據我心中韓國電影的高位,直到現在都不曾改變。
《燃燒烈愛》就像是一則世代寓言,透過鍾秀(劉亞仁 飾)、海美(全鍾瑞 飾)和Ben(史蒂芬元 飾)三人之間幽微曖昧的關係和故事,呈現出韓國現代社會的貧富差距、階級問題及青年人所面臨到的各種窘迫處境,替這個徬徨失措的年輕世代發出,為了生存而掙扎、為了生命而反抗的低吼和怒鳴。
圖片來源:《燃燒烈愛》劇照

意義就像一瞬之光

一天,鍾秀在送貨途中遇到了小時候住在坡州老家同村子的同學海美,當晚兩人便相約去喝酒敘舊。聊天時,海美告訴鍾秀自己有在學啞劇和一直想去非洲的夢想。海美說在非洲的布希曼人文化裡他們將「餓」定義為兩種型態,一種是單純生理上的飢餓,叫作「飢餓者」(Little Hunger);一種則是對追求「生命意義」感到飢渴,稱為「飢渴者」(Great Hunger)。這段話,像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如鍾秀和海美一樣的多數韓國年輕人,也正處在為求生活溫飽,而逐漸失去對探索生命意義的動力與渴望。
海美的出現,則讓鍾秀在反覆餵牛吃草、四處打零工的無趣生活中,開始有了意義和希望。鍾秀第一次到海美的租屋處時,海美曾說過她的家每天只有一個瞬間能看見陽光,那是當太陽照射到南山塔,從玻璃窗折射過來的。之後,鍾秀和海美便在房間裡發生了性關係。鍾秀在這場性愛中,看見了海美說的那道短暫的陽光,就映照在牆上。鍾秀臉上一貫地困惑和陰鬱也隨之緩緩消散,彷彿得到救贖、茅塞頓開。此刻,他終於從「飢餓者」成為了「飢渴者」,因為海美就是他生命的意義;而意義卻像那一瞬之光,會轉眼即逝,只是當時的鍾秀還沒能領悟。
圖片來源:《燃燒烈愛》劇照

太認真就不有趣了

後來,海美真的去了一趟非洲,也在非洲認識了謎一樣的男子Ben。Ben的出現讓鍾秀十分在意,海美卻總喜歡將三個人聚在一起,而Ben則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臉上掛著禮貌的微笑。Ben和他們不一樣,Ben開的車是保時捷,住的是高級社區,家中裝潢高檔,一看就是有錢人家,和鍾秀、海美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對比。Ben的生活用鍾秀的話來形容特別貼切:「不知道在做什麼,但很有錢。」鍾秀說Ben就是「蓋茨比」,「韓國有太多的蓋茨比。」他們和Ben一樣,年輕、神秘且富有。
Ben很喜歡下廚。他說「可以照著我自己的方式進行,更棒的是我可以自己吃掉這些料理,像是人獻給神的供品。」一直以來Ben都是以這般如神的眼光在看待鍾秀和海美的。他對許多事情都感到無趣,可是在鍾秀和海美身上他發現了短暫可以讓他覺得有趣的地方。而這個「有趣」全都只是因為鍾秀與海美的生活和他是截然不同,所帶來的反差造成的。Ben曾對鍾秀說:「你太認真了,太認真就不有趣了,要懂得去享受。」可是,鍾秀為了賺錢度日,哪裡來的時間享受?鍾秀永遠也無法和Ben一樣,用「漫遊者」(班雅明語)的姿態去品味生命。
圖片來源:《燃燒烈愛》劇照

否定意義然後創造意義

從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的短篇小說「Barn Burning」(燒穀倉),到村上春樹的「納屋を焼く」(燒倉房),再到李滄東的《燃燒烈愛》,創作者們彼此借鑑與挪用,都意在企圖辯證「生命的意義」,這個難解的問題。我們可以從Ben和鍾秀的對話,就能看出些端倪。
Ben:「在韓國,有太多的溫室,毫無用處又礙眼的溫室。就像是在等著被我燒毀。然後,我看著這些被燃燒的溫室,感受到喜悅。然後從這裡(心)感受到低鳴,撼動你靈魂深處的低鳴。」
鍾秀:「有沒有用是由你來判斷嗎?」
Ben:「我不做任何判斷,我只是接受。」
生命的意義就像那些溫室一樣,毫無用處又礙眼。倒不如一把火燒了,讓它「就像一開始就未曾存在一樣,完全地消失」。還記得電影一開始,海美與鍾秀相遇後,一起去喝酒的那個夜晚,海美表演了一段關於「吃橘子」的啞劇給鍾秀看。她說「不能以為這裡有橘子,而是要忘掉這裡沒有橘子。」這段話深含哲理,更是整部電影最重要的精神。不能以爲海美家有隻貓,而是要忘掉海美家沒有貓;不能以為海美老家門前有口井,而是要忘掉海美老家門前沒有井;不能以為生命有意義,而是要忘掉生命沒有意義。說到底,唯有當我們不再去思考生命為何沒有意義時,才能真正為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
圖片來源:《燃燒烈愛》劇照

BEN最後的擁抱

其實如果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Ben是一個非常「節制」的人。他曾經說過:「我在這裡,也存在於那裡。」就像大自然一樣,Ben喜歡「平衡」,好比他喜歡海美的有趣,但太多了也會顯得無聊,他只要「剛剛好」的有趣就行。《燃燒烈愛》就是在失衡中尋找平衡,在否定意義中尋找意義(就像法蘭克福學派慣用否定的辯證創造意義那樣)。
鍾秀最後殺了Ben的畫面,雖然是對這個失衡社會的抵抗,殘酷卻又美好得像幅畫一般。而Ben在被殺的時候,給了鍾秀一個深深的擁抱,更加饒富意趣。也許,只有在自己如同溫室一樣被燃燒殆盡時,Ben才終於了解生命的意義,當他不再困惑生命為何沒有意義的時候。Ben的死亡,就是他創造意義的開始,那麼炙熱,那麼美麗。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之詩》是李滄東導演的第五部劇情長片。電影以一位總是儀容端莊的老婦人楊美子(尹靜姬 飾),想要寫出一首詩為呈述背景,將她人生歷程中的各種遭遇和心境的轉折,揉合成一則如詩歌般悠遠、深邃的生命故事。
李滄東導演2000年上映的電影《薄荷糖》,使用了倒敘的方式,將散落在一個名為金英浩(薛耿求 飾)的男子,生命中七個關鍵的片段,重新拼貼與再現;並以此細數、回顧了從朴正熙遇刺案發生的1979年到亞洲金融風暴後的1999年,長達20年動盪的韓國歷史及重大事件。
因為丈夫的驟然離世,信愛(全度妍 飾)決定帶著兒子,從首爾來到丈夫的故鄉密陽展開新生活。她在密陽開了一家鋼琴教室,與兒子過著簡單寧靜的兩人生活。就在一切看似祥和幸福的時候,兒子竟遭到綁架,最後被殺害。痛苦的信愛在街坊鄰居的勸說下,走進了教會,希望能通過信仰療癒自己破碎的心。
在觀看韓國導演李滄東2002年的經典作品《綠洲》時,腦海中不斷縈繞著其中的一段歌詞:「我想你和我一樣,我們能看見他們未曾看見的。你和我都將永生不死。」歌曲與電影,兩者相距八年,卻很有默契地彼此產生連結。彷彿洪宗道與韓恭洙的愛情一樣,也是「永生不死」。
《生命之詩》是李滄東導演的第五部劇情長片。電影以一位總是儀容端莊的老婦人楊美子(尹靜姬 飾),想要寫出一首詩為呈述背景,將她人生歷程中的各種遭遇和心境的轉折,揉合成一則如詩歌般悠遠、深邃的生命故事。
李滄東導演2000年上映的電影《薄荷糖》,使用了倒敘的方式,將散落在一個名為金英浩(薛耿求 飾)的男子,生命中七個關鍵的片段,重新拼貼與再現;並以此細數、回顧了從朴正熙遇刺案發生的1979年到亞洲金融風暴後的1999年,長達20年動盪的韓國歷史及重大事件。
因為丈夫的驟然離世,信愛(全度妍 飾)決定帶著兒子,從首爾來到丈夫的故鄉密陽展開新生活。她在密陽開了一家鋼琴教室,與兒子過著簡單寧靜的兩人生活。就在一切看似祥和幸福的時候,兒子竟遭到綁架,最後被殺害。痛苦的信愛在街坊鄰居的勸說下,走進了教會,希望能通過信仰療癒自己破碎的心。
在觀看韓國導演李滄東2002年的經典作品《綠洲》時,腦海中不斷縈繞著其中的一段歌詞:「我想你和我一樣,我們能看見他們未曾看見的。你和我都將永生不死。」歌曲與電影,兩者相距八年,卻很有默契地彼此產生連結。彷彿洪宗道與韓恭洙的愛情一樣,也是「永生不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食文化底蘊刻劃出人心中深藏的孤獨・終究停駐在溫柔的陪伴 *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睽違多年的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不僅斬獲二〇二三年坎城最佳導演,也代表法國競逐二〇二四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火上鍋》整體的畫面在美食烹煮過程與主角人物生命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我們結婚的話,你還會一直花錢買『自由夢』嗎?」 蔣霏凡搖搖頭,眼淚流了下來。 「我想要的只剩下你而已。」 話才剛說完,忽然,她看到男孩身旁的餐桌自己起火燃燒,火焰一瞬間燒到男孩身上,他整個人變成一團火焰。
Thumbnail
《燃燒烈愛》是一部充滿著抽象劇情和對話的韓國劇情片,呈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力感,以及存在與否的定義。文章討論了影片中對生命的渴求和遺忘的主題,以及導演對當前年輕世代生命光的出口的探討。
Thumbnail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Thumbnail
…………她說是這樣說著,卻多少有一點悵惘。 曼楨這種地方是近於瑣碎而小氣,但是世鈞多年之後回想起來,她這種地方也還是很可懷念。曼楨有這麼個脾氣,一樣東西一但屬於她了,她總是越看越好,以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他知道,因為他曾經是屬於她的。
Thumbnail
臺劇《愛愛內含光》以大膽露骨的「性」作為亮眼包裝,實則藉此剖開角色的靈魂內核,拉出所有關於難以啟齒的創傷、慾望和情感。本文探討了主要角色對「性」與「愛」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及兩代間的婚姻觀念差異。透過對比,無褒貶、善惡劃分,呈現了兩代對性、愛情與婚姻觀唸的差異與衝突。
Thumbnail
「世間的美好源於苦難,愛與死亡也僅是附屬。」 克里斯丁佩佐 元素三部曲 「火」🔥 佩佐是不是刻意讓觀影過程異常難熬,因為胖胖男主的個性真的難搞到很貼近現實中會出現的心境狀態,尤其是工作多少涉及「創作者」性質的話,那份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只是沒有心力跟勇氣去直面、去改變的情緒過渡期真的異常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食文化底蘊刻劃出人心中深藏的孤獨・終究停駐在溫柔的陪伴 *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睽違多年的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不僅斬獲二〇二三年坎城最佳導演,也代表法國競逐二〇二四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火上鍋》整體的畫面在美食烹煮過程與主角人物生命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我們結婚的話,你還會一直花錢買『自由夢』嗎?」 蔣霏凡搖搖頭,眼淚流了下來。 「我想要的只剩下你而已。」 話才剛說完,忽然,她看到男孩身旁的餐桌自己起火燃燒,火焰一瞬間燒到男孩身上,他整個人變成一團火焰。
Thumbnail
《燃燒烈愛》是一部充滿著抽象劇情和對話的韓國劇情片,呈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力感,以及存在與否的定義。文章討論了影片中對生命的渴求和遺忘的主題,以及導演對當前年輕世代生命光的出口的探討。
Thumbnail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Thumbnail
…………她說是這樣說著,卻多少有一點悵惘。 曼楨這種地方是近於瑣碎而小氣,但是世鈞多年之後回想起來,她這種地方也還是很可懷念。曼楨有這麼個脾氣,一樣東西一但屬於她了,她總是越看越好,以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他知道,因為他曾經是屬於她的。
Thumbnail
臺劇《愛愛內含光》以大膽露骨的「性」作為亮眼包裝,實則藉此剖開角色的靈魂內核,拉出所有關於難以啟齒的創傷、慾望和情感。本文探討了主要角色對「性」與「愛」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及兩代間的婚姻觀念差異。透過對比,無褒貶、善惡劃分,呈現了兩代對性、愛情與婚姻觀唸的差異與衝突。
Thumbnail
「世間的美好源於苦難,愛與死亡也僅是附屬。」 克里斯丁佩佐 元素三部曲 「火」🔥 佩佐是不是刻意讓觀影過程異常難熬,因為胖胖男主的個性真的難搞到很貼近現實中會出現的心境狀態,尤其是工作多少涉及「創作者」性質的話,那份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只是沒有心力跟勇氣去直面、去改變的情緒過渡期真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