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義上,浪女是在感情世界中,可能性沒有邊疆的角色。「ㄊㄚ」排除一對一,不侷限任何性別都可以被稱作「浪女」(這也是在書中中文的「他」選擇以注音替代),即便是無性戀、雙性戀、異性戀、同性戀,凡是想在性愛中獲得更多花火,都可以被包絡在浪女的感情生態內。
《道德浪女》正如書本介紹,是兩名浪女生活多年實踐者Dossie跟Janet的心得總結,確實就是一本指南,告訴你怎麼活得像個浪女,坦然地面對性愛與每一段必須被尊重之情感。因為我們被一對一文化制約,讓浪女主張不得不被貼上濫交、淫蕩諸如此類負面標籤。就我理解,浪女更專注在性愛實踐,ㄊㄚ追求的,是超過肉體快感,直至精神層面慌忽的飄忽感。因此本書從各種浪女會遇到日常生活面向問題給予建議:從基本的浪女定義,破除浪女迷思,浪女間家庭成員如何相處,感情層面克服非一對一關係所延伸出的嫉妒感,建立穩定浪女關係,從哪裡尋找浪女夥伴,「單身」本身也是一種關係選擇,並且在每個章節後方提供練習方式,讓建議有發揮效用的可能。
或許是受夠了一路以來經歷的、以及接收他人的抱怨,那些不懂因為相愛伴隨而來的恨,到底為交往這件事帶來什麼效益是一件使我百般困惑的事,我當然願意相信相輔相持可以幫助成長,可除此之外,一時間我挖掘不到更多交往可帶來的「好處」是?不想消極地用一句「感情的事我一率建議分手」迴避既存,且正在發酵的問題,在閱讀《道德浪女》時,我期待可在關係成立中尋找到足以信服的明確答案。
我的疑惑始終只有一個:交往的理由是什麼?我們都應該明白,沒有任何一段關係是可以合理的「佔有」別人。假使是為了相互扶持與學習,朋友關係豈無法達成這個目的?在《道德浪女》中,甚至有所謂可以發生性關係,但兩人仍保有友誼關係的「福利朋友」一詞。而這也是我認為這本書別有意思的部分:浪女讓關係變得彈性,不管是任一選擇,最終都是要讓在這段關係中的人們都是自在、舒服的,為了達成此目標,浪女非常強調「誠實」特質,諷刺的是,這豈不是人際關係中最基本的要求嗎?
此外,浪女一書竟不謀而合地提到,誠實面對自我情緒十分重要。人都有脆弱,不完美的一面,這是廢話,誰不知道?可我們卻被市面上情緒控管等內容書籍或虛偽價值觀給混淆了最基礎的道理。我們被要求「不要被憤怒牽著走」、「不要讓悲觀掌握你」,喔拜託,人活著是有沒有那麼可悲?我就是容易為小事感性,為看不慣的事大動肝火,為無趣冷笑話被逗得樂不可支,為什麼這些再本能性不過的表現必須被約束?我沒有大富大貴的人生,我只能看著新聞中的唇槍舌戰,誰偷打疫苗最後還不是輪不到我而靜靜旁觀,連這點權利我都無法享有,那還真不知道活著是被人生幹還是我幹掉人生。重點應在於,如兩位作者的建議:好好面對你此刻的情緒,如果快被吞噬的話就把它們寫下來,就算用力發洩也沒人夠格為你的作為評價。
我們不由得期待享受感情美好的一面,低落使人難受心碎的,總是避之唯恐不及。
必須記住的是,絕大多數的關係之所以破裂,是因為伴侶們在一起不快樂,而不是哪一方的錯;不是你,不是你的伴,也不是你伴侶的情人。⋯⋯關係通常是因為自身內部的壓力而終止。
這邊必須稍稍提到我母親是名很奇妙的女性,她有一段我不會稱它是失敗的婚姻,與我父親離婚,至少她不再被拖累。她數次告訴我,人生不差多談幾場戀愛。像是鼓勵女兒成為情場老手般,從不認為學生就該專注在課業上。我的初戀源自國小,純純又蠢蠢的愛。至今為止,我「喜歡」的人不計其數,對我而言,喜歡不代表必須發展成交往關係,我確實也交往了幾段自認不夠成熟的戀情,我孩子氣地責怪對方,也如瓊瑤般自嘲何其倒霉遇不上對的人。執著成為我裹足不前的爛束縛,幾次的戀情讓我似乎、好像、逐漸,可以明白浪女的感情觀:也就是所謂「你知道的,能夠接受伴侶來來去去,彼此都會更加好過」,分離多讓人哀傷難受,我們永遠不會是對方,喜歡上對方身上某個特質,也有可能討厭他某些特質,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他,那個誰都沒有資格改變的他。
看完這本書,你勢必可以對感情經營的可能性有更多想像,但未必可讓你不上浪女之路,畢竟,浪女準則在我們生長的生活圈內,終究是遙不可及,藍圖成分多於指南的導引。社會上絕多數者勢必把一對一視為人生必經歷程,甚至就連「單身」本身亦不夠格被視為一種選項。我身旁愈來愈多友人表明是不婚主義,至少就八年級生族群一員的我來說,可明顯感受到有更多不將一生託付給另一人的期許正在萌芽中。書裡對單身的認定是給予「一個純粹做自己」的機會。單身依然可以享受性,可以在浪女關係間獲得同等尊重,可以將脆弱情緒展現給他人看,必須在他人關係中成為誠實者,必須保護自己必須愛護他人身體。在兩人的條列式論述下,單身者生活被賦予更多正向詮釋,這又再一次呼應到《道德浪女》的書寫風格始終帶著一股,在關係間挖出更多可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