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Adam Grant___閱讀紀錄

更新於 2023/06/0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逆思維》Adam Grant封面
p.47 當我們處於科學家模式,我們會拒絕讓自己的理念變成意識形態。我們不會從答案或解決方案開始,而是跟隨問題及難題的帶領。我們不會依直覺而大肆宣傳,而是接受證據的教導。我們不會只是對他人的主張抱持健康的懷疑,更會勇於反對自己的論點。
要像科學家一樣地思考,需要的不只是以開放的心態應對。這意味著積極地保持開放心態。這需要搜尋我們為何可能錯誤,而不是我們一定正確的理由,並且根據我們學到的來修正自己的觀點。
p.49 學習的目的不是要確認我們的信念,而是讓我們的信念有所進化發展。
p.53 我們的信念會把我們鎖在自己的牢籠裡。解決方法不是減緩思考的速度,而是要加速重新思考。
p.71 當我們缺乏知識及能力去達到優異的表現時,我們有時缺乏知識及能力去判斷優異的定義
p.73 從新手進步到業餘者可能打破重新思考的循環。當我們獲取經驗,我們失去了部份的謙卑。我們對快速進步感到驕傲,助長了某種謬誤的精熟感。我們啟動了某種過度自信循環,阻止我們懷疑我們所知道的,以及對於我們不知道的產生好奇。我們掉進了新手的錯誤假設泡泡裡,對自己的無知顯得無知。
p.76 自信是你有多相信自己的程度。證據顯示這有別於你有多相信你的方法。你能對自己在未來達成目標的能力有信心,同時保持謙虛地探問自己目前是否擁有正確的工具。這是信心的甜蜜點。
p.82-84 感覺像冒牌貨的第一項好處是,它會激勵我們更努力工作。第二,冒牌貨的想法能激勵我們更聰明地工作。第三感覺像冒牌貨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p.88 自負令我們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謙遜是反射鏡片,幫助我們把缺點看得更清楚。自信的謙遜是矯正鏡片,讓我們能克服那些缺點。
p.93 在發現自己的信念或許並非真實無誤時,要如何更優雅地接受這些時刻。我們的目標不是更常犯錯,而是要認清我們都比自己更願意承認的更容易犯錯,而且我們越是否認,給自己的挖的洞就越深。
p.99 丹尼爾•康納曼:「想法出錯是我能確定自己有所學習的唯一方式。」
p.100 丹尼爾•康納曼:「我對想法的依附是暫時性的,並未存在著無條件的愛」
依附。這就是讓我們在個人意見偏離標準時無法判斷並且重新思考的原因。
我學到有兩種脫離特別有用:將你的現在跟過去分開,以及將你的看法跟認同分開。
p.103 我們是誰應該是你重視什麼,而非你相信什麼的問題。價值是你在生活中的核心原則,可能是傑出和慷慨,自由和公平,或是安全和正直。以這些原則來建立你的自我認同,你便能保持開放的心態,以最佳的方式來提升它們。讓他們以價值而非看法來定義自我時,他們便為自己爭取到彈性,在新證據之下提升他們的專業。
p.106 與其說預測能力是關乎我們知道什麼,不如說是在於我們如何思考
p.113 假如我們沒有安全感,我們會嘲笑別人。要是我們坦然面對自己出了錯,我們就不怕取消自己。自我解嘲提醒我們的是,我們或許認真對待自己的決定,但是不必把我們自己看得太認真。研究顯示,我們越常嘲笑自己,就可能會越快樂。我們不必拿自己犯的錯來鞭打自己,反而可以把過去的一些誤解變成是現在的樂趣來源。
p 115 當你構成某種看法,你要自問要發生什麼狀況才能證明那是錯的。然後紀錄你的觀點,你才能看到你什麼時候是對的,什麼時候是錯的,以及你的想法是如何逐步行程
p .116 心理學家發現承認失誤不會讓自己看起來比較不稱職。那是誠實及學習意願的展現。
p.135 不尋求他人認同的給予者經常能做出最佳的批評:他們的用意在提升那個作品,而不是滿足自己的自尊。
p.138 親和是關於追求社會和諧,不是認知共識。你無須當個不尋求他人認同的人,才能提出異議。
p.139 親和的人不會總是避開衝突。他們會高度迎合周遭的人,經常去適應環境的規範。親和的人很明顯比不尋求他人認同的人更善於適應新環境,前提是他們處在一個合作的團隊。當他們被分派到競爭的團隊,他們的表現會和那些不尋求他人認同的隊友一樣難搞。
p.146 這就是任務衝突的好處。在一場出色的爭論中,我們的對手不是陪襯物,而是螺旋槳。在兩具相同的螺旋槳朝不同方向旋轉之餘,我們的思考不會困在地面上,它會起飛。
p.212 這是一項通則,那些擁有更強大力量的人需要進行更多的重新思考,不只因為他們更有可能給予自己的觀點特權,也因為他們的觀點更可能會無人質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那些遭受壓迫及邊緣化的人已經盡力扭曲自己以便融入了。
p.219 我們很少能激發他人改變,我們比較有機會協助他們找出自己的動機去做改變。
p.221 動機式晤談的過程有三個關鍵技巧:
  • 提出開放式問句
  • 反應式傾聽
  • 確認對方改變的慾望及能力
  • 總結
p.226 當我們嘗試說服他人重新思考,我們的第一直覺通常是開始說話。然而要幫助他人開啟思維,最有效的方式經常時傾聽
p.239 目的能證明任何必要手段的正當性。但是別忘了,手段是我們品格的度量。當我們成功改變某人的想法,我們不應該只問我們是否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我們也應該問我們是否自豪自己如何達成目標
p.251 期許偏誤的一個基本教訓是,我們的信念是由我們的動機塑造而成的。我們相信什麼端視我們想要相信什麼而定。
p.257 心理學家發現,什麼要是不喜歡解決的方法,就會忽略甚至否認問題的存在
p.307 重新思考比較可能發生在學習文化裡,成長是價值核心,而重新思考循環是例行公事。學習文化的規範在於,讓大家知道他們不知道什麼,懷疑現有的常規,以及對於要嘗試的新常規保持好奇。
p.309 心理安全感並不是令人放鬆的標準,讓大家感到自在,和氣又愉快,或是給予無條件的讚美。它是培養一種尊重、信任及開放的氛圍,人們可以提出顧慮及建議而不必害怕報復。
p.312 你怎麼知道?這是我們需要更常提出的問題,對我們自己和他人都是。它的力量存在於坦率之中。
p.336 我們都有我們想成為誰,以及我們希望如何過生活的概念,而這些並不限與職業。這些形象能激發我們設定更大膽的目標,引導我們走向達成目標的路。這些計劃的危險在於他們會給我們帶來狹隘的視野,讓我們對替代的可能性是而不見。我們不知道時間及環境會如何改變我們想要的事物,甚至是我們想成為的人,把我們人生的GPS鎖定在單一目標,可能會讓我們依照正確的方向走到錯誤的目的地
p.336 當我們決定投入一項計劃,但是他卻沒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走,我們的第一直覺通常不是去重新思考。相反的,我們傾向於加倍努力,把更多資源投入這個計畫裡。這種模式稱為承諾升級。
p.338 認同早閉是指我們太早確定自我感知,卻沒有足夠的實質審查,然後不願思考替代性的自我
p.349-350 證據顯示,把幸福看得太重要是沮喪的危險因子。為什麼呢?......因為人們把社會參與置於獨立活動之上
p.352 當我們追求幸福,我們經常從改變周遭開始。正如海明威寫道:「你不能藉著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來逃離自己。」
我們的幸福經常取決於我們做些什麼,而不是我們在哪裡。帶給我們意義及歸屬感的是我們的行動,不是環境。
p.354 職涯、感情關係及社群都是科學家所謂的開放性系統範例。他們處於不斷的變動中,因為它們不會把周遭的環境隔離在外。我們知道開放性系統至少受兩種關鍵原則支配:有多重路徑通往同樣的目標(殊途同歸),以及相同的起點可以是不同目標的路徑(多目標性)。我們應該謹慎避免太過依附某種特定路徑,或者甚至是某種特定目的。成功的定義及幸福的道路都不只有一種。
p.357 我們的身份認同是開放式系統,我們的生活也是。我們不必受限於我們想去哪裡,或者想當哪種人的舊有形象。開始重新思考選項最簡單的方式是,對我們每天做的事提出質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人生總有無限可能,你以為你所知道的就是全部,卻從未懷疑過背後的原因。   對根深柢固的傳統信念,你信奉著; 對老偏方的療效,你深信不疑; 對固有的思想,也不思打破;   因為舒適圈讓你自在,給你安全,護你自尊,尤其是位處高位且身分尊貴者或是學術權威者,更是不容挑戰質疑,認為質疑是傷害,理
Thumbnail
翻轉危局的解答並不一定在前方,而在你的每一個「想不到」裡想法轉個彎,人生路更寬!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按照以往所學的方法、經驗去執行,是規律是規矩也彷彿是規定,長久下來我們習慣以這樣的方式思考、處理各種事情,不管公私事,大小瑣事,都是如此,或許也因為習慣,所以這樣的思考方式對自己來說也相對放心。
Thumbnail
人生的寬度取決於想法的維度, 凡事多想一下,人生也許就會不一樣。本篇文章為《逆思維》的讀後心得, 帶你突破思維的盲點, 因為你以為的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讓我們一起想法轉個彎,人生路更寬。
Thumbnail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Thumbnail
這本書能學到什麼? 1.阻礙思考的因素 2.個人重新思考的技巧 3.說服他人的技巧 4.如何打造群體的終身學習
Thumbnail
一般探討思考邏輯相關的書籍,多半以「逆向思考」或「另類思考」為論述主題,讓讀者體驗不同的思考邏輯會帶來何種讓人驚奇的結果。也因此,當我初次見到《逆思維》這個書名,便直覺反應這大概又是一本闡述逆向思考的書籍。然而,翻閱書頁後立刻推翻我的預設,所有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全不適用……
Thumbnail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一直持續思考,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思考品質究竟如何?或你看似在進行思考,但其實只是在同一個思維區域進行執行?更進一步的來說,你會不會對自己少了質疑的勇氣? 這次我們透過閱讀「逆思維」來認識到思考只是必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每一次思考時,執行「深度」的重新思考,透過反覆驗證你才有...
Thumbnail
你知道當水溫變熱,青蛙就會受不了跳出去,所以「溫水煮青蛙」永遠不可能發生? 如何避免讓意見不合演變成人際衝突? 為什麼用更多的證據說服他人,對方反而更堅持己見? 為什麼你需要學習「反學習」?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逆思維》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Adam Grant 亞當。格蘭特所寫,他曾經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人生總有無限可能,你以為你所知道的就是全部,卻從未懷疑過背後的原因。   對根深柢固的傳統信念,你信奉著; 對老偏方的療效,你深信不疑; 對固有的思想,也不思打破;   因為舒適圈讓你自在,給你安全,護你自尊,尤其是位處高位且身分尊貴者或是學術權威者,更是不容挑戰質疑,認為質疑是傷害,理
Thumbnail
翻轉危局的解答並不一定在前方,而在你的每一個「想不到」裡想法轉個彎,人生路更寬!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按照以往所學的方法、經驗去執行,是規律是規矩也彷彿是規定,長久下來我們習慣以這樣的方式思考、處理各種事情,不管公私事,大小瑣事,都是如此,或許也因為習慣,所以這樣的思考方式對自己來說也相對放心。
Thumbnail
人生的寬度取決於想法的維度, 凡事多想一下,人生也許就會不一樣。本篇文章為《逆思維》的讀後心得, 帶你突破思維的盲點, 因為你以為的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讓我們一起想法轉個彎,人生路更寬。
Thumbnail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Thumbnail
這本書能學到什麼? 1.阻礙思考的因素 2.個人重新思考的技巧 3.說服他人的技巧 4.如何打造群體的終身學習
Thumbnail
一般探討思考邏輯相關的書籍,多半以「逆向思考」或「另類思考」為論述主題,讓讀者體驗不同的思考邏輯會帶來何種讓人驚奇的結果。也因此,當我初次見到《逆思維》這個書名,便直覺反應這大概又是一本闡述逆向思考的書籍。然而,翻閱書頁後立刻推翻我的預設,所有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全不適用……
Thumbnail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一直持續思考,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思考品質究竟如何?或你看似在進行思考,但其實只是在同一個思維區域進行執行?更進一步的來說,你會不會對自己少了質疑的勇氣? 這次我們透過閱讀「逆思維」來認識到思考只是必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每一次思考時,執行「深度」的重新思考,透過反覆驗證你才有...
Thumbnail
你知道當水溫變熱,青蛙就會受不了跳出去,所以「溫水煮青蛙」永遠不可能發生? 如何避免讓意見不合演變成人際衝突? 為什麼用更多的證據說服他人,對方反而更堅持己見? 為什麼你需要學習「反學習」?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逆思維》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Adam Grant 亞當。格蘭特所寫,他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