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Adam Grant___閱讀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逆思維》Adam Grant封面

《逆思維》Adam Grant封面


p.47 當我們處於科學家模式,我們會拒絕讓自己的理念變成意識形態。我們不會從答案或解決方案開始,而是跟隨問題及難題的帶領。我們不會依直覺而大肆宣傳,而是接受證據的教導。我們不會只是對他人的主張抱持健康的懷疑,更會勇於反對自己的論點。

要像科學家一樣地思考,需要的不只是以開放的心態應對。這意味著積極地保持開放心態。這需要搜尋我們為何可能錯誤,而不是我們一定正確的理由,並且根據我們學到的來修正自己的觀點。

p.49 學習的目的不是要確認我們的信念,而是讓我們的信念有所進化發展。

p.53 我們的信念會把我們鎖在自己的牢籠裡。解決方法不是減緩思考的速度,而是要加速重新思考。

p.71 當我們缺乏知識及能力去達到優異的表現時,我們有時缺乏知識及能力去判斷優異的定義

p.73 從新手進步到業餘者可能打破重新思考的循環。當我們獲取經驗,我們失去了部份的謙卑。我們對快速進步感到驕傲,助長了某種謬誤的精熟感。我們啟動了某種過度自信循環,阻止我們懷疑我們所知道的,以及對於我們不知道的產生好奇。我們掉進了新手的錯誤假設泡泡裡,對自己的無知顯得無知。

p.76 自信是你有多相信自己的程度。證據顯示這有別於你有多相信你的方法。你能對自己在未來達成目標的能力有信心,同時保持謙虛地探問自己目前是否擁有正確的工具。這是信心的甜蜜點。

p.82-84 感覺像冒牌貨的第一項好處是,它會激勵我們更努力工作。第二,冒牌貨的想法能激勵我們更聰明地工作。第三感覺像冒牌貨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p.88 自負令我們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謙遜是反射鏡片,幫助我們把缺點看得更清楚。自信的謙遜是矯正鏡片,讓我們能克服那些缺點。

p.93 在發現自己的信念或許並非真實無誤時,要如何更優雅地接受這些時刻。我們的目標不是更常犯錯,而是要認清我們都比自己更願意承認的更容易犯錯,而且我們越是否認,給自己的挖的洞就越深。

p.99 丹尼爾•康納曼:「想法出錯是我能確定自己有所學習的唯一方式。」

p.100 丹尼爾•康納曼:「我對想法的依附是暫時性的,並未存在著無條件的愛」

依附。這就是讓我們在個人意見偏離標準時無法判斷並且重新思考的原因。

我學到有兩種脫離特別有用:將你的現在跟過去分開,以及將你的看法跟認同分開。

p.103 我們是誰應該是你重視什麼,而非你相信什麼的問題。價值是你在生活中的核心原則,可能是傑出和慷慨,自由和公平,或是安全和正直。以這些原則來建立你的自我認同,你便能保持開放的心態,以最佳的方式來提升它們。讓他們以價值而非看法來定義自我時,他們便為自己爭取到彈性,在新證據之下提升他們的專業。

p.106 與其說預測能力是關乎我們知道什麼,不如說是在於我們如何思考

p.113 假如我們沒有安全感,我們會嘲笑別人。要是我們坦然面對自己出了錯,我們就不怕取消自己。自我解嘲提醒我們的是,我們或許認真對待自己的決定,但是不必把我們自己看得太認真。研究顯示,我們越常嘲笑自己,就可能會越快樂。我們不必拿自己犯的錯來鞭打自己,反而可以把過去的一些誤解變成是現在的樂趣來源。

p 115 當你構成某種看法,你要自問要發生什麼狀況才能證明那是錯的。然後紀錄你的觀點,你才能看到你什麼時候是對的,什麼時候是錯的,以及你的想法是如何逐步行程

p .116 心理學家發現承認失誤不會讓自己看起來比較不稱職。那是誠實及學習意願的展現。

p.135 不尋求他人認同的給予者經常能做出最佳的批評:他們的用意在提升那個作品,而不是滿足自己的自尊。

p.138 親和是關於追求社會和諧,不是認知共識。你無須當個不尋求他人認同的人,才能提出異議。

p.139 親和的人不會總是避開衝突。他們會高度迎合周遭的人,經常去適應環境的規範。親和的人很明顯比不尋求他人認同的人更善於適應新環境,前提是他們處在一個合作的團隊。當他們被分派到競爭的團隊,他們的表現會和那些不尋求他人認同的隊友一樣難搞。

p.146 這就是任務衝突的好處。在一場出色的爭論中,我們的對手不是陪襯物,而是螺旋槳。在兩具相同的螺旋槳朝不同方向旋轉之餘,我們的思考不會困在地面上,它會起飛。

p.212 這是一項通則,那些擁有更強大力量的人需要進行更多的重新思考,不只因為他們更有可能給予自己的觀點特權,也因為他們的觀點更可能會無人質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那些遭受壓迫及邊緣化的人已經盡力扭曲自己以便融入了。

p.219 我們很少能激發他人改變,我們比較有機會協助他們找出自己的動機去做改變。

p.221 動機式晤談的過程有三個關鍵技巧:

  • 提出開放式問句
  • 反應式傾聽
  • 確認對方改變的慾望及能力
  • 總結

p.226 當我們嘗試說服他人重新思考,我們的第一直覺通常是開始說話。然而要幫助他人開啟思維,最有效的方式經常時傾聽

p.239 目的能證明任何必要手段的正當性。但是別忘了,手段是我們品格的度量。當我們成功改變某人的想法,我們不應該只問我們是否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我們也應該問我們是否自豪自己如何達成目標

p.251 期許偏誤的一個基本教訓是,我們的信念是由我們的動機塑造而成的。我們相信什麼端視我們想要相信什麼而定。

p.257 心理學家發現,什麼要是不喜歡解決的方法,就會忽略甚至否認問題的存在

p.307 重新思考比較可能發生在學習文化裡,成長是價值核心,而重新思考循環是例行公事。學習文化的規範在於,讓大家知道他們不知道什麼,懷疑現有的常規,以及對於要嘗試的新常規保持好奇。

p.309 心理安全感並不是令人放鬆的標準,讓大家感到自在,和氣又愉快,或是給予無條件的讚美。它是培養一種尊重、信任及開放的氛圍,人們可以提出顧慮及建議而不必害怕報復。

p.312 你怎麼知道?這是我們需要更常提出的問題,對我們自己和他人都是。它的力量存在於坦率之中。

p.336 我們都有我們想成為誰,以及我們希望如何過生活的概念,而這些並不限與職業。這些形象能激發我們設定更大膽的目標,引導我們走向達成目標的路。這些計劃的危險在於他們會給我們帶來狹隘的視野,讓我們對替代的可能性是而不見。我們不知道時間及環境會如何改變我們想要的事物,甚至是我們想成為的人,把我們人生的GPS鎖定在單一目標,可能會讓我們依照正確的方向走到錯誤的目的地

p.336 當我們決定投入一項計劃,但是他卻沒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走,我們的第一直覺通常不是去重新思考。相反的,我們傾向於加倍努力,把更多資源投入這個計畫裡。這種模式稱為承諾升級。

p.338 認同早閉是指我們太早確定自我感知,卻沒有足夠的實質審查,然後不願思考替代性的自我

p.349-350 證據顯示,把幸福看得太重要是沮喪的危險因子。為什麼呢?......因為人們把社會參與置於獨立活動之上

p.352 當我們追求幸福,我們經常從改變周遭開始。正如海明威寫道:「你不能藉著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來逃離自己。」

我們的幸福經常取決於我們做些什麼,而不是我們在哪裡。帶給我們意義及歸屬感的是我們的行動,不是環境。

p.354 職涯、感情關係及社群都是科學家所謂的開放性系統範例。他們處於不斷的變動中,因為它們不會把周遭的環境隔離在外。我們知道開放性系統至少受兩種關鍵原則支配:有多重路徑通往同樣的目標(殊途同歸),以及相同的起點可以是不同目標的路徑(多目標性)。我們應該謹慎避免太過依附某種特定路徑,或者甚至是某種特定目的。成功的定義及幸福的道路都不只有一種。

p.357 我們的身份認同是開放式系統,我們的生活也是。我們不必受限於我們想去哪裡,或者想當哪種人的舊有形象。開始重新思考選項最簡單的方式是,對我們每天做的事提出質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在家看書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基本上可以把心態看作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篩選器,就是那個你在google搜尋頁面(或是購物app搜尋框)旁邊可以找到的一個小工具,這個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快速地找到我們想要尋找的資訊或商品;反過來說,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設定了什麼篩選條件,你可能會依你被篩選過的內容來認識世界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基本上可以把心態看作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篩選器,就是那個你在google搜尋頁面(或是購物app搜尋框)旁邊可以找到的一個小工具,這個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快速地找到我們想要尋找的資訊或商品;反過來說,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設定了什麼篩選條件,你可能會依你被篩選過的內容來認識世界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做完有感、明確且可見的目標設定,接著就要誠實面對自己的現況,與里程碑之間的差距,利用各種學習方式去做補足。方式沒有好壞,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
Thumbnail
做完有感、明確且可見的目標設定,接著就要誠實面對自己的現況,與里程碑之間的差距,利用各種學習方式去做補足。方式沒有好壞,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21頁,原則12:幸運眷顧勇敢的人 勇氣該被視為最重要的品德,因為其他德行都必須建立在它上面。 你該試著為生活注入更多的勇氣。滿懷信心跨出第一步,大膽朝夢想的方向移動時,一切天助才有機會發生。 人們從小就學會對未知恐懼 破壞性批評使你退縮,如果你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21頁,原則12:幸運眷顧勇敢的人 勇氣該被視為最重要的品德,因為其他德行都必須建立在它上面。 你該試著為生活注入更多的勇氣。滿懷信心跨出第一步,大膽朝夢想的方向移動時,一切天助才有機會發生。 人們從小就學會對未知恐懼 破壞性批評使你退縮,如果你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04頁,原則11:人格價值 誠實是智慧寶典裡的第一章。 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都是在追求幸福。 贏得他人的尊敬 當你思考自己的人生成就時,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想贏得你看中的人的尊敬。 名聲是個人最大的資產,無論對事業或個人而言皆然。 訓練自己成為有品德的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04頁,原則11:人格價值 誠實是智慧寶典裡的第一章。 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都是在追求幸福。 贏得他人的尊敬 當你思考自己的人生成就時,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想贏得你看中的人的尊敬。 名聲是個人最大的資產,無論對事業或個人而言皆然。 訓練自己成為有品德的
Thumbnail
曾經,我常提醒自己「應該」要這樣,「必須」完成那個,「一定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無奈和挫敗感,對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感慨先天失調、後天又無力,更羨慕別人可以這樣那樣,花了好長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
Thumbnail
曾經,我常提醒自己「應該」要這樣,「必須」完成那個,「一定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無奈和挫敗感,對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感慨先天失調、後天又無力,更羨慕別人可以這樣那樣,花了好長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到抱持「正面思考」或保持「正能量」能為我們帶來良好的生活品質,那如果希望可以達成心中預期的目標或抵達成功,單靠正向的心態仍舊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及執行力,而這本書便是告訴我們如何以正確的視角切入,並且往迎向成功的方向前進,才有機會真正達成目標。 設定目標要難度適中 設立目標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到抱持「正面思考」或保持「正能量」能為我們帶來良好的生活品質,那如果希望可以達成心中預期的目標或抵達成功,單靠正向的心態仍舊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及執行力,而這本書便是告訴我們如何以正確的視角切入,並且往迎向成功的方向前進,才有機會真正達成目標。 設定目標要難度適中 設立目標
Thumbnail
一流的人,贏在思維。 快速做明智的決策,更清晰地看待問題, 累積思維模型,掌握核心概念。 重要且緊急:立刻執行。 重要但不緊急:安排時間來做。 不重要但緊急,委託別人完成。 不重要也不緊急:取消不做。 思索什麼可能會出差錯, 設想出所有的骨牌效應。 可逆的決策提供行動力。 滿足兩個前提:務實的態度,
Thumbnail
一流的人,贏在思維。 快速做明智的決策,更清晰地看待問題, 累積思維模型,掌握核心概念。 重要且緊急:立刻執行。 重要但不緊急:安排時間來做。 不重要但緊急,委託別人完成。 不重要也不緊急:取消不做。 思索什麼可能會出差錯, 設想出所有的骨牌效應。 可逆的決策提供行動力。 滿足兩個前提:務實的態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