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高成效學習法則 | 三個批判性思考法

2023/08/17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Photo by Redd F on Unsplash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學習對組織來說是不斷改進的能力、對個人來說則是探索跟嘗試的能力。
過去為我們帶來成功的方法,到了現在這個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也許已經不再適用,如果遇到新的問題卻一味想用舊的方法解決問題,不僅問題得不到解決,甚至可能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尤其現代社會全球化跟技術發展的速度更加快速,這意味著從任何面向看來,競爭都只會增強不會減弱,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在一個步調快速、變動頻繁又全球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要不要成為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基本上已經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一個必備技能,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能夠思考的更好,並做出更好的決定。甚至是如何能夠在我們面對不知道的事情時採取健康的心態。

學習的機制

人類學習的機制可以用很簡單的比喻來說明,就是掌握一件事情的因果關係。從小,我們學到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做什麼事情會被罵,做什麼事情會被誇獎。隨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加深,學到的東西變多之後,這些理解就形成我們的信念,也可以說是我們的心智模型。為了簡化決策過程,未來在面對新的事物的時候,我們就會直接套用既有的心智模型,形成快速的直覺反應。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我們不用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花大把精神思考,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這麼做也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今天真的遇到一件事情跟我們既有的心智模型衝突的話,我們第一時間很難發現是心智模型需要修正,反而本能會傾向保護自己,藉由否認或是扭曲現實來讓我們面對的事情符合我們認識的世界,所以在這邊可以簡單下一個結論,隨著我們長大,我們會越來越不喜歡學習。
前面提到的心智模型只是我們學習機制裡的一部分,可以稱為系統1,也就是快速、自動產生而且不費力的。為了降低大腦負擔,所以偏向直覺反應,也有人稱之為「捷思法」。但是這種自動化思考會讓我學習新東西變得困難,因為我們很難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把認知跟情感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也就是跟他相對的系統2:這是一種比較緩慢、費力、需要特別用心跟關注的思考方式,例如需要分析問題或是評估不同解決方案的時候。
所以回到一開始說的,即便我們過去覺得自己是熱愛學習的人,也很可能只是在原先的系統1裡面尋找認同,因為對於跟我們既有認知不同的新資訊,我們天生就會抗拒,甚至可能在你根本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選擇性吸收你認定的東西,這種現象也可以稱為確認偏誤或是認知盲點。
而學習除了學習新東西之外,我們更需要學習如何意識到我們的思考現在需要切換到更高層次的系統2,控制自己的思考,關閉自動化的直覺性思考。

主動切換系統2的方法

要練習如何在需要的時候切換到主動思考,也就是系統2、比較費力的思考,需要我們的心態準備好,並且有意識的使用批判性思考工具,因為學習是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根據新的經驗和事實證據來修正我們的心智模型,批判性思考工具就是在過程中幫我們找出自己心智模型中的弱點,來減緩我們的直覺反射性思考,練習久了之後,對於什麼時候要切換到批判性思考就會更加習慣。

自我跟恐懼是學習路上的敵人

隨著職涯往上發展,我們慢慢形塑了自己的外在形象跟自信心,這是一個優點但同時也可能是一個束縛,因為當我們顯得越專業,一旦犯錯時要承擔的風險也越大,結果可能造就兩種完全不同的學習路線的人,一種是為了維持自己的自尊心而停止學習,或是繼續成為一個願意不斷學習,接受自己偶爾犯錯的人。
為什麼自我跟恐懼是學習路上的敵人呢?想像一下以下情境我們家中長輩的反應:雖然他們認定的事情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當我們跟他們說他們是錯的時,長輩卻常常回說:我吃過的米比你吃過的鹽還多,言下之意是他們覺得自己不可能是錯的。為什麼呢?因為認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本來就很困難,他們可能會擔心自己被其他人覺得很蠢、失去身為長輩的尊嚴、甚至覺得這代表他們整個人都是失敗的。這種恐懼會抑制學習,但是說真的,你真的會因為長輩因為一件事情是錯的就完全否認這個人嗎?其實不會吧。
所以同樣的邏輯套用在自己身上,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首先就是要正視這股恐懼的感受,而且清楚相信當我們學到新東西的時候,這對我們的未來是有好處而不是壞處的,我們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學習者,心智模型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精細。

情緒反應

你有沒有常常在公司開會的時候會聽到有人說:「各位冷靜一點」、「請不要帶有情緒」,似乎當一個成熟的大人就是要能夠拋開一切的情緒反應,當一個完全客觀的人。這件事情是有可能的嗎?其實根據大腦的認知功能相關研究看來,人類在做決定的時候,理性的認知跟情緒本來就會互相作用,基本上不可能忽略情緒,頂多是假裝沒有情緒而已。
既然情緒一定會影響思考,我們就不可能排除情緒的影響,反而應該要關注情緒對我們思考究竟有什麼影響:通常人在面臨負面情緒的時候,比如說,在公司你常常覺得其他人針對你、你覺得做嘗試新方法很有可能會失敗,你就會對公司環境抱有更高的警覺心,進而影響你怎麼去傾聽、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窄化了認知;相反的,正面情緒則會提升和促進認知處理,促成更高層次的思考,長期來說能夠促進我們更願意去探索,擴大我們關注的範圍,保持開放態度、在思想上比較不會這麼僵化。
總結來說應該蠻好理解的:我們如果覺得未來不會有好的結果,就不願意承擔風險去嘗試新的東西,而當我們在環境中感覺很正向的時候,比較願意保持開放的心態。幸好,我們可以透過訓練來增加自己經歷正向情緒的次數,例如每天至少向三個人表達感激、多微笑、每天寫日記記錄正面感受的事情、每天花時間想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批判性思考工具

前面說過系統1形成我們的信念,那麼信念是怎麼樣干擾我們學習呢?因為我們常常把自己的價值跟我們的信念畫上等號,當信念受到挑戰,我們覺得自己的價值也受到的挑戰。所以當我們從現在開始換個方法思考,把自我價值從信念當中抽離,就會比較習慣讓我們的信念受到檢驗,而不是下意識地就想要捍衛他們,進而受到束縛。
在前期準備時,我們可以告訴自己:現在所知的一切只是一個起始點,是現在的預設值,可以隨著接下來新加入的事證而跟著改變,比如說新的想法、新的事實,這樣一來就能夠幫助自我跟信念脫鉤,成為一個批判性思考者,用健康的心態看重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先辨識再決策模式(Recognition-Primed Decision model, RPD)-用於過去有經驗的事

通常在變化越快速、越需要決策速度的環境中,人們反而不會花時間好好想出替代方案,然後比對其中的可行性,而是偏向從過去的經驗中找方法。
先辨識再決策能夠克服傳統大量使用潛意識經驗法則的偏見問題。過去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通常會直覺式的在腦中快速浮現一個解決方式,這個解決方式建立在過去的經驗存檔,自動產生的方案,尤其是過去成功了,現在就很容易緊抓不放,所以系統1思考只會產生一個反應、一種結果,這個結果的成功率跟一個人過去的經驗豐富程度有很大的關係。大家通常不會再去多想第二個、第三個解決方案。
而先辨識再決策模式則是在這個直覺的過程結束後不馬上採取行動,而是暫停腳步,切換到系統2思考,往下模擬「如果我們實際行動之後會發生什麼狀況?」「是不是有可能會失敗?」、「有什麼風險呢?」接著再加以調整以降低風險。
這個過程可以用在每天的工作甚至是家庭決策當中,我們以前通常沒有預先想像結果,根本沒有發現自己已經快速做了決定,這時候識別啟動決策模式就能夠幫助我們停下來,注意到哪裡有點不太一樣的感覺。比如說,過去商業決策中,如果遇到競爭對手調降產品售價,我們可能會跟著調降價格,長久以來就形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解決方法。但是當下一次競爭對手再調降價格的時候,我們在腦中跟過去的模式比對後,本來還是一樣決定要降價,這時候就是切換到系統2的時候,如果我們一樣降價會發生什麼事?其他的環境因子還是不變嗎?市場有多了什麼其他條件?我們的產品優勢有沒有變多?當我們在心裡模擬一遍這個過程之後,可能就會發現有一些不對勁的地方,可以根據此而做出決定,是要繼續執行?還是花個幾分鐘想出更好的對策。

事前調查法-用於過去沒有經驗的事

如果一件事情我們過去已經有經驗了,這時候預先決策模式就能夠幫我們模擬可能的結果,但如果當我們今天採取的是一個新的策略或是流程,過於依賴舊有的心智模型可能會帶來更高的風險,這時就需要採用事前調查法。
事前調查法是一種預先想像失敗的心理練習,在我們初步決定的行動方案之後、但在真正採取行動之前,要求所有人都先設想:如果今天行動已經實施,而且失敗得很慘,那有可能是什麼原因?哪裡出了錯呢?把自己實際帶入失敗的心態,會讓大家比較冷靜的從原本的興奮,轉變為比較客觀的檢討,更可能發現原本計劃中可能沒有想到的問題,進而評估是不是有方法可以降低潛在的風險,或甚至需要改變方案。
大家應該多多少少有這種經驗:當我們計畫好一件事情的時候,會覺得非常興奮,覺得一定會成功的!這種正面積極的感受雖然可以促成我們採取行動,但卻也可能造成我們過度樂觀、低估風險,事前調查法這時一來可以減少過度自信,降低一開始自信滿滿覺得一定會成功的確信感,讓我們進入比較開放的心態。接著實際討論什麼可能導致失敗,幫助我們更早注意到早期的警訊,他甚至可以幫我們感知到一些通常不會注意到的不確定訊息。

洞察的過程-發現平常被忽略的東西

洞察法幫助我們看到或想到自己以前自然而然忽略的東西,所以稱為獲得洞見,包括兩種方法:刻意尋找新的方法把事情連接起來,以及注意到矛盾之處。
不管在工作上要提出有洞見的想法,或是在生活中想要跳脫原有的思考方式,都需要我們刻意去尋找,暫停既有的思考方式。但是這非常的困難,大家應該都希望自己是很有想法的人,可是想法怎麼會憑空冒出來呢?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主動問自己一些問題,從中找到洞見,例如:
  • l 這裡有什麼資訊跟我的看法抵觸?
  • l 有沒有什麼是不尋常的事情是我應該思考一下的?
  • l 我能夠用不同的方式看待這些資訊並且產生不同答案嗎?
  • l 如果我換一個方式提出問題,會不會開啟新的選項?
  • l 我的答案是不是感覺正確而且合理?
其實我們生活中偶爾也會對一些理所當然你的事情產生懷疑的感覺,可能隱隱約約感覺有什麼事情不太合理、似乎跟原本相信的事情有衝突矛盾之處,但是如果沒有刻意抓住這種感覺,這件事情可能就這樣過了,我們也失去了一個學習的機會。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這種感到懷疑的時刻,並保持開放的態度,尤其是那些跟我們一開始想像的不一樣的東西,或是我們覺得有點排斥、不可能的東西,自己一句:真的是這樣嗎?這句話可能就會成為一個洞見的基礎。
當然這件事情的困難之處在於我們很難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尤其是在這種時候我們會誤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產生自滿的感覺,所以才會需要刻意的使用這種批判性的工具來減少我們懶惰的自然傾向。

結語

了解了我們的學習機制之後,你還是覺得自己是樂於學習的人嗎?如果是的話那真是太好了,代表這些工具對你來說應該可以帶來很大的幫助。因為不管我們對於學習的接受度是高是低,要找到自己心智模型中的盲點都不是這麼容易,所以這三種批判性思考法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減少習以為常的自動化思考,更主動創造檢查自己心智模型的時刻。
其實我以前也都覺得自己是樂於學習的人,而且還覺得自己學什麼都蠻快的,所以當我看到書中講到有關自動化思考的部分的時候,內心感到有點抗拒,但心底好像又知道書上說的是對的,也就是書中說的「矛盾的感覺」,不過我現在知道,這也是源自於心中的一種自我保護本能,想要保護我們心中確定的信念,還有保護自己是樂於學習的這個形象。
但我現在發現我的樂於學習通常只適用於「全新的事物」,例如當我去到一間新的公司、或是當我去上一個新的課程時,對於已經「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當然比較容易,因為這跟過去的形象沒有衝突,但是如果今天是在我們以為自己很專業的領域、或是只是一個日常生活已經很習慣的地方,要發現盲點真的非常非常困難。
從小如果聽到大人覺得小孩什麼都不懂,自己什麼都很懂的時候,都會希望自己長大以後不要成為這種大人,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成為一個願意聆聽、願意接受新想法的人,所以很高興這本書提醒了我,要隨時保持警覺,不要一不小心又掉到習慣模式,還覺得自己什麼都懂,當一個真的很開明的大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6會員
76內容數
濃縮一本書的精華,用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幫助你了解一本書的樣貌 最後會加上一點點的書評,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