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思維#18 | 這樣做,才是團隊合作,而不是吃大鍋飯

領導力思維#18 | 這樣做,才是團隊合作,而不是吃大鍋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 Unsplash

圖片來源: Unsplash

前一陣子,在大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一件事。

他們公司固定在約莫四五月進行調薪,當然依照個人績效的不同,幾家歡樂幾家愁。

但有一個小部門的主管,他的調薪方式很特別,不論你的績效、年資、薪水多高,一律加四千。

月薪八萬的老人,跟領四萬的新人,都調了四千。

老人當然不開心,問主管原因,主管的回答是:「我們都是一個team,所有績效都是團隊合作,所以調薪每個人都調一樣。」


這讓我想到,二十幾年前,在當大頭兵的時候,二兵升一兵,一律加500。

全營的義務役士兵都很清楚每個人一個月多少錢,也就六千多塊,但也沒有人打算在營裡「認真工作」。

吃大鍋飯的結果,就是讓人「能混則混、能摸則摸」,反正做多做少,領一樣的錢,只要不出大差錯就好了。

而且,整個單位瀰漫著一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風氣,最後所有人看起來都很忙,實際上都在瞎忙。

單位的績效,自然也不會太好,但反正大樹底下好乘涼,組織不會這麼快倒,大家也就裝沒事,樂得輕鬆。


往外看,發現到處都一樣?

自然,像小陳這樣有能力、有績效的戰將,不會在這種地方一直待下去,一定會想找別的工作。

但是,出去外面,卻在面試中聽見主管說:「我們這裡重視團隊合作,不看重個人英雄主義!」

小陳心裡想,「又是一個吃大鍋飯的地方!」鼻子摸摸,又繼續尋找下一個伯樂去了。


不少公司會把「團隊合作」放在公司的核心價值裡面。包含許多大型公司,例如中國信託、中鋼、王品集團等。

難道這些績效良好的大公司也都是吃大鍋飯的地方嗎?


從小,我們就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還記得老父親要三兄弟折筷子的故事嗎,三兄弟最後瞭解了團結力量大,就不再吵架了。

我們心裡同樣也有一個疑問,那這樣,不就都分不出來每個人的貢獻了嗎?


真正好的團隊是什麼樣子

實際上,真正好的團隊合作,當然不會抹煞每個人的努力,給大家吃大鍋飯。

不僅如此,真正良好的團隊,必定能夠發揮出1+1大於2的效果。

在1990年代,NBA的公牛隊,締造了前所未有的佳績,被稱為「公牛王朝」。

你應該還記得那位,被稱作「籃球之神」的男人,麥可喬丹。

其實,在「禪師」傑克遜來到公牛隊之前,麥可喬丹一枚冠軍戒指也沒有拿過。

那時候的公牛隊,戰術極為簡單:「傳球給喬丹,然後得分」。

喬丹是全隊的中心,也是球技最高超的人,這個戰術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但對手很快也就有解決之道。

「把喬丹防死」,就破解了。


傑克遜看出這個問題,並開始做調整,改以「三角戰術」迎戰。

在這個戰術下,每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都不同,必須衡量當時的情況,在團隊中適時的發揮作用。

換而言之,每位球員的機會更加平等,自主性也更高。

當然,喬丹的接受,是這個戰術能成形的最重要因素。

這是一個由喬丹個人,邁向公牛團隊的過程。

而倚賴的是,團隊每個人,需要對彼此更加了解。

每個人的習慣、特色、球風、缺點、何時要補上、何時要給機會,都必須要清楚透徹。

在場上,彼此都很清楚、有默契,這個時機點,誰最適合發揮。


團隊的綜效

公牛隊的明星球員,也從喬丹一人,變成喬丹、皮朋、羅德曼的鐵三角。

在這樣一個真正的團隊中,個人的努力仍然重要,但彼此的尊重與合作,使得綜效(Synergy)能夠出現。

雖然,在拿到三屆總冠軍之後,公牛隊因為內部的矛盾而分崩離析。

但這個由明星球員主導,轉變成真正團隊的故事,讓我們更能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團隊。


「一名偉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讓周圍的隊友變得更好。」-- 麥可喬丹。



本文作者為日常領導力Podcast主講人,歡迎在Instagram或是FB粉絲團與作者互動

avatar-img
日常領導力Van的沙龍
18會員
18內容數
關於領導力的思考與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芯今年準備從大學畢業,五月初開始投遞履歷,「但是從五月中疫情嚴重開始,投遞出去的履歷,超過一半的公司連看都不看了。即使看了,到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通知要面試,唉……」 今年的應屆畢業生,遇到疫情的衝擊,求職必定會比較困難。
中國的網路社群,最近興起了一個新名詞,「內卷」。 「內卷」指的是,在一個領域中,過度的競爭,導致無意義的互相消耗,沒有帶來任何進步。 幾張在網路上流傳的相片中,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一邊騎著腳踏車,一邊開著筆記型電腦寫論文,顯示出中國最高學府內的激烈競爭。
「協理,我的孩子在幼兒園的同班同學,他爸爸昨天確診了!」  一位得力幹部憂心的說明她遇到的情況,「昨天下班學校突然通知,我趕緊到學校拿孩子的東西回來。現在整個幼兒園要消毒,就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已經傳染開了。」  「我想妳現在一定很緊張、很擔心,妳先居家辦公,把工作交代給其他同事幫忙。」
阿緯照著網路上職場專家的建議,將報告的形式,改為更加簡潔、圖像化的方式。沒想到,吳經理看了他的報告,卻不太高興。「阿緯,你這份報告,許多細節我都看不到;裡面放了很多圖,看起來很活潑,但是不符合我們公司的風格。尤其是那些英文單字,看起來很厲害,但是請你還是寫中文,比較容易閱讀……」
自從東元電機的少東黃育仁,請辭常務董事職務,跳出來一搏董事長之位後,黃家父子的一攻一防,宛如八點檔連續劇在眾人面前上演;兩人的無情放話,又不斷將衝突往上拉,烈焰衝天,有如森林大火把整個天空燒成一片紅。
https://linktr.ee/leadershipcpodcast 一說到領導力,正常人的心裡OS都是,「那跟我應該沒關係吧?我只是個市井小民欸。上面的高層倒是應該好好學習,應該好好看那些霸氣總裁、歷史名將,或是有名君王的傳記,才能把我們帶到正確的方向啊。」
小芯今年準備從大學畢業,五月初開始投遞履歷,「但是從五月中疫情嚴重開始,投遞出去的履歷,超過一半的公司連看都不看了。即使看了,到現在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通知要面試,唉……」 今年的應屆畢業生,遇到疫情的衝擊,求職必定會比較困難。
中國的網路社群,最近興起了一個新名詞,「內卷」。 「內卷」指的是,在一個領域中,過度的競爭,導致無意義的互相消耗,沒有帶來任何進步。 幾張在網路上流傳的相片中,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一邊騎著腳踏車,一邊開著筆記型電腦寫論文,顯示出中國最高學府內的激烈競爭。
「協理,我的孩子在幼兒園的同班同學,他爸爸昨天確診了!」  一位得力幹部憂心的說明她遇到的情況,「昨天下班學校突然通知,我趕緊到學校拿孩子的東西回來。現在整個幼兒園要消毒,就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已經傳染開了。」  「我想妳現在一定很緊張、很擔心,妳先居家辦公,把工作交代給其他同事幫忙。」
阿緯照著網路上職場專家的建議,將報告的形式,改為更加簡潔、圖像化的方式。沒想到,吳經理看了他的報告,卻不太高興。「阿緯,你這份報告,許多細節我都看不到;裡面放了很多圖,看起來很活潑,但是不符合我們公司的風格。尤其是那些英文單字,看起來很厲害,但是請你還是寫中文,比較容易閱讀……」
自從東元電機的少東黃育仁,請辭常務董事職務,跳出來一搏董事長之位後,黃家父子的一攻一防,宛如八點檔連續劇在眾人面前上演;兩人的無情放話,又不斷將衝突往上拉,烈焰衝天,有如森林大火把整個天空燒成一片紅。
https://linktr.ee/leadershipcpodcast 一說到領導力,正常人的心裡OS都是,「那跟我應該沒關係吧?我只是個市井小民欸。上面的高層倒是應該好好學習,應該好好看那些霸氣總裁、歷史名將,或是有名君王的傳記,才能把我們帶到正確的方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