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15分鐘雜談寫作:台語的屎在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里歐娜的每日15分鐘雜談練習
Day 14 2021/07/06

raw-image

今天早上開始工作後覺得天氣特別熱,最後忍耐不住內心的渴望,下樓去隔壁的早餐店買了兩杯冰奶茶。

老闆娘本來邊喝飲料邊看著後方牆上的電視,看到我在櫃檯掃實名制就走過來問我「要吃什麼?」

開始學日語和韓語之後,我開始會把語言當作是語言看待,包含中文也一樣。以前不會注意到中文上的文法或字詞什麼的,後來我常常發現台灣人有很多可愛的用法,用一個很超脫的態度去看待大家的使用方式。像是老闆娘問我「要吃什麼?」就完全顯現台灣人的親和力,不像日語會說「準備好替您點餐了嗎?」或是韓語會說「要點餐了嗎?」,美國人可能也會說「今天想來點什麼?」

還有像是「麥當當」、「逼逼卡」、「小7」、「小屈」、「大冰奶」這類的用語也會讓我覺得台灣人的語言很可愛,雖然都不是正式的用語,但會發現很熱愛幫生活周遭的東西取暱稱。

因為我覺得能在兩種語言之間切換自如是一件非常帥氣的事,所以平常也會去注意生活中台語和國語的切換,可以這麼流暢又自然地把台語用語或句子融入生活,是一種很可愛而且很有趣的現象。會幻想如果我是在台灣讀書的外國人,剛剛那句話其實有台語的部分,應該會聽不懂吧?應該會很想多學點台語的常用句子或單字吧。

來台北太久之後真的發現自己台語力急速下降,平常也不太有使用到的機會,頂多偶爾有計程車司機先和我說台語,我再順勢用台語回他。他們都會很驚訝地說「妹妹妳台語很輪轉耶!」我此時都是心虛地說沒有啦我是彰化來的,因為我台語真的也沒有講得很好。

和爸媽講話的時候通常都是他們講台語我國語回。有次放假回彰化,爸爸載我去鹿港買鴨肉羹,他叫我先去點兩個內用一個外帶,他停好車之後再過來會合。(鴨肉羹叫老師傅鴨肉羹,很好吃又很便宜,另外還有排骨飯的選擇,外帶的時候鴨肉羹聞起來臭臭的但吃起來很美味請大家筆記) (排骨飯醬汁很讚)

輪到我點餐的時候,我和老闆說要兩個內用一個外帶,老闆只跟我收一份的錢。我又說了一次有兩份要內用,他回我「蛤?」我才發現原來老闆聽不懂內用的意思!但是我也不會講內用的台語,後來是旁邊的店員聽到後跟我說「好,妳先進去坐,等下吃完一起付」

後來爸爸來了之後我和他說剛才發生的事,然後問他內用的台語怎麼說,他說內用的台語就是「在這裡吃」,真是恍然大悟啊!這麼簡單又直白的台語,我剛剛居然完全想不起來。答案感覺怎麼有點像以前的古老笑話,警察開罰單不知道闖紅燈的闖怎麼寫,就寫了紅燈直直走。

另外有些用語也是,沒有用台語感覺就無法講到位,其中我覺得最精闢的一個就是「屎在滾」這個用法,用中文說大概是「屎在腸胃沸騰而且快要撐不住了」。

到底是誰想到屎在「滾」這個用法的呢?不但解釋了想烙賽的腸胃不適,同時還表達快要憋不住的緊急感。三個字而已就能完整表現出情況的危急,尤其「滾」字更令人有屎正在蠢蠢欲動即將奪門而出的畫面感,每次使用這三個字的時候都讓我覺得台語真的太讚了。

寫到這開始擔心不知道今天標題該怎麼下才好了。台語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以前小時候台語不好不怎麼會說,還好有看霹靂布袋戲,長大後有比較會講了XD
avatar-img
里歐娜的沙龍
75會員
82內容數
非典型電影心得,不是會認真講從頭到尾劇情的類型。結合很多自己奇怪的想法,期盼有共鳴。
里歐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4
「想看妳看的世界,想在妳夢的畫面」如果能透過別人的心去了解世界在他眼裡是什麼模樣,或是看見你或許曾經注意過、卻不曾和別人提起的美好細節,這樣算是互相讓彼此更貼近人生了嗎?
Thumbnail
2022/09/14
「想看妳看的世界,想在妳夢的畫面」如果能透過別人的心去了解世界在他眼裡是什麼模樣,或是看見你或許曾經注意過、卻不曾和別人提起的美好細節,這樣算是互相讓彼此更貼近人生了嗎?
Thumbnail
2021/09/08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2021/09/08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2021/08/11
最近下午都會下一陣子的雨,空氣中濕度超高,每次回到家都熱到滿身大汗,口罩被我的汗水浸濕好幾塊地方,全部悶在一起真的好不舒服,覺得自己像除濕機一樣不斷把空氣中無形的水氣實體化。夏天還有多長呢,就快要八月了,是不是要到九月才有可能不那麼熱一點?每年我都會哀嚎自己活不過這個夏天,不斷在滿身大汗中懷疑人生
Thumbnail
2021/08/11
最近下午都會下一陣子的雨,空氣中濕度超高,每次回到家都熱到滿身大汗,口罩被我的汗水浸濕好幾塊地方,全部悶在一起真的好不舒服,覺得自己像除濕機一樣不斷把空氣中無形的水氣實體化。夏天還有多長呢,就快要八月了,是不是要到九月才有可能不那麼熱一點?每年我都會哀嚎自己活不過這個夏天,不斷在滿身大汗中懷疑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這馬去市場買菜的時陣,儘量講台語,毋過拄著少年人,猶原講華語。 3月時去注疫苗,本來無愛注,因為我老母過身,欲去殯儀館,想到殯儀館人濟,好啊!去注射。第一劑時,領到五百箍的Seven商品卡,分兩百箍予陪我去的第二查某囝。 4月注第二劑,領到一千箍,呼!遐爾濟,一个囡仔分三百箍,其他的我自己用。
Thumbnail
我這馬去市場買菜的時陣,儘量講台語,毋過拄著少年人,猶原講華語。 3月時去注疫苗,本來無愛注,因為我老母過身,欲去殯儀館,想到殯儀館人濟,好啊!去注射。第一劑時,領到五百箍的Seven商品卡,分兩百箍予陪我去的第二查某囝。 4月注第二劑,領到一千箍,呼!遐爾濟,一个囡仔分三百箍,其他的我自己用。
Thumbnail
10年前剛北漂到台北工作時,我講一口道地輪轉台語,同事們都會露出驚嘆的眼神,似乎覺得是一項技能。還記得當時客戶的產品想打中南部市場,同事還請我把腳本對白用台語講一次,並提案給客戶。 也才幾年光陰,以為這會是北部普遍現象,沒想到近期也來到自己的家鄉。
Thumbnail
10年前剛北漂到台北工作時,我講一口道地輪轉台語,同事們都會露出驚嘆的眼神,似乎覺得是一項技能。還記得當時客戶的產品想打中南部市場,同事還請我把腳本對白用台語講一次,並提案給客戶。 也才幾年光陰,以為這會是北部普遍現象,沒想到近期也來到自己的家鄉。
Thumbnail
發現自己這樣的口語邏輯很有趣,不知道這是不是成為我後來語言學習和理解表達溝通的障礙?包括我在「聽話」和「辨識語調」也許都不是從「國語」的邏輯在接收,我想應該也很多人都是用台語邏輯切換成國語溝通,而在轉譯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生硬的彆扭!(或者強烈的誤解。)
Thumbnail
發現自己這樣的口語邏輯很有趣,不知道這是不是成為我後來語言學習和理解表達溝通的障礙?包括我在「聽話」和「辨識語調」也許都不是從「國語」的邏輯在接收,我想應該也很多人都是用台語邏輯切換成國語溝通,而在轉譯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生硬的彆扭!(或者強烈的誤解。)
Thumbnail
因為我覺得能在兩種語言之間切換自如是一件非常帥氣的事,所以平常也會去注意生活中台語和國語的切換,可以這麼流暢又自然地把台語用語或句子融入生活,是一種很可愛而且很有趣的現象。會幻想如果我是在台灣讀書的外國人,剛剛那句話其實有台語的部分,應該會聽不懂吧?應該會很想多學點台語的常用句子或單字吧。
Thumbnail
因為我覺得能在兩種語言之間切換自如是一件非常帥氣的事,所以平常也會去注意生活中台語和國語的切換,可以這麼流暢又自然地把台語用語或句子融入生活,是一種很可愛而且很有趣的現象。會幻想如果我是在台灣讀書的外國人,剛剛那句話其實有台語的部分,應該會聽不懂吧?應該會很想多學點台語的常用句子或單字吧。
Thumbnail
台語有很多很美妙的字詞,是用「中文」難以直譯的美妙,特別從母親口中說出的時候,老是想用個什麼連結器,把她的腦子連結到我的腦子,按下傳送鍵將那些詞𢑥全部輸入到我的腦中。如果要我說「母語」(我的母語)有什麼吸引我的,很大一部分那是與母親對話和土地貼近的美麗!
Thumbnail
台語有很多很美妙的字詞,是用「中文」難以直譯的美妙,特別從母親口中說出的時候,老是想用個什麼連結器,把她的腦子連結到我的腦子,按下傳送鍵將那些詞𢑥全部輸入到我的腦中。如果要我說「母語」(我的母語)有什麼吸引我的,很大一部分那是與母親對話和土地貼近的美麗!
Thumbnail
教育的體制下,語言教育就是有一套「標準」。那麼;台灣國語的存在,又是以什麼為標準。
Thumbnail
教育的體制下,語言教育就是有一套「標準」。那麼;台灣國語的存在,又是以什麼為標準。
Thumbnail
聽說只要句尾加上「啦幹」就很有台灣味了(?) 剛剛搬來台灣時,每次聽到別人(尤其是女生)講國語時的語尾總是特別舒服。 「謝謝光臨,請慢走喔~」 「可以丫!那這裡總共是…」 「我們還有……的耶~」 相比起廣東話,國語的聲調較少、講起來比較柔和, 再加上可愛的尾音,每次聽到女生講國語都有種心靈被
Thumbnail
聽說只要句尾加上「啦幹」就很有台灣味了(?) 剛剛搬來台灣時,每次聽到別人(尤其是女生)講國語時的語尾總是特別舒服。 「謝謝光臨,請慢走喔~」 「可以丫!那這裡總共是…」 「我們還有……的耶~」 相比起廣東話,國語的聲調較少、講起來比較柔和, 再加上可愛的尾音,每次聽到女生講國語都有種心靈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