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最早三篇文章探討總掛牌數,了解整個台灣機車市場大致的面貌。前一篇文章則是開始看新車領牌數,每年新增掛牌數與每年的餅有多大相關,背後代表的是當年度的銷售量。

也是透過前一篇文章,我們了解到電動機車每年仍有一定的需求,一來是各家機車廠持續發表新款電動機車,二來是市場確實有電動機車待滿足的需求,兩項因素逐漸蠶食已經飽和的燃油機車市場大餅。

而且不論是燃油還是電能,都能看到「普通重型」為市場的主流首選,在趨勢不變的情況下,電能普通重型的比重可能還會繼續朝九成邁進。

簡述完先前四篇文章的概要,本篇文章接著探討:近年來新掛牌數(按廠牌及燃料別)的市場趨勢與變化

由於工作上的需要,內文會偏向以自己看懂為主,若有讀者看不懂內容,或是對於內文所提到的數據與觀點有任何錯誤或質疑,也麻煩不吝提出詢問。

如果讀者本身即將進入機車產業,或是正處於機車產業,甚至是其他因素需要對機車產業有粗略了解等,希望這系列的文章可以讓你對台灣機車市場有粗淺的了解。

廢話不多說,以下就直接進入正題。

數據資料簡介

先前文章都有提到的一些名詞定義與分類項目,讀者若有大致了解(看膩),可以忽略不看。

新車領牌數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說明新車領牌數的定義:

所列數字以各月(年)期間新領之統一牌照車輛為限,不包括未領牌照及臨時牌照車輛。

對於各機車廠(與品牌)來說,總掛牌數代表整個市場目前的餅有多大,各家分到多少份額;新掛牌數則是

代表每年(月)的餅有多大廠商又各自奪得多少市場份額,以及企業最看重的當年(月)機車銷售額

如果去看每個月汽機車的銷量分析,會發現也都是用新車領牌數作為開頭,然後再根據不同方式去細看各級距、各機種市佔率。

機車型式

機車市場的數量,可以根據掛牌數量做判斷,也是機車廠做市佔判斷的基準。其中,從中華民國交通部的資料篩選,機車型式根據排氣量(c.c.數)可分成:

  1. 機車重型=普通重型(50<c.c.≦250)+大型重型(250<c.c.)
  2. 大型重型=250<c.c.<550(黃牌)+≦550c.c.重機(紅牌)
  3. 機車輕型=小型輕型+普通輕型(c.c.≦50)

所以整體市場的機車掛牌數等於:

機車掛牌數=機車重型+機車輕型。

將公式根據排氣量展開來看:

機車掛牌數=普通重型+250<c.c.<550+≦550c.c.重機+小型輕型+普通輕型。

廠牌別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的定義,廠牌別以「中文」呈現品牌者為我國「國產」數量,以「英文」呈現品牌者則為「進口」數量。

以下為方便說明,會統一以品牌當作廠牌別的稱呼。另外,若品牌有英文與中文區分,會依照上述定義,將國產與進口分開計算。(此項作業量龐大,容我不再額外多做資料矯正)

舉例來說,「山葉」與「YAMAHA」雖在中文上是同個品牌名,但根據區分國產與進口的定義,掛牌數分別計算。

最後,由於涉及的機車品牌數量過多,若掛牌數過低,會依照作者個人的主觀意識統一納入「Others」計算,除非數據有異常之處,否則不另外補充說明。

能源別總計

中華民國交通部根據不同燃料別的區分,可分成12大項。以燃料別角度看台灣機車市場,機車目前的燃料別以「汽油」(燃油機車)與「電能」(電動機車)兩者為大宗。(相關數據分析可參考文章《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能源別共分成以下12項:「汽油」、「柴油」、「電能」、「液化石油氣」、「汽油、LPG」、「汽油、電能」、「柴油、電能」、「電能、汽油」、「電能、柴油」、「電能(增程)」、「汽油(油電)」、「柴油(油電)」。相關名詞定義可參考中華民國交通部


近年機車新掛牌數市場概況

簡單來說就是前回提要,對前篇文章《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做重點回顧,讓讀者進入本篇文章的主軸前有些背景概念。首先來看整體機車市場近年來新掛牌數的變化趨勢:

近九年機車各車型新掛牌變化

近九年機車各車型新掛牌變化

109年的新掛牌數來到1035827台,不僅突破百萬大關,也來到近年新高。

近九年機車各車型新掛牌佔比變化

近九年機車各車型新掛牌佔比變化

台灣近年新掛牌數幾乎都是由普通重型所貢獻。佔了95%以上的比重。若在把普通輕型加上去,兩車型於109年共佔了機車新掛牌97.83%(95.96%+1.87%)的比重,幾乎能代表整個機車市場樣貌。

近九年「汽油」與「電能」主要車型新掛牌數與佔比

近九年「汽油」與「電能」主要車型新掛牌數與佔比

以整體新掛牌來看,現階段仍為汽油數為大宗。不論是汽油還是電能,兩者的普通重型與普通輕型佔比相加,分別來到97.59%與99.98%(109年),幾乎能代表各自燃料別的市場樣貌。

近九年主要車型「汽油」與「電能」新掛牌佔比

近九年主要車型「汽油」與「電能」新掛牌佔比

以機車新掛牌數的角度來看,汽油新掛牌佔比近年來逐漸下滑,由101年原先的98.64%掉到109年的90.42%。普通重型呈相同走勢,普通輕型更是在107年剩下5.77%,由電能取代原先汽油的位置。

看完前回提要後,接下來直接進本篇文章主題:107到109年新車掛牌數按廠牌及燃料別。

由於按廠牌及燃料別的資料從107年才開放,因此僅有近三年資料,只能窺其近期市場概況,看不出過去的大趨勢,還請見諒。

近三年新車掛牌數按廠牌區分

不論是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還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找到的資料僅提供民國107–109年近三年的相關數據,因此針對機車品牌別的探討,僅以最近三年為主。

首先來看台灣機車主要品牌新掛牌數的部分(未滿1千台皆納入Others計算):

近三年主要機車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近三年主要機車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可以發現市佔比跟文章《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一樣,由同樣的三大廠光陽、三陽與山葉把持市場8成的比重。若再加上睿能(Gogoro)以及摩特動力(PGO),光前五大就瓜分了九成市場。

其中不論第二名與第三名如何互不相讓,光陽仍穩坐第一名的寶座。另外最特別的莫過於睿能108年突然驟升的新掛牌數,主要是因為當年為電動機車補助政策最後一年,刺激一波電動機車潮所導致。

看完總市場的部分,接下來看佔新掛牌數至少95%比重的普通重型數據(未滿1千台皆納入Others計算):

近三年主要機車品牌_普通重型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近三年主要機車品牌_普通重型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老生常談的三大廠光陽、三陽與山葉把持市場8成多的比重,若再加上睿能(Gogoro)就來到九成比重。

接下來看普通輕型數據(未滿100台皆納入Others計算):

近三年主要機車品牌_普通輕型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近三年主要機車品牌_普通輕型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可以發現因為環保法規導致燃油機車被迫放棄的普通輕型市場,但是電動機車沒有環保法規的廢氣疑慮,所以睿能在2019年(民國108年)發表VIVA,上市後一年就直接把普通輕型八成的市場給吃下來。這也是為什麼普通輕型雖然佔整個新掛牌數僅不到3%的比重,仍必須將數據納進來看的緣故。

在燃油機車受限的市場,普通輕型很可能是電動機車可以打破三大廠把持市場局面的利基點

看完近三年主要品牌於總市場以及主要車型的市佔概況之後,接下來將細切來看燃料別「汽油」以及「電能」的部分。

近三年新車掛牌數按廠牌及燃料別區分

同數據資料簡介所提到,以燃料別角度看台灣機車市場,機車目前的燃料別以「汽油」(燃油機車)與「電能」(電動機車)兩者為大宗。

因此燃料別會根據「汽油」(燃油機車)與「電能」(電動機車)做區分,其中各燃料別會再根據「主要新掛牌的車型」做細部探討。

按廠牌及「汽油」(燃油機車)區分

首先來看燃油機車(不分車型)新掛牌數的部分(未滿1千台皆納入Others計算):

近三年燃油機車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近三年燃油機車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老樣子的光陽、三陽與山葉佔據前三名,三者在燃油機車上的佔比更是高達九成(91.21%)!

光三者在燃油市場的新掛牌數就佔整個新掛牌數市佔達8成(82.47%=90.42%*91.21%)!表示

台灣近年來的機車新掛牌成分中,有八成的組成來自三大品牌的燃油機車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三陽在先前文章《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的總掛牌數,看不出三陽有特別倚重在燃油機車上,但從新掛牌數來看則一覽無遺,109年來到32.04%的比重,背後個人推測可能代表的是三陽的策略著重在燃油機車上(可能)。

看完燃油機車部分,接下來看主要車型「普通重型」的相關數據(未滿1千台皆納入Others計算):

近三年燃油普通重型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近三年燃油普通重型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燃油普通重型近年來都佔整個燃油新掛牌數至少97%的比重,表示燃油新掛牌數幾乎都是由普通重型所貢獻。也是由同樣的老牌三家佔據燃油機車九成的市佔比。

以機車新掛牌數來看,三大廠同樣在燃油普通重型就佔了八成的市場份額(88.24%*92.99%=82.05%),將上表與燃油機車新掛牌那張表格做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數據相似度甚高。

從上表也更能檢視三陽不僅著重在燃油機車上,更是重壓在燃油普通重型的策略上,也與三陽近年來幾乎都是推出燃油普通重型的狀況不謀而合。

由於燃油普通輕型新掛牌數量過低,所有品牌相加不到千台,佔整個新掛牌數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因此不另外列入探討。

看完燃油機車的部分,接下來看按廠牌及電能的部分。

按廠牌及「電能」(電動機車)區分

首先來看電動機車新掛牌數的部分(未滿100台皆納入Others計算):

近三年電動機車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近三年電動機車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率

雖然電動機車在整個新掛牌佔比中仍是小眾,但可以發現有別以往的三大廠佔據前三名的寶座,電動機車則是睿能(Gogoro)一家獨大,一人佔據近八成的市佔比。

宏佳騰則是開始將將眼光轉向電動機車市場,因此可以看到新掛牌數在109年來到第二名。雖說仍與睿能有不小的差距,但到109年為止,仍與睿能共佔得電動機車新掛牌數近九成的市佔率。

讓我們在將重點放到電動機車主要車型「普通重型」的部分(未滿100台皆納入Others計算):

近三年電能普通重型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

近三年電能普通重型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

電能普通重型雖然佔整個電能新掛牌數有八成比重,但佔整個新掛牌數來看仍只是個小咖。

從上表可以發現仍是睿能(Gogoro)擁有大部分的市佔率,第二名的宏佳騰則是與三陽著重在燃油普通重型的策略走不同路線,是少數在電能普通重型插旗的燃油機車廠。

正也因為其他燃油機車廠的投入,至109年為止,已經打破原先睿能一家獨大的局面,宏佳騰同電動機車的數據,開始蠶食睿能為數不多的市佔率(整體而言)。

最後來看小眾中的小眾—電能普通輕型的新掛牌數據(未滿100台皆納入Others計算):

近三年電能普通輕型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

近三年電能普通輕型主要品牌新掛牌數與市佔

同先前文章提到普通輕型的部分,因為環保法規的關係,因此目前市場上僅有睿能(Gogoro)推出普通輕型的機車,隨著VIVA的上市,睿能在利基市場上佔據大塊份額。

小結

從近三年各品牌的新掛牌數量,並細切燃料別與車型的角度看數據,最後總結一些結論:

  1. 從品牌別看新掛牌數,光陽、三陽與山葉三者把持市場8成的比重,普通重型也是呈相同情況。只有普通輕型至109年時,睿能一枝獨秀,在普通輕型佔將近九成的市佔率(87.98%)。
  2. 從品牌按汽油區隔來看,光陽、三陽與山葉三者甚至達到整個燃油新掛牌數九成的比重(91.21%),而且光三者在燃油市場的新掛牌數就佔整個新掛牌數市佔達8成(82.47%)。
  3. 燃油普通重型近年來都佔整個燃油新掛牌數至少97%的比重,也是由同樣的老牌三家佔據九成的市佔比。三大廠同樣在燃油普通重型佔了八成的市場份額(82.05%),與燃油機車新掛牌的數據相似度甚高。
  4. 從近三年掛牌數據看起來,三陽現階段的重點似乎仍放在燃油普通重型上,尤其是2021年已經過一半,電能的部分完全看不到發展跡象。不像是光陽與宏佳騰採平行雙軌策略,一手發展燃油機車,另一手積極布局電動機車。
  5. 電動機車的部分都是由睿能約八成左右的市佔名列第一。其中電能普通輕型的部分更是推出VIVA切入市場利基點,打破原先在普通重型殺成一片紅海的局面。
  6. 隨著傳統燃油機車廠陸續在電動機車投入新機種,睿能先進者的優勢將逐漸被追上,市場分額將逐漸被其他車廠瓜分。宏佳騰將矛頭轉向電動機車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睿能(Gogoro)以電動機車之姿,透過先進者優勢吃了先前幾年紅利,在電動機車市場中沒有其他機車廠能出其右。

隨著睿能在2021年(110年)初連續發生的公關危機沒有好好處理,現在光陽也開始自建電網體系,2021年也持續發表新的電動機車,另外還有同為PBGN聯盟一份子的宏佳騰也積極地在電動機車市場攻城掠地,睿能獨佔電動機車市場大餅的先手優勢已經開始受到挑戰。

雖然睿能有個好的起手式,但不要忘了至109年為止,電動機車佔總掛牌數僅有3.23%的市占率電動機車的競爭,現階段頂多處於小打小鬧的前哨戰罷了!

小蝦米免不了要挑戰大鯨魚,甚至是把自己變成大鯨魚。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戲法,如果不事先研究,你不會知道可以從哪個利基市場滲透,反過來撼動現在燃油機車三巨頭的地位;
反之傳統龍頭,若要避免後進者從市場邊緣攻城掠地,從鄉村包圍城鎮,透過圍圓打點的方式分化市場並逐一擊破,因此必須盡早規畫並做好防堵措施,而非被動式的亡羊補牢,因為那只會越補越大洞。

隨著各大品牌擁抱電動機車,倘若睿不能維持住自己的品牌力以及擴大產線、提升品質、換電站等配套措施的話,等未來電動機車市場迎來高速成長期,先手優勢將不復存在,市佔將會從現在的獨佔市場變成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的戰國局面。

後記

品牌別近年來的掛牌數據,僅有近三年的數據,無法看近10年、甚至是同機車總市場般可以追溯過去30年的大趨勢。

有許多網友跟我一樣,有去政府單位詢問機車品牌別的分類是否有更早以前的數據,但得到的回應是政府單位從107年才開始統計,所以無法獲得更早以前的資料實在可惜。

透過這次的回家作業,花一點時間與功夫,讓自己對整個台灣機車市場近年來的新掛牌數有些了解。

未來在解讀數據時,有了過去與現在的數據基礎,未來對於在數據解讀上,才不會過於以偏概全。

接下來沒意外的話,同樣會針對台灣107到109年來機車新增掛牌數的角度探討按縣市及使用燃料別,還請各位讀者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

  1. 中華民國交通部
  2. 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查詢網

延伸閱讀

  1.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2.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3.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4.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燃油車還是有很好的利基點 好文~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89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本文根據《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結論,來檢討2022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3年發生。 台灣機車產業發展趨勢:普通重型為主、電動機車醞釀中、九縣市佔八成市場、油電龍頭各占山頭、普通輕型汰油換電轉型中
Thumbnail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本文根據《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結論,來檢討2022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3年發生。 台灣機車產業發展趨勢:普通重型為主、電動機車醞釀中、九縣市佔八成市場、油電龍頭各占山頭、普通輕型汰油換電轉型中
Thumbnail
檢討2022年與2023年機車銷售台數,根據去年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重新校正至2023年的預測值。 結論: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掛牌數落在73~77萬之間,普通重型則落在68~72萬。油電比約為88:12,油車落在60~63萬,電車落在8.2~8.6萬。
Thumbnail
檢討2022年與2023年機車銷售台數,根據去年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重新校正至2023年的預測值。 結論:2023年台灣機車市場掛牌數落在73~77萬之間,普通重型則落在68~72萬。油電比約為88:12,油車落在60~63萬,電車落在8.2~8.6萬。
Thumbnail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 先前總結與機車產業數據相關維度後,將該關注的維度進行排序,以及數據變化後,未來該注意的要點說明。本文接續先前結論,來檢討2021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2年發生。 基本上,除了每月新車掛牌數的高峰,,趨勢變化大多如先前結論方向發展。
Thumbnail
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關鍵少數即可。 先前總結與機車產業數據相關維度後,將該關注的維度進行排序,以及數據變化後,未來該注意的要點說明。本文接續先前結論,來檢討2021年度關鍵數據指標的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趨勢將在2022年發生。 基本上,除了每月新車掛牌數的高峰,,趨勢變化大多如先前結論方向發展。
Thumbnail
看自己根據去年的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檢討完之後,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再重新校正一版2022年的預測值。今年,我自己是看好機車市場的成長,而且成長主要是來自「電動」機車。欲知詳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2年,台灣電動機車即將進入「戰國時代」。
Thumbnail
看自己根據去年的邏輯推論出來的預測值,與實際值差異檢討完之後,是否有哪些參數需要再調整,最終再重新校正一版2022年的預測值。今年,我自己是看好機車市場的成長,而且成長主要是來自「電動」機車。欲知詳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2年,台灣電動機車即將進入「戰國時代」。
Thumbnail
這篇預測文將是機車產業數據「主線」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文章。用自己半年來所獲得的認知,來推估未來機車的銷量,當作驗收自己這半年來分析數據的成果。 過程中經歷數據搜尋、整理、分析,並用半年、十萬字、20篇文章的篇幅完成。倘若未來有其它數據、不同解讀的面相要分享的話,將以「支線」的方式不定期做補充。
Thumbnail
這篇預測文將是機車產業數據「主線」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文章。用自己半年來所獲得的認知,來推估未來機車的銷量,當作驗收自己這半年來分析數據的成果。 過程中經歷數據搜尋、整理、分析,並用半年、十萬字、20篇文章的篇幅完成。倘若未來有其它數據、不同解讀的面相要分享的話,將以「支線」的方式不定期做補充。
Thumbnail
根據先前17篇文章探討機車總掛牌數、新掛牌數、間接數據的分析與探討,本篇將從上述三大主軸,總結幾項未來值得持續關注的關鍵數據,分享個人認為三者中後續值得繼續追蹤的關鍵數據,當作未來掌握產業脈動的基準,並依據重要性排行。 畢竟,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其中的關鍵數據即可。
Thumbnail
根據先前17篇文章探討機車總掛牌數、新掛牌數、間接數據的分析與探討,本篇將從上述三大主軸,總結幾項未來值得持續關注的關鍵數據,分享個人認為三者中後續值得繼續追蹤的關鍵數據,當作未來掌握產業脈動的基準,並依據重要性排行。 畢竟,數據維度何其多,掌握其中的關鍵數據即可。
Thumbnail
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將機車產業的相關數據,從總掛牌數、新掛牌數、間接數據三個大方向展開,最後共寫了17篇文章分享自己數據分析後的成果。 從一堆雜亂的數據中,看到了六大重點,代表了台灣台灣機車產業可能的未來趨勢,最後總結收斂為一句話: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機車產業國際化。
Thumbnail
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將機車產業的相關數據,從總掛牌數、新掛牌數、間接數據三個大方向展開,最後共寫了17篇文章分享自己數據分析後的成果。 從一堆雜亂的數據中,看到了六大重點,代表了台灣台灣機車產業可能的未來趨勢,最後總結收斂為一句話: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機車產業國際化。
Thumbnail
針對機車新掛牌數的數據,我們看完看近九年來的市場規模與分布,也了解近三年來消費者選擇較多的品牌。 本篇文章接續探討: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主要車型的新掛牌數市場趨勢。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九縣市佔據八成市場,普通重型仍為市場之重。
Thumbnail
針對機車新掛牌數的數據,我們看完看近九年來的市場規模與分布,也了解近三年來消費者選擇較多的品牌。 本篇文章接續探討: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主要車型的新掛牌數市場趨勢。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九縣市佔據八成市場,普通重型仍為市場之重。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我們了解到電動機車每年仍有一定的需求,一來是各家機車廠持續發表新款電動機車,二來是市場確實有電動機車待滿足的需求,兩項因素逐漸蠶食已經飽和的燃油機車市場大餅。 接續前一篇的結,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最後總結出:燃油機車三強鼎立,與即將不再一牌獨大的電動機車。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我們了解到電動機車每年仍有一定的需求,一來是各家機車廠持續發表新款電動機車,二來是市場確實有電動機車待滿足的需求,兩項因素逐漸蠶食已經飽和的燃油機車市場大餅。 接續前一篇的結,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最後總結出:燃油機車三強鼎立,與即將不再一牌獨大的電動機車。
Thumbnail
先前的文章,我們看到台灣機車市場近三十年來的變化,已經從普通重/輕型相當的局面轉變成普通重型獨大,也了解近八年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在市場角力上的變化,也知道當今各大機車品牌在燃油機車以及電動機車的市佔概況。 本文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當燃油機車不再獨大,仍有一個車型持續獨佔市場份額。
Thumbnail
先前的文章,我們看到台灣機車市場近三十年來的變化,已經從普通重/輕型相當的局面轉變成普通重型獨大,也了解近八年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在市場角力上的變化,也知道當今各大機車品牌在燃油機車以及電動機車的市佔概況。 本文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當燃油機車不再獨大,仍有一個車型持續獨佔市場份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