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互動需要透過不同的形式表達愛意,無論是食物、行為或是言語,各種樣態不拘,總之,用對方願意且喜歡接受的。
在有些人眼中,家人竟然逐漸變成陌生人。渴望愛的心沒有被好好接著,期待的回應成了一場空,付出的時間、心力彷彿是空氣。或許,啟動愛意流動的鑰匙只是幾個字:
《家人使用說明書》的作者專長是AI研究,她發現機器人就算再厲害,也無法超越人的部分是「感受力」,也就是我們比較熟知的「情意」,透過情感、情緒的表達接收,甚至是挫敗經驗,反而可增加大腦的深度學習,導向正確迴路。
我們可能都認為孩子寵不得,會讓他們「靠勢」、懶散,甚至變成靠爸靠媽的魯蛇,作者認為正確的寵愛是必要,建立屬於自己家的「
#寵愛家規」,讓家人可以盡情失敗,家就是一個安全網。
縱容、溺愛、寵愛,對於曾從事教育領域的我,是非常不能接受的方式,總覺得規矩要從小奠基,生活常規等於做人的基本道理。但我逐漸發現,主動對人好,也是證明自己具有溫柔的能力,還有對自己更溫柔;適度寵愛家人,才能寵愛自己。溫柔跟財富不一樣,不需要本金,也不會虧損,一直投入溫柔,只會讓愛的力量更強大,所以要能適度「允許」,不要成為控制狂。
我因此逐漸突破框架,自訂愛的家規,例如在家不分長幼位階,有話可以直說;可以接受耍廢,不用一直奮發向上;有時可以敗家或浪費,吃些好的用些奢侈的;能夠允許有自己的秘密,不一定都要坦白;家人不只需要專屬的空間,也要擁有獨處的「時間」……。不能寵的事情就是傷害自己的身體,或是傷害別人、侵犯人權。
發揮自己溫柔的特質,第一步就是從原諒別人做起,這帶有一種天生的特質,覺得別人也會容忍自己的缺點,所以活得比較輕鬆,也是放過自己。愛意滿滿的家之所以美好,不是每個成員都很優秀,而是互相包容,都能活出自己的個性,學習「正確失敗」也是給大腦的重要禮物。
所有負面要素、所有我們認為應該在人生中避開的「準則」,或許對大腦而言卻是必要的能量,因為人的缺點與優點是共存的,例如三心二意vs.創造力、膽小怕事vs.風險迴避能力、老是犯同樣錯vs.危機處理能力。如果我們想「治好」家人身上的缺點,例如丟三落四、虎頭蛇尾、慢吞吞、碎碎唸、講不聽……,或許他的優點也會被「扼殺」。
誠如作者的核心理念:「家庭裡聚集了許多不同的大腦,跟各個「突出」與「內縮」的大腦主人合作,集合每位家庭成員的「優點」與「缺點」,共同畫出一個『又大又完美的雷達圖』,就是家的意義。」
成為「被需要」就是一種美好的存在,就像嬰兒和寵物總是讓人融化,就算與世界為敵,也和家人站在一起,對有挫敗感的家人更要溫柔,家庭是永遠的包容場、庇護所、安心宅。
最近愛自己的練習是,希望自己能安穩愉悅地陪在家人身邊,不在意世俗眼光,不煩躁、不強勢、不批判,只是默默的守護,也要運用媽媽專屬的包容魔法,用愛的繭包覆著孩子。
我相信愛的養分足夠,比較能夠活出或迷惘、不懷疑、不偏執,不逃避、不在意他人眼光的自在人生,這比財富和他人的掌聲更有價值,讓家成為每天回去都能感受到「溫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