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使用說明書( 原文作者:黑川伊保子 )

一般我們買東西,小件物品如家電、家具,大件物品像是汽車、實體空間,都有使用說明書。如果是熟悉的物品,通常比較不會去閱讀說明書,頂多是碰到問題時才會翻閱。

我們自認對家人的熟悉度高,所以常常忽略長期以來可能存在的問題,即便有意識到需要調整,卻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相處模式早已凝固僵化,變得越來越心有餘而力不足。而這本名為「 家人使用說明書 」的書也是一種說明書,是給所有家人使用的說明書。

作者有感於疫情與後疫情時代,因工作與生活型態有別以往,待在家中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相對較多,於是在家的壓力似乎並不亞於職場。於2003年創立感性研究感性Research )股份有限公司的作者,利用曾任AI工程人員的分析專業,為一般家庭寫了使用說明書,就像家電產品的使用說明書一樣,認識功能並按步驟程序進行,俾能達成借力使力不費力的效果。

研發人工智慧的作者也「 涉獵人腦功能,發現人的大腦中,才能與缺點並存,只要缺點消失,優點也跟著弱化。」( 015 )有句厘語:有一 好,沒兩好,正是此意。作者從而了解到⋯「所有負面要素、所有你認為應該在人生中避開的準則,對大腦而言卻是必要的能量。」(頁017 

容忍彼此的缺點,才是家庭的原點吧!」( 069 )用溺愛來代替容忍。訣竅有三:不要把失敗歸咎於任何人事物;不是自己的錯,但卻故意認錯。不要在過去的失敗中鬼打牆。不要唱衰未來。

因為是家人,所以「 不能做 」的四件事:不要把「 世俗 」帶回家。失敗沒什麼好責備的。禁用5W1H 的提問法。不要侵入家人的時空。

書末有一點是作者非常確定的:比起激勵或斥責,互相寵愛的家庭才是最堅強的後盾。( 頁227 )雖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而且,家人並非物品,但閱讀家人使用說明書也許能夠明白家人之間的壓力從何而來,該如何去解決與家人相處時產生的問題。然而與家人的相處模式因人的個性而異,本書內容不見得適用於每個家庭,終究是解鈴還得繫鈴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ryl's Notes 雪柔的閱讀筆記
61會員
230內容數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2025/05/03
對出門在外,身上背的、手裡拿的隨身物件必然不少的人而言,如行雲流水般從容不迫的找錢方式,讓錢不露白這件事不會因為在公眾場所而感覺慌亂,也不會被迫急著將發票、紙鈔、錢幣全部和在一起胡亂塞入包包裏。
Thumbnail
2025/05/03
對出門在外,身上背的、手裡拿的隨身物件必然不少的人而言,如行雲流水般從容不迫的找錢方式,讓錢不露白這件事不會因為在公眾場所而感覺慌亂,也不會被迫急著將發票、紙鈔、錢幣全部和在一起胡亂塞入包包裏。
Thumbnail
2025/05/01
這家咖啡館有面書牆,每一落書格置放著書幾本。書脊藏在裡面,書頁朝外的擺設方式,讓整個泛著暈黃微光的落地書櫃與書本顯得相當慵懶。
Thumbnail
2025/05/01
這家咖啡館有面書牆,每一落書格置放著書幾本。書脊藏在裡面,書頁朝外的擺設方式,讓整個泛著暈黃微光的落地書櫃與書本顯得相當慵懶。
Thumbnail
2025/04/26
我一直覺得,創作是個從無到有的心造工程,它和生命經驗值成正比,只不過有些人語言傳遞、文字書寫、繪圖意象,而拍攝者選擇按下快門。於此,拍攝再加一點哲學禪意就會進入攝影領域了。
Thumbnail
2025/04/26
我一直覺得,創作是個從無到有的心造工程,它和生命經驗值成正比,只不過有些人語言傳遞、文字書寫、繪圖意象,而拍攝者選擇按下快門。於此,拍攝再加一點哲學禪意就會進入攝影領域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般我們買東西,小件物品如家電、家具,大件物品像是汽車、實體空間,都有使用說明書。如果是熟悉的物品,通常比較不會去閱讀說明書,頂多是碰到問題時才會翻閱。
Thumbnail
一般我們買東西,小件物品如家電、家具,大件物品像是汽車、實體空間,都有使用說明書。如果是熟悉的物品,通常比較不會去閱讀說明書,頂多是碰到問題時才會翻閱。
Thumbnail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Thumbnail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Thumbnail
夫妻之間,從「放棄」開始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直接幫對方做」的結論實在很難接受,那或許可以參考作者從研發人工智慧了解到的結果是當一個人的缺點弱化,其實也會連同優點一併弱化,而男女大腦在瞬間反應上本身就是互補的兩種裝置,所以只要這麼想,似乎心裡就能稍稍釋懷了吧?! 與其改變對方,不如轉換心態
Thumbnail
夫妻之間,從「放棄」開始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直接幫對方做」的結論實在很難接受,那或許可以參考作者從研發人工智慧了解到的結果是當一個人的缺點弱化,其實也會連同優點一併弱化,而男女大腦在瞬間反應上本身就是互補的兩種裝置,所以只要這麼想,似乎心裡就能稍稍釋懷了吧?! 與其改變對方,不如轉換心態
Thumbnail
#對於家人我們常常使用錯誤 ⁡ 「去哪?跟誰?幾點回來?」「什麼時候要結婚?」「你整天在家有什麼好累的?」——家人的無心提問,有時變成一秒惹怒我們的地雷? ⁡ 這是近期閱讀特別喜歡的書《家人使用說明書》。不探究家人為什麼沒做好的原因,而是用感性的方式給予家人溫暖,很多溝通問題反而迎刃而解。 ⁡ *
Thumbnail
#對於家人我們常常使用錯誤 ⁡ 「去哪?跟誰?幾點回來?」「什麼時候要結婚?」「你整天在家有什麼好累的?」——家人的無心提問,有時變成一秒惹怒我們的地雷? ⁡ 這是近期閱讀特別喜歡的書《家人使用說明書》。不探究家人為什麼沒做好的原因,而是用感性的方式給予家人溫暖,很多溝通問題反而迎刃而解。 ⁡ *
Thumbnail
你的原生家庭是你最溫暖的避風港,還是讓你心生畏懼的黑城呢?
Thumbnail
你的原生家庭是你最溫暖的避風港,還是讓你心生畏懼的黑城呢?
Thumbnail
身邊的人怨東怨西、批評路人甲乙丙,或是做錯事懊惱、討拍,也可能面臨挫折正沮喪、討救兵……,這些狀況雖是警訊,但都不是急於出手的時候 或許,只要先觀察或聆聽,給對方時間也給自己空間,彼此才不容易被情緒勒索或 心情綁架。因為,對方需要的或許是  #心靈感受 的抒發,確認有人在旁陪伴,而不是 #問題解決
Thumbnail
身邊的人怨東怨西、批評路人甲乙丙,或是做錯事懊惱、討拍,也可能面臨挫折正沮喪、討救兵……,這些狀況雖是警訊,但都不是急於出手的時候 或許,只要先觀察或聆聽,給對方時間也給自己空間,彼此才不容易被情緒勒索或 心情綁架。因為,對方需要的或許是  #心靈感受 的抒發,確認有人在旁陪伴,而不是 #問題解決
Thumbnail
家人的互動需要透過不同的形式表達愛意,無論是食物、行為或是言語,各種樣態不拘,總之,用對方願意且喜歡接受的。 在有些人眼中,家人竟然逐漸變成陌生人。渴望愛的心沒有被好好接著,期待的回應成了一場空,付出的時間、心力彷彿是空氣。或許,啟動愛意流動的鑰匙只是幾個字: 我愛你,對不起,謝謝你,請原諒我。
Thumbnail
家人的互動需要透過不同的形式表達愛意,無論是食物、行為或是言語,各種樣態不拘,總之,用對方願意且喜歡接受的。 在有些人眼中,家人竟然逐漸變成陌生人。渴望愛的心沒有被好好接著,期待的回應成了一場空,付出的時間、心力彷彿是空氣。或許,啟動愛意流動的鑰匙只是幾個字: 我愛你,對不起,謝謝你,請原諒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