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要聞|從檔案館到高級餐廳,到處都是文化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上週要聞,同時不忘記向秋天倒數:距離秋分還有72天。
▲ 上圖為澳洲昆士蘭費沙島(Fraser Island)擱淺的船隻遺骸,是碧海藍天島嶼的熱門觀光景點。費沙島是全球最大的沙島,布加拉人是此地的傳統居民,這裡也有知名的史前岩畫。

布加拉原住民接掌昆士蘭州檔案館

上週澳洲昆士蘭州政府公布新任州檔案館館長人選,這是昆士蘭首度有原住民出任這項要職。新任館長是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巴洛克利夫(Rose Barrowcliffe),是布加拉原住民(Butchulla),這個人群也是昆士蘭和費沙島的主要原住民族。
檔案館就像博物館等國家館所一樣,在原住民的眼中,一方面是殖民(國家權力)的象徵,一方面是殖民的證據(被記錄下的殖民活動、被強奪收藏的文物等),由原住民出任檔案館館長於是成為一個既正面又負面的詭異事件。
正面的觀點主要見諸媒體。雖然巴洛克利夫的任命目前尚未受到媒體注意,但以澳洲主流媒體的自由派風氣而言,可以想見這項人事案獲得普遍的好評,其理由不外這開啟了昆士蘭與原住民族和解之路的大門云云。像巴洛克利夫這樣具有專業背景的原住民也在其他的場館任職,例如澳洲的國家影音檔案館(NFSA)就由原住民主理「和解行動計畫」,以主責者的身份來正當化行動的內容。
但誠如我們在早先的一篇文章裡談到過的:
對於有強烈原住民意識的人來說,踏入墾殖殖民者的陣營並與之合作,始終存在著風險。這主要是因為原住民在這類合作當中,通常不佔據決定性的位置,也就是說,對最終的成果沒有決定權,萬一成果不佳,失望之餘還得回頭面對原運陣營內的壓力和批判,但這類困境往往非戰之罪。

就算沒有來自原運陣營內部的壓力,在各種合作中就立場有所妥協,長久下來也會讓主流社會認為這種妥協就是原住民的意願。這樣的誤解當然也很有道理,因為外界無從接觸多數的原住民,只能夠過這些所謂的「運動菁英」來揣測原住民的整體意願。
以欣然接受任命的巴洛克利夫為例,她直言昆士蘭接下來的挑戰在於「訴說真相」。但何謂真相?是以昆士蘭州檔案館的記載為準嗎?原住民的敘事方式會被認為具有科學上的真實性,從而被採納為建構真實的素材嗎?
這當中有一個多數人都沒有思索過的問題,那就是原住民和非原住民對真實、事實的理解,根本不屬於同一種認知模式。這不單純是使用的語言問題,而是一整套理解方法的問題。當國家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學習他者文化邏輯的必要時,對話就會像台灣經常出現的狩獵爭議一樣,始終雞同鴨講,連號稱最博學的大法官也難免不知所云了(台灣狩獵問題的參考文章請見文末)。
Sources: Dinestle

澳洲叢林食物市場看俏,都是誰在供應?

在澳洲,有所謂的叢林食物(bush food)一詞,泛指澳洲原住民的本土飲食,是前景看好的新興市場,但這些本土食物/原住民食物的供應商中,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真正的原住民。這個市場現況的成因複雜,據說其中有一大部分跟原住民長久以來感受到的歧視有關。原住民對澳洲社會抱有不信賴感,對於參與主流社會的商業活動多半感到遲疑。
不過現在也有原住民認為應該改採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參與主流。例如去年在新南威爾斯州拜倫灣(Byron Bay)就有一家原住民餐廳卡卡拉(Karkalla)開業了,以樸質的裝潢和原住民的食物素材打造餐桌上的文化交流空間。
▼卡卡拉(karkalla)是一種澳洲海岸沙地常見的多肉植物,被原住民廣泛使用在飲食當中。
Sources: ABC News
透過食物來建立連結的想法在一些原住民之間受歡迎,但目前還很難說是否受到多數原住民的理解和接納。「以食物建立連結」畢竟是一種文化口號,並沒有真正觸及社會結構。也就是說,有些原住民屬於擁有資本和關係,可以在主流商場立足者,例如卡卡拉拜倫灣餐廳的主人,但有更多人只是勞務和商品的供應商,對於這些食材被以何種方式介紹給外人其實未見得有多少發言權。
以卡卡拉拜倫灣餐廳為例,該餐廳的食譜似乎與一般西式食譜大同小異,只是用上本土植物作為點綴,其飲食精緻的程度令人不禁懷疑:這樣的飲食方式究竟對土地和環境友善嗎?真的符合原住民的食物觀嗎?
我們這個消費主義的世界不斷追求精緻,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有許多動植物都被無情的浪費了。原住民菁英參與在這樣的飲食行業中,不論其出發點是否良善,從某個角度而言,也等於是以原住民的食材為資本,為消費主義更加推波助瀾。
或許有些原住民不願意參與其中,不單純是歧視問題,可能也是價值觀衝突過大的關係。我們確實可以反思這個問題:
如果出於推廣本土食材的目的,結果加速原住民食物的商業化,難道不是反過來扼殺了原住民的食物文化嗎?
▼圖為卡卡拉拜倫灣餐廳的膳食:可羅頌、咖啡、加了一枝卡卡拉的沙拉。
Sources: Karkalla

原獨語錄064|只要不反抗,文化就只是一種演出。

▍參考資料

布加拉原住民接掌昆士蘭州檔案館

昆士蘭州政府昆士蘭州政府在上週五發佈州檔案館館長的人事任命消息。這在其他地區暫時還不大受重視,後續影響如何還有待觀察。

澳洲叢林食物市場看俏,都是誰在供應?

澳洲廣播公司|愈來愈多人對原住民「叢林食物」感興趣,使得叢林食物儼然成為一個前景看俏的新興市場,但參與其中的原住民並不多。澳洲廣播公司特別報導了一些積極參與的原住民案例,希望有助於這個市場的發展,但沒有討論到這種商業活動可能對原住民飲食傳統造成的側面傷害。

▍台灣狩獵問題參考文章:那麼講堂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一個地方,研究那邊的人,發表關於他們的論文,邀請他們作為論文的共同作者,這很容易。難的是如何以研究者的身份回到那個地方,對他們的生存有所貢獻。
法案中將目前在俄羅斯佔領下的克里米亞韃靼人定義為「烏克蘭的」原住民族,顯然是透過立法來宣示對人的主權,動用「原住民族」的概念則更能邀人好感,顯示烏克蘭在人權方面的進步,而與兼併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做出區別。
現代知識為求精確,付出了支離的代價,將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當中與食物有關的部分切割出來,名之為「食物體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將原住民的傳統活動/知識稱為「智慧」,帶有一種浪漫想像的色彩,聯合國農糧署的新作也不例外。
從人類工程的角度來看,這是野心勃勃的資源開發與建設計畫,除了近800公里的管線,還要打造15個城鎮、一個港口和兩座機場,但對於脆弱的極區生態和作為生態一部分的極地原住民來說,這幾乎就是世界末日。
可能有人覺得畫中的人物像是外星人或卡通人物,其實那是庫尼人的精靈世界,廣泛出現在史前岩畫中,圖中人物則是造雨的瓦幾納(Wandjina),有時也被稱為「閃電人」。
加拿大的原住民終於爭取到恢復傳統姓名的權利,這是上週原住民世界最大的新聞,是甘露市寄宿學校陰霾當中的一絲亮光。這消息是在上週一由加拿大聯邦政府所宣布,適用對象為加拿大的第一民族、梅蒂人和因紐特人。
去一個地方,研究那邊的人,發表關於他們的論文,邀請他們作為論文的共同作者,這很容易。難的是如何以研究者的身份回到那個地方,對他們的生存有所貢獻。
法案中將目前在俄羅斯佔領下的克里米亞韃靼人定義為「烏克蘭的」原住民族,顯然是透過立法來宣示對人的主權,動用「原住民族」的概念則更能邀人好感,顯示烏克蘭在人權方面的進步,而與兼併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做出區別。
現代知識為求精確,付出了支離的代價,將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當中與食物有關的部分切割出來,名之為「食物體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將原住民的傳統活動/知識稱為「智慧」,帶有一種浪漫想像的色彩,聯合國農糧署的新作也不例外。
從人類工程的角度來看,這是野心勃勃的資源開發與建設計畫,除了近800公里的管線,還要打造15個城鎮、一個港口和兩座機場,但對於脆弱的極區生態和作為生態一部分的極地原住民來說,這幾乎就是世界末日。
可能有人覺得畫中的人物像是外星人或卡通人物,其實那是庫尼人的精靈世界,廣泛出現在史前岩畫中,圖中人物則是造雨的瓦幾納(Wandjina),有時也被稱為「閃電人」。
加拿大的原住民終於爭取到恢復傳統姓名的權利,這是上週原住民世界最大的新聞,是甘露市寄宿學校陰霾當中的一絲亮光。這消息是在上週一由加拿大聯邦政府所宣布,適用對象為加拿大的第一民族、梅蒂人和因紐特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道菜餚都隱藏情感記憶,每次遠行都開啟嶄新視野。走進花蓮縣光復鄉這片豐饒之地──太巴塱(ㄌㄤˇ)部落,和愛吃野菜甚於肉類的熱情阿美族人,學習傳統部落的飲食文化與智慧,一同發現台灣島嶼的迷人風采。沒有什麼事物比「食物」更讓人感受旅行的魅力,不同部落或小鎮有獨特的飲食文化,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2018 年 4 月,在峇里島最大的收穫,就是研究了蘇巴克(Subak)的概念。目前峇里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並不是一個景點或是遺跡,而是一個區域內的「文化形態」-蘇巴克三界和諧哲學。有點類似之前去馬來西亞麻六甲、寮國龍坡邦,整個城市的型態和建築風格被聯合國教科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道菜餚都隱藏情感記憶,每次遠行都開啟嶄新視野。走進花蓮縣光復鄉這片豐饒之地──太巴塱(ㄌㄤˇ)部落,和愛吃野菜甚於肉類的熱情阿美族人,學習傳統部落的飲食文化與智慧,一同發現台灣島嶼的迷人風采。沒有什麼事物比「食物」更讓人感受旅行的魅力,不同部落或小鎮有獨特的飲食文化,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2018 年 4 月,在峇里島最大的收穫,就是研究了蘇巴克(Subak)的概念。目前峇里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並不是一個景點或是遺跡,而是一個區域內的「文化形態」-蘇巴克三界和諧哲學。有點類似之前去馬來西亞麻六甲、寮國龍坡邦,整個城市的型態和建築風格被聯合國教科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