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睡覺》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為什麼要睡覺?是不是只要有擦保養品,人人都可以「每天只睡一個小時」依然閉月羞花?深夜正是喝咖啡、滑手機、看書、追劇好時機,如此美好時光為什麼要浪費在睡覺上?一天至少要睡幾個小時?為什麼人上了年紀睡眠時間會變短呢?上述問題皆可在《為什麼要睡覺》一書找到答案。
若想在短時間內得到引言處各項睡眠相關問題的解答,請直奔本書作者的TED TALK影片
《為什麼要睡覺》的作者Matthew Paul Walker是一位專注於睡眠研究的神經科學家,他在此書中以淺顯的文字說明其針對睡眠區段、睡眠品質、睡眠與老化關聯等議題的研究結果,並提供增進睡眠品質的方法。作者指出,自從發明燈泡之後,人類可以擁有二十四小時的白天,導致人類開始脫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型態,自願或非自願地剝奪睡眠時間,進而造成近年來許多因睡眠剝奪導致的病症,例如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發生在越來越多人身上。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睡眠不足對交通安全可能造成的危險程度,竟如同酒駕一般,甚至可能更嚴重,因為睡眠不足的駕駛人可能在開車過程中進入微睡眠(microsleep),呈現無意識狀態,雖然微睡眠至多持續短短數秒,但這短短數秒內,駕駛人對於外界車況毫無反應,就可能對自身或周遭的車輛造成極大危害。這讓我想起,先前台灣新聞曾數度提及許多從事客運司機行業的人有疲勞駕駛問題,此對於台灣交通安全影響甚鉅,實不可輕忽。
另外,《為什麼要睡覺》也提到醫生睡眠不足對於醫療安全的影響。書中提到美國的住院醫師訓練,必須經歷長工時連續值班的磨練,嚴重地剝奪了住院醫師的睡眠;而在台灣,醫師也有過長工時的情形。對住院醫師的睡眠剝奪訓練方式,其實是源自於因研究麻醉藥劑而染上毒癮的知名外科醫生Halsted
Halsted本就認為睡眠是一種時間的浪費,一天當中專注在外科醫學研究的清醒的時間越長越好。再者,他因研究麻醉劑而長期深陷毒癮,時時處在精神亢奮狀態,更理所當然地過著少量甚至無睡眠的日子,無法理解睡眠對一般人的重要性,進而導致他對於新進醫師總是以分配長時間工作量做為磨練。這種不人道的磨練最終演變成對近代住院醫師實行的睡眠剝奪訓練模式,而熬過這段訓練的早期醫師,竟也以為這樣才是煉鐵成鋼的正確途徑。
事實上,長時間的睡眠剝奪對於任何人的身心都會造成極大的創傷,而面對病患的醫護人員,若長期遭受睡眠剝奪,則可能導致他們在治療患者時發生醫療疏失,對患者健康造成危害!
看了《為什麼要睡覺》,才知道夜間小酌對睡眠品質其實有害無益、咖啡因下午少碰為妙,以及長輩並非不需要長時間睡眠,而是因為腦部老化導致睡眠品質下降,進而產生只睡五六個小時就會甦醒的現象。更在看了書中提供的實驗數據,才深刻了解七至九小時的「充足睡眠」對人類而言竟如此重要。此書值得一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51內容數
這裏是我收藏書籍讀後感的地方,文章或為長篇大論,或為幾句短評,皆屬肺腑之言,歡迎大家看看,更歡迎發表意見,一同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地當下,不管是為了工作、家庭、娛樂還是其他因素,許多人會選擇犧牲睡眠,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需要做的事。 但是,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引起許多身心靈上的問題。而這本《為什麼要睡覺?》,總結了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及最新科學突破,替我們揭開睡眠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本書解釋了睡眠的機制及咖啡因、時差、退黑激素如何影響睡眠,也說明睡眠對我們身體健康及工作效率的影響,還有為什麼會做夢?做夢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好處,另外也幫我們解惑睡前小酌能不能幫助睡眠,吃安眠藥能否達到真正的睡眠,並且在最後提供健康睡眠的12項守則供讀者改善睡眠品質。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Why We Sleep: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 以科學根據解釋睡眠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對睡眠真正的認識,本篇文章先短暫的分享對我來說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有時間會再慢慢分享,因為裡面很多觀念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我覺得可能是迷思,例如飲酒助眠其實是個迷思),非常推薦給所有人閱讀。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睡眠剝奪」或睡眠時數不足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Thumbnail
  前一篇談到Why We Sleep(為什麼要睡眠?),本篇談論How to sleep(如何睡眠?)本書副標題為:「無意識的藝術、生物學和文化」,作者為倫敦大學文化研究教授馬修‧富勒(Matthew Fuller)。或許你會問,如何睡眠還需要談論嗎?不就是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日復一日、自
Thumbnail
  昨天有睡飽嗎?有睡滿7.5小時嗎?據研究,睡眠時間7.5小時是保護大腦和抵銷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最佳時間。本書副標題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作者為沃克(Matthew Walker),為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暨心理學教授。本書核心所要探討或扭轉的,是我們一般對於睡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地當下,不管是為了工作、家庭、娛樂還是其他因素,許多人會選擇犧牲睡眠,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或需要做的事。 但是,長時間缺乏睡眠,會導致引起許多身心靈上的問題。而這本《為什麼要睡覺?》,總結了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及最新科學突破,替我們揭開睡眠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本書解釋了睡眠的機制及咖啡因、時差、退黑激素如何影響睡眠,也說明睡眠對我們身體健康及工作效率的影響,還有為什麼會做夢?做夢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好處,另外也幫我們解惑睡前小酌能不能幫助睡眠,吃安眠藥能否達到真正的睡眠,並且在最後提供健康睡眠的12項守則供讀者改善睡眠品質。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Why We Sleep: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 以科學根據解釋睡眠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對睡眠真正的認識,本篇文章先短暫的分享對我來說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有時間會再慢慢分享,因為裡面很多觀念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我覺得可能是迷思,例如飲酒助眠其實是個迷思),非常推薦給所有人閱讀。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睡眠剝奪」或睡眠時數不足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Thumbnail
  前一篇談到Why We Sleep(為什麼要睡眠?),本篇談論How to sleep(如何睡眠?)本書副標題為:「無意識的藝術、生物學和文化」,作者為倫敦大學文化研究教授馬修‧富勒(Matthew Fuller)。或許你會問,如何睡眠還需要談論嗎?不就是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日復一日、自
Thumbnail
  昨天有睡飽嗎?有睡滿7.5小時嗎?據研究,睡眠時間7.5小時是保護大腦和抵銷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最佳時間。本書副標題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作者為沃克(Matthew Walker),為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暨心理學教授。本書核心所要探討或扭轉的,是我們一般對於睡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