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再以自己為中心,當下即是一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著重個人成長的社會中,似乎,我們都忘了如何真切的把他人放在心上,認真的想我可以怎麼給對方最好的?當然這不是兩元論,必須二選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我們時常會忘了當你不再以自己為中心,你的當下即是一生。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只是不同程度罷了」朋友輕描淡寫的說著,不得不說,還真的有這麼一回事,身為人好像就有這個天生就有這個bug,而你的一生就是在極小化這個bug,以解決此身為人的盲點抑或是上輩子沒完成的課題。過去兩個月以來,我以自己為中心,急迫的想在疫情中跟上走在前方的人群,就胡亂地抓了幾個工具,毅然決然就跟手拿旗子高喊成功的人們一起邁向人才戰爭的前線。士氣之高昂,無止盡的奉獻出我的時間覺得自己能像電影裡的主角,能在谷底翻身。但尷尬的是,我還沒到谷底,頂多像士兵盡全力抓著正在墜落飛機的降落傘,期望底下迎接他的是自己鍾愛的故鄉、友善的人民,也因此我只是一直的在掙扎與期待中來回擺盪。
兩個月的時間,我全力的推進個人成長,但就在上週的一個會議裡,我出現了「好的」症狀,什麼都好的,沒有任何一絲爭取只想趕快結束,這種躁動吞噬著我。我把自己埋在影集堆裡,期待透過短暫的兩個小時能夠脫離現有生活跟著螢幕上的革命鬥士改變世界,跟著劇中平凡但真切的情感流淚,我也試著跟朋友聊天,但,這些都沒辦法讓我忽略週五出現的「躁動」。
直到今天遇到了我的人生導師,才發現,我差一點就被環境所同化而忘了真切的把他人放在心上是什麼樣的感覺?真心的付出時間、體力、心力來陪伴彼此,在現在社會中是多麽奢侈的一件事。因為人生導師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關懷,讓我不至於成為街上流浪的靈魂、路旁乞愛的無名氏,她教我只有真切的釋出關懷與愛的付出,才能在黑暗中照亮自己引領他人。
回想起來,我的「躁動」是源自內心價值觀的衝突,在不知不覺中我把關懷關壞了,我的中心只有個人成長,沒有其他,如果我的人生OKR是助人,那我過去兩個月的達成率就跟我明天會在信義區買房的機率一樣,是零。你可能會說,要是我有錢我也會善良;或是質疑做善事難道目的是讓自己心情好嗎?我會堅定的回答:不是。沒錢的時候不善良,有錢怎麼能保證?做善事的目的從不是讓自己心情變好,而是看到真正需要協助的人,因為你在同理且尊重對方下執行你的善意,因此變得更好,而為對方感到開心。
現在的社會不乏有好人好事,但更多的是負面的批評與謾罵,我想在疫情仍舊嚴峻的時刻,唯一不需要的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現實與思想鼓吹。無論你在什麼人生階段、遇到什麼不合理的人事物,記住一點,做一些善事吧!每天早上對自己打氣掛上微笑不僅跟自己也跟家人問候,也是一件善事,一個人要做善事真的不需大把鈔票、遠大夢想,有真切的關懷心比任何感謝狀或是表揚才是做一位善人的基本條件。
落筆至此,我也該開始尋找更合適我的地方了,希望你也能夠找到讓你的當下成為你一生實踐的價值或是信念,堅定的擇善固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此時此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吃不吃素這件事,重要的不是行為,而是當下的念頭。我的孩子一歲多了,自己不吃肉的日子,也近了兩年。原本,我想讓自己的孩子,一路這樣跟著我吃,但最近,我想,更順其自然點,假如家中父母有準備肉的話,那就讓孩子吃吧,不要成為那個阻礙。
Thumbnail
avatar
Cha Cha real talk
2021-04-20
【有感而發】親愛的選擇障礙患者,當你無法自己做決定,憑什麼說你為生活努力。最近發現兩種人的存在。一種是做不了決定,什麼都讓別人決定,一種是很愛發表意見,熱衷影響別人的人。前者迷茫無助,後者熱心助人,乍看湊在一起好像剛剛好,但我卻覺得有那麼一些兩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人生中最好的年歲,是明白問題盡皆由己。 你不怪給母親、經濟或總統,明白命運是由自己掌控。           
avatar
小葉
2020-11-23
《我想像的健太郎同學》書評:當我每一次無可救藥地愛上他,都是為了再接近自己一點點當一本愛情小說像極了愛情,我們是否也可以説:我們的人生小說,像極了人生或小說?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20-08-24
「女生聲稱自己經痛」為什麼社會不把女人的痛當痛?博恩在其完整版影片說:「女生經痛到底有多痛,男生永遠不會知道,所以妳們女生要『怎麼編』都可以」、「其實妳們可以宣稱經痛會一整個禮拜,我們也會相信妳們欸」來暗指許多女性因經痛請生理假是謊編的。 但事實上,台灣早就早在 2002 年為了保護女性免於遭受工作場所歧視以及促進工作場所性別平等,通過兩性工
Thumbnail
avatar
陳冠霖
2020-04-15
頂鍋貓:大難當前,一切請以自己國家為重新冠病毒何處來? 和 「歷史上的瘟疫」有無關係?
Thumbnail
avatar
蓮子水共同體
2020-03-20
【職場】「你為什麼要當業務」?你以為的答案,其實不是真正的答案…從來沒想過自己的why,或誤以為人云亦云的答案就是答案了,這才是一份工作做不久的根本原因;反過來想,當一個公司員工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時,是不是該想想:如果用一個打不到真正靶心的目標在找人,遲早會因誤會而入職,因了解而分開。
Thumbnail
avatar
艾莎解結-跨界生涯顧問
2020-02-26
親愛的,你所投下的並不是以核養綠,而是以核為綠常常有人說台灣人用電量太多、不發展核能的話電力根本不夠,台灣人以後就沒電可用,台灣就會變得一片黑暗。 但他們什麼時候說過,新增的電力是要給「人們」用的? 說什麼不蓋發電廠台灣人會缺電,或是叫台灣人少開冷氣節能減碳都是假議題,現在的發電廠根本就不是為了人民而蓋的。
Thumbnail
avatar
楊宗翰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