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三分鐘]-所以,我開始寫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八月了。我即將邁入33歲,三十歲,是從前的我完全無法想像也不敢想像的數字。在我國高中時期,曾經覺得自己要是超過30歲大概就可以自我了斷了。當時的我因為家庭狀況、學校師長、打工處的老闆、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人們,對於大部分的"長輩"們沒有太多好感,也不希望自己以後會成為討人厭、固執、不講理且我"當時認為"對社會無益的大人。而如今,我已經長成到我所最害怕的年齡,自己是否也變成我最厭惡成為的那種"長輩"呢?

很久沒有跟自己獨處。
並不是指字面上沒有辦法一個人的意思,事實上,畢業後常常都是單獨一人的狀態。朋友都已不常相聚,也沒了同儕、學長姐、學弟妹,雖然工作地點有同事們,但彼此交集不多,下班後都是各自回家,所以真的要說獨自一人,其實是每天都發生的事。當然,交了男友後,因為開始同居的緣故,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兩人世界,不過還是會有一個人的時間。雖然變得不頻繁,但確實有單獨一人的時段,反而卻越來越少跟自己相處,下了班回家就是滑手機、看時事、看影片、逛線上購物,花了很多個小時對著螢幕,直到不得不睡,才放下手機上床。隔天一早醒來,回想自己昨晚看了什麼、做了什麼,卻大部分都想不起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仔細想想,其實並不是手機的錯,回想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日子,我也是依賴著其他事物過日子。國高中時期一回家就看電視、看漫畫,大學時期網路開始發達,也有了自己的電腦,就開始沉迷於遊戲和網頁。回想那些時期自己都在做什麼、獲得了什麼? 似乎大部分也是一片空白。但是,我可以感覺到其中的差異,是我漸漸對事物少了深刻的感受,也不如學生時期能自在地去享受當下。從前只要有一本雜誌、一杯咖啡,一個下午待在咖啡廳,就感覺擁有全世界,靈感泉湧而生。焦慮的時候,會聽各種音樂讓自己放鬆,甚至大哭一場後滿血復活,也容易因為一段話、一個故事、一句歌詞感動到不能自己,對明天還是保有許多美好的想像。但步入職場後,日子就像被偷走了一樣,幾乎沒時間讓自己好好的消化情緒,越來越無法吸收太長的文字、太久的影片,下班獨自一人的時候,用各種短影片來麻痺自己、消磨時光,日復一日連情感都變得空洞。只看短評、簡介、精華、懶人包的這個時代,科技讓我們可以快速且廉價的獲得故事與知識,各種的加工、後製,只吃別人咀嚼過的東西,不問過程,消化能力逐漸變差,甚至連自己的想法是什麼也不知道。然後,開始漸漸變得不會與自己獨處,連自己真正想做什麼,能作什麼都不知道。

到頭來,跟從前一樣,我還是那個害怕長大的我。
周遭朋友們大部分都已經成為人母,開始孕育下一代,或是步入職場多年,已有一定的成就,貫徹所謂的三十而立。而我還在起跑點,每天為生活與工作的瑣碎而煩躁、焦慮,許多的不滿與抱怨。是阿,我想,自己可能已經成為了從前最不想成為的那種大人了吧。

所以,我開始寫作。
對年齡的警鐘,不漠視,不要再按下貪睡鍵。
趁我還有情感可以抒發時,
至少現在的我還能做這件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我三分鐘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2021/10/08
為什麼生命會讓我們遇到 那些人事物 是我的道德感太高 還是這個世界已經爛掉 工作存在的目的是不是 讓我們忙到忘記去想自殺的念頭 可是世界上明明好像還有許多很棒的事物阿 為什麼 我去不了 我做不了 快要感受不了 當我想像別人想像自己的時刻 我厭惡自己 當你生活只剩YouTube和Netfilx 當你
2021/10/08
為什麼生命會讓我們遇到 那些人事物 是我的道德感太高 還是這個世界已經爛掉 工作存在的目的是不是 讓我們忙到忘記去想自殺的念頭 可是世界上明明好像還有許多很棒的事物阿 為什麼 我去不了 我做不了 快要感受不了 當我想像別人想像自己的時刻 我厭惡自己 當你生活只剩YouTube和Netfilx 當你
2021/07/18
說到BTS為什麼可以如此成功,除了先前提到的YouTube平台的興起和韓流行銷外,還有公司的策略,一開始就專心且持續的經營網路視頻,大量且貼近生活的拍攝角度,讓人感覺可以更為親近這些所謂的偶像,且因為上傳的平台是全球性的,使得粉絲可不侷限在國內,甚而拓展至海外。除此之外,我認為BTS能達成這般境界,
Thumbnail
2021/07/18
說到BTS為什麼可以如此成功,除了先前提到的YouTube平台的興起和韓流行銷外,還有公司的策略,一開始就專心且持續的經營網路視頻,大量且貼近生活的拍攝角度,讓人感覺可以更為親近這些所謂的偶像,且因為上傳的平台是全球性的,使得粉絲可不侷限在國內,甚而拓展至海外。除此之外,我認為BTS能達成這般境界,
Thumbnail
2021/07/18
上集說到BTS在MV裡表現的藝術感和感染力。除此之外,我後來聽了他們許多曲子且認真看了歌詞之後,我發現他們的歌曲並不是為賦新辭強說愁,或無意義的歌頌愛情之類的流行口水歌,大部分(早期)的曲子都是在描寫他們自己的奮鬥過程,例如血汗淚、I’am Fine、Dream Glow等,雖然有掙扎有痛苦有徬徨但
Thumbnail
2021/07/18
上集說到BTS在MV裡表現的藝術感和感染力。除此之外,我後來聽了他們許多曲子且認真看了歌詞之後,我發現他們的歌曲並不是為賦新辭強說愁,或無意義的歌頌愛情之類的流行口水歌,大部分(早期)的曲子都是在描寫他們自己的奮鬥過程,例如血汗淚、I’am Fine、Dream Glow等,雖然有掙扎有痛苦有徬徨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年紀對於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而言,應該都算小。但活著活著,也要23歲了。 爸爸早逝,單親且不富裕的成長環境,讓我比大部分人來得要早熟。高中畢業後的半工讀、自力更生的生活,讓我半隻腳先提早踏入社會,但真正成為一名社會人後,才真的慢慢有感,所謂的「大人」是怎麼一回事。 過著每天重複的生活,在鬧
Thumbnail
我的年紀對於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而言,應該都算小。但活著活著,也要23歲了。 爸爸早逝,單親且不富裕的成長環境,讓我比大部分人來得要早熟。高中畢業後的半工讀、自力更生的生活,讓我半隻腳先提早踏入社會,但真正成為一名社會人後,才真的慢慢有感,所謂的「大人」是怎麼一回事。 過著每天重複的生活,在鬧
Thumbnail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Thumbnail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Thumbnail
在二十一歲許下生日願望的時候,莉阿姨說:“一眨眼就會三十了。” 言下之意就是要我趕緊找個男朋友。我想九年時間會那麼快到嗎?啊,不知道未來的九年,我會遇到什麼人和事呢?嗯,我還活著嗎?我會不會在不一樣的時空呢?
Thumbnail
在二十一歲許下生日願望的時候,莉阿姨說:“一眨眼就會三十了。” 言下之意就是要我趕緊找個男朋友。我想九年時間會那麼快到嗎?啊,不知道未來的九年,我會遇到什麼人和事呢?嗯,我還活著嗎?我會不會在不一樣的時空呢?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